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演讲态势语言

2022-03-25 来源:易榕旅网


演讲的态势语言

导入语: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听演讲要比听录音或听报告来劲得多,这是因为,演讲虽然是以有声语言(讲)为主,但优美得体的态势语(表情、姿态、手势等)对感情的表达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既可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也能吸引听众注意力。因此,准确、适当地运用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一、无声语言的概念

演讲不仅需要言词声音,同时还需要辅助以动作表情。这种通过面部表情、体态、手势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手段,便称之为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无声语言。

二、无声语言的种类

演讲的态势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由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几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协调合作,相互配合,具有很强的技巧性。

第一节 表情语

演讲者的表情主要在面部,它受着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听众的态度,二是所讲的内容。对听众而言,表情的基调应是微笑,它是招人喜欢的秘诀;就内容而言,表情应丰富多彩,喜怒哀乐都可出现。

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睛的神态,即眼神。“眼睛是心

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睛与听众交流感情。

(一)眼神运用法:

运用眼神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1、 前视法:

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它主要表演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

一般来说,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变幻视线,照顾到全场听众,并用弧形的视线在全场流转,不可忘掉任何一个角落的听众。这样,可使每个听众都感到表演者在关注自己,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

2、 环视法

即用眼睛环视听众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从会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听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即可观察到听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3、 专注法

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听众或会场的某

一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听众个别交流感情。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听众 ,也可以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听众。

4、 斜视法

即把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即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喜欢或鄙夷的情感。

5虚视法

即似看非看的方法。既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这种视而不见的方法,可减轻表演者的心理压力,还可表示思考,把听众带入想象的境界。

演讲者学会了“用眼神助说话”。就很容易撩拨人的心弦。演讲者最忌的是从始至终用一种眼神,这样会给人呆滞、麻木的感觉。当然眼睛也不能无目的地乱转、仰视房顶、偷看评委或死盯讲稿。

(二)眼神对听众的心理情绪的影响

听众接触到什么样的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听众接触到兴奋、热情的目光,就会感到格外高兴;接触到和蔼关切的目光,就会产生亲切感。如目光呈反复游移状,听众注意力会分散;目光呈呆滞状,听众会感到索然无味;目光呈黯淡状,听众就会情绪低落;眼光根本不与听众接触,听众就会感到对他不注意、不关心、不尊重。

(三)眼神交流技巧

1、一上台就抬头张望,环视四周,扫视全场,或点视、凝视某物某人。

2、在表演的过程中,要用眼神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感情。比如讲到高兴处,就睁开眼,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讲到哀伤处,可让眼皮下垂,或呆滞一会儿,使这种感情显露出来;讲到愤怒时,可瞪大眼,固定眼珠,让眼睛射出逼人的光芒;讲到愉快处,可松开眉眼,让眼神充满令人喜悦的光采。

3、整个表演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目光平视,根据内容需要,眼睛的视线或近或远,或轮转环视,或用询问的眼光与某一个听众交流、或用亲切友好的目光寻求听众的支持。

作业:要求学生对着镜子练习眼神交流。

第二节 体态语

一名演讲者,要表现稳定优美、舒坦自然的姿态,就必须学会“体态语言”。

体态语的概念

体态是指表演者的身体姿态和身体动作。它也是一种塑造表演者形象、辅助口语传情达意的无声语言。

表演者的体态。主要由表演者的头、身躯和脚三部分组成。

1、头部语

头为仪容的主体,它的位置应当平正闲适,而不要偏侧倾斜,头部动作不易过多,应该和身躯手势相应。

头部语表情达意的方法一般有: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低头表示谦逊或忧虑,昂头表示勇敢或高傲,后仰表示软弱或失望,倾斜表示得意或愉悦,左右微摇表示怀疑或不忍,前突表示惊讶或逗趣,微倾表示观察或思考,直立表示庄严或坚强。

2、身姿语

就是通过身体的姿态的变化来进行表达的一种无声语言。它包括站姿语、坐姿语、步姿语等。

(1)“站姿语”

是我们演讲中常见的一种体态语。是通过站立的姿态进行表达的一种无声语言。

①“站姿的禁忌”

(a)两脚并拢、昂首挺胸,很有精神,却显呆板,不能给人自然美。

(b)两脚叉开,不能给人谦虚的感觉。

(c)呈“稍息”姿态,一只脚还在不停的抖动,给人不严肃、不稳重的印象。

(d)摆弄衣角、纽扣、低头不面向听众,给人胆怯之感。

(e)耸肩或不停地晃动身体,扭腰,将手插入兜内,给人懒散的感觉。

②标准的站姿是全身挺直,挺胸收腹,精神饱满,两肩平齐,腿要绷直。

③注意

(a)男士和女士的脚的摆放是有区别的:

男士的脚呈“稍息”姿态:两脚之间距离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女士的脚呈“丁字步”:前面的一只脚放在后面的一只脚的1/3处,两只脚之间的夹角是45度,站立时,重心应放在前面那只脚上。

(b)男士和女士的手的摆放的区别:

男士和女士的手都可以合拢来放。左手放下,右手放上。男士双手放后,女士双手后放前。女士的手应放在腹部,不能太上也不能太下;男士和女士的手也可分开来放。男士左手放后,右手放于胸前。女士左手垂放,右手放于胸前。

男士和女士的双手都可垂放。

(2)坐姿语

坐姿语是我们演讲中常见的一种体态语。坐姿有严肃性坐姿和随意性坐姿。不同的环境,我们用不同的坐姿。在一些严肃的场合采用严肃性坐姿,在一些非严肃的、随和的场合可采用随意性坐姿。

不管是严肃性坐姿,还是随意性坐姿,都有“坐姿的一般要求”。

(a)入座时,应当轻而稳,不要给人毛手毛脚不稳重的印象。

(b)坐的姿态要端庄、大方、自然。

(c)无论什么坐具,都不要坐得太满。

(d)上身要挺直,不要左右摇晃,腿的姿势配合要得当,一般不能翘起二郎腿。

(e)演讲时,上身要些许前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自己的专心。

(f)上身需要后仰时,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会给人困扰、无聊、想休息的印象。

(3)步姿语

是通过步态的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步频较快、步履轻松、表示“春风得意”,走路时拖着步子、步伐小或时快时慢,则表示自卑、紧张。

步姿语的一般要求:自然、轻盈、敏捷、矫健。自然而不别扭、轻盈而不鲁莽、敏捷而不笨拙、矫健而不自卑。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登上主席台做演讲时,要用“庄重礼仪”型,即行走时,上身挺直,步伐矫健,双膝弯曲度小,步子幅度速度要适中。如果演讲大受欢迎,我们的步伐也可采用“稳重自得”型,即行走时步履稳健,昂首阔步,步伐较缓,幅度较大。总之,不管是“庄重礼仪”型步伐,还是“稳重自得”型步伐,我们都要注意手的摆动,即手臂要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要以肩关节为轴,用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脚跟要先着地,依靠后腿将身体重心送到前脚掌,使身体前移。

作业:对着镜子,逐条练习体态语。

第三节 手势语

(一)手势语的概念

手势语是演讲者运用手掌、手指、拳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

手势是指从肩部到指尖的各种活动,包括手臂、肘、腕、掌、指的各种协调动作。手势所表达的意义,是由手势活动的范围、方向、幅度、形状几方面来决定的。

1、手势活动的范围

手势活动的范围,大体分为三个区间,肩部以上为上区手势,表示积极向上或激昂,如,讲到激动时,演讲者常常双手向上举甚至挥动拳头;肩部到腹部间为中区手势,表示客观冷静,如,叙述一件事,分析一个理,演讲者的手势常常在胸前出现;腹部以下为下区手势,表示鄙夷、厌恶、决裂,如,当讲到“我们需与一切没落的、腐朽的思想决裂!”演讲者会做出一个往下劈的手势。

2、手势活动的方向

一般说来,向内、向上的手势,意味着肯定、赞同、号召、鼓励、希望、充满信心,是积极的手势;向外向下的手势,意味着否定、拒绝、制止、终止、摒弃、冷漠、是消极的手势。如,同样是搓手,朝上搓。可能是摩拳擦掌、急不可待;往下搓,则可能是局促不安、不好意思。同样是举起两个手掌,掌心向内,往内缩,表示现我靠拢、注意我;掌心向下、往外推,则是意味着拒绝、回避。

3、手势活动的幅度

幅度的大小与演讲者的感情、语势有很大关系。幅度大,表示强烈,幅度小,表示平和。手动臂不动,是小幅度;手臂挥动、甚至还带动全身,双手挥舞,这是大幅度。一般说来,演讲者大幅度的手势不宜过多,只能偶尔使用;太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像个疯子,会破坏协调美,甚至还会引

人发笑。

4、手势的活动形式

手势活动的形式是由手指和手掌构成的各种不同手形,即手势活动的形状。演讲中常见的手形有以下几类:

(1) 指法,由手指构成不同形状

食指法:伸直食指。向上或向下,起强调作用,即强调话题所涉及的人和物;向前指,指听众的某个人,挑明话题,表明说话的针对性,常有一定的威胁性。

拇指法:翘起拇指,表示和好、赞许;向鼻前翘,表示称道自我;向前或向后翘,表示夸奖别人。

啄指:互相啄紧,构成两种手势,一是五指接触,啄成一团,向内,表示反复强调重点;二是指尖不接触,尖锐地对着听众,表明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某种针对性。

叉指:手指伸直叉开,可叉两指,也可叉三指或四指,一般都是表示数字,有时也可以表示摒斥。

抓指:五指僵硬地弯曲,呈爪状,表示力图控制全场,吸引观众。

(2) 掌法,由手掌运动的不同方向所构成的不同形状。

伸掌:五指合拢,手掌平伸。掌心向上,表示征求意见;掌心向下,表示要抑制和安定听众的情绪,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掌心向前,表示回避;掌心向内,并向胸前缩拢或向外推,这是一种表示抚慰性的手势;掌心向上侧向外,即摊开双手,表示希望听众理解。

劈掌:手掌挺直展开,像一把斧子嗖嗖劈下,这是一种很果断的手势,表明要果断地下决心解决急于解决的问题。

合掌:双手慢慢合拢,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上,表明有必胜的把握。

(3) 拳法,这是由拳头运动的方式所构成的手势。

拳头向上摆动,这说明说话者的心情不允许听众持有怀疑的态度,以此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拳头向上举,这是一种挑衅性的动作,能给持不同观点的人以打击性的印象。

手势并没有什么同统一规定,也无需作专门的训练。手势不在乎多,而在于简练、在于有表现力。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既要注意培养和加强这种非语词表现力,又要适当控制这种表现力。

手势还需要自然协调。符合演讲内容的需要,符合听众的文化心理需要,符合演讲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恰如其分,和谐得体就是自然。与演讲者的表情配合、与有声语言同步,与其它动作一致,不生硬、不粗俗不琐屑,这就是协调。自然协调是一种美。

第四节 仪表 风度 礼仪

演讲者的形象,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然而在演讲中“因小失大”的事却经常发生:身着西装脚蹬旅游鞋上场使听众摇头者有之,下场时的逃跑状引起听众哄笑者有之;紧张时吐舌翻眼使听众鼓倒掌者有之……这些小毛病都破坏着演讲者的形象,并影响演讲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演讲者的仪表风度问题。演讲,的确要讲究仪表风度,这同样是一种姿态语言。

(一) 仪表的概念

仪表就是演讲者的容貌、姿态,包括长相、体型、身材以及服饰等,主要是指演讲者的外部特征。

首先,要使自己容貌清新整洁,演讲者在大庭广众面前应是整洁、大方的美的体现者。男士要将头发梳理整齐,胡须要修理干净;女士要注意发型大方,化妆得体,切不可浓妆艳抹,“点缀”过多。

其次,演讲者的着装打扮要得体。怎样才能使服装得体呢?

要和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及演讲的内容的基调协调一致。表示喜悦、欢庆内容的演讲最好穿色调明快的衣服,如在欢迎、庆祝等场合发表演讲穿浅色服装会让人愉快;而在发表严肃、庄重、哀痛等内容时应穿深色或黑色的衣服,这样能更好表达演讲者的情感,烘托气氛;以青春、理想为主体的演讲则可穿较简洁、时尚些的服装,以传递青春气息和奔放的热情。

要和肤色、体型、年龄相适应。一般说来,服装不能和自己的肤色反差太大。稍胖的人宜穿深色和竖条纹的服装,较瘦者宜穿暖色和明度较高的服装。青年人宜穿款式活泼和色彩鲜艳些的,中年人可穿淡雅些的等。

要和自己的气质、性格、及职业相吻合。好动的人可借助蓝色、增加静的感觉;沉稳的人可借助浅色增加活力;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时可以穿职业装(如民警、税务人员、军人、护士等),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要注意演讲环境。在建筑工地或抗洪第一线进行即兴演讲,大可不必换装,带着泥水的工作服要比笔挺的西装更有感染力。

最后,要穿出“和谐统一”的美感来。所谓和谐统一,一是注意服装和鞋子要配套;二是上装和下装从款式到颜色要和谐;三是装饰物要和服饰及人物身份统一等。

风度的概念

风度是指通过人的言谈、举止、仪表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和气度。风度虽然同样是从某些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但却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心理禀赋等诸因素的外化。

人们常说,“仪表端庄”,这是对行为举止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说“风度翩翩”,却是对行为举止的更高要求。比起仪表来,风度就显得更内在、更高雅、蕴涵更丰富。

(二)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演讲者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对听众的礼节,它贯穿演讲的始终。具体要求是:

进入会场,要气质不俗,要大大方方地有秩序地入场并按组织者指定的地方落座,既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与熟人打招呼、握手。不要随便换位,更不要向组织者提不该提的问题。

等待之时,要集中精神听主持人讲话或听其他选手的演讲,不能躲到一边去看稿或同其他人说笑,或私语,这是对他人起码的尊重。

走上讲台,要迈着稳健有力的步子,边走边向听众微笑示意,走路时上身要平稳,不紧不慢,目视前方,双手自然摆动,面向听众站好后,不要着急讲,要正面扫视全场。微笑着用目光同听众进行交流,然后再以诚恳恭敬的态度向听众敬礼(也可先称呼后再敬礼)。注意,敬礼既不是伸长下巴蜻蜓点水式,也无需弯腰90度。“不及”与“过度”都会显得不真诚。

下场时,要面向听众敬礼,然后和上台一样,从容镇定,千万不要因为“可讲完了”就慌慌张张的跑下台去,也不要晃晃悠悠走官步,更不要画蛇添足,在掌声之后还停留在台上像演员谢幕那样边说谢谢边不断向听众挥手。这都影响自己的形象,也影响下面的演讲。

公布成绩时,要泰然自若,不要因得了高分获了奖便喜形于色,或者向观众举手示意或与他人拥抱;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拉长脸子甚至不等主持人说:散会就离开会场,应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