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十五课:阴虚和阳虚的解析和治法

2020-05-06 来源:易榕旅网
第⼗五课:阴虚和阳虚的解析和治法

⼤家好,欢迎⼤家来到炎黄守农中医养⽣课堂,⼀同学习中医养⽣知识,⼀⼈学中医,全家都健康。

今天我们讲第⼗五课,《阴虚和阳虚根源解析和治法》

我们在⽇常⽣活中经常会听到,阴虚阳虚的说法,我们今天就解析⼀下这个阴虚和阳虚,在弄清楚阴虚和阳虚怎么回事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阴阳。

我们第⼀节课讲了,中⽓升降,就产⽣了阴阳,清阳上升,浊阴下降,阴阳⼆⽓,上下回周。

阴在下,从下⾯循左边升,升则为清阳,阳在上,从上⾯循右边降,降则为浊阴。这个中⽓衰旺直接决定着这个⽓机升降,如果脾⼟不升,清阳下陷,如果胃⼟不降,浊⽓就上逆,浊阴上逆和清阳下陷这就是阴虚和阳虚的由来。

这个阴虚怎么回事呢?

阴尽管盛于下,其实是⽣于上的,阳中有阴液,就是阴最初的阴根,前⾯咱们讲过⼼包,⼼脏外⾯是有⼼包的,这个⼼包和⼼脏之间是有阴液的,就是阴根。

阴性本性就是沉静,亲下的,然后肺⾦收敛它,往下降,到肾⽔中收藏,这个阴降,⾦⽔收藏,全依赖胃⼟下降。

如果胃⼟不降了,上逆,不能⾦收⽔藏了,胆⽓也不降了,也上逆,这样把本来跟这个肺胃下降的⼼包相⽕,跟着上逆,⽕不降,反过来开始烘烤⼼脏,⼼液⼀消耗,就像发动机⾥⾯的润滑油少了,就会滋⽣内热,这就是阴虚。

⼈们只知道阴虚体内有热,就⽤寒凉之药进⾏败⽕,却不知道,是因为肺⽓不能降敛了,只知道肺⽓胆⽓不能降敛了,却不知道,根源在胃⼟不能正常下降了,只是在那⾥滋阴。就相当于你不撤薪只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阴虚的解决⽅法,就是降肺胃之⽓,以助阴降肾藏。

对于阴虚,黄元御⼤师在《四圣⼼源》⾥⾯,给出⼀个⽅⼦,叫地魄汤。咱们来看⼀下黄元御⼤师配⽅的原理。

调理阴虚地魄汤:炙⽢草6g,法半夏9g,麦冬9g,芍药9g,五味⼦3g,元参9g,牡蛎9g。

⽤⽢草调中,法半夏降胃⽓,五味⼦降肺⽓,元参⽤来清肺,还有滋阴的作⽤,⽤麦冬和芍药,清相⽕和胆⽕,相当于撤薪,最后呢⽤牡蛎来敛神藏精。因为阴虚的⼈⼼中发热,必然⼼悸,神不宁。

说明⼀点,半夏有毒的,最好买姜半夏或者法半夏,牡蛎不是我们吃的⽣蚝,⽣牡蛎是那个外壳碎⽚,这东西也是⼀位中药,具有收敛的功效。

当然了,肺太热,都咳黄痰了,可以加点⼈参,党参,或者黄芪,来补点⽓,益⽓⽣⽔,培阴精之源。

阳虚和阴虚相反,阳虚⼜是怎么回事呢?

阳虽然盛于上,但是,是在下⾯肾⽔中⽣的,肾中之⽓,就是阳根,阳⽓浮动,阳根⼀⽣,天性就是亲上的,阳⽓上升,才会⽊⽣⽕长。⽊⽕⽣长全赖脾⼟之升。

如果脾⼟不升,肝⽊也不升,也化不成⼼⽕,⽊⽕不升,肾⽓沦陷,则必然导致肾寒,这就是阳虚。

⼈们以为阳虚,就是肝⽕⼼⽕不旺,⽽不知道,其实根本是脾⼟太弱,如果脾旺,就会⽣⾎,⾎升⽽神化,⾎尽管是藏于肝,但是⽣于脾,肝⾎温升⽽化阳神。就相当于⼼中⽣太阳了,就不感觉冷了。

阳虚的⼈,六⽉天⼿脚都冰凉,怕冷,调理阳虚,不能只是单纯的补肾温肾,更需要升肝脾助⽣长。

有句话叫,纯阳则仙,纯阴则⿁,阳盛则壮,阴盛则病,其实得阴虚的⼈很少,千百分之⼀,得阳虚的⼈,⽐⽐皆是。现在⼈受西医思想的教育,⼀有炎症就来消炎,有热就给你寒凉滋阴。如果阳虚的⼈,再经常喝滋阴的东西,后患⽆穷。

举个例⼦,⽐如刚感冒,有的⼈开始咳嗽,这个时候很多感冒都是因为受寒,寒⽓进⼊肺,肺⽓上逆,这就是咳嗽,然后就喝川贝枇杷露,川贝性寒啊,⼀下就把寒⽓封在肺⾥了,很多⼈感冒都好了很久了,咳嗽咳好⼏⽉都不好。

你想想如果不懂得⼀点中医养⽣知识,要多受多⼤的罪啊?

阳虚的⼈怎么调理呢?黄先师,在《四圣⼼源》给了⼀个⽅⼦叫天魂汤。

咱们在课⾥⾯讲的⽅⼦,⼤家尽量不要⾃⼰按⽅给⾃⼰抓药,因为很多⼈并不能很清楚辨症,辨症不准,有可能就没啥效果,万⼀反⽅向,会加重病情,还是请当地医⽣看看再吃。

当然如果你学了⼏个⽉,基本病理能搞清楚了,看见⽅⼦都能理解,每⼀位药材或者⾷物,能起到什么作⽤了,⾃⼰⼜能知道⾃⼰到底什么问题,那么可以⽤⼀些药⾷同源的⾷材,调理⼀下,也没事。⽐如年前我们讲过怀⼭药,讲过三七,有些⼈就调理的很不错。

好,我接下来看这个天魂汤是怎么搭配的。

调理阳虚的天魄汤:⽢草6g,茯苓9g,⼲姜9g,附⼦9g,桂枝9g,⼈参9g

阳虚,⽕为阳,阳升于肝脾,脾陷肝⽊不⽣,温⽓颓败,阳⽆⽣化之源,脾⼟为什么陷,因为脾湿,脾为什么湿,因为肾⽔寒。

于是⽤⽢草茯苓来培⼟祛湿,⽤⼲姜附⼦来暖脾温肾,⽤桂枝来舒肝,⽤⼈参来补⽓扶阳。如果肝⾎很虚,就是⾎虚,肝⾎虚,没办法⽣⽕啊,那就加点当归啊,⾸乌啊,补补阳神之源。⾎是神魂之母。

今天我们讲了阴虚和阳虚,我今天就延伸讲⼀下阴脱和阳脱。

记住两句话和两个特征就⾏了,就是阳虚⾄极,脾⽓不升,精⾎驰⾛⽽阴脱,阴虚⾄极,胃⽓不降,神⽓飞腾⽽阳脱。

阴脱者⽬盲,阳脱者见⿁,就是说,凡⼈清晨⽬盲者,是其阴⽓脱亡,⼀定死期不远。凡⼈⽩昼见⿁者,是其阳⽓亡脱,也是马上要死的征兆。

⽆论是阴脱还是阳脱,都⽆药可救,只能在将脱之前,提前见机预防,阴脱前就⼲姜附⼦强补肾阳,再⾸乌芍药,⽣⾎柔肝,同时⽢草茯苓,培⼟祛湿。阳脱前就是龙⾻牡蛎收魂敛精,也需要⼈参附⼦补阳,加点法半夏降胃⽓。

不过这种事,咱们很难遇到的,只是让⼤家了解其中的道理。

⼤家有没有发现,⽆论是治疗阴虚,还是治疗阳虚,都需要注意祛脾湿,因为脾是中轴,只要

脾湿阻挡了⼼肾交合的路,就会出现阴虚或者阳虚,所以⼀定注意去脾湿。这个是根源。

所以⽢草茯苓,祛湿的黄⾦组合,⼏乎是家庭必备的,⼗⼈九湿,今晚下单⽢草和茯苓的朋友,明天发货赠送⼀罐29元的苏叶。这个也是家庭必备的。会在刚开始受寒感冒时起到关键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