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姓名:王学 专业:森林生态 班级:09级森林生态二班
学号:093101027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的六条原则分别为公平性原则(资源占有、产品分配)、可持续原则(资源和环境利用)、和谐性原则(人与人、人与自然)、需求性原则(满足生存基本需求)、高效性原则(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性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的结果和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人口 ,环境,资源,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人口老龄化也将会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同时,我国人口具有增长速度快,年龄结构轻,向老龄化发展,分布不均等特点。虽然,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后,成功的抑制了人口的暴增,保持着低生育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加快。同时,人口素质底,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困扰着中国,也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人口老龄化
当今中国人口问主要有,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而在这些之中,又数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阻碍最大。因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人的寿命日益延长,使到达老年期的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中国老龄化现象极为严重表现在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造成中国老龄化现状的原因可能有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下降带来的人口老化、人口迁移造成的地区性人口老化。
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同样会为社会的经济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
消费结构面临转变。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 科技创新遭遇浅滩。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
三,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四, 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事实上,人口曾经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优势。
人口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在这一系列的
成就中,人口的作用不容忽视。毛泽东说过“人多力量大”,且不论正确与否,人多力量确实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人口数量大劳动力多的优势,大肆发展经济,是国民社会都得到普遍提高。
劳动力富余是中国制造业腾飞的基础。中国现在被称作“世界工厂”,货船载着大批的原料,能源等,进入中国港口,然后满载商品离开。“made in china”的标识覆盖在全世界的产品上,之所以能够如此,便与中国的低廉劳动力有关。低廉的劳动力,带来的是低成本,在国外市场中就更有竞争力。而低廉的劳动力背后便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在支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用勤劳朴实的双手,创造着世界经济奇迹。但就在现在或不久的将来,他们会老去,从而将中国带入老龄化深渊。
老龄化既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更有其独特的现实原因。老年人年轻时为社会奋斗多年,对社会贡献极大。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中,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处境,同时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理念,务必做到使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同时,能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提到的资源问题首要便是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有一个极限,特别是不可更新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是有限的,是会出现资源枯竭、短缺问题的。但资源短缺问题不仅仅是这个自然极限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不适当的管理,人口增长过快,
经济-社会结构的不适应、科学技术水平低,环境恶化等因素,才是资源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里就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资源稀缺问题谈点看法。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处于世界后列,经济上又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的国家,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显得突出,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根本的改善。
自然资源利用是不平等的。首先,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中国发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瓶颈,如何应对资源短缺,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提供资源保障,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科学能源观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尽管中国目前还有条件依靠国内保障能源供应,但从发展来看,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和今后的挑战,必须依靠科学的方式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首先是树立科学能源观。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5个方面:1.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在经济转型期,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必须从战略高度、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谋划或制定资源战略。2.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世界是个整体,要从全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借助外力,加强内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3.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发展循环经济,不能走重工业道路。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科学利用、科学配置和科学管理,滥肆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4.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资源战略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负责,既要创造物质文明,也要创造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扎扎实实的符合民众的意愿和需要。5.符合科学规律。要完善机制、调整结构、积极
发展第三产业、减少能耗。
开源则是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就矿产资源问题可具体细化为三个方面:第一,立足国内,获得更多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第二,开拓境外,以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如投资、合作、期货、现货等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国外资源;第三,积极开拓新型的替代资源。 寻求新型的、非常规的替代资源,是解决人类矿产资源短缺的崭新思路,也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需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现阶段世界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的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人的
发展。
尽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具有广泛影响与普通意义的概念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这一定义具有哲学上的概括性。其它的定义可理解为对本定义的深化。 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 1.土壤遭到破坏 、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一些 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引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
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3.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存面临挑战
由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而走入灭绝的边远。然而一些物种的绝迹会破坏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 4 .地表森林面积锐减
环境污染会导致森林面积的锐减,具体表现在酸雨的腐蚀,、有害气体的排放上,随着大气进入空气中,继而以自然雨水的形式进入土壤,影响原有的植物生长。
5. 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 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 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6.混乱的城市化
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 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 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自然区。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7.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
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为生的 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 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环境保护可行性方案的探究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1继续坚定不移的健全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系,为环保提供法律依据与支持
例如,对于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烟尘、污水和垃圾等时,除了鼓励相关企业采用环境保护措施、对高耗能企业鼓励安装节能设施,还需在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破坏环境的“代价”,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环境评价、考核、监管和处罚制度,用法律保护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真正把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此外,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公民的环保新概念,从娃娃抓起,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3.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们正尝试着各种方法让环保赢得大家的重视,当然孩子作为祖国的下一代,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培养其良好的环保修养对于祖国长远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与法制宣传部门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全社会的宣传教育体系,作为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普法考试考核。二是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培训制度。 3加强施工中的管理,杜绝不顾环境的开发
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等重大决策事项,应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质量要求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不得实施。此外,工程的规划与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培养相关技术层面的专才对于避免开发中的破坏具有“远瞻性”。 4垃圾分类不乱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在这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收获更多的是
培养了公民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才是无价的。垃圾分类降低了处理时的成本,营造了美好的社会氛围。
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1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4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等达到有序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来满足当社会的需要。
[1] 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人口百度
[3] 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