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娜·卡列宁娜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仝志敏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8期
摘 要:安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位美丽典雅的贵妇,在对安娜传统的解读中,读者总会把安娜的悲剧归结为当时的时代,这当然不可否认。可是她自身性格的残缺,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又一个主要原因。本文正是依据阐释学的理论,从文本解读入手,来重新审视安娜,以期得出另一种结论。 关键词:性格缺陷;自私;责任;漠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4-0052-02
安娜是一个动作优雅的女人,楚楚动人,正如基蒂在舞会上看到弗龙斯基为安娜的美丽所倾倒时说的:“她身上有些异样的,恶魔般的迷人地方。”是的,安娜无疑是美丽的,同时又是让人恐惧、厌恶的女人。可是她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性格缺陷,这也是导致她人生悲剧的又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生活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一)对家庭伦理的漠视
安娜是一个责任感很差的女人,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她的生命,她的行为都很不负责任,她只为爱情而活,其他的一切她都不在乎。自从和弗龙斯基一见倾心后,家这个概念在安娜的心目中就很模糊,做事很少考虑家庭的利益,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妻子,更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交往大胆而热烈,全然不顾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议论,以及对她家庭名誉的影响,让她的丈夫很没有面子,而她一点都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她和弗龙斯基一见倾心后,只顾着约会,很少照看自己的儿子,她在家里和弗龙斯基约会,给儿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却全然不知。当她和弗龙斯基私奔时,她没想到儿子会怎样,当她在国外旅游,在豪华的宅邸里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时,她没有想过儿子,只有当她孤独寂寞时,她才会想到儿子,而且,对她和弗龙斯基的女儿,她一点也不爱,甚至厌恶,几乎没有去看过她的女儿,因此她做母亲也是不合格的。
总之,安娜对家庭是不负责任的,她的行为都是冲动而不理智的,对家庭没有一点责任感。
(二)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娜是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动物,她的生命中只有爱情,其他的,像家庭、朋友、责任、名誉等,她全部抛弃了,可是她却没有抓住她所要的爱情,正如一把沙子,抓的越紧,失去的越多。许多人同情安娜都是因为她对爱情太执着,奋不顾身,可是作为一个人,生命中并不是只有爱情,还有其他许多有意义的事。安娜的生活可谓是衣食无忧,住的豪华,吃着美味,穿着华丽,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没事干,无聊,空虚,就会坐那胡思乱想,想着弗龙斯基怎样变心,自己如何不幸,其实,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当她绝望时,她就卧轨自杀,却没有想过,她的一生除了让别人痛苦,谴责外,没有做过对他人有益的事,她总是想着自己如何不幸,别人如何对不起自己,没有想过她是否对得起别人?她死了又能怎样,只能给别人多点笑料罢了,因此,无论生与死,安娜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她对自己的生命是不负责任的。
二、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宽容
安娜总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别人都该同情她,而她所有的不幸都是由弗龙斯基造成的,殊不知,自己才是不幸的源头。因为她,毁掉了两个优秀男人的幸福,无论在任何年代,当时、过去、还是现在,像安娜这样的女人都不可能不受到谴责。 (一)对卡列宁的不满
安娜对卡列宁的不满实质上是鸡蛋里挑骨头。在没有遇到弗龙斯基之前,她和卡列宁共同生活了八年,并没有觉得不幸福,卡列宁给她足够的钱,让她吃、住、花,让她自由交际,他们彼此互相倾诉心事,还有一个爱情的结晶——儿子谢廖沙,他们的生活是平静而幸福的,可是当安娜喜欢上弗龙斯基时,便觉得自己丈夫长得难看,耳朵那么大,而且很虚伪,不知道爱是什么。其实,只是她自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卡列宁而已。 (二)对弗龙斯基的猜忌、怨恨、报复
安娜是爱弗龙斯基的,可是,当他们在一起时,并不幸福。为什么?因为安娜不信任弗龙斯基,总觉得弗龙斯基有另外的女人,会抛弃她。因此,她不允许弗龙斯基离开她半步,不让他出门,而她越这样,弗龙斯基就越烦。其实,弗龙斯基是爱安娜的,为了安娜,他放弃了功名,放弃了前程,还自杀过一次,最后,安娜死了,他不吃不喝,像疯了一样,最后上了前线。即使在平时,弗龙斯基也总是让着安娜,安娜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弗龙斯基不可能天天呆在家里,只和安娜在一起,他还有事业、朋友。而这就和独占欲强、嫉妒心强而且爱猜忌的安娜产生了矛盾,因此,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并不和谐,只要弗龙斯基出门,肯定要吵架,即使在家,弗龙斯基不自觉的眼神或动作都能让安娜生气,因为安娜会觉得他对她冷淡,不爱她了。其实,“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爱情的火焰不可能永远像热恋时那样旺盛,它会被时间冲淡,因此,不能说弗龙斯基不爱安娜了,只能说感情淡了,弗龙斯基望着发怒的安娜,“好像一个人望着一朵他采下来、凋谢了的花,很难看出其中的美,他原来是为它的美而摘下它,因而把它摧毁了。”事实就是这样,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是安娜不是,在临死时,安娜想到:“我的爱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褪,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越来越想疏远我……”安娜最后以死来报复弗龙斯基对她的冷淡,如果她想让弗龙斯基内疚,难受,无疑她的报复是成功了,可是这样又有何意义呢?自己毁灭了,让爱她的人心痛。安娜的感情太强烈,行为太极端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 三、不能面对现实,沉溺于完美爱情的虚幻中
安娜是一个为爱痴狂的女人,她可以为爱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她追求的爱情是完美无缺的,可是现实中却不存在。 (一)把爱情看作生命中的一切
自从安娜爱上弗龙斯基以后,她便爱的不顾一切,爱的奋不顾身,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家庭,不要丈夫,不要儿子,不要朋友,不要她生活的社交界,只要和她爱的弗龙斯基在一起,可是,她可以抛弃一切,却没想过弗龙斯基是否也能像她一样抛弃一切,弗龙斯基为了和安娜在一起,已经抛弃了功名、前程,可是他不能抛弃他的朋友,更不可能抛弃他的亲人,不可能永远抛弃他的事业,他是一个男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要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弗龙斯基和安娜在一起后,便想从事自己的事业,其实,这在每个男人都很正常。爱情只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品,爱情不能当饭吃,男人不可能为了爱情而永远抛弃自己的事业,这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最大不同。安娜可以为爱情抛弃一切,越爱越热烈而弗龙斯基不可能像安娜一样。其实。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爱情是不存在的,那只是童话。生活就是生活,生活大多时候是平淡的,而爱情是热烈似火,激情澎湃的,它只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点火花,美丽而短暂,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渐渐地转化为亲情,这是事实,可是安娜不愿意面对现实,非要建立一个完美的二人世界,让弗龙斯基永远只和她在一起,心里除了她什么都不想,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安娜就觉得弗龙斯基不再爱她,就猜忌,发怒,无事找事,最后绝望而自杀,她就像扑向爱情火焰中的飞蛾,让人惋惜也让人无奈。 (二)看重外表,不注意心灵的沟通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相爱是浪漫的一见钟情式的。他们开始完全是因为彼此好看、迷人的外表而互相吸引的,至于彼此的爱好、兴趣、志向,全然不了解,甚至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也并不了解对方。弗龙斯基只看到安娜的美丽外表,可是安娜内心想什么,安娜倔强、固执、独占欲强、嫉妒心强等,他并不了解,而安娜只知道她喜欢弗龙斯基,因为弗龙斯基比她丈夫年轻英俊,吸引她,可是弗龙斯基的家庭背景,内心对爱情的看法、对事业的追求、怎样对待朋友安娜并不了解。他们虽然因外表吸引而结合在了一起,可是各自内心所想的,彼此都不了解。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心灵的沟通,没有心平气和地交谈过,结合前是追求、迷恋、甜言蜜语,结合后是争吵、分歧、矛盾,他们彼此都不了解,更不理解对方,只是熟悉的陌生人罢了。而且,安娜对弗龙斯基还不信任,这就更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安娜只想用自己的美貌拴住弗龙斯基,却没有去了解、理解过弗龙斯基,这种爱情是肤浅的。须不知,爱对方,就要替对方着想,让对方幸福,因此,她所谓完美的爱情是肤浅的,注定是悲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贪婪,不懂得生活的本质所在
安娜是一个贪婪、自私的女人。她既想拥有完美的爱情,和情人弗龙斯基在一起,又不愿离婚,因为,她还想拥有儿子谢廖沙,她还想拥有自己在社交界的地位,她不想放弃任何一样,即使迫不得已放弃了,内心还是痛苦的,放不下。其实,凡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想要儿子,就好好呆在家里,做一个贤妻良母,如果追求爱情,那么就果断地放弃亲情。在丈夫提出离婚时,就不应该说丈夫用儿子来折磨她。既然选择与众不同,就要付出代价。
可是她却抓住一切,都不愿放弃,即使表面上放弃了社交界、家庭,和弗龙斯基在一起,可是内心并没有放下,因此她动不动就朝弗龙斯基发脾气,说她为了他,牺牲了一切,她的困难处境都是弗龙斯基造成的。其实,路,是自己选择的,不能埋怨别人。她无数次的抱怨只能让弗龙斯基对她厌烦。其实,有时候,该放弃就得放弃,抓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对于感情,安娜更是紧紧抓住,恨不的把弗龙斯基拴在身上,可是越这样越抓不住,感情是不可勉强的。
总上所述,安娜虽然是一个美丽迷人的、为爱痴狂的女人,她为爱奋不顾身,飞蛾扑火的行为让无数人感动、同情,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安娜也有许多不可爱之处。她爱的双刃剑,不仅刺伤了自己,还伤害了爱她的人、她爱的人以及无辜的人。她自己性格的缺陷是造成她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能不正视这美丽背后的遗憾。 参考文献:
[1]周敏显.俄罗斯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贝奇科夫.托尔斯泰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李清良.中国阐释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M].周扬、谢素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