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体育游戏案例--“跳水”运动员

2020-05-02 来源:易榕旅网
实蹦薜幼儿园体育游戏案例——“跳水”运动员一、游戏实录第一次游戏:\"跳水空洞人\"游戏一天下午,我们班的一组幼儿来到园所西侧的平衡

区,很快投入到自己的游戏活动中。远远望去,在场地 东北角的跳跳床位置非常热闹,而且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幼儿自觉地排起了长队,于是我就在一旁观察起来。只见跳跳床的旁边是一个类似于小桥一样的大型塑

料玩具,上面还有台阶,幼儿爬上顶端,纵身一跃跳到 跳跳床上,非常享受从高处跳下之后腾空而起的感觉。 他们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很好奇地问:“你们在干 什么呢? ”茂杭说:“我们在玩跳水空洞人游戏。”这个

“跳水”我理解,但“空洞人”游戏不大明白,为了不影 响他们,我没有再过多的询问。不一会儿,只见佳蕊昂

首挺胸神气地爬上小桥后,一只手臂高高举起,伸出食

指,胳膊由前向后划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大声喊道:“巴 拉巴拉小魔仙变身”,然后伸展开双臂一跃而下!看来她

在扮演小魔仙。他们似乎都沉浸在这个“跳水”游戏中,

只不过每个人有自己扮演的角色,又有自己的玩法。在排队反复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子杰总是让后面 的小朋友跑到他的前面,好不容易轮到他时,他却以另 外一种方式演绎这个游戏。随着他的到来,整个游戏的

节奏也随之慢了下来,只见他先爬上小桥,再小心翼翼

地转身趴下,踩着最下面的台阶,然后轻轻跳下,完成 一个自己认为很满意的动作,接着踉踉跄跄地从跳跳床

上爬出来,再开心地跑到后面去排队。即使这样,他脸 上仍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幼儿心中都有一把快 乐的尺子,他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这时我发现,在

重复玩耍的过程中,晨瑁小朋友创造了一种新的玩 法,那就是从高处跳下后弹起,二次落地正好跳到地面 ±o这对幼儿自身平衡能力要求比较高,我忍不住赞叹:

“厉害,你跳得好完美!”有的幼儿开始模仿晨瑁的玩法,

◎桓婷婷但子杰却无动于衷,依然用他觉得最安全的方式来“跳

水”,而且玩得不亦乐乎,我在想是否需要给他一个鼓励, 便上前问子杰:\"你能从最上面往下跳吗? ”他怯生生地

看着我,弱弱地回答:“能!”那声音几乎听不见,于是 我和其他幼儿一起给他鼓劲,他在加油声中漂亮地完成 了高处“跳水”动作;但在下一轮“跳水”游戏中,他

又恢复到原来的方式,跳下去后脸上依然绽放出幸福的 笑容。这个游戏一直持续到游戏时间结束。分析:这个游戏是幼儿自发的,在没有人组织或干预的情 况下产生的,而且幼儿自发地排队,具有良好的规则意 识。幼儿在玩得开心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新的玩法,并且 同伴间互相模仿,做到了经验分享。茂杭和家蕊在游戏

中有自己的想法,扮演一定的角色,并把它表达得较为 清楚,具有一定的行为主动性。子杰在动作灵活性方面

稍微欠缺一些,由于胆子小,有时会放弃一些动作,所 以需要同伴的鼓励。整个游戏一直持续到户外游戏时

间结束,可见幼儿都很感兴趣。但也产生了一个有关教 师该不该介入游戏的问题:我到底应不应该鼓励子杰大 胆从上面跳下去?经过我的观察和对他平时能力的发展

情况的了解,我觉得他能够从上面跳下来而且不会受伤。 于是我采取鼓励的方式给他加油打气,结果他做到了,

也成功了,但收获的快乐好像打了折扣,并没有想象中

的那样开心。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幼儿对于快乐有自 己的一把尺子,成人其实不需要过多的干预。第二次游戏:“医务室”游戏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点,我们第二天又来到这里,

这次,我让幼儿拿来一大一小两块垫子,放在跳跳床旁 边,也没有说用处,只是想看看幼儿能不能用得上,结

果他们在进行二次跳跃的时候正好能跳到垫子上,但用

了两次后发现小的垫子容易移动,于是我就把大的垫子 挪到跳跳床旁边,结果幼儿都很喜欢,他们跳下来扑

37实践探累倒在垫子上,非常开心。但此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幼儿渐渐地不喜欢玩“跳水”游戏了,喜欢在垫子上滚

注意力转移到了 “跳水”游戏中。第三次游戏:神秘奖章

来滚去,我心里琢磨着难道不应该将垫子搬过来?这个 举动是多余的吗?材料投放错了?为了防止幼儿只玩垫子,我这次给他们准备了一些

奖章贴画,专门放到一个盒子里,装作很神秘的样子。 幼儿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一会儿,家蕊就跑来问我:“老 师,你盒子里装的什么呀? ”我说:\"这是秘密。”她很

我想了想,然后自己跳到跳跳床上玩了起来,一边 跳一边喊“一、二、三”,然后弹跳到垫子上,我尝试

后发现还真的挺好玩,孩子们看到我玩得很开心,于是 又把注意力转移到“跳水”游戏中,自觉地排起了长队。

好奇,老围着我转,一会儿摸摸那个盒子,一会儿扬起

笑脸问我,我故作神秘地让她偷偷看了里面的东西,她 瞪大她那双小眼睛,惊讶地说:“哇,这么多贴画是给谁 的呀? ”我说:“给'跳水运动员'的。”她高兴地跳了

成俊还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弹跳后站在垫子上,这时家蕊 伸出大拇指印在他的额头上说:“你真棒!”成俊每跳一

次就大喊“我赢了”,从内心想得到一个大大的赞,当没

起来,我接着说:“但是,现在缺少一个裁判来给小运动

人理会他时,他就继续说,直到有人听到为止。玩了一 会儿幼儿可能觉得有点累了,成俊就拿起旁边那块不用

员发奖章”,她赶紧说,“我来当裁判。”我补充道:“既 然是裁判,就得有规则,你觉得奖章应该发给什么样的 运动员? ”她想了想说发给听话的,我摇摇头说:“不完

的小垫子说:“我是医生,我要给受伤的人看病。”这时 草莓也走了过去说:“我想当医生的助手!”于是他俩一

全对,要发给那些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和’跳水’动作美 的人。”她爽快地回答:“好的,知道了。”游戏又一次顺

屁股坐在垫子上,静候“病人”。我当时就想他们是不是 想坐那里“偷懒”,后来发现他俩的这一举动,引来了其

利开展,而且角色比原来更丰富,不光有“运动员”还

他幼儿的跟风,幼儿陆陆续续走过去,让“医生”给看 病,有的说自己脚疼,有的说胸口闷不舒服,而成俊当

有“裁判”,一旁还有救治伤员的“医生”,场面很热闹。 当了裁判的家蕊顿时觉得浑身自带光环,立马转换角色,

了一会儿“医生”后,又丢下\"病人”跑去玩“跳水” 游戏了。这样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幼儿都跑去看“病”,

说话声音也大了,有底气了,连站姿都比以前直了很多, 只见她站在跳跳床的旁边,认真地看着别的幼儿“跳水”,

没有人玩“跳水”游戏了。嘴里还喊着“一、二、三跳! ”,时不时还点评一句\"嗯,

分析:你跳得很好。”其他幼儿则争相展示自己最完美的动作,

案例中,佳蕊和承俊的 语言能力发展得比较好,爱 表现,在游戏中能够主动和

大家在探索新玩法的同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自觉排

队,现场秩序良好。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愿意 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且

表达得较为清楚,说明他们

的语言与情感的表达和理解 力很强。承俊积极学习并尝

试新的“跳水”游戏玩法, 尝试成功后急切地想得到别

人的赞扬和肯定,一遍一遍地说:“我成功了。”直到有 人听到且回应他为止。在玩得有些累的时候,承俊想到

了去当“医生”,说明他的思维活跃,富有变通性和灵

活性,还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垫子做床,瞬间成立了一

个“医务室”,说明他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一 定程度上拓展了游戏的发展空间,在原来游戏的基础上, 生出了新的游戏分支,促进了游戏向前发展。另外,教

一旁的“医务室”里,成俊和草莓则继续当他们的 “医生”和“护士”,等待着“运动员”来看“病”。这 时玩多人秋千的晨埴走了过来,成俊却拒绝了他,原因 是他没有“跳水”,他不是“跳水运动员”,晨埴听到这

师的积极参与,亲身体会到游戏的真正乐趣所在,给幼 儿树立了榜样,而一个无心的行为,又成功地把幼儿的

话后便乖乖地跑到“跳水”的队伍后面排起了队。游戏

38实践探累 虽■■进行了大概十五分钟后,就有“伤员”陆续来“医务室” 看病,有的说手破了,有的说胳膊疼,只见成俊从垫子 底下拿出一根树枝,在幼儿的手背上顺时针画着圈,然 后用手把树枝捏在小朋友的手背上,说:“好了,可以走

T,下一个!”有的干脆直接躺在垫子上,这时成俊和

其余的人就一起用手按在他的胸口位置,一下一下地按,

嘴里还喊着“一、二、三、四、五......”看完“病”的人则继续排队玩“跳水”游戏,两个 不同的游戏就这样被他们自己联系起来。最后游戏快结 束的时候,裁判家蕊选出了 “跳水”游戏中表现好的三

个幼儿:旭旭、刚刚、靖宇,给每人发了一个大拇指的 小奖章。这时,刚刚提出意见:“为什么每个人的大拇指

小奖章一样多呢? ”最后家蕊经过思考做出决定,表现 最好的发三个,以此类推,第二好的发两个,第三名发

一个,同时还给\"医生”发了一个大拇指小奖章。在回 班级的路上,成俊又提出“裁判”也应该得到一个大拇 指小奖章,于是又奖给家蕊颁发了一个。这样大家都很

满意,有说有笑地回到了班里。分析:教师的神秘奖章,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 趣。小裁判家蕊尽职尽责,不仅监督“跳水运动员”的

排队情况,还给他们喊节奏,让人看了很暖心,俨然一 个小老师的形象,说明她在平时的活动中观察细致,并 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游戏当中。“医生”抢救“病人”,作 胸外按压的场面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动作不是很标 准,但他们很专注,一边喊着一边有节奏地按压“病人”

胸部,模仿得很到位,这也是生活经验在游戏中的再现。 当游戏快结束时,小裁判给“运动员”发奖章时出现了

一个小插曲,刚刚对小奖章的数额提出异议,最后裁判

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办法,这说明 幼儿在矛盾冲突中已能够自己积极动脑想办法,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他们还能关注到同伴的行 为或感受,如成俊发现家蕊没有奖章,主动提出小裁判

也应该有奖,说明幼儿在共情能力方面有所进步,让教 师甚感欣慰。二、回应策略(-)组织幼儿梳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

共同提升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与交流环节,教师组织幼儿梳理 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针对本次案例中幼儿创造出

新的玩法,用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大家,也可以提问“跳

水运动员在跳水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运动员受 伤了要找医生,那么医生的职责是什么?能不能扔下伤

员跑去一边跳水? ” “伤员太多怎么办? ”通过这一系列 问题的探讨,有效调动了幼儿思维的运转和经验的提升,

在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提高。(二) 适时添加材料,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案例中,拱形的塑料玩具一直放在跳跳床的旁边, 没有人教他们怎么玩,但幼儿还是能把它利用起来。于

是在第二次游戏时,我们增加了一大一小两块垫子,也

没有讲玩法,仅仅是提供材料放在游戏场地上,让人惊 讶的是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把两块垫子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一块用作弹跳落地时的缓冲,另一块用来急救“伤员”

之用。由此可见,游戏材料的添加可能激发幼儿新的想 法,让游戏具有创新性,进而有效地推动游戏的开展。(三) 关注个体差异,适时地进行引导和鼓励游戏中要适时进行引导和鼓励,但不要制造压力, 要做到充分尊重幼儿。案例中子杰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而他属于那种胆小,行动较慢的类型,虽然通过教师和 其他幼儿的鼓励,他勇敢地从小桥上跳了下来,使他的 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他不喜欢这种玩法,所以教师也没

有继续鼓励或做过多的干涉,尊重了幼儿的意愿和想法。(四) 教师适当地参与游戏,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关注 度游戏中幼儿有时会被突发的状况或更刺激的游戏吸

引而转移注意力,而教师的参与会把幼儿的注意力重新

转移到原来的游戏中去。案例中,幼儿被“医生看病” 的游戏转移注意力时,纷纷跑去“看病”,这时教师来做 “跳水运动员”,尝试“跳水”游戏,瞬间把幼儿的游戏

兴趣点转移了回来,游戏又顺利地开展下去。(五) 鼓励幼儿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本案例中,幼儿在游戏最后的奖励环节遇到了分配 不公的问题,教师没有帮幼儿做决定,而是把解决问题

的机会留给幼儿自己,让他们自己动脑思考,想出解决 问题的好办法。这个方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关键是 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而且得到了小伙伴的同意。这提高

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 往。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信任幼儿,相信他们有解决问

题的能力。(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