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题__考试备用

2023-10-24 来源:易榕旅网


1. 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错误理解,从而第一次深刻地揭示了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并表明了他本人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是根本不同的。其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旧唯物主义者不是把实践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活动。例如,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第二,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方面。第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变世界”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个人利己主义的活动。第四,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它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是指: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产生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总之,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所以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他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至关重要。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的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 结合马克思在《提纲》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谈谈真理标准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思想的重大解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亲自倡导的、为时两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乃是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直接准备、直接酝酿、直接前奏、直接铺垫。从邓小平理论孕育萌芽的角度讲,主要是四个闪光思想的直接铺垫: 一、它是实事求是精髓论的直接铺垫。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正是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邓小平比以前更加明确、更加突出了这条思想路线和这个思想精髓,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政治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基础。二、它是经济建设重心论的直接铺垫。“两个凡是论”死抱住“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教条不放,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逐渐蔓延滋长20年的“左”倾顽症已经根深蒂固,谁也难以越雷池一步。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的人民是好人民,忍耐性已经够了,我们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起码要表现出我们的发展速度要比他们快。正是这种振聋发聩的强烈呼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变,奠定了最直接的思想理论基础。三、它是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苏联僵化模式的体制改革论的直接铺垫。四、它是突破封闭状态的对外开放论的直接铺垫。正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邓小平打破中国封闭半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日趋成熟。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时期的这一基本思路,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头脑中,已经酝酿成熟,呼之欲出。 当然,我们还应从更广泛的角度评价这场大讨论的意义。“两个凡是论”,代表了一种“左”倾僵化、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实践标准论”与“两个凡是论”之争,是两条思想路线之争,也是两条政治路线之争,因

1

而也是“中国向何处去”的两种命运之争。这场大讨论,冲破了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左”的教条主义僵化观念,为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路线和邓小平理论,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4.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的。费尔巴哈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从“你”和“我”这些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在批判宗教时,就不能对造成人将自身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的本质的这一现实社会关系进行批判,即“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两个错误:(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这里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地考察人和宗教的感情,实际上,人都是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宗教感情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2)“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里的“类”,是指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个人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共同性,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关系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就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命题,既是唯物史观一个根本观点,也是研究探索人的本质的根本方法。

5. 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之所在。以前的哲学都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把改造世界作为己任,即提出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也就是说哲学要靠人的实体来把它表现出来,不然就像是船放在陆地上一样、成了摆设,而没有被真正的释放出它应有的价值。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蕴含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哲学范式和思维范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才可以展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义。具体而言,这一革命蕴含了两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就哲学范式而言,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从实质上看,哲学范式的转换与思维范式的转换并非比肩并立的两个转换,亦非前后相继的两次转换,而是同一转换的两个方面,即它们乃是两种视野下的同一个转换。要认识到马克思哲革命的实质需要理解这一转换。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再次,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还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6. “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及重大意义是什么?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实际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过去,我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往往从理论上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对于这种代替在实践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我们的工作出现许多失误。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度,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要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公正。这样一场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

2

不经过更加长期、艰苦、复杂的斗争过程,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二)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和生命活力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估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的一面,也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具有一定的自我协调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程度的适应能力。对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

(三)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20世纪80—90年代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最严重挫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按照“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去思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同时还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波兰革命家卢森堡曾把社会主义视为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革命导师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测、人迹罕至的高山。既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就会有成功和失误。无论社会主义遭受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两个必然”理论是马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理论。

近几年,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所回升,并出现一些所谓新情况,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的泛滥以及最近一系列东欧国家的急剧政治事件的影响,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产生了怀疑,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并没有敲响,甚至认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就是鼓吹“神学目的论”。因此,在今天应该怎样认识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基本结论,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而尖锐的问题。

(1)我们必须准确、完整的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结论,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讲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讲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2)应以人类历史时空观来预测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从萌芽到确立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它是通过与封建制度的反复搏斗才取得政权的,即便取得政权,在很长时间仍然不能避免震荡和动乱。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同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3)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但只能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绝对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失,经济危机之痼疾也没有摆脱,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反而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7. 根据“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以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的冲突中去理解。”这一论述,分析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原因。

(1)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第一,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决定力量,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3

的。”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高度概括。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现在,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发展问题则越来越突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谋求更快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胡锦涛强调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强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中形成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8. 根据本文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态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促进抑或抑制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会从适应逐渐变成不适应,这时,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调整之后的生产关系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而又不调整或无法调整生产关系的时候,生产力只能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或后退,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将不能提高。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积累,最终将会导致政权的更改,并组织起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研究让先进的社会意识影响落后地区人们的意识的具体形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发展不平衡。现在,一些落后地区或单位,许多人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而形成了各自的势力,并有相应的势力范围,如果一个或是几个有先进的个人意识的人到那里工作,很容易被当地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的人们所同化。

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形式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应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的运作,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的社会存在又会产生出新的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按新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经常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9.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比较尖锐,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步发展。但由于当时的德国比英、法落后,加上哲学家们的阶级局限性,因此他们关于等级和等级斗争的思想不如英法思想家们进步。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德国资产阶级立场出发,以唯心的方式阐述了等级、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黑格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等级的思想。他认为市民社会划分为等级是必然的。在市民社会中,由于需要的差别和劳动分工,必须把社会划分为彼此不同的人群和各个个人有分属的体系,即划分为等级。“如果说,国家的第一个基础是家庭,那末它的第二个基础就是等级。” 黑格尔认为,等级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而个人应属于哪一等级则是主观的特殊的。他说:“等级,作为对自身成为客观的特殊性来说,一方

4

面就这样地按照概念而分为它的普遍差别;至于另一方面,个人应属于哪一特殊等级,却受到天赋才能、出生和环境等的影响。但是最后的和基本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主观意见和特殊任性,它们在这一领域中具有它们的权利,它们的功绩和它们的尊严。”这就是说,等级作为概念的体现,它是必然的。“整体之分为等级,是自动地客观地发生的,因为这种区分自身是合乎理性的。”但是个人应属于哪一等级,则受到天贼才能、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是主观的、特殊的。这种等级观,既是唯心的,又是辩证的。 黑格尔依据职业的不同把市民社会分为三个大的等级。他说:“从概念上说,等级得被规定为实体性够或直接的等级,反思的或形式的等级,以及普遍的等级。”

黑格尔还以唯心的方式表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黑格尔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广大群众的贫困化和尖锐的贫富对立。他说:“工厂、工场的存在,正是以一个阶级的贫困为基础的” 黑格尔还以唯心的方式表达了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统治者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人民再也不能正常地生活,就必然要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他在分析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指出:“压在人民肩头上可怕地沉重的负担,以及政府罗掘俱空、无法筹款来供应朝廷挥霍的情形,实在是造成这种不满的第一个动机。

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黑格尔,比较深刻地阐述了社会划分为等级和阶级,并且具体分析了奴隶制、封建制和市民社会存在的阶级对立,肯定了革命斗争的必然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但却是唯心的,而且包含着轻视劳动人民的偏见,这是当时德国的状况所决定的。 10.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恩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

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接露了黑格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及其体系解体的必然性。

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写道: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过这样的论述,恩格斯揭示出黑格尔思想中的革命成分,也即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11. 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5

恩格斯概括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哲学(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永恒发展的思想。恩格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得出人类历史是永恒发展的,并不具有最终性质,虽然科学证明人类可能灭亡,但人类的终结并不是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可以看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显然,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逐步推导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黑格尔的继承关系。

恩格斯从三个层次解剖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东西。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是现实的,其中只有具有必然性即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才真正是现实的。因而也是合理的东西。第二,黑格尔所说的“现实性”,并不是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具有的属性。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这就是说,现实的东西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丧失必然性。第三,恩格斯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的思维方法,把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是恩格斯把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向前推进而得出的革命结论。

这样一来,黑格尔这一命题中的辩证法思想,它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示出来;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即否定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恩格斯并且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发展观运用于认识领域和历史领域,论述了认识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①黑格尔提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根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实性并不是任何一个事物具有的永远的属性,因为事物都是发展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其存在的必然性这样的事物必然会出现,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随着进程退役,它也必将失去这种现实性,从而变成不是现实、不再合力并最终走向消亡。 因此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必然会得出: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取代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所以黑格尔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其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他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一切结果具有绝对性质的看法,绝对真理是无法达到的,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完美。辩证法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的从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12. 试述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及其根源?

黑格尔哲学是个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它的起点是绝对精神,终点是绝对精神,认为世界发展到他的哲学认识就完成了,是个封闭的哲学体系。但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方法是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普遍的,发展是无限的、没有终点的,矛盾斗争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所以黑格尔封闭的体系扼杀了辩证法,因为任何理论、体系的地位比方法高。所以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方法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1.黑格尔哲学保守的体系闷死革命的方法;2.黑格尔哲学产生彻底革命的思想方法和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

根源:黑格尔哲学被18世纪的普鲁士当局捧为官方哲学,其理论体系为了维护当时的官方统治,具有阶级局限性。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即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是保守的,辩证的方法是革命的。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

6

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 “ 绝对观念 ” 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 “ 绝对观念 ” 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 “ 绝对观念 ” 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 “ 绝对观念 ” 的最好国家制度。所以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13.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是怎么论述哲学基本问题?重大意义?

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②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③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 14. 什么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恩格斯是怎么论证的?

哲学史上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说的“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思维对存在,或者说精神对自然界来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或者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家们就是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恩格斯在第三段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结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质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

15.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关于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过程是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灭亡,由低级向高级不断上升的过程。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也如此。(2)关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其根据是客观世界。(3)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稳定是相对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辩证的统一。 16. 为什么说费尔巴哈对不可知论的驳斥“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用唯物主义的原理对不可知论作了很多生动的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

7

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的感觉就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例如,渴就是水不足的感觉,费尔巴哈还从人的感官的产生和自然的必然联系的角度驳斥不可知论说:“光不是为眼睛要看而存在的,眼睛的存在却是因为存在,人的感官不多不少,恰恰在世界的全体中认识世界之用,自然界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去迁就人的。”列宁认为,费尔巴哈的这段话“对反对不可知论是重要的。”但是,从总的看来,费尔巴哈的这些驳斥和黑格尔相比,正如恩格斯所说,“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因为他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缺乏辩证法,不甚科学。 17.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一)它使哲学真正获得了科学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哲学研究的对象看,以往的哲学都是企图回答世界所有具体的问题,充当所谓“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要求自己提供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只是依靠具体科学成果从中概括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哲学的内容看,以往的哲学在历史观上无一例外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总体上是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是统一的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全面地科学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二)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并公开申明自己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适应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完全一致的,阶级性与群众性也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代表着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它也不需要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而是公开身民这种阶级性

(三)它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哲学的使命不但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植根于生活,在实践中产生、服务于时间,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哲学。

18.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首先,二者表现在唯物与唯心的根本对立上。这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多次的“头足倒置”的批判。第一次是1843年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批判的重要结论是:“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像的内部活动。马克思第一次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头足倒置”的批判,就是针对黑格尔式的“自由国家”的批判。马克思第四次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头足倒置”是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进行的:“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这里,不仅是唯心与唯物的对立,而且表现为客观事物自身的辩证法与观念主体成为现实事物创造主的对立。这里既是进一步阐述辩证法的唯物性质,同时也是阐述与辩证怪论的根本对立。

其次,二者的对立还表现在保守性与创造性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什么呢?即它的辩证历史观。黑格尔说的辩证法即历史内在的逻辑关系:“历史的职责,既然不外乎把现在和过去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和行动收入它的记载之中”,“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在这里,这个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便成为最保守的东西,成为对旧事物进行辩护的辩证法论证,或合理性的逻辑说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就是这种为现实进行辩护的命题。黑格尔的“自由国家”,正是他为之辩护的对象。马克思的辩证法则不同,他的《资本论》可以说就是采取了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通过概念的逻辑: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分配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制度被否定的否定。在这里,马克思的辩证法,以科学的、唯物的形态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和逻辑的过程。但是,这里不是为现实的事物进行辩护,而是指出了它的新质的产生,即否定之否定的共产主义的必然产生。在这里,黑格尔的“自由国家”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辩证法发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三,二者的对立,还表现在事物发展的常规逻辑与超逻辑发展的科学理解上,即社会发展的“演进”与“跨越”的理论理解上。1877年,马克思的论敌米海洛夫斯基曲解《资本论》。马克思反驳说:“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为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种跨越发展没有先例可寻,按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它的成就所表明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正确性,也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的科学有效性。在30年的建设实践中,我们有三个理论创新,表明了这是对唯物史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8

第四,这种对立,还表现在质与量辩证发展的关系上。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在马克思这里,跨越发展的新社会的质,是按梯度发展的。结合中国的实践,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新质,它表示的是一个过程,是这个新质的不同梯度: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等。对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实现,使得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又表现为三个理论创新。 19. 如何理解“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1.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 (1)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2)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2.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方法论意义 (1)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开拓前进。 (2)在今天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有机界有着共同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和统一性;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多样性,达尔文进化论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的神学史观。三大发现的重大哲学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界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发现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21. 恩格斯在第四章中论述了哪些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社会运动的规律根源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社会历史领域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是和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等等。

(1)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与自然界发展规律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明显区别就在于:社会历史发展不可能离开人而独立进行,它说到底不过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它们的联系表现在:其一,社会历史虽然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但是,人的目的和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都要受到社会存在及其规律的制约,其二,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预期的,但它实际产生的结果却不是或至少不全是预期的,这就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的发展具有相似的情况。尽管人们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的发展往往既不是这些人所希望的这样,也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那样,而是作为历史合力的另外的结果。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包括:首先,突出的表现在阶段社会各个具体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其次,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3)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与之相适应;于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9

便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非阶级社会都是如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政治和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同国家一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国家却阶级的变化而变化,其基本职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政治、经济利益。经济基础决定哲学,哲学作为更高的即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同决定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哲学与社会存在的这种远距离的关系,丝毫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即哲学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宗教,从宗教的产生来看,“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从宗教的发展来看,宗教的变迁取决于经济关系的变化;宗教改革运动也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2.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 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确立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以往哲学家们竭力追求的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的时代。哲学既不能“代替”一切具体科学,也不能因有了具体科学而“取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从社会作用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它与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哲学遗产的继承和总汇,又是这一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更高的阶段。

23. 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的基本矛盾?

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⑵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些矛盾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4. 现阶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着哪些“挑战”?为什么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认识?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可概括为:(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劳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的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7)商品价值量的决定;(8)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9)资本家的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二重性;(10)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决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应当承认,我们过去的理论,确实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出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基本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一般劳动的已有结论上。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在19世纪中叶创建的,当时的发达国家正处于工业经济时代,落后国家仍处于农业经济时代,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物质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知识经济更是微不足道。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只可能抽象出以上基本原理,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而在当前的条件下,第三次科

10

技革命正处于高潮,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在发展中国家也初现端倪。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这些实际,深化和发展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认识。

上述表明,尽管130多年来世界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并没有过时。历史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这一理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及据此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正确的。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原创理论的科学性,而且更在于它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只有结合实际,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才能进一步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6. 为什么“资本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资本家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如用G’表示增值了的货币,即G’=G+△G,那么资本流通公式:G-W-G’。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价值的增值,从而变成了资本。这里,资本流通公式G-W-G’最明显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本质,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它对剩余价值产生的作用。剩余价值不可能在商品流通之外产生。因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所有者主要在流通领域里相互发生关系。而在流通领域以外,他们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且这种关系只表明商品的价值是由他们的劳动创造的。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不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又创造出超过商品价值的余额。所以,在流通领域以外,不与其他的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也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所有者只有在市场上在流通领域,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他才能够通过新的劳动给原有价值添加新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增大。可见,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也就是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马克思所得的结论。 27. 怎样以“劳动二重性”来理解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劳动二重性的具体表现:(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这无非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2)当作一般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当作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8. 怎么理解马克思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但是,由于资本采取了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实物形式存在,特别是由于劳动力可以自由平等地买卖,使得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价值。其实,生产资料等物之所以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

11

那部分资本,它只是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其转移的价值是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的;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这种区分表明不变资本只是生存剩余价值的条件,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即只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这种区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这种剥削程度的概念就是剩余价值率;第三,这种区分又为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建立了再生产理论以及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和地租理论。 29. 马克思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的重大意义何在?

(1)这是政治经济学的重大革命,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有利批判。对此,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研究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并证明这种转化是以劳动力的买卖为基础的。他以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2)奠定了整个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从根本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

30. 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实现条件?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增加。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相对地减少,从而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并不是以简单的机械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随着资本积累运动而周期性地变化,并分布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中。从总体的和发展的趋势上看,工人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使他们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这种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这是因为:(1)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是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等阶段组成的周期性的波动过程,资本增殖对于劳动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到蓄水池的作用。(2)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不仅可以随时为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之内。 31. 原始积累同资本积累的区别是什么?

原始积累 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原始积累的基础。在原始积累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还通过对殖民地人民和本国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积累起大量的货币财富。

资本积累 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区别:资本原始积累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而资本积累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

12

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是赤裸裸、强盗式的直接掠夺,而资本积累的手段是表面上公平交易的虚伪性(所谓建立在资本家付了劳动力拥有者的“工资”)和隐蔽性(无赏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 32. 什么是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实质: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必然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资本积累也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谁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要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的趋势

1、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加剧社会两极分化)

2、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

4、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3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关系。一般地说,价值增值过程也是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

(2)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首先,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关系: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是从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方面考察的;价值形成过程是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的过程,是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方面考察的。其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生产过程的整个性质就是由这一点专门规定的。”

(3)商品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关系。“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可见,它们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商品生产过程是一般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的特殊形式。 34.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问题

首先,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所有社会形态中的共同的基本的作用。作为人类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形态中共有的客观经济规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承认它,按生产要素分配一直发挥着它固有的作用。概括地说,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形成整个社会范围内与生产要素占有差别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差别;将生产要素所有权实现为对生产成果的索取权;其二,使生产开始时生产要素的占有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得到确认和强化,使生产要素再

13

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其三,推动所有者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并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

其次,“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在我国现阶段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党的“十五大”提出在今后的实践中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对我国现实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实行,是对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分配上的确认和巩固。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分配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在经济生活中,拥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凭借这种所有权来参与分配,来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决定者。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必然要在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上表现出来,决定了它必然要在分配上得到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正是由多种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正是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二者在生产与分配上得到了统一,使我们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为完善,更加巩固。如果我们在所有制上确定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但是在分配制度上却仍然只讲按劳分配,这就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的内在联系,就会使得多种所有制无法在分配上得到实现,这实际上是否定了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领域必要的延伸。

第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实行,有助于生产要素使用的全面节约。过去,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只讲按劳分配,其他的生产要素都不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这样,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没有办法去实现自身的保值和增值。这些生产要素,作为全社会共同所有的财产,都是无偿调拨、无偿使用。结果,各省市、各单位都积极地跑步进京,要资金、要项目、要土地、要设备、要人才。所谓“不要白不要”,正是这种无偿使用制度下的一种正常心态。土地的无偿使用,使得许多单位占用了大量位置优越的土地,长期闲置而不能被有效地利用。有不少城市中心地带的寸土寸金之地,被一些非经营单位圈起来,难以用作商业用地,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增值功能。资金的无偿使用,使资金需求成为填不满的无底洞。国有资金被大量浪费挥霍却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技术的无偿使用,自然不会形成知识产权的观念,更不会有专利意识,我们许多产品的制造技术,白白地送给了外国人。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其动力自然严重不足。企业技术进步缓慢,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对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权利的取消,造成了只讲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单一化。这种单一、片面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导致了劳动力以外其他生产要素使用中普遍、持续的浪费。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实行,会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节约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大幅度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第三,“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实行,有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以生产要素具有合理的价格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生产要素不参与分配,自然无法形成合理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合理,价格信号失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就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过程、实现机制和实现形式都是市场化的,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通过供求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以生产要素价格的形式来确定各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比例或分配数额。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使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双方,在市场上作为等价交换的对应主体相互作用,在供求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理的均衡价格,从而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奠定了基础。

35.如何理解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基本的经济活动,是构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的主要环节。价值创造研究的是生产领域中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即价值的源泉是什么。价 值分配研究的是价值创造出来以后,在各个要素所有者之间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 因此,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既不能把价值创造看 作是价值分配的依据,也不能把价值分配问题完全等同于价值创造问题。 1.价值创造不直接是价值分配的依据。价值创造只是研究生产领域中的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 唯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都不足以创造价值。但是,这并不是说,由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是由 劳动者完全占有,实际上,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由创造价值者完全占有价值。这是因为 ,价值的分配并不是以

14

性质决定的,它是随着经济关系性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这种分配 原则的变化和调整与价值创造没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一个原则是按要素 分配,就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具有占有权,以实现自己对生产要素具有的所有权。 所以.按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按要素分配所依据的不是劳动价值理论, 而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2.价值分配原则的变化,并不能否定价值创造的理论。按要素分配,意味着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有权从创造的价值中分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一 份利益。但是,并不能由此推论出,因为各个要素所有者都有权得到自己的一份利益,就认 为这部分价值就是由各个要素自己创造的。总之,劳动价值理论不是以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为 依据的,同样,也不能用按要素分配来否定劳动价值理论。 36. 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发展是社会革命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生产关系实际就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会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发展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了,社会财富会生产得多了。这时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管理和分配,就会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人们也就不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这样就会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实际就是使社会生产的速度减慢,社会财富创造的速度减慢。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国力就会减弱,国家会受到侵略。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尖锐了,这时就要改变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7.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首先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占了统治地位。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不仅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表现为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甚至人的名誉、良心也都商品化,成为可以买卖的对象。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最普遍最大量的现象,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第3页)。《资本论》是要揭示

15

资本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而资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它的本质和规律都包含在商品关系之中。所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必须从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商品出发,认真把握住这个普遍的(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存在形态,才能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员本质的东西。 第二,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第3页),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这个细胞的内在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切矛盾的胚芽。因此,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弄清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这一矛盾的发展现律,才能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总体,阐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规律。 第三,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足在简单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导致了封建经济关系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所以,只有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经济基础,才能把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从而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 由此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由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的,是完全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的。马克思正是把商品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从而在理论上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现出来,并员深刻地揭露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8.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之所以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为: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9.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立的理论前提和自然科学前提是什么?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立的理论前提社会科学原理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构成部门及其直接理论来历三个构成部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历是:德国德古典哲学、英国德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德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马克思从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中发现了辩证法很有用,就拿着自己用了(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 2、马克思又觉得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挺好,又拿来自己用了(唯物论来源于费尔巴哈)。

后来马克思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唯物辩证法。不过马克思并非生搬硬套地将二者结合,而是有理论性的创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立的自然科学原理来源—— 细胞学说、能的转化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立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联系了起来。他认为,18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是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在这种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下产生的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而上学。19世纪自然科

16

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变成了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成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他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特别论述了“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的转化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哲学意义:“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够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联系的清晰的图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赖以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这时辩证法再不是古代人们直觉到的朴素辩证法,也非黑格尔头脚倒置的唯心辩证法,而是建立在自然界辩证运动基础上的科学辩证法了。 故,“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的转化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赖以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40. 《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目的:首先为了全面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黑格尔哲学以及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中起重要作用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其次是为了反击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假借复活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攻击。

历史背景:19世纪80年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的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是、迅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已经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派别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些学说改头换面,拼凑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 哲学的名义兜售折中主义的残羹剩汁。主要代表是新黑格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他们均攻击和歪曲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攻击科学社会主义。这些哲学思潮通过社会民主党内的右翼人物渗透到工人运动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者把马克思哲学歪曲为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凑合,抹杀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本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区别,企图把工人运动引向改良主义的道路。

41.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第一,一般说来,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经验都应该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借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制度,能够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二者在前进中竞赛,在竞赛中前进。相互间的较量与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要长期共处,就要在斗争、合作和竞争中把握好二者关系。社会主义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开放和艰苦努力,在发展生产力上赢得优势,就一定会在与资本主义的和平竞争中取胜。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基本关系又派生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关系,有对立关系、斗争关系、统一关系和代替关系。其中,“对立”与“统一”不能划等号,斗争关系是对立关系派生出来的,是激化的一种关系表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对立和统一关系中,斗争不是绝对的,而是暂时的、有条件的,要改变斗争是绝对的传统观念。矛盾和对立是绝对的,统一也是绝对的。只有统一,才有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发展也是绝对的。

第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在共处与竞争中呈现出新的特点:1.在两制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增强,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在相对削弱;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由过去的相互封闭、封锁、平行存在和发展转向相互开放、交流、交叉存在和发展;3.多领域多层次的非根本制度的相互交织与融合,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形成“双赢”利益新格局;4.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较量日益激烈,经济竞争与贸易摩擦趋于表面化;5.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文化渗透与扩张更加便利,文化霸权主义威胁日益严重;6.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并没有放弃,军事安全的威胁依然存在。

第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社会主义“速胜论”与资本主义全面“崩溃论”都是缺乏根据的。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仍然是世界上一对基本矛盾,但它不是主要矛盾,二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在不平等的国际关系

17

体系结构中处于弱势和守势,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原则在受到冲击,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地位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还要坚决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决不能拿原则作交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竞争的格局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实现双嬴,达到力量平衡,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4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何。

(1)、马克思在《序言》中,把唯物主义应用与人类生活,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这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2)、马克思在《序言》中,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辨证方法,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

第一, 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结实了社会形态的一般结

构。

第二, 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第三, 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运行机制,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蛮缠书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般

规律。

第四, 把人类社会历史当作具有自己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概述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几种形式,论证

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是考察和解决社会历史领域的矛盾的根本方法。《序言》中为我们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马克思在《序言》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气势磅礴,内涵丰富,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知道意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序言》中这一伟大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善于运用这一理论知道我们的实际工作,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44.试述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批判和意义。

第一,指明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质,分析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偏见。费尔巴哈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认为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则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由于不赞成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唯物主义”这一名称有偏见,不愿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唯物主义。他的错误就在于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同这种世界观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

第二,指出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18世纪唯物主义有以下三个缺陷:1.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2.形而上学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在他看来,物质运动只是简单的循环重复。3.历史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即唯心史观。它把历史看作是毫无关系的偶然事件的堆积,是供哲学家在说明各自历史观点时任意解释和引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第三,指出费尔巴哈没能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局限性的原因。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费尔巴哈是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在历史领域中不可能摆脱传统的唯心主义的束缚,建立起唯物主义历史观。其次,由于他脱离社会实践,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不了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因而不能从革命实践中革新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可能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结论。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