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1
关键词 …………………………………………………………………………………………… 1
引言 ……………………………………………………………………………………………… 1
一、提供形象范式的功能。……………………………………………………………………… 1
二、营造叙事结构的功能。……………………………………………………………………… 3
三、彰显小说主题的功能。……………………………………………………………………… 4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6
浅析《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形象
杜 琳
摘要:《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只是个贫苦、普通的农村老妪,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物,曹雪芹何以花费不算短的篇幅来描写她?而且这样一个卑微的形象穿杂在大观园内众多个性鲜明、着墨甚丰的莺莺燕燕之间竟毫不逊色,至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其中确实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笔者以为作者曹雪芹旨在利用“刘姥姥”暂时充当叙述者,使“作者之介
入”减到最低限度,透过他们的观察视角来丰富文本的叙述。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布斯曾将这种“对事件过程产生相当影响的戏剧化叙述者”命名为“叙述代理”。根据上述观点,本文从提供形象范式、营造叙事结构、彰显小说主题这三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形象进行了审视,发现一部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之作,其中人物形象的功能绝不是单向,而是多元的。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功能加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刘姥姥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她有着鲜明丰富的性格特征,神采独具,魅力四射。简而言之,刘姥姥形象的特征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智、义、朴。她心地善良、头脑灵活大智若愚、风趣幽默、随机应变、见义勇为,善于应酬又不失质朴,知恩图报而不辞劳苦……她的言谈举止,始终不脱自己的本色,是个阅历丰富、聪明机智的庄稼人。
关键词: 刘姥姥 人形象 知恩图报 见义勇为
仪态万方、声口各异的人物形象是《红楼梦》中炫目亮丽的风景线,红学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势在必然,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乃至贾探春等形象有关研究论著、论文很多。相形之下,刘姥姥这一在小说中出场不多但相当关键的人物形象,处于相对弱势的研究领域。即使偶有论述,也是将其形象作为自足的个体来考察,而遮蔽了许多东西,这同时也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研究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探讨一个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须将其置于具体的文本语境中,进而考察它在整个作品中的功能,这样才能显示其多维价值。本文拟循着人物形象的多重功能这一路径,展现刘姥姥的形象范式意义,及其对建构叙事结构、彰显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形象范式的功能
只要一提起刘姥姥,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村气”十足的老妈妈插了满头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层出不穷地闹笑话。“刘姥姥进大观园”久已成为人们常常引用的语言。
1
刘姥姥本和贾家连二百杆子都打不着,只因女婿王成的祖上昔日做小官时贪恋王家的权势,就和王子腾家连了宗。王成如今家世败落,躬耕田野,锅都快揭不开了。因此便有了刘姥姥献计进贾府一折。
刘姥姥到了贾府主要的表演是少见多怪,常出憨相:“……身子就像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几乎她每一回的动作,每一次的语言,都引起人们的轰然笑声。
那么刘姥姥是不是一个大傻瓜呢?作者一入手就说她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看她初次见到贾母,会立刻想出一种奇特的称呼,她说:“请老寿星安!”多么巧妙而恰当。此后,和贾母的许多对话又多么得体。鸳鸯和凤姐设计取笑她,她果然在筵席上说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全场狂笑。但事后她对凤姐和鸳鸯说明:“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
原来她有意与凤姐、鸳鸯配合着“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心里是雪亮的,不过是装傻罢了。她为贾母和众姐妹讲乡村故事,什么下雪天一个红衣女孩儿抽柴草,什么九十多岁老奶奶抱孙子等等,也完全为了迎合宝玉和贾母诸人的好奇心理。像这样见风转舵,信口开河,投其所好,这些都反应了小市民固然常是身居下层的,但也常会具备庸俗、投机、狡猾、向上爬的品质,否则怎么有胆量到那“天堂”式的贾府去探险?她所谓到城里去“闯运气”、“丢老脸”,总是多少有些估计的。当她初闯进大观园,必然有眼花缭乱手足失措的过程,可是略经摸索,就窥见了一些门径。自己目的是明确的,内心是沉重的。作者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目的在于“告帮”,只是战战兢兢,十分紧张。第二次再来目的本是为了道谢,却不料受到人家的特别“欣赏”和“优待”,要她充当一个鼻子上抹着白粉的“女清客”,见机而作的刘姥姥也就自愿接受任务,粉墨登场,见庙烧香,博得大家的欢笑。结果不但大吃大喝,酒足饭饱,还得到许多礼物的恩赐,满载而归。
2
虽然当时林黛玉就不欣赏刘姥姥那一套粗俗的表演,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姥姥来此大吃大喝的本质,曾讽刺她为“母蝗虫”,黛玉又叫惜春画一张《携蝗大嚼图》,嘲笑贾府贵人们兴趣之卑俗。但笔者认为,刘姥姥既不是一个油嘴滑舌的骗子,也没有像某些贪利受辱的人们在王凤姐面前“跪着打磨旋儿”。二进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要刘姥姥为自己女儿巧姐取个名字,说要靠靠老人家的福。这是作者预先安排下,将来荣府溃败,巧姐被卖而去投靠了她的故事。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无可避免地呼啸而来,黑云压城,命运狰狞的指爪几乎勾住了每一个人,而刘姥姥,这位贫贱卑微的老农妇,挺身而出,从虎口边上抢下了这朵柔弱的小花,把她栽种到北方无垠的田野中,自然完满地,成全了她的一生。到那时,只有一个刘姥姥是有义气,敢担当的。到那时,刘姥姥的面貌就一点也不滑稽了。这足见作者既揭出了刘姥姥自觉扭丑角为人帮闲凑趣的一面,也指出刘姥姥平日生活本非丑角的一面。
二、营造叙事结构的功能
《红楼梦》描写一个家庭兴衰的历史,活动着成百的人物,内内外外一天至少也有几十 件事,时间的跨度又很长,因而选择独到的切入非常关键。曹雪芹在紧锣密鼓的开场后,竟将笔锋一转,转至了这「芥豆之微」的刘姥姥身上,让她作为「纲领」,作为乱麻一般故事的「头续」。曹雪芹没有让故事平铺直叙,而是选择了一个与贾府地位有着极大差异的第三者-刘姥姥,进进出出的观察,表现了贾府的兴衰变化,使得刘姥姥在《红楼梦》的小说结构上起了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
正如脂评所言︰「略有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真千里伏线。」这个微末平常的人家不但是头绪,在数十回后还一度成为正脉,最后甚至参了结局,成为《红楼梦》结构中不可割弃的一部分。纵使她并不如其它主要人物般突出,然而这小小的角色却正代表了贾府外的世界,可以将其视为贾府盛衰的参考体。
3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结构性作用尤为突出,作者用她引出故事,推进情节,前后一以贯之。刘姥姥主要的作用是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小说因此作用性的推展,便能更深入与细腻的展示了贾府内部的生活情景。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耳闻目赌,荣府表面上是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由此「一进」便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便开始了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与对封建末期社会的解剖。
如果说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只是作为整部《红楼梦》故事的开端的话,那么其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食、衣、住、行、玩等各个层面。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从第三十九回开始。这次刘姥姥所接触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感受惊探之深,都胜过了第一次。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坐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浏览了「比画儿还强十倍」的大观园。作者透过刘姥姥的观察、体验、评论,进一步的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着锦之盛,又伏下了其后的文笔。
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一百一十三回。这时贾府已经土崩瓦解,面临着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统一着贾府精神支柱的贾母已经死了,总理家政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就连周瑞家的也都被撵了出去……这时她再看不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的“热闹”场面,也听不见太太小姐们寻欢作乐的笑语喧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原有的一切全都变了,而这种变化看在刘姥姥的眼里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在《红楼梦》小说铺陈的意义中原为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接济之恩。然而就其作用性而言,作者是藉刘姥姥这个旁观者的角色,亲眼目睹贾府的彻底败亡,从
4
而使她成为贯穿全书的历史见证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家庭的衰亡贾府的主子们大都是“当局者”,他们对这个大家庭的奢侈腐化,荒淫无耻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怪,似乎这些都是合乎自然,顺乎常情。贾琏与鲍二家的胡稿,贾母不加责备,反说“这不是什么要紧事”。但是,曹雪芹透过刘姥姥“旁观者”的眼光,却不着痕迹地对此一“家族”做出了中立性的评断。
刘姥姥的三进与三出,着实维系了贾府的兴衰变幻,亦撑起了整部小说的架构。《红楼梦》的故事由她而起,由她发展,她使小说的情节筋脉暗相勾连,缜密无缝,可见其结构意义是不因其身为一个小人物而可以忽视的!曹雪芹在精心安排《红楼梦》的小说结构时,让一些特别的人物在故事里产生了穿插、衬托与连结的功能,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的丰富多彩。刘姥姥这样的角色在《红楼梦》整部小说的铺陈中就有着这样的作用性。
正是叙述者通过刘姥姥的视角,采用“陌生化”手法描述在贾府的见闻,这样,贾府的奢侈浪费与农家的贫困挣扎间的巨大落差和张力才得以突出,这不仅加大了叙事的强度与深度,而且具有结构叙事的独特匠心。
三、彰显小说主题的功能
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开始,贾家的富贵豪华,奢侈腐败,一一透过她的眼睛传递给读者大众。如同一架“摄像机”,连一花一草都被摄入、被定格。她同贾母仿佛站在一起,坐在一块儿,互相映衬着人世间存在着一个差别悬殊的世界。她经历了贾家从盛到衰的全过程,成为一个真正的见证人!“石头”所“记”者,竟是刘姥姥眼中所见也。
作者描写刘姥姥形象的真正用意,并不仅是因为贾府大小事多,理不出头绪来,所以
5
借她为引线;也不是为了让她进荣国府闹出许多笑话来,供太太小姐们取乐,借以使文字生色。作者安排这个人物是胸有成竹的。脂批指出,小说在介绍刘姥姥一家时说“略有些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这就是说,刘姥姥一家在后半部中因巧为板儿媳妇,真的成了贾家的亲戚,而且是正派亲戚。“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贾府主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发展为骨肉相残。到那时,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一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如贾芸、小红、茜雪等,而曾作贾府上下嘲弄对象的刘姥姥,不但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反过来,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贾府的人。要把被卖作妓女的巧人火坑里救出来,就不外乎出钱和向人求情,这对刘姥姥来说,是不容易的。接着,招烟花女子为媳妇,则更要承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巨大压力。在脂批看来,“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其实,这正是在考验关头表现一个农村劳动妇女的思想品质,大大高出于表面上维护着虚伪的封建道德的上层统治阶级的地方。
刘姥姥对于大观园,也是一个外来者,对于贾府的封建教化,她也是一个边缘人。虽然不能说刘姥姥是封建主流文化的批判者,这样说有任意拔高之嫌,恐怕姥姥担待不起,但不可否认,曹雪芹让这个角色粉墨登场,看似游戏文字,实是意味深长,当“飞鸟各投林”“一切兽散时”贾府的一缕香火竟得靠姥姥来守护。但曹雪芹塑造刘姥姥,却决非仅仅想给王熙凤托孤,这着意点染的粗浑却明亮的一笔,与整个铺金缡彩的画面格格不入,正反衬出贾府这深深庭园的幽暗、沉闷,从而唤醒了读者的批判眼光,正如散漫粗砺的民间历史总是跟正统历史调皮捣蛋一样。贾宝玉和刘姥姥,一为精英,一为平民,一为源于正统力量内部的叛逆,一为来自民间乡野的异端,两者一文一野,一内一外,形成两股里应外合的力道,动摇着贾府的存在依据,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根本。
对整部《红楼梦》而言,刘姥姥在表现主题中并不重要。就是不写这个人物,对于整部故事的发展也并不生什么影响。但作品中处理矛盾的方式使文章更具情节张力,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更能激活读者的理性思索。
6
当然,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身上也戴着封建阶级精神奴役的沉重枷锁;说王熙凤能“留余庆”,“积得阴功”,也完全是一种阶级偏见;《留余庆》宣扬“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的冥冥报应的迷信思想,更明显的属封建糟粕。这些无疑都应批判剔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使作者产生“劝人生,济困扶穷”思想的实际生活基础,把它与封建剥削阶级惯于进行的虚伪、廉价的慈善说教区别开来。
知恩图报 按我国的传统文化,“义字当先”。就是要求人民乐善好施,有恩必报。刘姥姥自从得到贾府接济后,据她自己讲生活大有好转,接近了小康之家了。“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一旦度过了难关,就扛着新摘下的瓜果菜蔬,进城答谢。这些都是贾府所缺乏的野味,虽然不值几个钱,却也礼轻义重。刘姥姥绝非势利之人,她重义轻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后来,姥姥能不负凤姐之所托,“卒脱巧姐于难,亦足报之而有余矣”。
见义勇为 根据高鹗续作,当刘姥姥协助巧姐逃难之时,贾府已经败落,藩王的势力正炽。她并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约,竟敢毅然主张逃到她的家里,而不怕藩王求婚未遂,势将派人追查巧姐的下落。万一藩王探知巧姐是藏匿在王狗儿家里,必将加姥姥以拐带的罪名,拿官问罪,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刘姥姥不畏权势,具有农民朴实的侠肝义胆,“威武不能屈”,铁肩担道义,充分表现了她见义勇为的大无畏精神。
总之,刘姥姥虽满腹“锦绣”,出口成章,很“有些见识”(曹雪芹语),叙事能力一点儿也不比熟读万卷书的文人低,但曹雪芹却只能让她以一幅滑稽的面目出现,刘姥姥这一角色,固然表明曹雪芹超出同辈的民间情怀,但同时也表明他仍未脱文人的矜持,这种矜持掩盖了刘姥姥这一人物身上深沉的玄机,以至大部分读者仅仅将刘姥姥当成了一个“噱头”,当成了一个丑角,以致在阅读过程中仅看到了人物滑稽诙谐的一面,而失去了对这个重要人物深层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7
在《红楼梦》人物群像中,刘姥姥形象血肉丰满,鲜活复杂,是不可或缺的,这得益于作者能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笔墨中融入血泪,在当时典型的社会、时代、家庭环境中塑造出典型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其经典意义绝不只给读者提供了性格刻划的精彩个案,而且在结构叙事、彰显主题等诸方面的多重意蕴,也具有启迪心智的作用。这种经典的写作传统值得现代作家关注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 陈维昭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03-01
2、红楼梦的独创艺术 周书文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0-04-01
3、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朱眉叔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07-01
4、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 新知三联书店 1983-09-01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