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2021-10-25 来源:易榕旅网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重考试卷

提示:答案以电子文档形式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 试析物流的性质、作用和功能。(15分)

答:物流的性质主要有两个:

第一、物流的生产性质。

无论是整个物流过程还是物流的某一环节,虽然与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由类似的生产要素构成,都具有生产性质。从流通领域里的物流来看,其本身是流通的有机构成,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物流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的继续。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更直接与产品的生产过程相关。物流活动的包装、装卸、搬运成为产品生产工艺不可缺少的部分,半成品、在制品的储存是产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第二、物流的服务性质。

物流的目的是创造物流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这种效应的实现有赖于物流本身能否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可靠地满足消费者对物质资料的需要。例如,流通过程的物流服务于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过程的物流服务于生产过程的需要。因此,物流要服务于市场,从满足生产和消费出发,为生产建设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服务,这也是物流活动的归宿。

1

物流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工商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完成企业主营业务,并降低经营成本。物流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创造经营利润。

第二,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好像人体中的动、静脉系统,即起到物质资源的循环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物流还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表现为可以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起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帮助国家抵抗区域性经济危机。

第四,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劳动占用和物质消耗有效性的评价。合理的物流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料,对于消除迂回、相向、过远等不合理运输,节约运力也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物流,还可以减少库存,加速周转,更充分地发挥现有物资的效用。物资的储存应在满足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储量越少越好。物流在装卸、加工、包装诸方面对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一一而论。

2

第五,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设备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终是潜在的。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必须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

物流的功能主要有:

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现代概念。从总体上来看,物流是物的物理性流动,最终为用户服务;从具体内容上看,构成物流总体的各种活动,实际上是物流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指物流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对物流活动最佳的有效组合,形成物流的总体功能,以达到物流的最终经济目的。一般认为物流功能应该由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和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构成。

(1)运输功能。

(2)仓储功能。

(3)包装功能。

(4)装御搬运功能。

(5)配送功能。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

3

(6)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7)信息功能。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数量、物流地区、物流费用等信息。

(8)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功能。

二、 试述仓库保管技术。(15分)

三、 试述装卸搬运的原则与合理化内容。(20分)

答: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减少环节,装卸程序化

装卸搬运活动的本身并不增加货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反地却增加了货物损坏的可能性和成本。因此,首先应从研究装卸搬运的功能出发,分析各项装卸搬运作业环节的必要性,千方百计地取消、合并装卸搬运作业的环节和次数,消灭重复无效、可有可无的装卸搬运作业。例如,车辆不经换装直接过境,大型的发货点辅设专用线,门到门的集装箱联运等,都可以大幅减少装卸环节和次数。

必须进行的装卸搬运作业,应尽量做到不停顿、不间断,像流水一样地进行。工序之间要紧密衔接,作业路径应当最短,消灭迂回和交叉,要按流水线形式组织装卸搬运作业。例如,铁路车辆的装卸,可组织1~2条流水线;船舶的装卸,根据吨位的大小,开一至几条流水线作业。装卸搬运作业流程尽量简化,作业过程不要移船、调车,以免干扰装卸作业的正常进行。必须进行换装作业的,尽量不使货物落地,直接换装,以减少装卸次数,简化装卸搬运程序等。

4

(2)文明装卸,运营科学化

杜绝“野蛮装卸”是文明装卸的重要标志。在装卸搬运作业中,要采取措施保证货物完好无损,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坚持文明装卸。同时,不因装卸搬运作业而损坏装卸搬运设备和设施、运载与储存设备和设施等。

由于装卸搬运作业而造成各种环境污染,应采用措施使其污染限制在有关标准的范围内;各种装卸搬运作业一定要按工艺要求,缓起轻放,不碰不撞;堆码定型化,重不压轻,货物标志面放置在外;通道和作业场地的各种号码标志要明显;设备安全装置和安全标示要齐全、有效;装卸搬运职工按劳动保护要求,配备整洁美观的工作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强度和负荷都应控制在生理的合理范围内;在组织装卸搬运作业时,其作业环境的色调、光线、温湿度、卫生状况等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劳动心理学的科学原理。

装卸搬运设备和设施的负荷率和繁忙程度要合理,应控制在设计的范围之内,严禁超载运转;能源消耗和成本要达到合理甚至先进水平;设备与设施采用科学的综合管理和预修保养制度;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设备和设施的寿命周期,及时更新改进,设备和设施都要有合理的储备能力,留有发展的潜力。同时,要改变装卸搬运只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过时观念,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使装卸搬运作业的运营组织工作从经验上升到科学管理。

(3)集中作业,集装散装化

集中作业是指在流通过程中,按照经济合理原则,适当集中货物,使其作业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为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只要条件允许,流通过程中的装载点和卸载点应当尽量集中;在货场内部,同一类货物的作业尽可能集中,建立相应的专业协作区、专业码头区或专业装卸线;一条作业线能满足车船装卸作业时,就不采取低

5

效的多条作业线方案;在铁路运输中,关闭业务量很小的中间小站的装卸搬运作业,建立厂矿、仓库公用专用线等,都是采用集中作业的措施。

成件货物集装化作业,粮、盐、糖、水泥、化肥、化工原料等粉粒状货物散装化作业,是装卸搬运作业的两大发展方向。实际上,集装化和散装化也是一种集中作业形式,以便把小件集中为大件,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所以,各种成件货物应尽可能集装成集装箱、托盘、货捆、网袋等货物单元,然后装卸搬运;各种粉粒状货物应尽可能散装入专用车、船、库,以提高装卸搬运效果。

(4)省力节能,努力促“活化”

节约劳动力,降低能源消耗,是装卸作业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要求作业场地尽量坚实平坦,这对节省劳力和减少能耗都有作用;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货物净重与货物单元毛重之比尽量接近1,以减少无效劳动;尽量采取水平装卸搬运和滚动装卸搬运,达到省力化。

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这也是对装卸搬运提出的基本要求。装卸搬运作业的灵活性是指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作业的方便程度,亦称为货物的“活性”。在物流过程中,为了对货物活性进行度量,常用“活性指数”来表示,它表明货物装卸搬运的方便程度。我们把作业中的某一步作业比它前一步作业的活性指数高的情形,即该项作业比它前一项作业更便于装卸搬运的状况,称为“活化”。因此,对装卸搬运工艺的设计,应使货物的活性指数逐步增加,这就是要努力促“活化”的基本含义。货物的活性指数见表5-1。

(5)兼顾协调,通用标准化

装卸搬运作业既涉及物流过程的其它各环节,又涉及它本身的工艺过程各工序、各工

6

步以及装卸搬运系统各要素。因此,装卸搬运作业与其他物流活动之间,装卸搬运作业本身各工序、各工步之间,以及装、卸、搬、运之间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必须相互兼顾,协调统一,这样才能发挥装卸搬运系统的整体功能。例如,铁路车站在实践中总结的“进货为装车作准备,装车为卸车作准备,卸车为出货作准备”的作业原则,正是这种兼顾协调原则的体现和应用。

标准化最简洁的解释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判定、发布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往往与系列化、通用化相联系。装卸搬运标准化是对装卸搬运的工艺、作业、装备、设施、货物单元等所制定、发布的统一标准。装卸搬运标准化对促进装卸搬运合理化起着重要作用,它又是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现代化的前提。

(6)巧装满载,安全效率化

装载作业一般是运输和存储的前奏。运载工具满载和库容的充分利用是提高运输和存储效益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量大于运能、储量大于库容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所以,装卸搬运时,要根据货物的轻重、大小、形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货物的去向、存放期限、车船库的形式等,采用恰当的装卸方式,巧妙配装,使运载工具满载,库容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运输、存储效益和效率。

装卸作业完成之后,或者运输或者储存。为了保证运输储存安全,在装载时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保持货物稳固,以克服运输或储存过程所产生的诸如纵向、横向、垂直惯性力以及风力、重力、摩擦力等各种外力的破坏作用。

运输工具、集装工具、仓库地面、货架等既要要求满载,以提高其利用率,又要求所承载能力在一定的限制下,并采取一定的方法,使装货载荷均匀地分布在承受的载面上,这样可以保证运输、装卸搬用设备和仓库设施的安全,并能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7

装卸搬运合理化:

装卸搬运作业除了要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还要求装卸搬运合理化。事实上,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经验的总结,也是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因此,装卸搬运合理化,首先必须坚持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按照装卸搬运合理化的要求,进行装卸搬运作业。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

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中,已经讲到有关装卸搬运的灵活性问题,要求装卸搬运作业必须为下一环节的物流活动提供方便,即所谓的“活化”。因此,不断提高活化的程度是装卸搬运灵活性的重要标志。

装卸搬运的可运性是指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影响装卸搬运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物品的外形尺寸、物品的密度或笨重程度、物品形状、损伤物品、设备或人员的可能性、物品所处的状态、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因此,装卸搬运物料的可运性可以用物料马格数值的大小来量度。

不断降低马格数值,就意味着不断提高物品的可运性。因此,采取措施降低马格数,是提高装卸搬运可运性的重要标志,也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量消耗

在装卸搬运时应尽可能消除货物重力的不利影响;同时,尽可能利用重力进行装卸搬运,以减轻劳动力和其他能量的消耗。消除重力影响的简单例子,是在进行人力装卸时“持

8

物不步行”,即货物的重量由台车、传送带等负担,人的力量只用于使载货车辆水平移动。利用重力装卸的实例很多,如将槽或无动力的小型传送带倾斜安装在货车、卡车或站台上进行货物装卸,使货物依靠本身重量完成装卸搬运作业。

(3)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机械

一方面,装卸搬运机械化是提高装卸效率的重要环节。装卸机械化程度一般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别是使用简单的装卸器具;第二级是使用专用的高效率机具;第三级是依靠电控制实行自动化、无人化操作。以哪一个级别为目标实现装卸机械化,不仅要从是否经济合理来考虑,而且还要从加快物流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和保证人与物的安全等方面来考虑。

另一方面,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必须依据装卸搬运的物品的性质来决定,对配以箱、袋或集合包装的物品可以采用叉车、吊车、货车装卸,散装粉粒体物品可以使用传送带装卸,散装液体物可以直接向装运设备或储存设备装取。

(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必须根据货物的种类、性质、形状、重量来确定装卸搬运方式。在装卸时对货物的处理大体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分块处理”,即按普通包装对货物逐个进行装卸;第三是“散装处理”,即对粉粒状货物不加小包装而进行的原样装卸;第三是“单元组合处理”,即货物以托盘、集装箱为单位进行组合后的装卸。实现单元组合,可以充分利用机械进行操作,其优点是:操作单位大、作业效率高;能提高物流“活性”;操作单位大小一致,易于实现标准化;装卸不触及货物,对物品有保护作用。但这种装卸搬运方式并不是对所有货物都适用的。

9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分解装卸搬运活动,对于改进装卸搬运各项作业,提高装卸搬运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采用直线搬运,减少货物搬运次数,使货物搬运距离最短;避免装卸搬运流程的“对流”、“迂回”现象;防止人力和装卸搬运设备的停滞现象,合理选用装卸机具、设备等。在改进作业方法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排队论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人-机系统等,实现装卸搬运的连贯、顺畅、均衡。

(6)创建“复合终端”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对运输线路的终端进行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改造,创建了所谓的“复合终端”,即对不同运输方式的终端装卸场所,集中建设不同的装卸设施。例如,在复合终端内集中设置水运港、铁路站场、汽车站场等,这样就可以合理配置装卸搬运机械,使各种运输方式有机地联结起来。

“复合终端”的优点在于:第一,取消了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中转搬运,因而有利于物流速度的加快,减少装卸搬运活动所造成的货物损失;第二,由于各种装卸场所集中到复合终端,这样就可以共同利用各种装卸搬运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第三,在复合终端内,可以利用大生产的优势进行技术改造,大大提高转运效率;第四,减少了装卸搬运的次数,有利于物流系统功能的提高。

装卸搬运在某种意义是运输、保管活动的辅助活动,因此特别要重视从物流全过程来考虑装卸搬运的最优效果。如果单独从装卸搬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但限制了装卸搬运活动的改善,而且还容易与其他物流环节发生矛盾,影响物流系统功能的提高。

10

四、条码技术对物流现代化、信息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请论述条形码的特殊优点。(20分)

五、案例分析题(30分)

在美国单元化载货系统十分发达。欧美的托盘联运即一贯托盘运输发展很快,他们是采用一贯托盘运输的先进国家。而日本早在1949年就试验采用托盘,1970年就制定了日本工业托盘标准(JIS)。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许多厂家和运输业者还多采用符合自己公司商品和设备规格的托盘。这样,托盘只能在自己公司里使用,无法在工厂和运输业之间进行交流。也就是说,日本20多年来一直没有采用一贯托盘制。在日本托盘种类有1000种以上,然而符合JIS规格的却较少,而且在符合JIS规格托盘中的普及率也只有30%,使用最多的托盘规格是1100毫米×1100毫米,其普及率也只有20%。直到21世纪日本的标准托盘才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在我国,虽然也多次推广托盘的使用和托盘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在食品、百货等行业中也在实行,但始终不能迅速推向社会,尤其是在推广托盘标准化时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不好解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何在我国托盘联运得不到普及?

2、使用托盘联运对物流具有哪些意义?

提交截止时间:2011年4月19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