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理名词解释

2024-04-11 来源:易榕旅网


生理学(Physiology):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及其各组织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体液调节: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他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单纯扩散: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静息电位(RP):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AP):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成为动作电位

阈电位:指足够的强度使膜去极化到膜电位的一个临界值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

绝对不应期:在兴奋发生的当时以及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就称为绝对不应期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

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相对较低,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将出现不完全性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如果提高刺激频率,使总和过程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就会出现完全性强直收缩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内源性凝血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

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的前部肌肉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C;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肾小球的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的滤过率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球-管平衡:无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球小管对水和Na⁺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左右,这

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肾糖阈:进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浓度达到180mg/100ml时,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官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对抗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激素:有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

物质

允许作用:某种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这称为允许作用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发生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发生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抑制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或脑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脊休克: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张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等容收缩期: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启前的这段时期,心室的收缩不能改变心室的容积,故称为等容收缩期

等容舒张期:从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启前的这段时间内,心室舒张而心室的容积并不改变,,故称为等容舒张期

每搏输出量(博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射出的血液量

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人约为55%~65%

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等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的心脏泵血功能调节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自动节律性:组织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情况下,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窦性节律:有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节律

异位节律:由窦房结以外异位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

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所经历的时间延搁

血压:指流动着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

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某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与1/3脉压之和

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有效滤过压:促进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Hb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Hb能结合O₂的最大值

波尔效应:是指PH↓或PCO₂↑时,HB与O₂的亲和力降低,反之,Hb与O₂的亲和力增加。这种酸度对Hb与O₂的

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Hb氧饱和度:指Hb氧含量与Hb氧容量的百分比

氧解离曲线:指表示血液PO₂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肺扩散容量:气体在单位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毫升数

Hb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₂量称为Hb氧含量

何尔登效应:O₂与Hb结合可促使CO₂释放,而去氧的Hb则容易与CO₂结合,这一现象称为何尔登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