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敦煌唐代妇女服装款式考述

2022-02-14 来源:易榕旅网
2012年第14期 总第231期 廛 lI《2踢 THE SILK R0AD 敦煌学I 敦煌唐代妇女服装款式考述 芦秀丈 (敦煌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考察了敦煌唐代妇女的服装,并结合唐代服制对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唐代妇女服装总的 趋势是因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服饰变化,蕴涵于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妇女服装款式的变化之中。唐人胡服的风气在玄宗时达到 极盛,在妇女中蔚然成风,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由此亦反映了敦煌唐朝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 L,N要求。 [关键词]服装款式;唐代妇女;敦煌石窟 [中图分类号]H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13—06 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政治的开放、思想的活跃 和经济的发展,都超过了以往的历史水平。因此,妇女得益 于当时社会风尚的开放,在服装方面有很多变化.出现了复 杂的款式,这种现象在唐以前是不多见的。下文主要从敦煌 高窟盛唐第130窟,女着男装,穿圆领长袍,腰系革带。这种 服装,有学者认为是从胡服中演变而来的一种袍衫。 隋唐时期是袍的盛行时期。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 载:“隋代帝王贵巨,多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 合靴。百官常服,同于走庶,皆着黄袍及衫,出入殿省。”① 自初唐开始,袍被定为帝王之服,《旧唐书・舆服制》载: “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燕服,亦名常服,惟以黄袍及衫,后 壁画分析唐代各种服装的演变过程。 一、敦煌唐代妇女服装类型 敦煌唐代妇女服装主要有汉装、吐蕃装等。根据洞窟调 查,主要分三类:袍、襦、衫与大翟衣,披帛与长裙,帷帽、幞头 与履、靴(尚有“冠”,限于篇幅,另文介绍)。 (一)袍、襦、衫与大翟衣 1.袍 渐赤黄,逐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糖代,将官的 袍颜色分等级,如贞观四年(630)规定:“三品以上者服紫.五 品以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表。”③虽有规 定,但仍有变通。紫色袍在唐朝官吏中是重要的一种.因此. 被视为显官要职的象征。莫高窟唐代341、329、323、217等 窟中许多供养人,均着窄袖长袍。这种服饰到盛唐时期才逐 渐为新的“裥衫”所代替 袍是敦煌出现最早的衣装之一,基本承袭汉魏旧制.是 汉代以来的深衣袍制。深衣取消了原来上衣下裳的界限,将 敦煌唐代妇女袍服有交领右衽长袍、窄袖长袍和大袖 袍。这类服装散见于201、341、334窟,盛唐188窟,中唐 468、231窟,晚唐第138、9窟等。 唐朝是袍服的盛行时期.这时的袍服较之北朝有所不 同,早期为右衽或交领,唐代袍服有所改变,除了少数为右 衽交领外,还出现了圆领,但唐代圆领不加衬,多用窄袖,保 留北朝遗制。唐时的袍服,有的同称袍衫,男、女多服之。莫 两种服装融合,成为一种服装,称为袍。《后汉书・舆服志》中 记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服),青上缥 角的冷淡表情。这个特写是意图定点的风格标记.就是要让 接收者必须注意到那冷淡的表情。如果没有这一明显的风 格标记,接收者极有可能就意识不到这个“多媒介表意冲 突”。 才能识别绿萼的“良苦用心”了。 意图定点所在媒介是定调媒介。这个论断证明了开头 的一个描述:定调媒介是接收者认为最可依赖的媒介。文本 的意义,对于遵循解读规则的普通接收者来说。标准在发送 者意图那里。发送者想要说的就是文本想要表达的。读出的 文本的意义如果符合接收者自己所理解的发送者的意图. 再看看“公孙绿萼骂杨过”的案例.且不说很了解公孙 绿萼的杨过,就连不懂世故、单纯无比的小龙女也知道她是 假骂,因为她也看出了意图定点的风格标记,即“同时连使 眼色”。如果绿萼不“连使眼色”,恐怕只有“聪明伶俐”的黄蓉 那便是合适的。意图定点所在媒介是最可能对的媒介.也是 最可依赖的媒介,因此是定调媒介。 [注 释] @Multimedia text应为多媒介文本,学界常用“多媒体文本”,是误 译。 ⑥参见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en/bbs/dispbbs.asp BoardlD=16&ID=1652&replylD=9700&skin=1。 ②③④⑤⑨⑧⑩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131页、第183页。 ⑦赵毅衡最早提出:发出者意图中期盼解释的理想停止点.称为 “意图定点” 下,皆深衣制。”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服饰“入庙 佐祭者,皂绢上下。助蚕者,缥绢上下,皆深衣制”,“皇二千石 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衣”。文中显示太后、皇太 4.衫 衫有三种,第一种是窄袖衫。衫起初有紧身窄袖的小 衫,在陕西、洛阳、太原等地唐墓中也多有发现。@第二种是 宽衣大袖的外衫,多罩在衣外。唐代莫高窟贵族妇女服装外 衫领VI大,为圆领衫或交领衫。这种服装为晚唐贵族妇女的 后均穿深衣。q\『又代女装与男装差别不大,均穿深衣袍,魏晋 时这种款式仍在沿续。敦煌早期妇女穿交领,窄袖长袍,不 但厚而且长。见于莫高窟北凉、北魏窟。西魏第249窟有一 排妇女,头束单髻,身着长袖袍服,这种服装是魏晋的常服。 袍服的另一个特点是衣袖宽博,称“褒衣”。褒衣是由汉魏时 %11,莫高窟第196窟主室背屏北下部妇女,上身内着交领 大袖衫.下着高腰裙.裙上束细带,于胸前作蝴蝶结,外罩大 袖对襟衫。第三种是半衣,也叫半袖衫、半臂衣,是一种短袖 式的衣衫,指没有袖端的衣服。《旧唐书・舆服志》云:“女史 则半袖裙襦”。 新疆克孜尔石窟中的妇女,穿半臂,在袖口 加饰褶裥边。唐代也有将半臂穿在外的做法。 期的深衣发展起来的一种上衣下裳的连衣,称为“褒衣博 带”。这种款式在敦煌石窟中多有出现,中唐第468窟西壁 的贵妇.穿大袖袍衫.袖大约三四尺,曲领,长裙与画家周唠 《簪花仕女图》中的大袖纱衣相似,反映了天宝以后李庸王 朝的豪华之风。唐时,褒衣大带也是官吏朝服的一种。《旧 唐书・舆服志》卷45云:“自皇家抚运,沿革随时。至如陵庙 巡幸,王公册命,则盛服冠履,乘彼辂车。其士庶有衣冠亲 迎者,亦时以服箱充驭。在于他事,无复乘车,贵贱所行,通 鞍马而已。臣伏见比者銮舆出幸,法驾首途,左右侍臣皆以 朝服乘马。夫冠履而出,止可配车而行,今乘车既停,而冠 履不易,可谓唯知其一而未知其二。褒衣博带,革履高冠, 本非马上所施,自是车中之服。” 煌壁画中有大量的男、 女戴高冠,穿褒衣,革履。 2.襦 敦煌石窟中的妇女除穿长袍外,还穿短襦。莫高窟初唐 431窟妇女梳半翻髻,着交领窄袖襦,红帛缘裙,体态丰腴, 隋风尚存。这种服饰,贵族、庶民通用。关于襦的形式,学界 有两种说法:一说襦长度一般至腰间,故有腰襦之称。《宋 书.礼志》记载:“羽林在陛列及备卤簿,服绛科单衣,上着韦 画要襦。” 有一说短袍称襦,即长至膝称为襦,也就是后 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襦和袄都为短衣,其中常 见者为襦。襦也有单、夹之别,单者被称为檐襦,夹者被称为 夹襦。《魏书・任城王传》载:“高祖日:‘朕昨城,见车上妇人冠 帽而着小襦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 右衽短襦,是 汉魏服制,《汉书・叔孙通传》日:“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 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啤期的襦是短衣小袖,与小口裤 相配,称裤褶服,为胡服系统。隋唐时期,襦的样式有所变 化,除原有的大襟之外,更多地采用对襟,衣身紧,窄袖,不系 扣,衣襟敞开。唐时敦煌妇女多穿小团花纹样的襦裙,流行 于初唐至晚唐。 3.袄 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是 在襦的基础上衍变而来的一种服式,起初常与短襦混淆称, 或合二为一,叫襦袄。袄的形式以大襟为多,袖子以窄袖为 主 随着穿者的增多,袄的含义日益明确:一般长至膝下,比 襦为长、比袍为短的小袖IIII ̄I称为袄, 袄袖以窄袖为主。袄 多用作秋冬之季,常以较厚的织物做成,内缀衬里,因有“夹 袄”之称。隋唐时,襦和袄的领型受外来服装的影响,除交 领、方领、圆领之外,还有各种翻领。 莫高窟初唐第329窟妇女外穿窄袖衫。此种衫也在章 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壁画中的宫女、侍女中得到资证, 特别是近年在陕西乾县发现的唐中宗神龙年问永泰公主墓 画中的宫女,均窄衫小袖,长裙披巾,@与敦煌初、盛唐妇女 窄衫小袖的服装完全相同,说明这是我国北方妇女的常服, 但据敦煌壁画证,窄袖自盛唐以后渐少,然而,尽管如此,窄 袖对于唐以后敦煌历代妇女的服装仍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窄袖的流行,是受胡服的影响而形成的。初盛唐 时.由于西域文化的大量传人,进入中原后使唐文化也受到 了很大的影响,唐代女子窄袖,是受当时西域文化影响形成 的一种习俗。 半臂小衫是敦煌唐代贵族妇女特有的服装款式,半臂 长仅至臀,袖窄而短,也有长至膝部的小衫,左右开胯,这是 庶民所穿的。《中华古今注》云:“汗衫盖三代衬衣也,礼日中 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逐改名汗衫。”@后来,汗 衫又发展出多种样式,如裥衫等。敦煌盛唐第130窟都督夫 人太原王氏行香图中的侍婢,穿素色圆领裥衫,作男子打 扮。这种服饰出现在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图中五位妇 女穿男式圆领裥衫,下身穿长裤和靴子,这类服饰是盛唐流 行的款式。 裥衫是唐代士人所穿的常服,据《新唐书・车服志》记 载: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 代之制有深衣。 请加裥、袖、裸、禊,为士人上服。开髓者名日缺臂衫,庶人服 之 ”⑩由于圆领袍衫受外来影响与乌皮鞋,腰间革带,完全 为胡服特征,于是以横幅布作为袍衫的下半截,即下有横线 以示上衣下裳,这就是“斓”。这种有横裥的袍衫称为“裥 衫” @陕西省出土唐惠庄太子李捅墓,有男俑、女侍俑。一身 穿圆领窄袖长袍,袍下加白色裥并掩足面。另一身穿“V”形 交领窄袖长袍,袍下加灰色裥并掩足面。@裥衫,两侧开髓者 渐多,与武官的襦衣相同。《新唐书・车服志》载:“开元中,初 有线鞋,侍儿则着履,奴婢服裥衫,而士女衣胡服,其后安禄 山反.当时以为服妖之应。”⑩唐代下层妇女多服裥衫。 5.褶衣 晚唐第138窟是节度使张承奉所建的洞窟,此窟东壁 贵族妇女花钗%111,着青色宽袖服,上彩绘山雉,下着曳地 数尺长裙,面饰花钿、面靥、红粉,戴九支花钗冠,显得雍容 华贵。晚唐第156窟中,被封为兵部尚书万户侯的十一州节 度使张议潮的夫人,头饰花钗九树,亦穿青色宽袖翟衣,绘 山雉.长裙曳地,显得庄重大方。唐代妇女着大翟衣,多为一 之义是相符的。 穿裙是汉代以后流行来的一种风俗。中国历代的裙子 有百褶裙、喇叭裙、裥裙等。百褶裙是一种折裥多而密的裙 子.又称百裥裙、密裥裙,每个裥距2 厘米,前后各有20 厘米左右宽的平幅裙门,门上加以绣花边阑干,左右打细 品夫人,《新唐书・车服志》云:“翟衣者,内命妇受册、从蚕、朝 会,外命妇嫁及受册、从蚕、大朝会之服也。青质,绣翟,编次 于衣及裳。重为九等。制同翟衣,加双佩、小绶,去舄,加履。青 纱中单,黼领,朱觳裸、撰、裾,蔽膝随裳色,以绷为领缘,加文 绣,重雉为章二等。”@为此,第138、156窟的贵妇,据唐朝礼 制规定,属于一品夫人。大翟衣是唐代后期敦煌贵妇的礼 裥.两边的裥最多可达156裥,因而称百褶裙。@喇叭裙又称 斜裙,由于它在裁剪时按径90度制作,腰小,摆大,呈喇叭 状而得名,喇叭裙的裙片为斜丝绺构成。@类似的也见于新 疆阿斯塔那230号唐墓所出绢画《仕女图》,又见吐鲁番出 土的彩绘长裙舞女俑,图中仕女螺髻高耸,腰系喇叭长裙, 服,类似的服饰亦见于出土文物。大翟衣保留了裤褶窄袖、 紧身、柬腰的特点,领部有原来缘边高圆领,演变为低圆领、 上身着直领紧身窄袖短襦,外罩织锦臂,锦襟带于胸前系蝴 无边。这种衣服束腰用带,无装饰,也有的用躞蹀带,挂装饰 物,反映了唐代服制和妇女服装的流行。 I二)披帛与长裙 初唐第209窑妇女前后排列,其中三身一组,第一组第 二身穿棕色窄袖短衣,披灰色长宽帛,长帛裹两肩顺肘而 下,第三身服装同前两身,只是披红色帛,红色喇叭长裙。另 有两女供养人梳高髻。穿低领短襦,下着长裙曳地,一女着 衣裙呈灰色,一女着衣裙为红色,两人披帛系结于胸前。初 唐329窟女供养人圆领露胸,袖长至腕,长裙裹脚,披透明 帛巾。 1.披帛 隋唐广为流行.在半臂、窄袖小衫上多着披帛。敦煌壁 画中的妇女穿窄袖衣.露出半臂,外披长巾,巾两端搭肩下 垂,这种披巾亦称“帔帛”。有的披帛置于女子肩背之间,长 2米.因上面印有不同的图案,故又称画帛。唐朝还有男子 着巾帔的,《旧唐书-波斯传》云:“丈夫翦发,戴自皮帽,衣不 开襟,并有巾帔,多用苏方青白色为之,两边缘以织成锦。”@ 披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的外来文化,与中国服装发 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装束,唐初多与窄衫小 袖的胡服连在一起。盛唐时,妇女凡着衫裙者均着披帛。《旧 唐书・西戎传》载:“波斯国……妇人亦巾帔裙衫,辫发垂后, 饰以金银。”国可见。妇女着披帛,与波斯的风俗有关。初唐 时,披帛较宽,长度短,披在肩上,形似披风。中唐以后,披帛 变窄,面料为轻薄的沙罗,披帛与儒裙搭配。史料记载,唐代 规定士庶女子,在室者披帛,出嫁者披子。被子、披帛制度, 唐以后仍很盛行。有学者根据《中华古今注》日:“女人披帛 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 常宴参侍令,披画披帛,至今然矣。至端午日,宫人相传谓之 奉圣巾,亦日续寿巾。续寿巾盖非常参从见之服。”@文中载, 披帛的流行年代,当在盛唐。实际上,从北周起,披帛已开始 流行,最早的披帛出现在莫高窟西魏第285窟。这种装束是 唐时敦煌贵族妇女特有的装饰,披帛的流行反映了唐代女 子审美标准的改变。 2.裙子 初唐第381窟北壁.妇女身着红、白、黑、绿色裥裙。又 见晚唐第12窟妇女长裙。这些妇女虽不是皇后,但与谒庙 蝶结。由两种以上颜色的裙料交替缝制成多幅长裙,也称 “裥裙” 一般以红绿、黄白等色最为常见。敦煌妇女的裥裙 有12、13破,裥色布条逐渐变窄,初唐431窟南壁,妇女间 裙的条幅窄小,其中有一女子的间裙已达16破以上,似百 褶裙。敦煌唐代妇女裙子有长、短两式,短式多为筒裙,长式 多为裥裙或喇叭裙。唐时敦煌妇女长裙一般以单片围系于 腰间,并合缝于身后。 历代女裙形制繁复、款式多样,在其设计、配色或装饰 上都独具特色。裙子和襦衫相配是中国服饰制度的基本形 式,与袍衫等服饰兼容并蓄,流行于各个时期。右衽窄袖袄 与裙配,襦、衫与裙配,是敦煌妇女服饰的基本形式。敦煌唐 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一般上身穿襦,下身穿裙,衣身部分紧 身合体,袖筒肥大,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 (三)帷帽、幞头与履、靴 1.帷帽 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迎佛图》中的骑马女子,着 长袍,戴笠帽,下垂裙,前拥颈下,后披肩背,仅露面部,这是 帷帽,是从熏鼹转变到帷帽的中间形式。后来,女子戴胡帽 靓妆毕露,不再遮面,见盛唐第217窟妇女和盛唐第103窟 《化城喻品》中的妇女,均着帷帽。敦煌石窟《未生怨》等故事 画中,有一种身着大袍、穿皮靴、戴黑色披风,仅仅露出面部 的人物装扮。这里的披风也是帷帽,是受西北民族(Rn高昌、 回鹘)、波斯等的影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它改变了初 唐妇女还沿用北周旧仪,着幂鼹的习俗。这种习俗到高宗时 发生了变化。 考古资料中帷帽已十分少见,而席帽却时有出现.应是 用于外加的帷帽。帷帽沿用时间较长,唐墓中常见戴帷帽的 女俑,高昌出土骑马仕女俑反映了高昌地区妇女流行骑马 交游的一种装束。一女俑梳高髻,戴帷帽,帷帽顶尚高,两侧 用黄色透明沙网障面部,是唐代的仕女形象。这身女俑的装 束与新疆阿斯塔那古墓出土彩绘女俑装束相似。阿斯塔那 古墓出土一彩绘女俑戴帷帽,高帽下垂帷沙,右侧白色透 明,左侧沙是黄色半透明沙帷。@武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 鼹渐息。中宗即位,宫中禁制,妇女无复幂鼹之制。帷帽是以 障蔽风尘而出行之服,壁画中戴帷帽的人多为此类与之吻 合。 帷帽是由粟醚改变而来的。鼹雕是一种大方巾。这种幕 “用全幅皂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幞头。自周武帝裁为四脚. 靛源于对波斯人遮面大衫的效仿,@后改用帷帽。帷帽实际 今通于贵贱矣。”针对该文,孙机先生则认为,记载中已误将 上也是一种胡帽,因其帽下垂一丝似纱质帷而得名。学界人 隋时已属巾帽类并流行,经隋而盛于唐,广行民间,成为时 装。《旧唐书・丘和传》载:“汉王谅之反也,以和为蒲州刺史, 幞头与幅巾联系起来。对于幞头来说,幅巾仅仅起着首先驱 有人认为累雕流传于唐前期,但诸史籍载,累疑始于北齐, 的作用,并不是原形。这是由于:首先,裹幅巾的东晋、南朝 人士,“皆……衣裳博大,风流相放”。《隋书?五行志》仍然保 持着汉以来的传统服装式样,幞头却是和圆领缺髓袍配套 谅使兵士服妇人服,戴累雕,奄至城中,和脱身而免,由是除 的。褒博的衣裳与缺髓袍属不同的服装系统,所以与后者配 名”。∞又《新唐书・丘和传》卷84曰:“乃简骁勇数十人,衣妇 变服出,据其城”。⑥唐初,妇女面部有所遮挡,巾式加长且 套的幞头的前身,不能到与前者配套的幅巾那里去寻找。其 列。因此,虽然不能说幞头和幅巾毫无关联,但它们中间的 人服,戴爨疑,藏刀裙下,诈为家婢妾者,人桃林传舍,须臾 次,在形象材料中,也看不到自幅巾向幞头演变的发展序 大,尚至于肩颈,流行一时,后稍有改变且多着爨蘼,《旧唐 断层却不容忽视。十六国以来,由于胡服,特别是鲜卑服装 书・舆服志》云:“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 多着幕雕,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开元 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王公 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 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幕 鼹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幕疆之制。”“开 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 庶之家又相仿效,帷之制绝不行用。”∞女子的巾帽比较繁 杂,且多变化,但尤为盛行的帷帽,是继隋以来胡服影响的 幂鼹、胡帽等。史籍记载,将帷帽与胡帽并论,上层亦多采 用,甚至王公之家,亦同此制。至于胡帽的盛行,则反映了唐 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对于中原地 的影响,亦反映了唐 朝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心理要求。 2.幞头 敦煌石窟中出现了大量戴幞头的官吏,凡着袍或裥衫 者,均戴幞头,如盛唐第113窟等。莫高窟晚唐第156窟《宋 国夫人出行图》中,妇女多着男装戴幞头。唐墓出土男侍俑 有戴黑幞头者,陕西咸阳出土唐代薛氏墓北壁男侍也戴黑 幞头。@敦煌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幞头,料质多为似柔软的绢, 前低后高,两脚下垂,因而称为“软脚幞头”,也叫“软裹”。中 唐时,巾子已从前俯变为直立,幞头两脚或圆不等。晚唐除 盛行巾子微向后仰的幞头外,同时也流行前俯幞头,两脚渐 为平直或上翘.称为“朝天幞头”。∞两脚稍阔,翘于两侧,已 有平直倾向,是唐代幞头从软脚到硬脚的一大变化。 关于幞头的特点,《梦溪笔谈》载:“幞头一谓之四脚,乃 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 谓之折上巾.庸人亦谓之四脚,盖两盖系脑后,两脚系颔下, 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幞头源于北周,经隋 沿而至唐,为历代所用。马缟《中华古今注》载:“幞头,本名折 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j三尺阜罗后裹发,盖庶人之常服;沿 至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日幞头。以至唐侍中马周更以罗代 绢。又令重系前后,以象二议,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 及士庶为常服 ”④唐代的幞头是在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 形式变化不同。关于幞头出现的年代,学界说法不一。有学 者认为.幞头由汉晋幅巾或者燕巾逐渐演变而来,到北周形 成固定形式经隋沿而至唐,为历代所用。据《隋书・礼仪志》: 的强烈影响 我国常服的式样几乎被全盘改造 这时的幞 头,虽然远远地衬托着汉晋背景.却是直接从鲜卑帽那里发 展而来的。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3.鞋、履、靴 莫高窟初唐第375窟西龛外,妇女着交领窄袖上襦,红 帔缘裙,脚穿软鞋,身后一侍者穿圆领大褶衣,条纹小口裤, 着麻鞋。从其服饰分析,应是来自西域民族的服饰风格。初 唐第205窟中有两身妇女,足着履,履上显出红、黑两色,前 面抬起部分是蓝色。这时的妇女服饰明显表现出华丽之风。 唐时,敦煌妇女穿履,从其形状上分有笏头履、双尖头、圆头 履、从头履、云头履、方头履,也有分稍履等。初唐第33l窟 的侍婢,穿笏头履,盛唐第45窟南壁求子图中的妇人穿从 头履与尖头履,与唐周叻《纨扇仕女图》中的妇女鞋履相似。 中唐201等窟的妇女穿圆头履,中唐第144、468窟贵妇穿 云头履、方头履,莫高窟晚唐第l7窟床座下发现高鼻履。 这些均与唐朝规定的服制相符。 履是鞋的通称,一般多被汉人的长袍、裙裤掩盖 古有 长袍曳地穿履之说。汉代以前称鞋为屦。商周时,男女穿鞋 相同.周朝政府设“屦人”来管理王臣和王后的鞋子。履是动 词.有脚踏或穿鞋之意。呶以后“屦”字废弃不用,而以履代 之为鞋的总称,魏晋时稍有变化,至隋唐,“鞋”字代替 履” 字而成了各式鞋履的通称。敦煌唐代贵族妇女着大袍长裙 曳地而行,以履承之。开元、天宝后,一方面衣服较宽大,衣 袖则较窄小,加之她们都穿着鞋履。另一方面,新的“时世 妆”出现.翻领小袖袄及条纹小口裤与靴子组成了胡服新 装,富有代表性。 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一般多外露,也有少数靴筒 系在裤内的,隋代已成为文武百官的公服或朝服,唐代则普 遍流行。马缟《中华古今注》日:“至马周改制长靴以杀之,加 之以毡及条,得著入殿省敷奏,取便于乘骑也。”圆唐代,汉 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文化彼此渗透,因此在服饰上 互相仿效。宫廷贵族妇女的服饰时尚,女子们群而效仿戴胡 帽。唐人着胡服的风气在玄宗时达到极盛,在妇女中蔚然成 风。因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唐代妇女也模仿男子着装,身穿 长袍。足蹬皮靴。开元、天宝年间,妇女喜作男装,社会上普 遍流行,莫高窟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侍女 作男装,穿圆领开髓盘领裥衫,腰束革带,头作高髻,戴幞头, 双脚垂至肩背,有的穿靴。女作男装者多为奴婢,穿盘领缺 髓衫、长裤、乌靴。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的侍婢,均着幞头靴 衫。 衫、短襦、长裙。还有身着窄袖袍、下穿小口裤、足着尖靴者。 唐代女子的巾帽繁杂,且多变化,但尤以继隋以来的帷帽最 盛行,此时幞头也很盛行。中晚唐时,服装又为之一变,其显 著特点是衣袖加宽,女子服装又逐渐兴起了汉魏时期的大 袖宽衣。在形象上以丰腴为美。此外,由于中晚唐社会政治、 经济的日趋衰落,在化妆上也反映了一种追求奇异的现象, 靴子有半筒和高筒两种,最初多用皮革制成。先秦时 期.这种皮履多用于北方民族,属胡服范畴。唐时汉、胡统 用。唐代的靴子有长勒靴、锦勒靴之分。长勒靴,亦称“高勒 靴”、“高筒靴”,其勒可长及膝。虽然,南北朝流行这种长勒 靴.但不能作为正式服饰。@隋、唐时期,长勒靴很流行。锦勒 如满面花子就是一例。“时世妆”的流行,应该说是这种畸形 社会的反映。据向达先生考,“时世妆”为吐蕃风俗,此种时 妆或亦经由西域以至与长安也”,@当指“时世妆”而言。“时 世妆”之兴,先以两京为盛,后渐流行,尤其是中原地区。唐 代的繁荣与服装款式的流行时尚,对边陲的敦煌产生了重 靴是一种用锦制成的靴,质地厚,亦在妇女中流行,这种锦 勒靴是受西域影响,多是软底。最早采用靴子的为赵武灵 王.他在引进胡服的同时,也采用了西域人常用的靴子。魏 晋南北朝,穿靴者仍以军人为多。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使 得穿靴再一次流行,唐时代吸取了西北各族和中亚各国“窄 袖长袍”与幞头长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服制。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装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敦煌 虽远在边陲,但唐代女子的服饰与中原妇女服装息息相关, 宫廷里流传的服装款式.不仅在长安城中风行,同时很快地 流传到敦煌。 二、唐代服制与妇女服饰 唐王朝与域外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 荣与发展。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的经济、文化已达到鼎盛时 期。当时的长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及中西交通贸易 的中心。天宝十四年(755)后,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唐王 朝开始由盛转衰,中西文化交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唐时,亦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女装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款式.加上隋朝服饰的影响,使唐朝服 装丰富多彩,对胡服的仿效较为普遍。这时妇女的服饰比较 复杂,各个历史时期多有不同的变化。初唐崇尚简朴,盛唐 追求华贵,中晚唐则因受时势或流俗的影响而多崇尚怪异。 唐朝初期,服制多沿袭隋制。“武德令”中规定了帝王后妃、 文武百官的服饰制度,这是自汉明帝恢复“礼制”以来及隋 炀帝“宪章古制,创造衣冠”之后所拟定的舆服制度,在我国 服装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武德令”的形成,是唐朝封建宗 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新唐书・卓服志》载:“凡 天子之服十四”,固又“皇太子妃之服有三”,够又“群臣之服二 十有一”,@又“命妇之服六”,∞及宫廷内外百官女史士庶等 均有制。由于时势的变迁,促使唐朝服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 期不断改进,但“武德令”仍是唐朝统治阶级服饰制度的标 准,其影响所及,直逮宋、明各朝。@唐朝的胡服对中原的影 响巨大。尤其是初、盛唐时期,由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往来 的频繁,促使唐朝社会的风俗时有变化。上自帝王官宦、贵 族夫人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崇尚胡装,无论发式及化妆,得 以仿效并流行。 在服装款式上,汉族原来的交领、右衽的宽衣大袖,此 时已被圆领或折领、窄身小袖的胡服所取代.妇女尤其喜 尚,说明胡服影响之深。除胡服外,唐朝女子服装,大致为袍 大影响。 三、敦煌唐代概况与妇女服装款式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敦煌地区的历史发展与中原地 区不是完全同步的。唐王朝建立之时(唐武德元年,即618 年),敦煌地区尚被地方武装势力割据。从唐武德二年 (619),设瓜、沙二州,唐代沙州的治域,虽随着政治、经济形 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它直接与于阗接壤。唐朝解除了各 少数民族势力对西北边疆的威胁,对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 一,发展中西商业交通,特别是对敦煌及河西走廊的社会经 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中西交通的畅通, 商旅信使往来不绝,丝绸之路也呈现了兴旺繁荣安定的局 面,这时敦煌集市交易活跃,当时沙州城附近有波斯的安息 人和中亚安国侨民的居住遗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敦煌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条件,走向了最辉煌的时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天宝盛 世”年间,唐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促进了服饰 文化的发展。这时敦煌妇女服饰主要承袭前代遗制,服饰以 大袖裙襦为贵族妇女的礼服,唐初敦煌妇女穿长袍。盛唐流 行半臂衫裙、窄衫小袖,这种服装来自西域的胡服。唐时胡 服极为流行,宫廷仕女、贵族妇女群而摹仿。胡人装扮成为 一时的风气,民间也受到一定影响。盛唐敦煌贵族妇女的大 袖襦裙变得裹博侈丽。这时的衫、裙款式.基本继承了开元、 天宝时期的形制,又略有发展。百姓服饰.承袭了唐制,裥 衫、穿缺髓衫,多有出现。唐时敦煌妇女,流行穿男装。东汉 时出现女着男装,魏晋时尚未形成流俗,但隋末唐初尤其是 盛唐时期广为流传于仕庶之间,成为唐代女子服装的一种 时尚。公元781年,敦煌为吐蕃占领。吐蕃管辖敦煌后,取 消原有制度,改变为吐蕃制。吐蕃统治时期,沙州处于分挣 的局面,统治者强迫汉族人穿吐蕃装,吐蕃在建中二年到大 中二年间(781~848)开凿的洞窟中,出现了一些穿吐蕃装的 供养人,莫高窟第225窟,此窟盛唐开龛,中唐、五代、清代 重修,东壁,吐蕃女王沙奴,穿吐蕃装,身着左衽翻领长袍, 旁有题名“佛弟子沙奴敬画千佛六百一十身一心供养”。从 其名字看应是汉族,但衣服却是吐蕃族的款式.这身女子可 视为吐蕃人改用汉人姓名,或汉人穿吐蕃装。莫高窟中唐第 231窟的侍女束双童髻,穿左衽长袖缺髓衫.从形象看.显然 是汉人穿吐蕃装。敦煌出土《张淮深变文》中记载长安使者 到敦煌时说,在各州看到一些人衣着“左衽”,“独沙州一郡, 纱袖,手笼内略见指掌。@这是唐末敦煌贵族妇女特有的服 式,显然吸收了吐蕃的风俗。晚唐贵族妇女。发髻上大都插 满了花钗,额上还贴花钿,脸上涂胡粉,画眉,点朱唇,这些 无疑展示了当时贵族妇女的形象。 人物风华一同内地。”盼可见吐蕃统治时期,沙洲人着吐蕃装 的同时也着汉装。吐蕃装、汉装并行,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原 因。@大中五年(851),张议潮率众起义归唐,收复了河西十 一唐代敦煌与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关系.获得了进一步的 发展,特别是和中原的友好往来,使妇女的服装受到影响。 州。此段时期内。唐在敦煌地区的统治,推行和内地相同 的各种制度和措施,也包括服制。当时有汉人、西域人在此 敦煌妇女服装的变化主要来自丽方面的因素:一是与周边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生活条件 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影响到服装的改变。两方面的因素相 化,蕴涵于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妇女服装款的变化之中。 定居,中西来往复杂,促进了汉族和各民族的融合。这时,敦 煌与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其服饰与中原大 的装饰,称为“白纱笼袖”,即在大袖锦襦内着一层透明的白 体相同。但也有域性的特点,壁画中的贵族妇女,出现了新 互作用,但总的趋势是因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服装款式的变 [注释] ①《大唐新语》卷lO,《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江苏广陵古籍出 版社1983年版,第5O页。 《旧唐书・波斯传》卷198,列传第一四八,第531l页、第5311 页。 ②③(IH唐书》卷45,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2页。 ②⑤⑤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 191页、第192页、第199页。 ④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上海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 103页。 ①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第161页。 ⑤⑩③《旧唐书・舆服志》卷45,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0页、 第1956页、第1957页。 ⑤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 页。 ⑥《宋书》卷18,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16页。 ⑦《魏书》卷19,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69页。 ⑧《太平御览》卷695,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101页。 ⑨⑩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 554页、第544页。 ④《旧唐书・丘和传》卷59,第2324页。 ⑤《新唐书・丘和传》卷84,第3683页。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78 页。 ⑩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昭陵 博物馆编:《昭陵墓襞壁画》,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④⑦⑩⑩周峰:《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隋唐五代部分),北京 燕山出版1987年版,第25页、第1页、第4页、第5页、第9 页。 ⑥陕西博物馆编:《唐墓壁画珍品——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 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③沈括:《梦溪笔谈》卷1,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④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④谭蝉雪:《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服饰域卷(24)》,香港商务印书 馆2005年版.第169页。 ⑩⑨◎④马缟:《中体古今注》(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 版。第22~23页、第21页、第22页、第14页。 ⑩⑩⑩③@⑩⑩《新唐书・车服志》卷24,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 527页、第531页、第523页、第511页、第515页、第516页、第 520页。 ⑩◎⑩段文杰:《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见《敦煌研究文集》,甘 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61页、第261页、第263页。 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报告第26 号《唐惠庄太子李掇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44页 ⑩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12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