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旭东
来源:《莫愁(家庭教育)》 2021年第9期
9月对学生来说,是规划新学期、制订新计划的开始;对家长来说,也是陪学引导的新起点。本期,我们特邀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谭旭东,谈一谈他的教育心得。
谭旭东
1
2021年6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市高考成绩可以网上查分了,女儿的分数如我们所愿。两天后,我们陆续接到北大、人大、复旦、中科大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电话。经过仔细考虑,女儿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院。
一些师友问我培育女儿的“秘诀”,我笑了笑说:“要说有,那就是她小学时养成的自学、自立、自勉的能力。”我和爱人交流,她也觉得主要是女儿上小学时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且她能吃苦,快乐自信,遇到困难不轻易低头。
女儿上小学时,我们家离小学有五站路,路途上共要一个小时。女儿三年级时就每天背着书包,自己乘公交车上下学。读高中时,很多同学家里就近买了房,或者租房子,女儿是走读,每天早、晚高峰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中间还得换乘一次,辛苦可想而知。但女儿很少抱怨,她对我说:“爸爸,不要以为学霸只是智商高,他们都是特别能吃苦的。”
女儿不仅能吃苦,学习上也非常自律。
女儿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有时遇到作业多或者较难的题目,一时半会儿完成不了,我们劝她吃完饭或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做,她坚持要先写完作业,她说:“写作业就要一心一意,如果中断,吸收知识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女儿坚持晚上9点前睡觉,临睡前会把第二天要用的课本和学具全部整理好,放进书包里。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晚上提前整理好书包,不仅是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有利于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行为、思维的条理性,这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女儿对班级的事情很热心,很愿意帮助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看到一些同学欺负他人,总是敢于站出来说话,很有正义感。学校里的午餐,她每次都是光盘。
这些都为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基础、品质基础。
2
我和爱人都是大学教师,很多同事以为我们每天会花很多时间辅导女儿。事实上,我和爱人很少插手女儿的学习,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建议,鼓励她独立思考、解决。
比如写作文,我告诉她,作文与说话是同一目的,内心想表达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大胆地动手写,不要去考虑太多章法;否则作文会失去它的“真”。因此写作文,女儿很少有为难的时候,她坚持“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表真情”。女儿小学写过的一些散文和童话,我推荐给报刊都得以发表。
女儿爱绘画,我和爱人大力支持,为她买了各种画具和颜料,不指望她当画家,只要她喜欢画,能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就很有意义。
也许是我们这样宽容对待她的学习和兴趣,女儿在中小学阶段过得非常快乐,而且充分舒展了天性。我希望女儿在大学里依然保持这种天性,继续以自强自立的面貌和精神状态迎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挑战。
3
在此,我想结合上文所提到的,简单梳理几条教育经验,供各位父母参考:
1.范、陪、导,家教不可少
“范”是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给孩子做示范;“陪”是指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处,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或其他有意义的事;“导”是指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及时正确地引导,视情形采取对应的方法。
2.把自信与自主带给孩子
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信和自主,孩子会受益终生。我们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并给予肯定、鼓励,让她树立自信;凡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我们不代劳,爱而不溺,爱而不专;我们也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多与社会融合,做一个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人。
3.培育良好习惯和品格
良好习惯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从孩子两三岁开始培育良好习惯,如吃东西不能挑食,看电子产品规定时间,按时睡觉、起床等;教会孩子学会分享、有错必纠,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格等等。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