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作文8篇
7月21日,金太阳假日小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位于xx关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参观慰问。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建筑工地,是一处还没有建好的高楼。我们戴着黄色的安全帽走进工地。这个安全帽看上去很有趣,大家都抢着要戴,可戴在头上可不那么舒服,又重又热。工地上还铺着很多的钢筋水泥,我们要小心翼翼地走才不会摔跤。来到了黑乎乎的房子里,房子里什么也没有、墙壁上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还有一些水管、电线。
此时,烈日炎炎,工人叔叔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们个个晒得黑黑的,衣服上满是灰尘而且还被汗水湿透了。
我想工人叔叔可真辛苦呀!当我们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冷饮的时候,他们却在太阳下辛苦地工作。我们给工人叔叔送上矿泉水,希望叔叔能解解渴,感谢叔叔们为了建设美丽的南京而辛勤地工作。
古老的建筑是什么?在我的心中,它是凝固的音乐,是无声的历史思想,代表着曾经的一段时代。那一栋栋的建筑,浓缩了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一栋栋的建筑,见证了时代的变更,是历史文化的缩影。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这足以说明古老建筑需要保护。
在福建福州,有一个著名的古建筑——戚公祠。明朝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到台州抗击倭寇,九战痛击倭寇,其中在新河三四次,每次都大败倭寇,保得当地一方
1
平安。新河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其战斗过的地方——披云山脚下建立了戚公祠。所以当我们看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气宇轩昂地向我们介绍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杀得敌人丢盔弃甲的战史。这就是活着的建筑,它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清光绪年间,法国军队闯入马尾港,企图侵占福州。福建水师仓促应战,结果死难人数达千余人,烈士被安放在了马尾昭忠祠,并立碑纪念。当我们来到马尾昭忠祠,我们会感受到,它正语气凝重地向我们叙谈福建水师遭到法国军队突袭奋起反抗的悲壮历史。
而林文忠公祠是林则徐的家祠,也是后人祭祀、传承林则徐精神的地方。当我们来到林文忠祠,我们便感受到,它正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起,林公则徐气壮山河的壮举——指挥军民在虎门销烟的历史。
福建的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当我们来到开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们表述,大铁佛是我们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铸技术的证明——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历史悠久,有丰富内涵的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也是历史的载体。这也说明,古建筑需要我们的保护。
但在时代不断变迁的今天,我们仍然一直在保护古建筑吗?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老建筑的危机接憧而来……
几个月前,上海的老建筑被拆迁,在拆迁的废墟上,出现了十几幅富有深刻含义的涂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些作品是两位艺术家画的,他们对上海的旧建筑,有着别样的留恋。在创作中,他们意识到了市民对老房子生活的留恋,是在写实的伤口上,撒一点忧伤的盐。
几天前,我在广州大学城中,偶然发现一座寺庙。它那暗红色的砖瓦,古朴的外形吸引
2
了我。我不禁起了兴趣,便决定进去看看。刚踏入院子,里面便传来一阵阵的嘈杂声,里面为什么会这么吵?我感到很奇怪,继续往里走。到里面,发现寺庙中已被人破坏,破烂的寺庙中还有一大堆人抽着烟,嘻嘻哈哈的笑,围着几张桌子,桌旁的人正在打麻将。这难道是保护古建筑的表现吗?
骑楼,也是广州建筑的'标志。但现在,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量大大增加,许多老骑楼也被拆迁,不久之后,骑楼是不是越来越少?在不久后的将来,骑楼会不会消失,只在我们心中留下一个的回忆?
在我看来,古建筑其实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海德格尔也曾说过,生存即居住,而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保护。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因此,在城市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古建筑不断消逝,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重要责任,让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并成为了一位高级建筑设计师。
现在我要设计一座智能化的房子。想到小时候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为了人类不会再受自然灾害的伤害,我采用一种智能芯片埋在地基下,当地底下的地壳发生碰撞时,芯片就会发出警报把信息传送给地上的电脑。这样,人们就会及时躲避自然灾害,不再受伤害。围墙四周都装有能识别小偷的设备,当小偷来袭时,它会放出超强的磁性把小偷吸住把信息输送给警察。房子装配的锁还能自动识别主人的气味,如果主人回来,它会主动开门,并发出甜甜的说话声:“欢迎,欢迎。”
3
我设计的房子还是环保的。下雨时,雨水可以顺利进入房子里的“污水净化器”,经过机器净化就可以直接饮用。房子的外墙用的材料也有特异功能。夏天,它可以吸收太阳的热量储存起来,使房间变冷,不用再开空调。冬天,它可以把平时储存的热量散发出来,使房间变暖。
大家说说“我设计的房子好吗?”
今天的班会课上,老师说:“这节课,我们用细细的牙签搭一个高塔……”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欢呼雀跃,高兴极了。
我也一起加入了这个行列。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乒乓球和牙签。“还有,”老师接着说,“每四人一小组合作,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有好,并且,得给这个塔取个名字哦!”
同学们马上各司其职,干起了“活”。在我这个小组,由我和叶潇阳搭,毛紫薇和将妲霓负责捏橡皮泥。大家都抿着嘴,一言不发,认真“干活”。趁他们捏橡皮泥的功夫,我忙里偷闲,悄悄抬起头,想看看别人的做法,只见其他组地同学有的悠闲地哼着小曲,有的一直在交流讨论,有的在紧张地思索着……我也赶紧低下头,和大家一起紧张而有序地搭起塔来。一层、两层、三层,正当我们准备收口的时候,高塔轰然倒塌,我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张着嘴巴,惊讶、失望、伤心一股脑儿地用上心头,不禁齐声说道:“怎么会这样?”唉!没办法,我们不得不重新搭建了。第二次,我们把连接的地方都进行了加固,可结果还是倒了。
这时,一个个高塔从我们的班级诞生了,我们一看,每个都又高又大,而且很牢固,根本没有倒的意思。可我们这组越是着急越搭不好,正当我们这组手忙脚乱的时候,一声“时间到”,彻底让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不甘心,心想:搭个三角形说不定可以。于是,在总
4
结了前几次失败的原因之后,我们马上开工,不一会儿,就搭出了一个三层的三角塔,而且还能同时支撑4个乒乓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搭成了,只可惜比赛已经结束了。这时,老师经过审核,开始宣布结果了,一连报了7个获奖小组。真羡慕啊!“第八名,杨浩宇组的三角塔。”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和鼓励吧!
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让我们学会了动脑筋,更是让我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道理。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比赛啊!
北国江南,江南北国。这就是对淮河上游的一座小城——信阳的最好描绘。
信阳历史久远,可我一直没有透彻的了解它。这不,新建的信阳博物馆给了我走近它的机会。
走近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它是那么沉静,暗蓝色的幽幽灯光更为她增添了许多神秘。追引人注意的是一艘大木船,我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艘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距今已经3500多年了,我不由暗暗惊叹古人的智慧。
顺着一扇金色的门,我来到第一个展厅——远古时代。这里陈列的展品,大多是新石器、龙山时期阳文物。其中有粗犷的陶铁壶,精致的彩陶器,还有锋利的石镞。我最喜爱的是黑铜高柄镂空杯。它上大下小,雕刻有着密集的云纹,十分精美。我惊呼:原来信阳也是一座宝库呀!
穿过一条长廊,就到了最大的展厅——淮上诸侯。这个展厅的第一部分最有趣,那就是故国春秋厅,在这里,我好像被带到了遥远的战国时期。来到了一面浮雕墙前,只见上面刻着四个气度不凡的人。我认出了他们,有名的战国四公子——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
5
信陵君。紧接着,造型独特的青铜器让我大饱眼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息父乙鼎”了。它的表面上刻满了各种精细的纹饰,连三个鼎足也不例外,鼎内还刻有铭文。在这里,我还了解到:淮河上游地带在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居住,所以这里成了经济文化的中心。信阳在古时,该有多么繁华呀!
接着,爸爸领我来到了楚乐厅。一进门,我就被美妙的乐曲吸引住了。原来这就是楚国的编钟乐。编钟由一排大小不一的铜钟组成,连续敲击可奏出乐曲。1970年,就是编钟演奏的《东方红》,迎送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
当我走出博物馆时,心里洋溢着一种自豪感。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美丽富饶,我深深热爱着这片多情的土地!
俗话说:“不劳者不知其苦,劳者知其也。”多么好的话啊。今天,当我站在舅舅家未完工的房子顶上,我就知道什么是苦。
在房顶上,向远处眺望可以看见对面的工地,可我和妹妹就是闲不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仔细尝过“苦”的滋味儿。舅舅看见我们来了,忙招呼我们坐下,我们在一起闲谈了一会儿。舅舅说:“来干活吧。”在工作开始之前,舅舅分配好了任务:我的任务是搬砖,盛灰浆;妹妹的任务是把搬运的砖头整理好;妈妈的任务是打扫房顶;其余的像搬木头、抬钢筋之类的“重活”就交给舅舅和搬运工人了。
工作开始了,我们都努力地在干活。我跑进了储藏室,只见里面什么样的材料都有——砖头、木头、沙子、钢筋、石头……经过一番刨弄,我把四块砖抱在手里,小心翼翼地走出去。我冒了一句:“呵,还有点沉。”走到门口,我把砖递给了妹妹,我又进去搬。前后一共搬了20块左右,我问舅舅:“还要搬多少块?”舅舅说:“还不够,在搬10块,你就休息
6
一下,然后在继续搬。”我惊讶地说:“啊?不会吧?”心想:“早知道就不来这儿了,累死我了”。这时,在楼顶扫地的妈妈说话了:“哈,尝到了吧,这就是建筑工人盖房子辛苦的一小部分。”无奈,我只好又去搬了10块砖。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中,已经5:30了。大家都干完了,肚子也都饿了。都相继上楼去吃饭了。吃完了饭,我们就回家了。
我的舅舅是一名建筑师。虽然他很平凡,但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不管是风沙,不管是雨雪,他和工人们都在工地上工作着、奋斗着……
通过这一次体验,我知道了人要吃得苦,这样才能成大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在学校里我们很早就学了对称轴。一开始我以为,对称轴只会在教科书里出现,可是前天我就发现了一根现实中隐藏的对称轴。
晚上,我、妹妹、妈妈和大姨来到华南农业大学办公楼前的空地运动。我绕着空地的边缘跑了一圈,感觉空地像个梯形。它是不是等腰梯形呢?我边跑边心里嘀咕着,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妈妈跑上前来问我为什么停下来,我把自己的问题告诉了她,她笑着说:“孩子,你怎样可以验证这个梯形是两边对称的等腰梯形呢?”我想了一下就回答:“等腰梯形两斜边是对等的,可是我们又没有这么长的尺子,怎样去确定这两条斜边相等呢?”妈妈又笑了,说:“你可以想办法去用身体量一下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兴致勃勃地用脚开始丈量梯形两边的斜边了,左边的斜边是40步,右边的斜边也是40步啊!看来这块空地就是一个等腰梯形!空地两边各有一座建筑也是一模一样对称地坐落在空地两边,中间穿过梯形的小路正是这组对称建筑的对称轴啊!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7
回到家里,我把今天的发现告诉了爸爸,他笑着对我说,对称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传统的建筑模式,古人所注重的“四平八稳”也正是对于建筑、结构的对称要求的体现。等我们8月底去北京的时候,观看了故宫就知道,对称轴对于建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现在很多现代建筑都为追求视觉上的新奇而改变对称的外观,比如北京新广播大楼、以及爸爸所参加建设的太古汇等建筑,但对称轴在主体建筑上是整个建筑群的基础!
睡在床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故宫建筑群在一条对称轴上延伸的神奇景象。。。
我的家乡是名副其实的建筑物圣地,有闻名世界的古建筑,也有实用、漂亮的现代建筑,许多、许多靠人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伟大的奇观,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家乡的古碉名扬四海,一年来观赏它的游客成千上万。那古碉有上千年的历史,风吹雨打,日晒雪飘,使它那原本坚硬,锋利的石块已成了如今饱经苍桑的面貌。历史可以见证,它极奇坚固,极奇珍贵,它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很久以前,古碉房是土司们居住的房屋,打仗时就在古碉里射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连拖拉机也没有的年代竟出现了这样伟大的奇迹,这也是众人都称好的原因吧。古建筑里还有许多名胜,嘉绒藏寨、民间藏房……
说起丹巴的现代建筑,比不上华丽的都市里的高楼大厦,但我以为,已经是很好了,不仅漂亮、舒适,还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比如农村里的房屋吧,春天不冷不热,夏天又凉快又清爽,秋天可以晒粮食,做农活,堆积稻草,冬天关起门来也很暖和。
家乡的建筑千奇百怪,雄伟壮观,我家我的家乡,我为有这样的故乡而感到骄傲。
【关于建筑作文8篇】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