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呕心沥血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整理最完整版

2024-03-29 来源:易榕旅网
呕心沥血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整理最完整版

1999年传播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宪章中。

--根据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的定义,所谓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其讯息的传送广泛、迅速、连续、公开;其媒介为机械媒介;受众广泛、成分复杂,具有多、杂、散、匿的特征;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2、反馈

--反馈(feedback)指控制系统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在传播学中,反馈即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

--传播学中的反馈概念使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单向流通,而且是双向的信息传输回路。不仅传播者发出信息,受传者也发出讯息,即发出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

--反馈可以使传播者检验传播效果,并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从而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反馈又是受众意见、需要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受众可以据此更主动、更积极地介入传播过程,主动搜集、利用信息。

3、传播者

--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活动中发出讯息的人或者组织。它是传播活动的起点。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指编辑、记者、主持人等组织化的个人,也可以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媒介组织。

--传播者的基本职能是制作、发布和控制传播内容,因此在传播

学中,对传播者的研究又称为控制分析。

4、控制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control experiment)是传播定量研究方法之一,由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和卡尔?霍夫兰引入传播研究。

--指在室内进行的,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一种实验法。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其步骤大体包括:(1)提出假设;(2)简化因素模式,确定自变量与应变量;(3)控制与实验;(4)统计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检验假设。

--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实验因素,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情境较纯粹,标准化程度高,可以为不同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接受实验提供完全相同的情境。但人为因素强,难以创作同现实生活完全相同的情境,结论必有误差。

5、编码

--编码(encode)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

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编码活动一方面受编码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制约,另一方面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创新扩散模式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有:

(1)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之一,并把新观念、新事物的普及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社会变革过程也就是创新和发明的推广和扩散的过程。

(2)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传播渠道对创新扩散的作用很大。其中,大众媒介渠道和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

渠道和本地渠道则在劝服阶段更为有力,两者显示出一种互补的关系。大众媒介和外地渠道对于早期采用者比晚期采用者更重要。

(3)大众传播在过程早期比后期更有影响。传播的过程,通常呈S曲线,采用开始时很慢,扩大至一半时加快,当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4)一个“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含知晓、劝服、决定、实施和确定五个环节。这一过程所需时间,依新事物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而各异,也与个人的特性相关。(5)按采用时间先后,可以把社会成员分为革新者、初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和迟钝者五种类型。同时,同一新事物在不同社会被采用的速度,也取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的作用。一般而言,现代社会规范比传统社会规范更有利于创新的扩散。

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为: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

--这个公式是由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对。公式中的“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受众需要的程度,而“费力的程度”是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

--施拉姆指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的讯息等因素进行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充分满足需要又能方便快捷获取的传播途径。

--这就要求传播者在提供受众所需信息的同时,必须关注受众和选择者的需要和习惯,尽可能提高传播途径的便捷性与易得性。

三、论述题(共40分)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些部分?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15分)

【答题思路:

(1)首先概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 (2)具体分析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四个部分:

一是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即人类传播史,指出这一研究的现

实意义;

二是人类传播的形态,即传播的不同类型;

三是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结构,这是对传播本体的微观研究; 四是人类传播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这是对传播本体的宏观研究;

(3)综合上述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总论P28】 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类型。(25分) 【答题思路:

(1)传播的含义:首先从辞源学角度,交待“传播”和“communication”的辞源含义;

其次,列举介绍传播学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对“传播”的不同定义,大体包括四类定义:一是强调“共享”,二是强调“互动与关系”,三是强调“符号”,四是强调“劝服与影响”;最后评论总结上述各类定义,给出一个普遍意义得传播定义,即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2)研究类型:首先介绍传播类型的四分法,进而概述传播学研究的几大领域: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并简要阐述各研究类型的主要内容

(3)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看法,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 2000年传播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符号

--符号(sign)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它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符号是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

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

2、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传播学者怀特最先在传播研究中使用了这种方法,对“把关人”进行了研究。

--用于检验某一对象的各方面特征,或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 --个案研究法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结果都从案例研究中得出。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供其他研究作基础使用,由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

3、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也是争议最大的学者,被西方学者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他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版了《机械新娘》、《古腾堡群英》、《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等一系列关于传播媒介的著名论断。

--他的理论把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在传播研究中开创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视角。

4、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两者之间或者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具有直接性、随意性、反馈迅速和可控性强等特点。它是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基础。

5、把关人

--把关人(gatekeeper)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

--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传播学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了系统的个案研究。

6、传播媒介

--指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它是信息传播的渠道,是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传播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及网络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和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等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传播的类型。

从普遍意义上讲,传播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指人的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内向传播:也称自我传播、人内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是同一个人。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2)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非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话、书信等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具有直接性、随意性、反馈迅速和可控性强等特点。

(3)组织传播:指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即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4)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地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参考答案:

对大众传播功能的研究,是传播研究的一个重点。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大众传播功能理论。

一般而言,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有: 正功能:

(1)传播信息:连续不断向受众传递大量信息是第一功能。媒介工作者作为“社会雷达”和“守望者”,“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他们能进行充分调适。

(2)引导舆论

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持久的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总汇。它的发生发展以共同关注的问题的存在为前提。大众媒介的重要责任之一即做客观公正报道,将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来。

(3)教育大众:传播知识、科技等,传承文化遗产,丰富了大众教育的途径,促进成员社会化。

(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娱乐内容,使人们可以放松身心,起到了文化普及和社会解压阀门的作用。

除了上述积极功能外,大众传播也具有一些对社会的不利的负功能(可以略述),一个社会要良性发展,就要对大众传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限制其负面功能:

(1)媒介在大众和现实之间插入了一个虚拟的媒介环境,大众依赖媒介来选择世界,但媒介所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地再现生活场景,且这些事实是经过媒介有目的的选择的,并不能代表社会趋向。

(2)媒介接触使人们满足于间接的了解方式,逐渐远离现实,被传播者左右,把积极地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

(3)信息过量淹没了有用信息,使受众对信息感到麻木、冷淡; (4)受众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

(5)大众传播中的低级趣味内容降低了受者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甚至诱发了许多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6)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大众传播给一些国家特别是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文化、思想、政治冲击,对社会制度构成威胁

3、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由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提出的一个关于舆论形成的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不同的态度和信念而陷入孤立,因而会对自己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自己是站在少数人意见的这一边,便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或者放弃原有的看法,转而与主导意见趋同;相反,如果他们感觉自己属于主流意见群体,则会比较愿意表达。结果,被认为属于“主流”的意见就越来越强势,而被认为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越来越弱势,从而形成所谓的“螺旋”效果,“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人们寻找、获得舆论信息的来源。大众媒介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

象。

--该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把对舆论的考察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但它过分强调了多数人和优势意见的压力,而忽略了少数派的作用和“反螺旋模式”存在的可能性,这是它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的互动关系。

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是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关系,亦是一种有机互动的关系。(1)一定的传播制度是适应一定的社会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传播制度与之适应。一般而言,传播制度维护社会制度,为巩固和发展社会制度服务。

例如集权主义传播制度植根于专制主义社会,因而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

自由资本主义传播制度以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为社会基础,主张传播者应该具有传播自由,大众传播业需要自由竞争、自由营业,大众传播内容应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反映和代表多种不同的

意见;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竞争日益加剧,传播业商业化、集中化愈加严重,传播业滥用新闻出版自由,侵犯公民权利,引起社会不满,于是社会责任论由此而诞生,主张一定的民主,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责任,新闻事业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2)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具有能动作用,影响着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维护、巩固和发展该社会制度;其基本状态影响着社会中其他派生制度的发展,只有传播制度与其他社会派生制度协调互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传播制度的不适应,乃至失控可能影响到社会其他制度乃至根本制度的稳定,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制度的崩溃和瓦解。

(3)【最后,综合上述内容,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相关建议。】

2、谈谈你对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的看法。 【答题思路:

(1)简要论述传播学在我国发展的历程,注意交代相关的标志性事件;

(2)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建立自己的理论范式,关注本土的传播实践,是我国传播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向;

二、加强传播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传播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和学术正当性;

三、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实证研究的发展;

四、强化对批判理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传播研究的视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传播批判理论;

五、加强我国传播学研究与国际传播学界的接轨和交流,走国际化的研究道路。】

2001年传播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传播

--传播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

息的流动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人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行为,又是人际间或组织间发生、发展和维持关系的基本机制。

--从普遍意义上讲,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指人的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

2、施拉姆

--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之父。

--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把美国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综合起来,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传播学创立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他还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创建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发展;提出了许多传播学研究的新观点或新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如提出了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即媒介或信息被受众选择的或然率=预期的报偿 / 付出的代价;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应该首先致力于小媒介的建设,解决当务之急,而不应脱离国情,一味追求西方的速度。

3、枪弹论

--又称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是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

--形成的基础是“刺激-反映”机制以及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等。

--认为受众像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一样,对大众传媒的力量无法抗拒。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并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该理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忽视了时空、环境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的能动性,未考虑受众所处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作用,也未考虑到媒介本体特征对效果差异的作用,因而有严重的缺陷。20世纪40年代,枪弹论被有限效果论所代替。

4、编码

--编码(encode)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编码活动一方面受编码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制约,另一方面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5、实验法

--源自实验心理学,是一种成熟而影响深远的科学方法。卢因(勒温)与霍夫兰最早在传播研究中使用该方法。

--步骤:提出假设——简化众多影响因素,确定一对自变量与应变量——建立控制组和实验组——实施实验刺激——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包括控制实验法(室内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室外实验法)两种。

(1)控制实验法指在室内进行的,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一种实验法。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实验因素,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情境较纯粹,标准化程度高,可以为不同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接受实验提供完全相同的情境。但人为因素强,难以创作同现实生活完全相同的情境,结论必有误差。

(2)自然实验法指将实验放置于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实验法。 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媒介将信息发送出去,然后进行比较、测定实验结果;也可以事先设计好一个研究方案或程序,然后等待时机,事件一旦发生,研究者便介入、调查。

真实可靠,客观准确,是现实生活逻辑的实在反映。但难于控制。

相比于控制实验法,结论会比较粗糙,但实践指导性强。

6、知识沟

--知识沟(knowledge gap)是知识沟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知识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对人们获取知识量差别的影响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这种不同阶层之间的信息量差异就是所谓的知识沟。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包括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备;社会联系;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机制;大众媒介的性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先提出。

--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

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意义:它突出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枪弹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于纠正“有限效果论”也有积极作用。

--不足: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忽视了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的作用;脱离传播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地揭示受众与媒介的社会关系;仅反映出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接触”,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所具有的

能动性。

2、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使用是有选择性的,并且往往只选择那些对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的固有观念相抵触的内容。

--受众的这种对信息的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选择性注意

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以及能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接受同自己已有观念或立场一致的内容,对自己和所属群体有利的信息,排斥不一致的内容,回避有害或不利的内容。

(2)选择性理解

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受众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在受众注意和接触到的信息中,只有那些符合其原有认识结构的一小部分内容才会进入深层认识和理解的阶段。

(3)选择性记忆

指受众在选择注意和选择理解的信息中,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意见或兴趣的内容。

--受众选择信息的三个程序就像保护受众的三个防卫圈,由选择性注意依次向里,对那些可能包含反面信息的刊物或节目,人们会避开;如果不能避开,则在解释信息时进行选择性理解;如果也做不到,就进行选择性记忆,简单地忘掉反面信息。这种选择过程也是受众应对信息超载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3、简述教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由伯格纳等人提出。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使得人们在头脑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这种影响不是短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教导了人们的现实观、价值观。

另一方面,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只有如此,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这些信息不是以说教的形式,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来传递的,因而是潜移默化的。

--教养理论指出了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传媒的倾向性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影响;教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教养理论可能适合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并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众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由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关于人类传播制度的理论,在传播控制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

(1)该理论将人类传播制度分为三类社会类型之下的四种制度类型,即封建时代的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主义传播制度和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苏维埃传播制度。

集权主义理论:植根于专制社会,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

有的绝对统治权。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不允许报刊批判政府,统治者有权监督报刊的一切活动,包括审查内容

自由资本主义理论:信奉“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的观点,主张大众传播不受政府控制,传播者具有传播的自由;大众传播多样化、多元化,反映和代表多种不同的意见;大众传播业自由竞争、自由营业。

社会责任论:强调一定的民主,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责任。没有不

负责任的民主,也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新闻事业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苏维埃理论:大众传播媒介是国家和党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2)报刊的四种理论探讨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升了传播学的理论层次,对以后的媒介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它是根据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提出来的,是为资本主义传播制度作辩护的,对其他传播制度,尤其是对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认识有极大的片面性,带有“冷战”色彩;另一方面,传播制度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各国的传播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该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传播制度的现实,需要修正和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介整合的看法。 【首先,应当解释何谓媒介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与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人类传播行为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发展趋势来看,媒介整合包括两方面--媒介形态整合和媒介资本整合。

媒介形态整合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变化、互融与创新。

资本整合则是通过资产重组,使优势资源互补共存,使跨媒介、跨地区的媒介产业集团在中国成为现实。【其次,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实际,指出媒介整合对媒介产业的重要意义。】

媒介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媒介个体竞争力的增强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更在于能由此带动其他更多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增强整体竞争力,以迎接WTO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再次,结合自己的看法,谈谈媒介整合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对媒介形态发展的影响、对传媒教育的冲击、对人们媒介接触和使

用习惯的影响等。】

2002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传播

--传播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人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行为,又是人际间或组织间发生、发展和维持关系的基本机制。

--从普遍意义上讲,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

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指人的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

2、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人的精神创造物,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领域,申农和维纳从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信息的概念。根据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运动的表达形式。信息的作用在于表述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根据起其所在系统的不同,可以把信息分为三类,即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其中,社会信息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受众

--受众(audience)即受传者,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等。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同时又是大众传播媒介积极主动的参加者和反馈源。离开了受传者,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便不能成其为传播。

--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两极,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

4、舆论领袖

--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是拉扎斯费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舆论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

--其特点是:(1)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2)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3)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4)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

5、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即媒介的文化价值。

--媒介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又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系统,即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广泛的影响。

--研究媒介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化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

有三种理论模式:传播媒介是文化表述的工具,反映文化及其变迁;传播媒介是文化传送的工具,影响文化及其变迁;传播是社会文化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容纳文化及其变迁。

6、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的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根据传播学者麦奎尔的分类,传播效果有四种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长期的预期效果和长期的非预期效果。--传播学中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大致经过了“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和“强效果论”四个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叫传播模式?传播模式具有哪些功能?

--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模式则是对传播过程和机制的简约化描述。

--传播模式是思想和研究的辅助工具,能够科学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境及相关变量的关系。它的主要功能包括:(1)构造功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解释功能:解释尚未明了的问题,获取对未知关系的认识; (3)启发功能:启发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与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某一要素的核心环节;

(4)简化功能:使得传播研究者可以跳过一些要素,简化步骤,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

(5)预测功能:可以为估算各种不同的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从而对事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预测。

2、什么叫把关人?影响把关人的因素有哪些?

--把关人(gatekeeper)又叫“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

--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传播学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了系统的个案研究。

--影响把关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传播信息因素、传播组织的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把关者自身的因素。

认识这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可以使传播者的把关更加有效,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3、简述知识沟假说的基本内容。

--知识沟(knowledge gap)假说最早由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

--其基本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知识沟的产生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经济地位的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传播技能的差别;知识储存量的差别;社会交往范围的差异;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大众媒介本身倾向于为较高阶层服务的本性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叫“第三者效果”?试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第三者效果”现象。

(1)【首先解释何谓“第三者效果”,交代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

“第三者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是由戴维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传播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他们往往认为,特定的信息对自己没有什么效果,但他人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分析和解释“第三者效果”。】 例如,在出现对其不利的媒介信息时,厂家会比受众的反应更快。一种解释是,他们认为,公众可能会受到媒体的影响,而采取对其不利的行动。而事实上,受众的反应并不一定如厂家想象的那么强烈。

(3)【结合自己的看法,对该理论作一简要评论。】

人们通常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大众媒介影响,但这可能是错觉,低估了媒介对他们自己的效果。

2、什么是传播研究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你怎样看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答题思路:

(1)【首先分别解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含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定性研究方法就是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建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传播定性研究方法常用的有话语分析、民族志方法、符号互动论等。

定量方法是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2)【结合自己的看法,谈谈对两种研究方法的认识,重点阐述对两种方法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以及两者的关系的认识。】

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划分主要是由研究者使用的分析中介所决定的,量化分析的中介体是数字以及数字之间的相对关系(量化的事实),质化分析的中介体是人类的经验、概念。

量化和质化只是强调重点不同的理论形态,两者有明显的互通性,在本质层次上,所有的理论的都是质化的,但大部分的理论都还是引用形式化、数据化、图形化的再现方式。

2003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名词解释(6个,每个5分,共30分)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的第一份在中国境外出版的中文近代化报刊。--它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其目的是宣传“神理”,主要内容是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以及介绍各国情况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性文章,都是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成,体裁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等。木板雕印,中国书本式,每月一期,免费赠阅,主要对象是聚居在马六甲的华人。

2、大众播传的四项主要功能

--一般而言,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是:

(1)传递信息。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是大众传播的第一功能;(2)引导舆论。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而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代表着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望和要求。引导舆论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之一。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大众媒介可以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来;

(3)教育和文化传承。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丰富了大众教育的途径,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下来;

(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娱乐内容,使人们可以放松身心,起到了文化普及和社会解压阀门的作用。

3、《纽约太阳报》

--《纽约太阳报》(The Sun)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由本杰明?戴于1833年在纽约创办。

--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报纸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纽约太阳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杰明?戴全新的办报方针:

首先,该报售价低廉,转而通过扩大商业广告来充实收入; 其次,该报注意刊登有趣味的新闻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第三,该报主要采取街头零售的方式进行销售。

--凭借上述做法,《纽约太阳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该报格调不高,充满低级、庸俗的内容,甚至任意编造。

4、《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旨趣》一文,提出了所谓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它的特色。

--“四不”方针体现了该报追求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但是,其后来的报刊实践活动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一原则。

5、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可以用图示)

--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由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及其同事韦弗于1949年提出。这一模式可以用图表示为:

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消息信号接受的信号消息

| 噪音

信源从一组可能传播的消息中产生出实际传播的一条消息;发射器将消息转变为信号以适合传播渠道使用;接收器将信号重新恢复成

消息;信宿是消息想要传达的人或物,即即接收者。

--这一模式的贡献在于发现了传播中噪音,并揭示了由于噪音干扰所导致的所传信息与所受信息之间的差异。

--但是,由于其本身是研究技术问题的,因而未能在模式中考虑人和社会的因素,忽略了讯息的内容和传播的效果等。同时,单向性也是其不足之处。

6、施拉姆

二、简答题(4道,每道15分,共60分) 1、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办报活动。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在华势力迅速增长,中国开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特别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于西方文明的接触中萌发了改革中国、变法图强的要求,他们从外人办报活动中认识到了报刊的社会功能,开始逐步效仿外报,自办报纸。--最早要求国人自办报纸的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其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874年1月创办于香港的《循环日报》,创办人是我国近代著名报人王韬。该报掀起了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是我国最早的政论报纸。

其后,在变法维新运动中,改良派的办报活动达到了高潮,先后出版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改良派报刊,并引发了全国各地的维新报刊的出版高潮。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改良派人士移居海外,继续创办保皇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两报在政治改革上,均主张“导中国当以渐”,宣扬改良,并带动了内地改良派报刊的出版。

辛亥革命后,改良派报刊逐渐转向革命的对立面,与革命派报刊展开了激烈争论,成为革命的一大障碍。

--上述办报活动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对近代报刊的认识,是其维新思想和改良实践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囿于其时代和阶级局限,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思想和实践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和空想性。

2、简介“黄色新闻业”。

19世纪末期,普利策的《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漫画专栏,是画家奥特考特的“黄孩子”(Yellow Kids)。由于漫画多以当时社会新闻为主题,而且兴趣盎然,故黄孩子的大名在纽约家喻户晓。后奥特考特随《世界报》星期日刊全班人马来到赫斯特的《新闻报》继续主持“黄孩子”专栏。普利策又请拉克斯到《世界报》主持该专栏,由此引发了“黄孩子双胞胎案”,为争夺“黄孩子”的版权而诉诸公堂。两报均刊载“黄孩子”的大幅广告,使“黄孩子”成为风行一时的人物。加上两报充满刺激性新闻,于是人们将这种新闻和黄孩子漫画联系起来称它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业,引起全国报纸的仿效,并于1899—1900年达到最高峰。

1901年以后,《新闻报》和《世界报》的竞争趋于缓和,庄重报纸如《纽约时报》兴起,人们对黄色新闻负面影响的厌恶,使得黄色新闻业逐渐衰落下来。

3、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两者之间或者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而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看到,两者的区别主要有:

(1)传播者不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是非组织性的普通个人,而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则是组织化的专业传播者,如记者、编辑等;

(2)媒介不同:人际传播一般不借助媒介而面对面或只是凭借简单的人际媒介

进行传播,而大众传播则是通过复杂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技术性很强;(3)传播内容不同:人际传播的内容一般是私人性的话题,主观性较强,而大众传播的内容一般是具有公众性的新闻信息以及娱乐信息;

(4)受众不同:人际传播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交互的,互动性强,而在大众传播中,传者与受众的地位比较固定,受众是隐匿的大规模社会公众,反馈具有延迟性;

(5)影响范围不同:人际传播在两个或数个人间进行,因而影响是小范围的,而大众传播则会在广大的社会范围产生巨大影响。

4、简介电视的“教养理论”。

--教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是由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pseudo-environment)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

--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三、论述题(2道,每道30分,共60分)

1、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

【首先,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阐述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阐述影响议程设置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自己的观点,阐述该理论的现实意义】(1)起源和发展:【注意交代这一点!】李普曼、科恩等早期思想家对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阐述:伯纳德?科恩认为“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读者该想什么时,却惊人地成功。”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

最早提出了“头脑图像和身外世界”的观点,区分了媒介现实、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麦库姆斯和肖先后进行了查普尔希尔研究和夏洛特研究,并于1972年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理论。

(2)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媒介议程与公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而是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媒介不仅为受众提供议程,还为受众对复杂的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3)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积极承担“环境的守望者”的角色;对引导正确的舆论,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抵御不良信息,保护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对实际的新闻传播工作有积极意义。【举例】:

2、传播学者总结出哪些著名的宣传策略和方法?试举两三种具体说明,并以政治宣传或者广告宣传中的现象或者实例加以解释,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和评价。(1)李(Alfred McClung Lee)和李(Elizabeth Briant Lee)合编的《宣传的艺术》一书归纳了七种常用的宣传技巧:

辱骂法(name calling):给某种思想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如“恐怖主义”。

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也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即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赞同或接受它。如罗斯福的“新政”。转移法(transfer):使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如名人广告。

证词法(testimonial):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点、产品或人,以影响公众的态度。如名人广告。

平民百姓法(plain folks):讲话者试图让受众相信他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如克林顿被塑造成“只是普通人”的形象。

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选择使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实或谎言、清晰或模糊的、合法或不合法的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蛋说明。

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人——正在这样做”,以此号召人们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与其所属群体中的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如广告:“今年流行××”

(3)评价:这七种技巧可以被应用于政治、战争宣传,以及广告、公共关系中;而对广大社会公众来说,了解宣传技巧可以做一个清醒的信息接收者。

2004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刻板模式

--刻板模式,又称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最早由李普曼从印刷术语引入社会科学。

--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

2、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指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为主的一个学术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而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等。

--他们主张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

中的文化危机以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主要观点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文化工业的批判,剖析和批判了西方传播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流派,开创了传媒批判理论的先河,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各种批判学派的研究取向。

但他们在颂扬高雅文化的同时却贬抑大众文化,完全忽略了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积极的一面,因此,他们的批判仅仅停留在单纯否定性的批判阶段,始终找不到必然的出路。

3、符号

--符号(sign)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它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符号是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

4、创新—扩散模式

--创新扩散模式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之一,并把新观念、新事物的普及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社会变革过程也就是创新和发明的推广和扩散的过程。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大众媒介渠道和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渠道和本地渠道则在劝服阶段更为有力,两者显示出一种互补的关系。大众媒介和外地渠道对于早期采用者比晚期采用者更重要。

--大众传播在过程早期比后期更有影响。传播的过程,通常呈S曲线,采用开始时很慢,扩大至一半时加快,当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

下来。

--一个“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含知晓、劝服、决定、实施和确定五个环节。

5、把关人

--把关人(gatekeeper)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

--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传播学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了系统的个案研究。

6、伊里县研究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与卡兹等人在美国伊里县对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进行了调查,以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政治态度的影响,并出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史称伊里县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了著名的舆论领袖的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认为传播主要是维护或强化,而不是轻易地改变受众的原有态度。

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开创了传播效果有限论的传统。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传播学产生在美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传播学于20世纪40、50年代诞生于美国,有着广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是一系列因素驱动的产物:

(1)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主张、树立形象、争取竞选支持;

(2)战时宣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起到巨大作用,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产生;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迫害,大陆专家学者涌入美国,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人才基础;

(3) 经济上美国是二战后最强大的国家,自由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市场拓展与营销行为增加,广告、调查公司大量产生,企业普遍较关注营销环节中的传播问题,支持传播研究;

(4) 大众传播业在战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竞争的压力

迫使传播者思考并完善传播技巧、传播效果与受众等问题;

(5) 美国的社会生活与大众传播关系日益密切,媒介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大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关注并研究传播;

(6) 传统学科的发展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简述归因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研究的是人们推断行为原因的方式,关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行为的可能性原因,阐述人们了解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过程。

--这一理论的三个假设是:

(1)人们倾向于尝试确定行为的原因,当遇到问题时,人们总是试图寻找能帮助其回答这一问题的信息;

(2)人们会系统地确定原因;

(3)归因的原因对知觉者自己的感情与行为产生影响;传播者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情境的意义。

3、简述预防接种理论。

--预防接种理论,又称防疫论(inoculation theory),由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目的是为了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

--该理论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一是可以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二可以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

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借以抵抗反面信息,使原有信念即使遭遇不同方式的攻击,也不可能发生改变。

--预防接种的效果在实际传播活动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建国后,毛泽东曾发表讲话,认为扩大《参考消息》的发行范围,有利于增强人民对西方反华宣传的抵制力。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的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