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2020-02-14 来源:易榕旅网
2002年第4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13

  【高等职教】

对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桂建生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中国入世后的前几年乃至二十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从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解决,势必影响今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全新的运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2)04-0013-04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这说明我国教育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为我国入世后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创造了良好基础。我国入世后的前几年乃至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融入世界一体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实现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发展势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仅就当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几个问题发表个人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工业化经济中、后期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决定工业化进程快慢的重要因素。纵观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无一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有关。美国、日本、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之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迅速,是因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迅猛发展。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经济中期后,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再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提升教育层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改变人才层次与结构。美国从1945年开始设立两年制的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中级水平的技术员,到1970年全美共有技术学院

和社区学院培养的技术员20.6万人。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开始大力发展四年制技术教育,80年代后二年制的专科教育增长速度放慢,而四年制的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使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两大支柱之一。至今美国有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1442所,

[1]

在校学生超过530万人。

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创建“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到1992年发展到

[2]

153所,占高校总数的一半,在校学生达42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短期大学发展迅猛。日本的短期大学是指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门职业知识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的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大学,这类大学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或高等专科学校。1950年,日本有短期大学194所,在校学生15098人;1964年短期大学增至339所,在校学生127900人;1974年短期大学增至505所,在校学生330368人;到1995年短期大学增至596

[3]

所,在校学生约50万人。

我国台湾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以高中后两年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到90年代后期,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1995~1999年,四年制的技术学院从7所增至40所,综合大学下设的技术学院从

[4]

2所增至22所,还新建了7所科技大学。

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正是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经济方法分析,以上几个

收稿日期:2002-06-20

作者简介:桂建生(1957-),男,湖南祁阳人,硕士学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当代教育论坛》编辑部主任。

14桂建生:对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第4期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经济中期阶段,美国是1900~1955年,德国是1913~1970年,日本是1936~

[5]

1972年,台湾是1970年到现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一个高等职业教育不发达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快慢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真理。

中国已进入工业经济中期阶段,但与20世纪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经济中期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并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同存。在信息化发展迅猛、全球经济一体化激剧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府和各部门、各企业的积极性,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

的关系最密切,省、地两级政府要想发展当地的区域经济,就必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关系,已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证明。美国社区学院之所以发展迅速就是因为社区高等职业教育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可以快一些。利用地方政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利用地方的财政收入,而且要利用地方政府的服务功能,如可以制定地方法规,利用各政府部门的支的发展不是纯粹的封闭式的工业经济发展,而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的工业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发展模式,其工业化经济中、后期的发展速度,比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快,时间要短。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发展速度应该比目前任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到2000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50%,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54%,这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从我国目前高等学校的潜力来看,四年制本科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将放缓,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大有潜力。可以这么说,今后十年,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从人才结构来看,我国目前最紧缺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包括高级技能型人才。从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的现状,就可以说明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而发达国家的贡献率达到60%~80%。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技术师”,侧重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量足、质高的技术师,提高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所在。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期的强烈要求,而且也是人们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较高,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也难以相比的,它是父母们为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动力所在,也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条件。虽然近几年高等学校的扩招使教育的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政府投资教育的经费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兴建大量的普通高等学校,而现有高等学校经过几年的扩招,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潜力极有限,解决的办法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要调动省、地(市)两级政持和提供信息服务等。此外,还应利用各行业、各企业的参与,因为直接受益的是当地的企业,高等职业院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且还可以直接为企业开发产品,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在教育资源上,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中专学校和成人职工大学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它们的办学实践与高等职业教育比较接近,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开始出现了生源紧缺的现象,今后这种现象会愈来愈严重。这说明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受教育者所承受的经费过高

现在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所收的学费一般是每生每年要4500元左右,与四年制本科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收费差不多,加上书籍费、生活费等,三年费用共需2.5~3万元,五年的高职至少要4万元。这么高的教育投资,使相当多的家庭望而却步。近10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的个人储蓄也保持着相应的增长,然而,在总体增长的情况下,贫富分化也在加剧,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现实中,一部分高收入群体由于收入不能公开或来源不正当或逃避税收使实际收入往往被低估,而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往往被高估,每年都有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呈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查,1999年,20%低收入家庭的负增长均在70%以上,个别城市则高达93%;2000年,从对4万户城镇家庭收入的调查来看,占总量的20%的高收入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5%,占总量的20%低收入户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

6.5%。[6]

农村的情况与城市类似。也就是说,少数人占有大部分钱,而大部分人却占有少部分钱的现象已成为客观现实。因此,尽管我国20年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居民经济收入的分化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肯定地说,20%的低收入家庭无法承担目前高职教育的费用,就连一部分中等收入的家庭送子女读高职也需要借款。而那些高收入的家庭,却不惜

第4期              桂建生:对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15

重金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如国内不行就去国外求学。向学生低收费是当前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的高职院校,其中许多是由普通中专改制而来的,至今还存在中专与高职并存的情况,中专的学费每年每生只有1500元左右,而高职学费却要收4500元左右,虽说高职学生的教学开支要高于中专生,但也不能高出那么多。目前,高职的高学费主要是学校过高的非教学性开支造成的,完全有可能压缩非教学性开支,降低学生的收费。

专学校,为了使学校升格,努力创造条件,不惜动员一切力量,一旦学校被批准挂牌后,却万事大吉。

三、全新的运作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我国高职教育是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工业经济中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和信息化发展迅速而发展起来的,与过去中专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与时代背景。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和运作不能照搬现行的专科学校,而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运作机制和教育教学方式。

2.高职教育的信誉和地位还没有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来

一是人们对高职教育还不够了解。长期以来,一些人对职高就存在偏见,因而对高职的认识也就不会深刻,甚至把高职与职高等同起来。二是对办学机构产生怀疑。由于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办学机构多是普通中专或职工大学改办的,一些人对这些学校能否办好高职教育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怀疑。有些中专学校在以前的办学中本就没有高信誉,也并非是国家级重点学校,只是出于布局的考虑,将两所中专学校合并改办而成,或者将一所普通中专与一所职工大学合并而成,师资及办学条件都没有改变,人们对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怀疑也在情理之中。三是大部分新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实绩及特色去影响社会。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近几年创办(改办)的,还没有毕业生投放市场,人们还在拭目以待,产品质量有待实践检验。有一部分学校,虽然还没有毕业生去证明其办学能力,但他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行为使人们大失所望,这些学校由中专学校改办后,不是把精力放在办出特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而是放在干部的提升、人事关系的处理上。正由于社会上有一些人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思想,我们的高职院校更应该用自己的实绩去影响社会,去感化人们,这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然而,现实中有些高职院校,总是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抱怨人们的信赖,好像学校没有半点责任。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样,只有被实践证明是先进的、优异的,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人们看重的是实际、是现实。

3.办学者观念落后,缺乏创新

一些高职院校是近几年由普通中专学校改办的,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办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方面,照搬现有的专科学校,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课程安排,统统照搬。殊不知,计划经济条件下创办的专科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与弊端,需要改革,而我们今天新建的高职院校,为什么还要把那些明知道是弊端的东西,不分清红皂白地全部继承呢?有些中1.从学校体制开始进行创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等事业单位都定有行政级别,这是仿照原苏联的做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带有行政级别、按行政单位而编制和管理的事业单位,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弊端。因此,近几年来,不少地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学校的行政级别,实行真正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工资结构制,初步显示出改革后的活力,使学校步入良性运作的轨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深入,学校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终究会被取消。新建高职院校为什么不先走一步呢?

按目前的规定,普通中专学校改办高职院校后,行政编制照搬原专科学校,定为副厅级单位,内设许多处,要提拔一大批处级干部。在地级城市中,处级干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它是当地组织部门管辖的干部,非同一般。于是一些非教育系统的人,为了行政级别的提升,也挤进学校,而学校内部的一些教师也千方百计地想捞上一个处级干部。这势必影响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有些学校改办后,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多了,为了使副处级干部都能享受待遇,只得增购车辆。学校行政级别提升,行政性开支必然要增加。在学费不能高收,财政拨款又不可能增加许多的情况下,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建立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减少学校的行政性经费开支,同时还可以排除各种行政性干扰,真正做到自主办学。

2.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高等学校的理想选择。凡是名牌大学,在产学研三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都是领先的。高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搞产学研,而且要比普通高等学校做得更好,不过,高等职业学校的研究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研究是有本质区别的。普通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是以前沿科学的研究为主,特别是名牌大学,以知识生产为主;而高等职业学校的研究,是知识应用的研究,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是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培养

16桂建生:对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第4期

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产学研结合,既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开发与专业建设的需要。

3.加强立法,提供信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在国内的投资更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同时,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进入外资企业和国际劳务市场。这些都涉及到办学体制、办学资格、办学条件、学校布局、经费筹措、学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要求等,都要通过立法给予保障。资格证书要与国际接轨,人才规格等其他方面,既要考虑国际劳务市场的要求,又要考虑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

前面已经提到,高等职业院校的顺利运行,不应该靠行政级别,而应该靠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应通过立法,规定各级政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义务,规定各部门、各企业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义务。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各企业要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服务,各部门、各企业要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特别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企业要为高职院校提供信息服务,使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紧贴当地区域经济的实际,使教学内容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展开,提高专业建设效益和办学效益,通过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使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无论是专业结构,还是人才的规格和数量,都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4.把握“不变”与“变革”之度,不断创新求发展教育要发展,需要创新,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有些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一些高等职业技术

学院是由重点普通中专改办的,虽然办高职是新机

构,但对原中专学校来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突出的办学特色,这些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教育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可循。不管是中专还是大学,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有着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东西,这些不变的东西就是学生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活动能力、自学能力、自主性和创造性生存能力等。这些素质和能力是任何层次结构的人才和任何时代的人才都要具有的。这就是教育教学要遵循的“不变”原则。对于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中专学校来说,在培养学生这些超越时代的不变的素质与能力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改办高职学校后,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光大。

教育教学,除了一些不变的东西外,有些东西必须不断地“变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评价、专业设置与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内容等也必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2]傅志明,等.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特点[J].职业与技术,2001,(20):42-43.

[3]续润华.日本短期大学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6):73-74.

[4]杨金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教育的类型结构问题[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6):6-7.[5]夏金星.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职业与技术,2000,(20):24-25.

[6]景天魁,罗红光,等.2001: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J].社

会学研究,2002,(2):3-4.

Reflectionsonthedevelopmentof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GUIJian-sheng

(HunanEducationInstitute,Changsha410005,China)

Abstract:TheentryofChinaintoWorldTradeOrganizationdemandsagreatdevelopmentof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Withinseveralyearsoreventwentyyears,topromote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oanewdevelopmentstageisanimportantstrategicmissionfacingus.Overall,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asachievedgreatgrowthinrecentyears.Butmanyproblemsstillemerge,whichwouldcausesomeimpacton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ndwhich,asaresult,mustbeproperlysolved.Forsometimetocome,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shouldhaveabrand-newstyleofdevelopment.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develop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