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2020-02-05 来源:易榕旅网
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童雯

【摘 要】结合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实践,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经济》

【年(卷),期】2010(000)006

【总页数】2页(P88-89)

【关键词】高职教育;基于生产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作 者】童雯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2

一、高职教育及学生素质分析

(一)高职教育

广义上的职业教育泛指一切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传授或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而使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的发展潜能,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主要特点是:独特的专业教育法和明确的教育目标。强调专业的教学,把专业教学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注重工作的职业特性,综合地培养被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灰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专职业教育为主。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提倡“开门办学”,与社会接轨。因此,高职院校应了解社会需求,开展校企合作,结合社会实际,进行课程改革,才能保证高职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高职学生素质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相对薄弱。另外,高职学制时间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补上所缺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要求必须对课程进行重新研究、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合理组合、改进课程。

学习知识的过程,传统的思维是建筑基础型:学习知识像盖建筑,得先打好基础,基础有多牢,建筑就有多高。现代又有一种新的说法:学习知识是动态的,就像树木生长,无需先长好根部再长茎叶,而是根、茎、叶同步生长,根须在发达的过程中茎叶同步茁壮,

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显然第二种说法,对于高职学生培养更适合一些,单纯地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高职学生是听不进去的;如果将知识、技能融合到一个生产过程中进行学习,就会有好的效果。

现代的制造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使学习者获得的是相对独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从事行业相应岗位的职业性技术,特别是工作过程知识。因此,应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研究,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通过产品设计开发和制作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使学习者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获得从业必须的工作过程知识。

图1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产学研结合“五个合一”示意图

二、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工作过程的特点: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行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依据实际工作过程而设计开发的课程。

(二)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方案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学完某个专业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劳动力个体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调查分析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考虑学生素质、课程专家建议、企业需求、国家地方教育政策、学校条件等,确定出明确的课程目标。

(三)构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知识,课程的内容应该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与维修的工作过程系统相联系。根据行动导向课程构建的过程,首先要确定产品设计生产的各工作过程,然后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确定学习领域,即学生学习的工作过程;然后将学习领域分成若干个学习单元,即课程模块;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即教学项目。

(四)确定课程形式、学习情境、教学项目

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学习情境可以表现为具体教学项目,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

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特别是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

(五)组织课程实施

高职教育能力本位课程的实施,与学科本位课程相比,不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的要求更高,而且对师资与学校的设施以及行业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在多种课程形式中,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如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较成功的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此外,采用灵活的选课制和学分制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不同需要来组织实施课程的重要方面。

(六)课程教学模式的的教学评价

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它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在学生的各教学项目评价中,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形成性评价中,既有学生的自我表现性评价,也有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既有量化评价,又有质性评价。课程的评价还应与学生技能证书考评相结合,如学生相应的考证工作,这样就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进行。

图2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服装制板及工艺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示意图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形成学习领域,并由此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完善“校企融合,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相关文献】

[1]陈凯.《电子基本技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构建研究[J].广州教学研究,2006;(395).

[2]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