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2021-03-17 来源:易榕旅网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理论,实践)课(B类) 导

课程学分 计划课时 2 34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必修 机电一体化技术

先修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

同修课程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后续课程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是一门必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是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及成功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为支撑~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一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课程。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社会调查、专门性训练、实践实习~促进学生树立自主意识、职业意识和追求有价值人生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了解职业环境~为其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自身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自主作出职业生涯决策,

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12月13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课程组与各专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进行课程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后~根据各个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能力以及工作过程~结合我院实际~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切入点~根据个人生涯规划的需要~确定“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素养养成”、“求职技巧指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自主创业指导”五个项目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内容~与市场、学生要求吻合度高。该课程以学生科学的就业态度、观念的形成为中心~以能力形成为标准~全面体现实操特色~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的能力以及健康、自信的职业观念、职业素质和职业理想。建议本课程课时为34学时。

四、课程目标

以学生科学的就业态度、观念的形成为中心~以能力形成为标准~协助学生完成

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社会人” 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

创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培养自主意识~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实现职业

成功。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职业素养内涵及养成方法,

2.掌握探索工作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3.明确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掌握综合信息的方法,

4.掌握面试、笔试等的技巧和原则,

5.掌握高职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6.掌握创业素质、创业流程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学习就业政策~综合就业信息, 2.能通过探索工作世界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对工作世界的认识, 3.能用自荐信、简历、答谢信的书写和

面试的技巧~提升就业能力, 4.能通过合法渠道维护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能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创业~提高创业素质。

,三,素质目标

1.初步形成正确的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

2.树立行行出状元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3.面对就业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4.树立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创业观。 5.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

业理想的实现。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表5-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和要求

单元 实践 序号 单元名称 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践考核项目与要求 学时 学时

内容: 项目: 1.课程内容简介。 写出本课程学习计划。 大学生就业与2.课程考核要求。 要求: 1 创业指导课程3.学习本课程注意事项。 2 2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概述

要求: 2.愿意在课堂上付出。 1.明确课程目的与自己的学习3.字数300字以上。 需求,树立职业理想。

2.了解课程内容、学习课程注意

事项。

3.对于第一学期制定的职业生

涯规划书实施情况总结及调整。

内容: 项目:

1.大学生就业形势。 搜集大学生就业政策和2.大学生就业政策。 形势。

就业形式及政3.职业信息搜集方法和途径。 要求: 2 2 2 策 要求: 1.本专业相关的就业形势概1.了解就业现状及就业政策。 况。

2.了解职业分类的作用、职业信2.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息的意义。 3.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内容:

1.职业素养内容。.

2.职业素养养成方法。

3.进行角色转换,职业适应方法项目:

及注意事项。 如何做好职业适应。 要求: 要求: 3 职业素养养成 2 4 1.能建立合理的职业人和职业1.字数要求1000字。 环境期待。 2.自己如何做好职业适应,着2.在心理上做好入职角色准备;重于自己的作法。 能正确应对初入职场的常见问

题。

3.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内容:

1.简历书写内容及方法。 项目: 2.求职信书写内容及方法。 模拟面试 3.自我介绍内容。 要求: 4.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4 求职技巧指导 4 1.书写简历和求职信各一份。 6 要求: 2.面试时注意着装及礼仪。 1.搜集和筛选对自己就业有价3.每人参加,现场打分并进行值的信息。 评比。 2.会写求职信和简历。

3.掌握面试技巧。

内容:

1.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异同。 项目:

2.求职过程的权益侵犯。 分析求职过程中的违法3.社会保险内容。 问题。 维护自己

的合5 要求: 2 要求: 2 法权益 1.运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及法1.求职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律识别就业过程中的侵权行为2.侵权发生时应对方法。 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字数在500字以上。 2.了解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内容: 项目:

6 自主创业指导 1.创业的内涵。 4 编写创业计划书。求:

3.创业过程的风险。 1.书写格式规范。

4.创业项目的选择。 2.创业计划书内容全面而详

5.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及格式。 实。

要求: 3.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1.掌握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能

力,树立创业观念。

2.能够准确分析影响自己创业

的各种因素;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要 2 2.

3.能做好创业的准备;

4.具有创业过程问题应对能力。

能够准确的选择创业形式;

5.学会创业计划书的编制。

合计 16 18

六、教师任职要求

表6-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任职要求

专业能力要求

教学能力要求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1.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 1.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2.熟练使用计算机,能使1.具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 3.进行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或取得相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参加过就业指导培训。 关证书。 3.板书工整。 3.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 4.教龄在三年以上。 4.仪态端正。

5.声音洪亮。

七、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条件

1,实训室 无。

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平台。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化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法、团体生涯辅导、情景模拟教学法、职业素质测评、活动体验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优秀人物报告教学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定位~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

教学手段:课堂授课、案例学习讨论等全部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PPT 课件~增加了视听效果~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评价方法

1.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践作业等手段~加强平时过程

性评价、积分。

2.强调目标态度改变、知识掌握与技能提高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方式、行为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的情境模拟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表7-1 课程考核评价要点及权重

评价要点 权重

考勤 5%

课堂纪律 5%

形成性评价 平时作业 5%

实践技能考核 25%

期末理论考试 25%

平时作业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每项内容的参与与发言形成。

平时考勤成绩由出勤率、课堂纪律、卫生等形式去完成。

期末理论考核是以试卷的形式对一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考核。

期末技能考核由项实践项目的成绩构成~是对实践能力和书写能力的训练与考核。

,四,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自主、自觉、发展意识。

4.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职业规划与发展流程及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的新规定及时纳入其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7.选用教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孟丽娟~张云仙主编~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自我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测评”、“面试情景模拟”、“在线答疑”、“就业心理测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3.搭建平台~充分利用院校内外人力、场所等资源~满足学生提前体验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市场的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4.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与学生社团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做到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提高教育实效性。

,六,其他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