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生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3.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斜钩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2.师:同学们,谜底是什么?有谁猜到了吗?(揭示谜底,板书课题:影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赶快打开语文书第80页,大家先听老师来读一遍,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老师范读)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学生
自由练读,教师巡视,针对指导。)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生自由举手或指名朗读)同学们都读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课文词语)
2.趣味识字:农民伯伯常常把字贴在苹果上,让红彤彤的苹果卖出更好的价钱。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采摘苹果吧!看看谁最厉害摘得最多。(课件出示摘苹果,巩固识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4.书写指导。着重指导“我”字:在第五笔斜钩书写时,注意斜钩的弧度不宜过大,收笔出尖,不能写成月牙形,不然就变成了卧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难点)
2.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一、复习检查
1.老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老师正音、
二、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觉得第一小节哪些语句最有趣?(学生自由说) 2.学习“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一句。 (1)学生齐读,教师强调再读生字:前、后。
(2)引导学生看图,指出图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想一想: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又在后面?启发学生看活动演示图,从影子、太阳、小朋友三者关系来理解。
(3)实践活动: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选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后的两幅图贴在板书上。 3.启发提问:你还觉得哪些语句有趣?
小结:只要有太阳照着,影子就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与我们形影不离。
三、自读第二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二小节,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1)要求:读课文,提出问题,同学之间相互探讨,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解决问题。
(2)问题预设:你觉得这一小节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左边,有时在小朋友的右边?(太阳方位的变化,影子也会产生方位变化。)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节奏提示朗读。
四、实践活动,拓展练习
1.让同学们按照上操的队列站好,自由练习说话: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2.小结:白天,在阳光下,影子会伴随我们,影子是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教学板书]
5影子 影子前后小黑狗 左右好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让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6 比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的意思。 2.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情景图。
2.师导入故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小动物们相约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熊在数完10个数后,便开始寻找躲起来的小伙伴。(课件出示:与课文里动物一致的小动物的尾巴)小熊挠挠头,不知道这些尾巴对应的是谁了,大家能帮助一下小熊吗?(出示六种动物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相互检查课后生字的认读,相互评价,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 2.自学检查。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组。(请小老师领读,教师正音) (2)课件出示长句子,教师范读,生跟读。
3.教师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师补充小结)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着重指导“比”字的笔顺:,注意第二笔竖提一笔写成,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难点)
2.背诵课文。
一、续编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师生做游戏“我说你做”,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做动作。
3.我们上节课帮助小熊找到的小伙伴来了一场比尾巴大赛,我们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细品文段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景吧。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课文。 1.认识“?”,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男女生对读。 3.表演读第1、2小节。
师:谁愿意当小猴子、兔子或小松鼠?(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读) 4.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师生评议) 5.质疑问难: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出示图片: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
(2)用“最”说话。自由举手说话。
6.指导朗读第3、4小节。
三、读读画画,认识动物尾巴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呢?吉吉国王可说了,比尾巴大赛可不是白看的。看比赛虽不要门票,但是小朋友们必须每人画一张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尾巴画下来。你们可以做到吗?
2.让学生自由画画,鼓励学生涂颜色。
[教学板书]
6 比尾巴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像一把伞孔雀——最好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动物小熊为引,组织“找尾巴——比尾巴——画尾巴”的游戏。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7 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儿化音,感悟诗歌内容。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呢,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身穿绿衣裳,露着白肚皮,专捉害虫保庄稼,唱起歌来顶呱呱。(青蛙)
2.师:小青蛙不但是捉虫高手,而且还会写诗呢,你们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题:青蛙写诗。认读“写、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画出课文生字、词语,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语,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读一读。 3.小组间比赛读、指名代表在全班读。
4.指导“当、串、水珠、蝌蚪”等字词的读音。
三、指导识字,练习书写
1.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组词练习。
3.认识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4.指导“雨、下”等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难点)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从声音中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很轻很小)
2.看到这么轻柔、这么细腻的小雨,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它是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三、学习第二至四小节,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瞧瞧,都有谁来帮忙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自由读并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板书:逗号句号省略号) 3.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
(1)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小蝌蚪就像一个小逗号) (2)老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
(3)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小黑点,一个不行。)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表达)
4.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生活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①小皮球,当句号。②一串糖葫芦,当省略号。③豆芽可以当个小逗号。) 5.在标点符号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标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四、学习第五小节,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出示诗文),快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教学板书]
7青蛙写诗 小蝌蚪——小逗号 水泡泡——小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一文内容富有童趣,充满想象,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力求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如猜谜语、出示情境图等等。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时启发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既认识了标点符号,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8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和横钩1种笔画。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5个生字和横钩1个笔画。(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
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
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
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三、指导识字
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熟字加偏旁:采+彡=彩) 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重点指导“你”字,注意在书写第四画横钩时,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然,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 (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课件对话部分变颜色)你们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4)课文学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5)老师过渡:它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 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①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么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②你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一)
③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逗号与句号的停顿时间,理解“更”)
(2)学习第二句。
①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②不久,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二)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大雨点还会落在哪里,那儿怎么样?(指名仿照课文内容说)
4.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真厉害,只要它们到过的地方都发生了美丽的改变。如果你也是一朵变美的花或长高的树,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自由说)
三、课后延伸
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或写一写。
[教学板书]
8雨点儿 小雨点儿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没有花草 更……更……长出花草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查找相关资料图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空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比如:让学生观看下雨图,切身感受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雨点儿给花和草带来的变化。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安排学生安静下来写作业,指定一名学生找同桌借橡皮擦。学生轻轻问同桌:可以借橡皮擦给我用一用吗?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同学们觉得刚刚那位同学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用多大的声音呢?现在让我们感受一下不同的场合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吧!
二、情景演示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情景,并强调学生注意主人公的音量大小。 2.师:课件里的主人公是不是在讲台上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呀?如果他的声音像蚊子的声音一样细小,那我们还能不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呢?
3.教师假设几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如:一名学生扮演图书馆中安静看书的人,另一名学生走过来询问是否还有空座。
4.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己拿捏音量大小的分寸,并总结: 有的时候声音要小,比如安静的场合,不要打扰到他人,这是一种礼貌。 有的时候声音要大,要清楚地把内容传达给他人,比如你要上台讲故事的时候。
三、在演示中明理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利用图片分别展示出不同的情境,学生一一表演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及互相指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演是否令“小观众们”满意,教师对表现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3.师: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情境需要“悄悄说”?学生思考、作答。
4.师:生活中又有哪些情境“大声讲”更好呢?学生思考、作答。
5.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声音的大小也应当适时调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的过程始终切合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简短的句子,不同的场合,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兴趣之中。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2.借助拼音读通并背诵儿歌,巩固方位词“前、后、左、右”,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
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4.背诵《古朗月行(节选)》。
5.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方位词,学写生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重点)
2.借助拼音朗读并背诵儿歌,巩固方位词“前、后、左、右”,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重点)
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一、字词句运用
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去果园里摘苹果,多媒体出示第一题:连一连。 1.指导学生看图并思考分类的原因:按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进行分类。 2.让学生尝试连线,教师进行反馈。
3.举例说说你知道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 第二题:读一读,背一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通顺。
2.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方式巩固字音。这首儿歌朗朗上口,注意防止学生唱读。
3.试着圈出儿歌中的方位词。
4.教师带着学生到操场上,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5.拓展: 启发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展示台
1.教师展示课本图片,并提问:你能认出这些图片当中的哪些汉字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图片中的汉字,并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这些汉字的印象。 3.师: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认识了哪些字?(引导学生能从生活中认字)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周出现的生字,并强调平时在生活中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古朗月行(节选)》。(难点)
2.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一、新课导入
师: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殿堂,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原文。学生齐读。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诗歌。 (1)教师介绍作者和背景。
(2)教师对诗歌中难懂的词语给出解释。(如“呼作”是“称为”的意思,“白玉盘”就是指白玉做的盘子)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情境图,创造氛围,引导学生理解诗歌。 3.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小组朗读,同桌之间互背,小组讨论背诵方法。
三、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鸟、马、鱼”的图片。 师: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2.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有什么生活习性?
3.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4.教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等方式,使学生熟练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朗读和背诵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理解了其内容,并学习了儿歌《谁会飞》,大家可以回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次教学设计时,我将课堂延伸至室外,让学生在操场上利用太阳辨别方向,这一做法深受学生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不大遵守纪律,下次应在活动前充分强调活动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