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分析

2020-05-25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8 农业现代化,-c 《台湾农业探索》20o6(1) 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分析 郑晓梅 (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处 福州 350003) 摘要本文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及试点的现代农业建设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突出分析政策 措施对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引领和集聚推动作用,结合理论与实际,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 区发展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示范区 福建省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坚 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涝能 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 排、早能灌、沟渠配套齐全”。许多园区还购置了 标的重要内容。目前,福建省已在沿海经济发达地 拖拉机、耕作机、高压喷虫机、动力喷雾器、插秧 区和城市郊区确定了l3个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 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各类先进农机具近 现代农业示范片(点),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 3000台(套)。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极大地 践和探索。并制订相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对 促进了园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厦 2.优化了区域农业结构 门市及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晋江市、石狮 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 市、南安市、惠安县、龙海市、漳浦县、新罗区等 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农产 lO个省级农业现代化县建设示范点,在设区市设 品。项目实施期间,3O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 置了3O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县级地区还 区累计引进新品种2 511个,推广农业新品种950 设置了多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这些现代农业 个,推广面积达8.5万公顷,幅射带动周边地区 示范点、示范区建设已有效地带动了福建省农业现 种植51.4万公顷,引进、研发新技术249项,推 代化的发展,并成为当前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亮 广面积345.3万公顷。通过这些项目建设的示范带 点。 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得到农民的认同,园区及 其周边地区农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 一、福建省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成效 3.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1.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将规模与比较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为产业 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建设 竞争优势,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福建省现 的基础工程。30个省级示范区通过多渠道、多层 代化试点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几年来,省级农业 次筹资,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9.5亿 现代化示范园区的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脱颖而 元,用于现代化设施设备建设4.3亿元,新修机 出,生产规模扩大,组织化程度提高,产业链条延 耕水泥路1 271公里,开挖疏浚渠道816公里、田 伸,产品品牌打响,带动、促进了一批园区所在 间排灌沟渠794公里,架设变电线路794公里,铺 县、乡不同层次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发 设喷灌、嘀灌管道418公里,省市两级园区基本实 展和壮大。 4.试点区域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初显“排头兵” 收稿日期:2006—03—05 作者简介:郑晓梅,女,(1966一)。英国赫瑞互特大学MBA,长 地位 期从事农业政策研究和现代农业园区管理。 厦门市和lO个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 区)作为率先整体推进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台湾农业探索》2006(1) 农业现代化 l9 和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信息化等方面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厦门市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合 作医疗、社会保障、双基教育、卫生保障等多项改 革走在全省前列。晋江、石狮市突出闽南侨乡特色 构建城镇体系,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 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 社会结构从分散村落为主体向小城镇、中心村为主 体格局转变,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已率先基本实现 宽裕型小康县(市)目标。南安市围绕“数字南 安”目标,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 息服务业,推进“数字政务”工程、电子商务工 程、公用信息平台建设,扩大了信息技术应用领 域。 5.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化园区 目前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建设的内容既包括 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和装备、先进技术和优新品种的 研发和引进,也包括农村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农村 劳动力的培训;既有培育壮大某一产业的大量实 践,也有对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胆探索。农 业现代化试点建设在层次、类型和内容方面的多样 性,对指导福建省不同地区分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提升了全省现代农业水平 据监测,2000~2004年问福建省农业现代化 进程提升较快,从最初的准备阶段跨人起步阶段, 到2004年末进入起步阶段的中级水平。具有表现 为: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尤其是人均 GDP和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 089元,比增26.6%。二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发展较快。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 44.9%,比2000年增加6.7个点。三是农民生活 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用电量快速增加、电话普及率 大幅提高、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 二、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分析 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离不 开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关政策的制订和相 应措施的实施。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制订科学规划 规划是行动的前提和指南。全省不仅制订了试 点规划,还制订了与之相配套细化规划。试点规划 有:《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试行草案)》, 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三明市等部分没区市和 1O个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区)制订了农 业现代化发展规划,3O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 区及市、县级园区制订了园区建设规划。 配套细化规划有:漳浦县细化完成了《闽南 黄牛(漳浦)发展规划》、《杜浔食品工业园区发 展规划》、《漳浦县花卉发展规划》等5个分产业 区域规划。石狮市在试点县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 《石狮市祥芝海洋渔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石狮市 万亩农业良种繁育推广示范区》和《石狮市万亩 旱地综合开发示范区》等分区规划以及《莲湖旱 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万亩花蛤养殖基地》 等分用途规划。通过层层细化。使规划的科学性、 配套性、可操作性不断增强。科学规划制订和实施 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 证。 2.实施优惠措施 三明市及福鼎、建瓯等市县等出台并完善配套 许多有效措施,主要有优惠使用基础设施、降低土 地租金、提供全程配套服务、建立风险基金等措 施,同时,通过举办招商会和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等 形式,引进了一批能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业主参与园 区建设。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园区的龙头企业发展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明溪园区先后引进5个国家及 省级项目和11家龙头企业。 厦门市作为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试点城市,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加大力度,出台了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 意见》,并安排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予以扶持。区、 镇两级分别成立了农村劳动保障服务站(所),建 立了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推荐就业、信 息发布、召开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以及管理服务等工 作。 3.发挥试点带动作用 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有 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经营形式的不断创新、耕作方 式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向标准 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和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方向迈 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惠 安县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成功,带动了全县 8个走马埭式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面积达 4 000公顷,8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总产值达1.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现代化 《台湾农业探索》2006(1) 亿元。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32.6%。此外,连 江大官坂园区、明溪园区及龙岩龙津园区等的建立 除了有力地推动当地传统老品种的更新换代及品种 结构调整的优化外,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 发展。 4.捆绑资金投入 福建省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加强了对规模化农 业生产和综合农业生产的投资力度,加强了政府各 涉农部门对农业资金投入(尤其是捆绑资金投入) 的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综合生产的发展,大大提 高了竞争力,有力地解决小农户生产因面积小、缺 乏有效竞争的不足,同时也为拓宽市场、引进农业 订单、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如近4年来。通过政府资金扶持,走马埭园区引进 了农业生产机械2O多台套,实现该园区从耕、播、 灌、收、植保基本全程机械化;还同时加强对田间 电气化设施的架设的投资力度。此外,通过政府等 涉农部门资金扶持,走马埭园区筹建了科技培训与 推广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良种繁育中心和 建成了集科研、育苗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温棚实验室 等,较好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并促进外向型农 业发展。 5.加强社会化服务 在园区建设上,加强引导农业服务队伍的建 立,以提高园区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促进家庭传统经营向现代农业经营转变。如平 和山格园区针对园区内生产农户规模小、经营分散 的特点,组建了技术服务、搭建拱棚、树形修剪、 农产品营销等专业队伍,服务于园区内各农户。并 将园区内的产品在分级包装后通过营销队伍运销全 国各地。在龙海东园园区先后建立农机服务中心、 农业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田业管理服务中心、劳 务服务中心及农业开发公司等,及时为生产者提供 全方位服务。示范区内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为 农民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 竞争力的提高。有些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县还在全 省建成县(市)级农业信息网络。以点为示范, 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福建省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成效的原因 分析 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 关键在于示范区规划中发展目标与各级政府制定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十五”计划等目标相衔 接,采取各项发展措施,注重工业突出发挥区域比 较优势、培育当地支柱或主导产业,使园区功能定 位和建设主题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整体性和鲜明 的地方特色,确保各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在 高起点上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绩。具体突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1.统筹园区城乡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园区的现 代农业全面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和加强工业化、 城镇化、产业化、信息化等方面提高推动力度,实 施“同发展、共富裕”工程,确保了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双基教育、卫生保 障等各多项改革,使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社会效益,并促进了示范区内农村的全面发 展。 2.整合资源。培育优势产业 整合现有资源,培养优势产业是福建省现代农 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采取科学 方法评估示范区内的农业生产的优劣势,从中找准 优势产业,并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如莆田城厢常太 园区通过对各类水果比较优势的分析、论证及实 践,在1997年建点之时园区将枇杷作为发展的重 点,并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全力 扶持,目前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枇杷第一 乡”。 3.依靠科技。优化农业结构 园区依靠科技对农业的引领作用,引进、推广 新品种的同时,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农产品 质量监控体系等建设,促进了农产品品质和科技含 量提升。如三明市1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良 种覆盖率达86.5%,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取得快 速发展;龙津园区通过引进、试种优良新品种5.5 万公顷,创经济效益达上亿元。许多园区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化生产体系,通过示范带动,生产标准 化、无公害技术规程在园区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并普 及,为示范区建立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 障。一些园区还根据当地生产实际与市场需求形势 变化,积极探索田问生产质量(特别是农药等有 害物质)监控技术,为园区延伸产业链、提高产 品附加值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将园区建成产加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台湾农业探索》2006(1) 农业现代化 2l 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而推动现代农业 示范区快速发展。 4.塑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品牌战略是目前农产品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熏 要方面。走品牌开拓市场之路成为许多农业示范区 成功的一个重要模式和发展理念。如莆田城厢常太 园区通过注册“常太”商标,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使用权,再加上有效的网络运销方式,使每公斤售 价比市区水果批发市场高出O.5—1.0元。云霄园 区充分发挥竹塔泥蚶、东厦锯缘青蟹等特色资源优 势,申请注册了“竹塔”牌商标,统一产品包装, 统一品牌商标,成为该园区的一个重要的主打产 品。 5.健全专业合作组织,搞活园区内部机制 健全农村的组织体系,为把分散的农户联结起 来,是福建省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经 验。3O个省级现代化示范园区建立了涵盖水果、 水产、蔬菜、食用菌、畜牧、花卉等行业和产业的 专业合作组织6O多个,吸纳会员3万多户。这些 专业合作组织既有以“能人”带动兴办的专业技 术服务和购销加工型农民专业协会;也有种养户自 愿组成的同业协会;既有依托科研部门设立科技服 务型专业协会;也有依托龙头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 兴办的中介服务型协会。各类协会通过共同开拓市 场,维护会员权益,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激活示范 园区内部运行机制。同时,健全组织,还有利于延 长产业链,扩大上下游产业的生成和发展,进一步 推动农业发展。 6.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园区发展 一是探索田业管理新模式,有效地推动各现代 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管理中主要本着“谁受益, 谁投入”的原则,向业主收取管理费用,并且专 款专用。镇政府每年还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 的田业管理款,主要用于针对辖区内田间的路、 沟、渠等基础设施实行日常专业养护和管理的经 费,保证了示范区内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促进了 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二是构建农户与龙头企业间以利益为驱动的联 结管理方式。结合土地制度改革,在园区内创立的 农户与龙头企业联结与管理方式、类型主要有:农 业工人型、市场引导型、契约联结型、股份参与 型、技术介入型等。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 的意愿、权益和经营自主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园 区各建设主体间关系更加紧密。这种以利益为纽带 的松散型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 性,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聂平太.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 径[J].农村发展论丛。2000(z2). [2]高敏.浅淡深化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措施【J].山东环境, 2002(3). [3]林锦辉.漳州市探索农业示范区建设之路[J].福建农业, 2001(8). [4]区域概况。[2006-03—17].http://ww,.jjny ̄.8ov.en/ jjnq/index.php. (责任编辑周江梅) I4'11114'11114'1iii.e.1ll1.e.i…●…●『Il1.…1.Ⅲ1.川J●川1.¨J J●llJillII1" ̄1Il1.e.1ll1.e.1ll1.e.IIIle.1lll ̄lII1 ̄1ii1*.,1 台湾紫斑蝶 台湾紫斑蝶广布在全台中低海拔山区,每年春 天从南部集体北移,到了冬天,百万只紫斑蝶南迁 至大武山脚下紫蝶幽谷避冬,最多可达60万只, 群蝶翩翩飞舞,场面壮观。紫斑蝶南下路线虽然成 谜,但北迁路线已有明显突破,2005年捕获的9 只标记紫斑蝶,成功描绘出春天时紫斑蝶沿着台湾 西部北上的蝶道,是经由高雄县茂林、宝来、台南 县曾文水库、仙公庙、嘉义县达那伊谷、竹崎、云 林县林内、彰化县八卦山、台中县大肚山区、苗栗 通霄、竹南等地。2004年lO月3O日在屏东县春 日乡,有一只斯氏紫斑蝶被编号为“FY1030”,捕 获后存活时间达184天(一般蝴蝶在人工饲养环 境中,存活约1个月),并完成创纪录的254公里 以上直线迁移距离,证实紫斑蝶的寿命足以让它过 完整个冬天,并完成不可思议的北迁旅程,飞行能 力惊人。 “紫蝶幽谷”泛指紫斑蝶栖息分布区域,大致 分布于南台湾的高雄、屏东及台东县的低海拔山 区,台湾已知的紫蝶幽谷仅约2O处,比起早年栖 地数目至少减少一半,目前对紫斑蝶保育最大的挑 战是栖地不断遭到人为破坏。英国大英博物馆 2003年出版《蝴蝶》一书,将台湾紫蝶幽谷和墨 西哥帝王斑蝶谷并列为世界两大“越冬型蝴蝶 谷”。但紫蝶幽谷是由至少4种紫斑蝶组成,部分 地区甚至高达l2种紫斑蝶,这和大多数动物皆由 单一物种聚集越冬的方式极为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