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1、应进行相应的检查,积极控制手术患者的基础疾病。
2、应仔细检查患者的手术野皮肤是否消洁、有无破损及疖肿,确认并治疗远离切口的感染。必要时延期手术。
3、手术患者术前限制吸烟。 4、手术患者应沐浴更衣。
5、术前一般不应去除手术部位xx。
6、当手术部位或者其周围的毛发干扰手术须去除时,应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即时进行,应使用剪刀或电动剪去除,不应用刮刀和脱毛剂。
7、宜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㈠应用指征 1、清洁手术
不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悄况时可考虑预防使用: ⑴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的手术。
⑵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心脏、内眼等手术。
⑶器官移植手术。如心、肺、肝、肾等移植手术。
⑷植入物手术。如心脏瓣膜、人工晶体、人工关节、人工血管、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血管腔内支架等植入手术。
⑸患者为易感人群。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等。
1 / 4
2、清洁-污染手术
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是经口咽部、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
3、污染手术
此类手术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包括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己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
㈡药物选择原则
应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体、切口类别、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安全、有效、经济、能覆盖引发SSI大多数病原体的抗菌药物,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㈢给药时机
1、给药时机应确保在切口切开时,血清和组织中可达到有效的杀菌药物浓度,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治疗水平的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
2、在择期进行结直肠手术前,除了按1操作外,应当用泻剂和灌肠剂进行结肠准备。在手术前一天分次给予肠道不可吸收的口服抗菌药物。
3、对于高危的剖腹产手术,在刚刚结扎脐带后给予产妇预防性抗菌药物。 ㈣给药时间 1、清洁手术:
在术前0.5h-2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最大(大于1500ml)术中增加给药。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手术时间较短(小于2h)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2、清洁-污染手术:
术前及术中给药同1。术后预防用药时间通常为24 h,必要时可延至48h。
2 / 4
3、污染手术:
术前及术中给药同1。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 三、术中手术患者相关因素控制
1、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手术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2、宜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手术中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 麻醉复苏阶段,保证血氧饱和度不小于95 %。 3、应维持充足的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 四、术后切口处理 ㈠切口评估与记录
每位患者出院时均应对其切口的愈合等级作出评估,将愈合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级,将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情况一并记录。
㈡一般切口的处理
1、切口处理应xx无菌原则。 2、切口应用无菌纱布保护。
3、与切口有任何接触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4、切口换药、拆线时应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
5、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正确的切口护理、SSI症状以及报告这些症状的必要性。
㈢引流的处理
切口内留臵的引流管应视情尽早拔出:
手术创面较大、渗出物较多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要及时更换被浸泡的敷料。
3 / 4
㈣已发生感染的切口处理
1、应充分引流,必要时拆除缝钱,开放切口。 2、更换敷料时,应仔细消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脓性分泌物应做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
4、若感染逐渐被控制,肉芽组织迅速生长,应及早消灭创面,缝合或植皮或皮瓣覆盖。
㈤切口裂开预防及处理
1、应在良好麻醉、肌肉松弛条件下缝合切口。 2、在运逐层缝合切口的基础上,宜采用减张缝合方法。
3、术后应及时处理导致切口张力增高的因索,如腹胀、膀胱充盈、用力咳嗽等,必要时加压包扎。
4、切口完全裂开时,应立刻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在麻醉条件下采用减张方法重新缝合。
5、当切口部分裂开时,应用无菌敷料敷盖切口,必要时应局部加压包扎。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