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曲赏析同步学案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中心学校 薛慧王前保
考点归纳 1、 诗词曲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 2、 诗词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3、 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语言品味。 【一•关键概念】 意象或意境 “意”-…主观感情 “象”“境客观风物(自然景物、生活图画) 【二•看题目明内容】
【知识的归纳】:按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
【怀古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2. 内容特点: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 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 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
【咏物诗】1 .形式特点:(1)以物象为题;(2)咏(题、赠、赞)+物象。 2.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 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内容特点:(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 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边塞诗】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 “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I日 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 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望的哀痛。
【思乡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 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 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 幸福生活的向往。
【送别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 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现场检测题】
请同学们运用己学知识,通过看题目的快捷方式把下列诗词曲按内容分类, 只需填写作品的序号。 怀古诗: 咏物诗: 写景诗: 边塞诗: 思乡诗: 闺怨诗: 送别诗: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4. 《石灰吟》于谦 6.《咏柳》贺知章 8.《观沧海》曹操 10,《出塞》王昌龄 12.《雁门太守行》李贺 14.《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6.《忆江南》温庭筠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5.《竹石》郑燮 7.《墨梅》王冕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1.《从军行》王昌龄 1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闺怨》王昌龄 17,《春怨》金昌绪
19,《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三•析意象品情感】 【知识归纳】:古诗词曲中常用物象的含义
古代诗歌习惯于借助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如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用雁 来表示孤独、思乡、消息;喜欢以松、梅、竹、菊当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 化身;用梧桐写悲秋,用芭蕉写愁肠,用芳草喻离恨,以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 还喜欢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
【方法点津】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点,联想组成的画面,领悟诗 词的情感。这正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句诗抒发 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 没马
99
蹄。
我们来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早飞的莺,新来的燕,初开的花,刚长的草等,皆 是早春之景。这些景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出游图。作者把这 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最爱湖东 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最后的两居诗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 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思想感情专业词语: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 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 古伤今,物是人非,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 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等等
【现场检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列诗句,准确抓住主要意象,说说所抒发的感情。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依题型精表达】 (一)、“诗眼”型
【题型阐释】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 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 析。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某字在表情达意上 的作用
是什么?”“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此诗 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题型示例】例1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
【答题要点】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烘托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 “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 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 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现场检测】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问)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二) 、名句赏析型
【题型阐释】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 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或者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或者情真意浓,格调高昂; 或者深蕴哲理,启迪智慧。 对于诗词中的名言名句,同学们要在背诵默写的基 础上,强化理解,更多的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体验,多角度多侧面地发掘名句 所蕴含的哲理,所表达的情感,所描绘的形象和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 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说说某一联的含义,说说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例1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句。 【答题要点】1 .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 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 .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 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即“找意象” + “绘意境” + “悟情思”
1、 透出自然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2、 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3、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重要位置加以强调。 4、 “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动感,有情趣。
以上四个方面分别从诗的画面、色彩、层次等角度进行赏析,我们还可以从其 他角度进行。
【现场检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 、表达技巧型
【题型阐释】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 一种手段。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首 诗运用
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这 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等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 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 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 表现手法: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
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声色结合、 点面结合、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等。
(3)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对偶、反复、双关、
设问、互文、通感等
(4) 语言特色:简练传神、生动形象、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
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慷慨等 【题型示例】例2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题要点】1 .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 .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 示了
什么样的道理。
即“用什么手法” + “写什么内容” + “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写出
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 了(某某)的作用。
【现场检测】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四)、画面形象型
【题型阐释】“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曲里有许多写景抒情的佳句 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现自然、作者的形象。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 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了怎样的感情? ”
“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了(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 【题型示例】例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诗人的形象,尽在一个 字;诗人的理想,尽在
句。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题要点】解答描绘画面型的题要在读懂诗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性 的再表达。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图 景。描绘图景要注点两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抓住景物 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对于感知人物形象类的题应先“建模”,在头 脑中储存一些赏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寄 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辛弃疾); 一贬再贬,旷达豪放的形象(苏轼)等。然后结合诗词内容、作者生平、创作背 景等进行具体分析。 例3中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胸襟和统一中治抱负。 【现场检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请展开想象,
【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学习分别从四种题型角度去赏析望岳(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这是一首 诗,主要描写泰山地域之 ,景色之 ,山势 之 ,透露出诗人早年“ ”的远大抱负。 2 .诗歌以“ ”字统摄全诗,“ ”一句虚写泰山的 秀美;“ ”字极好,好在用 手法写出了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奇 秀丽之气,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 一句实 写泰山的高大,“割”字写出泰山 ,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3.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 ”所展现的画 面。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 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渡荆门送别》(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颔联和颈1 .从表达方式上看,首联 联 。 联 ;尾
2. 请从“随”字入手,赏析“山随平野尽”之妙。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
春望草药杜甫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国、建功立业的政惊心。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测】
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的意境: 4这首诗尾联运用
的感情。
手法抒发了诗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