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有哪些

2022-12-31 来源:易榕旅网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有哪些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有哪些

一旦我们接触到高一物理,就可以感受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不同之处,就好像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如何才能跨越鸿沟,学好高中物理呢?我想应该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入手,找到新的学习方法。

一.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学期所学的新编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等本身就构成一个动力学体系。第一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则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首先要分清是相

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中还要用物体平衡的知识能才得出结论。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B,其上有一物体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体,它们刚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的

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高中物理还强调:(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2)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3)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

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台阶产生的原因: 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这种在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被称之为台阶。根据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经过分析,产生台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是第一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第二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度。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力的合成

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3、从通常是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演绎等)的过度是第三个原因。

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4、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是第四个原因。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再考虑到个别数学工具的应用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一事实。那么,这个台阶就更为突出了。

5、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是第五个原因。

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对于每一位高中生来讲,物理不是一门全新的、陌生的课程,他们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知识,到上高中已经学习了两年的物理,这可能有助于高中物理的教学,因为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这也可能不利于高中物理的教学,因为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若学生已习惯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正如俗话所说:一张白纸上好画画。所以,尽量做好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使学生尽快地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的学习,是高中物理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区别 1.教材的区别

从教材的种类来看:初中物理教材种类少,只有必修教材一种版式;而高中物理教材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两种,也就是理科教材和文科教材。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四大部份,但都是四大部份的一些基本知识和一些物理现象,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而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高中物理中要用到数学知识,而且有一些数学知识在上高中物理时还没学过,所以难度增加了。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书写风格来看:初中物理教材一般由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物理现象等引入相关知识,配有较多的插图,所以比较形象生动;每节内容后都配置有关本节主要内容的练习题,这除了使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外,还有二个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二是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为每节内容后给出的练习题都是本节公式、定义的直接应用,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求解,而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正确求解习题时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会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会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高中物理教材也是从演示实验,

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但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推理、论证;插图较少,所以比较抽象;每课后也配有思考题和习题, 但它不止停留在公式的应用和定义的理解上,它涉及到一些公式的推导,理论的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如果上课没好好听,没有理解就觉得后面的练习题好象没学过,这也就是学生觉得高中物理难学之所在。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区别

初中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少,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对学生进行提问,并通过课堂演练题目的形式边讲解、边讨论、边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每一章节或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安排课堂练习或习题课,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高中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 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课堂提问,介绍各种类型的习题, 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要使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有很大的困难,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总结归纳和练习。初中物理教学,以物理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将定义,公式讲深讲透并要求死记硬背;高中物理教学,以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主要是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物理现象都可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或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物

理现象。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要经过严格的要求,仔细的操作,才能得到实验结果。 3.教学信息反馈方法的区别

初中学生年龄小,他们一有问题就向老师反映,这样初中物理老师和学生平时接触时间多,学生会随时随地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高中学生爱面子,物理老师和学生除上课外,下课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平时很少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 只能通过作业得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所以这样的反馈信息有一部分是不真实的。 4.学习方法上的区别

初中学生一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课余时间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就是求解大量的题目, 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高中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抓住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做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比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5.学习目的和目标上的区别

虽然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中学物理的目的,但现实中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 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大多数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自觉。同样,虽然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高中物理的目的,但现实情形是,刚

考入高中的许多新生(因为高中物理有文科和理科)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不确定;一些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目标是在会考考试中能够及格,拿到高中毕业证即可; 作业只是应付了事;上课不认真听讲。 6.学习心理上的区别

在初中,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较为单一,除过学习,学生没有其他想法,老师,家长迫使学生紧张地并超负荷地学习。考入高中后,部分新生存在“休整”心理,所以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惰性; 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 在初中里,学校的老师,家长对他们是保姆式的管理,在高中里,主要是自我管理,生活、学习、工作等事情主要都得靠自己来安排,使他们产生了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部分新生由于初中物理没有学好,对高中物理产生畏惧心理。 二、如何做好衔接教学 1.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应将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区别,学习高中物理的目的,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许多的不同。让他们在心理有所准备。

2.适当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使学生逐渐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由原来已习惯了的教学方法过渡到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己习惯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慢节奏,少容量,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若一开始就进行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 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 这不仅影响了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以,要使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最后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3.研究初中教材内容,由初中物理知识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高中物理的知识是在初中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简要复习初中物理知识,随后指出初中物理知识的局限性或特殊性,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课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这部分内容较多,如直线运动,中学研究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但当速率变化时,直线运动的规律如何?中学学过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相对速度问题,如顺风逆风,顺流逆流行驶等问题。但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相对速度如何求解?在初中学过恒力做功,但在高中也学恒力冲量的定义式和恒力做功公式,可是变力冲量和变力做功如何计算?初中学过吗?但在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 复习初中的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目的是要由此引入高中物理新内容,重点是讲解高中物理知识。

4.精心选择例题和习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和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例题和习题的数量大大增多,高中物理由于涉及到一些物理推理和物理计算,而且由于高考的原因,学生手头上有好多资料,如果你想把每一道题都讲了或都做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高中要精选例题和习题.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补置作业, 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但由于初中物理教材中习题配置的一些习题都是对定义的理解或一些物理现象的分析,学生完全在课本上可以找到,甚至这两年新课改 ,初中教材上习题明显减少,但增加了一些探究性的作业, 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5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应开列出参考书目录,要求学生借二本不同类型的参考书,一本是教材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去查阅书中有关内容;一本是复习型或习题解答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通过查阅该参考书,自己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习题类型、解题方法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故意出一些具有典型的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让他们觉得似学非学,这样就迫使学生找参考资料去查阅该内容;二是将教材中部分内容定为自学内容,列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课后自学。

6.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为了克服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演示实验复杂,效果有时不太理想,由于学生觉得高中物理比较抽象,深奥的问题,应利用多媒体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声光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高中后继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只是初步的。我们将继续认真分析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教学脱节的各种情况和主客观因素,努力探索做好教学衔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使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毋容讳言,对步入高一的新生来说,首先会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物理学科的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一些学生,特别是成绩中等的学生会发现,高中物理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初中时很容易学好的物理,到了高中就困难重重了呢?究其原因,是没有搞清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学习内容上、学习要求上和学习方法上的不同,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依然沿袭初中物理学习的旧习惯、旧方法的缘故。 一、 搞清学习障碍成因,充分作好心理准备 1.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不同

(1)初中物理所学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比较浅显感性和生活气息较浓等特点。初中物理章节之间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教材中的文字说明比较通俗易懂,所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或由实验得出结论,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分析的物理现象比较简单,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易于理解。而高中物理章节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比较抽象、理性,一些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不是那么紧密,不易理解。 (2)初中物理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重在记忆,而且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空间关系也只局限于一维的情形。而高中物理的学习则以抽象思维为主,重在理解。高中物理要求学生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概念、掌握规律,同时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规律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总结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

(3)与初中相比高中物理内容较多,课堂容量较大,章与章之间的思维方法跨跃较大。在解高中物理习题时,不但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和该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死代公式直接求解的较少。 2.高中物理学习障碍的成因

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可知,高中物理的学习障碍主要体现在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中所出现的“台阶”上。这个台阶存在于初、高中物理在教材内容、课堂容量、学习方法、思维特点的不同中。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

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法,特别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想象能力。

所以,在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使自己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新生的首要任务。

二、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的学习以抽象思维为主,重在理解。那么需要理解的是什么,又如何理解呢?

首先要深刻理解的就是物理概念,这是物理学习的基石。一般来说,理解物理概念须从以下的6个方面入手:该物理量的引入目的、定义的语言精确描述、定义式、单位、矢量还是标量、跟相近物理量的区别等。现以速度为例加以说明,引入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需时间的比值,定义式——,单位——m/s,矢量——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速率的区别——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等。

其次要理解的是物理规律,这是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一般来说,理解物理规律也须从6个方面入手:规律的得到过程(推导、实验归纳、推理)、语言准确描述、表达式、研究对象、使用条件、注意事项等等。以动能定理为例,得到过程——利用牛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语言描述——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理动能的变化,表

达式——,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使用条件——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的动力学问题,注意事项——需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做功分析和运动分析等等。 三、熟知基本思维方法,注重细节规范答题

高中物理所学内容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可循,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这些方法,就能够在应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高中物理所涉及到的基本思维方法一般有:受力分析法、运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原型启发法、整体法、隔离法、观察法、归纳法、类比法、等效法、假设推理法等等。其中,受力分析法和运动分析法是高中物理解题的关键!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照受力分析的顺序正确画出受力分析图,对物体进行运动分析时,一定要画出运动示意图,必要时,要用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认真作图,通过画图能够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易于准确地把握复杂物理过程。另外,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老师还会帮助我们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在利用这些推论或论断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牢记它们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千万不可断章取义,死套推论。

物理答题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对此高考也有明确的要求。如在要求计算题时:“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开始网上阅卷,就特别要求学生规范答题。物理答题的规范化要求应当从高一时就严格抓起,具体的来说应抓好以下几点:

1.要养成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示意图的习惯。哪怕是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要按步骤完整地画出后力分析图,否则就会

养成凭感觉解题的不良习惯,而凭感觉答题是物理学习的大忌!在遇到过程比较复杂或是同时又涉及到多个物体运动的问题时,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2.要养成规范书写物理字母、符号的习惯。一是要正确的书写一些易混的字母,如u、v与μ,ρ与p,q与g,m与M等。二要把物理量的符号跟单位的符号分清,比如符号m,它若表示物理量就是质量,若表示单位就是位移、路程、长度的单位。三是一些符号有习惯上的意义,最好不要乱加设定,比如重力一般均用符号G表示,摩擦力一般均用Ff表示等等。

3.要养成规范解题过程的习惯。解题过程的规范流程应该应该有这样的7大步骤:①说明以谁为研究对象(单个物体还是某一系统);②说明研究的是哪一个或多个过程或某一个状态;③说明满足的规律或适应的公式;④写出公式的原式;⑤代入数据;⑥得出结果或结论;⑦对结果或结论加以说明或解释。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方程的原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原式或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原式。同时原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更不能以数据式代替原式。

四、重视演示分组实验,提高探究拓展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在物理学中物理实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特别要求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同时在每年的高考中,物理实验题的占分比例一直很高,而且对实验考查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一学生而言,从一开始就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学习。

按实验操作者的不同,可以把中学物理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按实验目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等。演示实验一般出现在学习新的知识前,我们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顺利地接受和深刻理解新的知识。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分组实验,都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以下的7大要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这里的每一个要素都十分重要,都有可能在考试时被考查到。

要想使分组实验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是保证实验得以正确进行和取得较大收获的重要前提,只有实验前做好准备,才能自觉地、有目的地做好实验,反之只会盲目操作,低效实践。因此在实验前要求做到,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其次要明确所用仪器装置,弄清楚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还要事先设计好记录数据的表格等等。

2.实验时,要严格按实验操作步骤、操作规范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实验。首先要了解仪器装置的性能、规格、使用方法,要仔细安装和调节器整实验装置,使之符合实验条件。按实验步骤逐步操作时,应该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正确地使用仪器。在进行每一步操作前,先想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如果跟自己预期的不符合,要想想是为什么,是否合理。实验过程中出现在了故障,自己先想想可能的原因,再请老师帮助解决,并注意学习老师如何检查和排除故障。要仔细观测和记录原始数据,并注意有效数字并标明单位。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要尊重实验事实,不能擅自修改实验数据。

总之,要把每一次分组实验都看作是一次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难得时机,千万不可敷衍了事。 五、善于总结归纳分析,提高课内外学习效率

1.要学会听课。课堂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一要动脑,即要积极思考,要让自己的思路紧紧跟上老师的思路,要专注地听知识、听思路、听方法,听老师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点、如何破题;二要动手,动手记重点、疑点和重要例题,尤其是疑点,不仅要记下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三要动口,积极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时千万不要有害怕答错而不敢开口的想法,一定要大胆开口答题,大胆开口质疑,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要学会纵横联系巩固复习。每学完一个板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要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辨析、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和模糊之处,若有,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 3.要学会做作业。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要把每一次作业都当作考试,力争在平时的作业中就要做到:书写工整,作图规范,表达清楚,推理严密,计算准确。

4.要学会总结归纳错因,防止一错再错。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即讲过的习题、练过的习题错误率却依然非常高。究其原因一是听讲不用心,二是不善于总结所致。因此要想真正学好物理,还要善于总结。要学会从每一次作业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要学会从每一次考试中总结得失,要备有“错题集”或“纠错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善于做记号,要在那些模糊不清的题、易错题和典型题前作上记号,在每一次考试复习时都要研读“错题集”、之前的历次试卷以及那些作了记号的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事半功倍。 总之,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学会听课,认真作业,重在理解,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