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知识竞赛判断题

2024-02-01 来源:易榕旅网


1. 生产性粉尘均可导致作业工人肺部纤维化。()

2. 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3. 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质量分散度较粒子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4. 可呼吸性粉尘是指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15μm以下的粒子。()

5. 沉积在肺泡腔表面粉尘的清除大多是通过形成尘细胞后,通过纤毛运动被排出体外。()

6. 防尘八字方针包含了第一、二级预防内容。()

7. 粉尘沉着症患者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8. 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9. 有些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中毒作用如锰化物。()

10. 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5-10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1.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2. 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矽肺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13.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14. 矽肺患者临床症状与胸片的改变程度相平行。()

15. 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及支气管感染是矽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死因。()

16. 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最好是设法消除或替代该因素。()

17. 大多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呈直线相关关系。()

18. 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能通过传导、蒸发途径散热。()

19. 高温作业时,气温和热辐射是气象条件中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因素。()

20. 一般认为尿盐量降至8g/24h以下时,则表示人体可能缺盐。()

21. 出汗量可反映高温作业者的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

22. 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出现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23. 胃溃疡是高温作业工人中常见职业性多发病。()

24. 高温作业易发生工伤事故主要因为神经系统出现抑制作用。()

25. 因中暑而死亡的患者大多缘于热衰竭。()

26. 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27. 热射病者体温一定升高,热衰竭、热痉挛者体温均可正常。()

28. 高温作业工人一旦出现热痉挛表现即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29. 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分A、B、C、D四级。()

30. 如果有10个相同的声源同时存在,则总声压级增加1分贝。()

31. 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均属暂时性听阈位移。()

32. 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此时患者主观有耳聋感觉。()

33. 脱离噪声环境需要数小时听力方可恢复者属于听觉适应现象。()

34. 短暂接触生产性噪声不会导致永久性听阈位移。()

35. 局部振动病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36. 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加强个人防护、较少作业时间。()

37. 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式出现。()

38. 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30 分钟即为轻度局部振动病。()

39. 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末梢起作用 。()

40. 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所以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41. 电光性眼炎是指紫外线引起的急性结膜、巩膜炎。()

42. 我国规定的职业肿瘤包括氯甲醚所致的膀胱癌。()

43. 实验研究是识别职业癌的第一性线索。()

44. 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45. 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学资料有限,此类物质称为潜在性致癌物。()

46. 因为环境监测仅能反映呼吸道吸入的剂量,所以生物监测比环境监测更优越和重要。()

47. 准确测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即可准确反映机体的接触水平。()

48. 健康检查可分为就业前检查和普查两种基本类型。()

49. 职业流调中的接触水平是指对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时空分布的实测结果 进行分

析计算出的平均值。()

50. 职业流调的内容包括接触水平和工人健康状况调查,不包括人口统计资料调查。()

51. 器官水平测试、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测试均属实验研究中的体外测试范畴。()

52. 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浓度。()

5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含义包括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

54. 水溶性强的刺激性气体比水溶性弱的刺激性气体更容易引起肺水肿。()

55. 氮氧化物中毒时,若气体以NO2为主,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若以NO为主,主要引起肺损害。()

56. 氰化氢的毒作用机制是导致氧的运输障碍。()

57. 苯的血液系统毒性很大,但甲苯和二甲苯对血液系统无不良影响。()

58. 慢性苯中毒最早出现的血象异常表现是持续性红细胞计数减少。 ( )

59. 急性苯中毒时,应尽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60. 急性苯氨中毒时,应给予大剂量的美蓝解毒剂。()

61. 苯胺不能经过完整的皮肤吸收。()

62.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都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 )

63. TNT粉尘引起的白内障在脱离作业环境后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64. TNT粉尘导致的肝损害可以用肝肿大程度来衡量,肿大越严重,说明病情越中;肿大程度小,说明病情较轻。()

65. 拟除虫菊酯有多种异构体,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不含氰基,后者含氰基。()

66. 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

67. 急性氰化氢中毒时,病人经过短暂的前驱期后,出现肌肉强直痉挛,然后发生呼吸困难。()

68. 用亚硝酸钠治疗氰化氢中毒时,若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应加大亚硝酸钠的补液量以维持血压。()

69. 多数有机溶剂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较短,所以物质蓄积不是影响其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70. 生产环境中的苯主要以蒸汽形式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