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施工整体部署
1.1.1. 整体目标
(1)、工期目标
暂定 2017年 6月 30日开工,共 700个日历天。 上述工期均包含法定节假日及恶劣天气等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 实际开工日期以招 标人书面通知为准。
(2)、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并保证一次性 100%验收合格, 须配合总承包达到取 得天府杯、力争鲁班奖的标准和要求。
(3)、安全目标 须遵从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条例。 (4)、文明施工目标
须遵从政府主管部门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以及 《绿地集团工程现场安全文明 标准化管理指引( 2011 版)》等。
(5)、环保目标 须自觉执行地方政府环保、市容有关防止污染、维护市容的有关规定,配合总承包 达到获得 LEED金奖认证的标准和要求。
( 6)、信息管理目标
创建并维护幕墙施工阶段的 BIM 模型,并服从总承包单位就 BIM模型的管理要求。
1.1.2. 部署原则
为了实现绿地东村 8 号地块超高层项目 T1 塔楼幕墙工程的建设工期、质量、安全 及管理等方面的目标,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工程的部署:
在工序安排上,遵循统筹考虑、合理搭接的原则; 在资源组织上,遵循比选优化、均衡配置的原则; 在工艺选择上,遵循先进可行、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业主管理上,遵循全面遵从、周密服务的原则。
1.1.3. 整体思路
(1)、施工工序
绿地东村 8 号地块超高层项目 T1 塔楼幕墙工程主要为单元式幕墙,包括玻璃单元
幕墙系统和铝合金装饰槽单元幕墙系统。幕墙整体造型为多面棱柱、钻石切面,立面上
划分为 12 个模块区域,要求所有折线的安装精度非常高,为了便于提高折线处幕墙安 装进度及保证幕墙外观造型,综合考虑整体进度安排、材料运输距离以及运输路线,本 工程施工区域将按照模块区域及幕墙系统形式来进行划分。
基于单元式幕墙的原理及安装工艺要求, 每个区域现场整体施工按照由下到上的顺 序原则,保证各工序衔接具有严格验收控制。
(2)、工艺选择 本工程单元板块安装是工程的施工重点,在施工工艺选择移动式机械吊车、移动式 小吊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装。
(3)、资源组织 根据设计图纸、业主的工期要求,将根据施工区域、施工段的划分组织独立的施工 人员进行施工,高峰时期施工人员将达到 110 人员;周转料具根据施工进度进场,高峰 时期将投入周转料具: 叉车 2 台。
1.1.4.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和阶段。施工准 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保证施工实施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从技术、人、财、 物的准备。必须依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合同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保证施工 活动的顺利进行,施工准备主要内容如下:
序号 项目 内容 合同交底 设备租赁合同 材料采购合同 单元板块加工合同 施工劳务合同 1 施工准备 合同准备 序号 项目 内容 图纸深化设计、图纸会审准备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样品、样板引路计划 幕墙性能检测 施工技术交底 相关资料交接 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开工报审 2 技术准备 控制网测量放线 临时用电、用水设施搭设 安3 现场准备 装、调试施工机械 设置消防安全防护设施 劳动力组织准备 物资准备 机械设备准备 4 资源准备 与政府部门沟通 了解交通运输限制规定 垃圾转运场地 相关法律法规 各种施工手续 5 周边协调准备 1.1.4.1. 合同准备
序号 合同名称 合同内容 钢材采购 玻璃采购 铝板采购 铝型材采购 胶条及胶采购 五金件采购 1 采购合同租赁 供应商 2 劳务分包合同 分包合同 幕墙工程劳务作业队 1.1.4.2. 技术准备
1)、图纸深化设计及图纸会审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效果,认真策划深化设计的重点,充分领会业主及顾问对幕墙设 计要求的理念。同时通过我司综合专业优势,在深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精装修、给排水 专业、空调专业等工程的交叉事项。安排合理的进度计划表,严格按照深化设计进度完 成整体的设计工作。
组织相关人员认真阅读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本工程幕墙结构的形式和特 点、选定需要采用的施工技术。
(2)、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由技术负责人及本工程相关人员, 在中标后十五天内完成详实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作业设计随工程进展陆续编制完成并不断完善。 施工组 织设计、施工方案经管理总承包、工程监理和业主代表审批后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 件。主要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计划如下表:
序号 方案名称 《施工组织设计》 《幕墙施工测量方案》 《移动式机械吊车施工方案》 《移动式小吊车施工方案》 《脚手架施工方案》 《季节性施工方案》 《成品保护方案》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方案》 《质量创优方案》 《安全、消防应急预案》 《临时用电方案》 完成时间 编制主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技术负责人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2017年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工程监理、业主审批。整体施工进度 计划,按照工程的结构特点, 设置多个时间节点。 分解整体工期目标为若干个关键节点, 通过管控若干个关键节点,最终保证整体工期目标。
(4)、样板工程实施 本工程在深化设计阶段,当设计系统确认后,将在施工现场的主体结构上实施幕墙 样板工程。通过样板工程,让业主直观的了解后期大面积实施的效果。同时通过样板施
工,可以总结本工程幕墙安装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对后期大面积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5)、幕墙性能检测 在完成深化设计方案确认时,我司将出具幕墙性能检测的图纸,报送监理、顾问及 业主审批,在取得认可的情况下到国家认可的检测中心进行相关的幕墙性能检测。保证 在幕墙实施前,对幕墙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检测。
(6)、技术交底 根据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分级技术 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本工程各个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施 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等。
(7)、资料准备 检查现场内各设施状况、水、电表的读数、现场周边道路状况、现场永久和临时用 地的控制线、总承包单位现场测量放线基准控制点等,做好文字、图示和照片记录。
及时收发最新施工图纸及地勘等相关资料,同时上报工程开工报审表,及时收集前 期主体结构施工单位有关施工记录资料等。
1.1.4.3. 现场准备
序号 名称 临时设施搭设及 内容 生产区临建布置; 办公区的租赁; 工人宿舍的租赁; 熟悉施工平面 布置图。 为生产机械设备提供进场条件;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调 试;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1 租赁 2 3 4 施工机械准备 施工用电驳接 根据幕墙的实施范围,完成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的用电电箱布置。 对总承包已完成的埋件进行复测接受; 接受总承包单位现场局部如 可使用的脚手架等。 从总承包单位接受交线记录;复测土建主体结构外轮廓边线尺寸; 复现场交接工作 5 建立测量控制网 核主体结构标高尺寸; 进行幕墙工程定位、 放细部线等工作; 做好控 制网的记录与保护工作。 6 设置消防设施及 保安准备 对进场人员办理出入证实行封闭式管理; 设置移动式灭火器材; 设 置生活区、办公区防火安全疏散通道。 1.1.4.4. 资源准备
序号 名称 劳动力准备 内容 制定劳动力进场计划; 选择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劳务队; 选择经验 1 丰富的管理人员; 对劳务分包对进行全面技术交底; 对劳务分包进行相 关培训。 编制物资材料总体需用计划; 编制物资材料进场计划; 确定物资材 2 3 物资准备 机械设备准备 料供应商;明确各种物资堆放场地及仓库;督促各种物资进场。 制定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制定机械设备维护及使用计划。 1.1.4.5. 周边协调准备
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进行沟通,包括工程的开工、出入口及通道口的限制、 交通运输的限制规定、 特殊交通运输的许可、 污水的排放、 垃圾的清除、现场通信系统、 工作时间的限制等,必须符合政府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并及 时办理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要求的各种手续,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1.5. 整体施工顺序
本工程幕墙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进行, 单元幕墙随主体结构施工进展而进行分段吊 装。
整体施工顺序遵循以下原则: (1)、垂直方向施工顺序
垂直方向以层为单位,单元幕墙自 2F(12 米标高位)开始,从下往上流水作业施
工,随主体结构进展而进行分段吊装
立面安装顺序示意图
土建钢结构 施工段
外幕墙 施工段
相差一个
施 工区段
(2)、水平方向施工顺序
每层单元体分别从外凸部位向两侧的凹陷部位进行施工, 遵循折线以下的单元板块
先于折线以上的单元板块的原则
安装起始位置
安装收口位置
平面施工方向
水平安装顺序图
先安装区域
后安装区域
折线部位单元板块安装顺序示意图
1.1.6. 施工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幕墙造型设计模数划分、 工程量以及幕墙安装精度要求对本项目进行施 工段划分。综合考虑幕墙系统安装方式、结构形式、楼层等因素划分施工段,将本工程
划分为十三个施工段,幕墙造型设计模数划分及施工段划分如下所示:
幕墙造型设计模数划分示意图
屋顶
施工十二段
101F
施工十一段
98F
施工十段
91F
施工九段
84F
施工八段
77F
施工七段
70F
施工六段
61F
施工五段
50F
施工四段
38F
施工三段
26F
施工二段
13F
施工一段
2F
施工十三段
施工段划分示意图 施工段楼层 首层 楼层数 施工段 施工一段 施工二段 施工三段 施工四段 施工五段 施工六段 施工七段 2-12 层 13-25 层 26-37 层 38-49 层 50-60 层 61-69 层 70-76 层 11 层 13 层 12 层 12 层 11 层 9层 7层
施工段 施工八段 施工九段 施工十段 施工十一段 施工十二段 施工十三段 施工段楼层 楼层数 77-83 层 84-90 层 91-97 层 98-100 层 101 层- 屋顶 首层,地下 -7.1 至 0m 7层 7层 7层 3层 3层 1层 1.1.7. 施工任务划分
施工任务表
铝合金装饰槽单元幕墙 施工段 幕墙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一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二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三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四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施工五段 统(设备层)、玻璃幕墙 单元系统(空中大堂) 、 装饰槽单元系统 施工六段 玻璃单元幕墙系统 系统 2134 352 1872 400 1824 384 1632 368 1472 336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1344 296
铝合金装饰槽单元幕墙 施工段 幕墙系统 玻璃单元幕墙系统 系统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七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施工八段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准层)、装饰槽单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九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施工十段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准层)、装饰槽单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标 施工十一段 准层)、玻璃幕墙单元系 统(设备层)、装饰槽单 元系统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塔 施工十二段 冠) 1072 224 848 208 800 208 736 208 352 80 288 80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底 部大堂 0m至 12m)、玻 璃幕墙单元系统(地下 首施工十三段 层 -7.1 至 0m)、底部 雨棚系统(行政落客 区)、旋转门门厅系统、 平开门系统 1.1.8. 总体施工思路 1.1.8.1. 提前穿插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至 25层时幕墙提前穿插进行施工, 单元板块按照平均 6-7 天
/ 层的 施工进度逐层向上施工,在时间、空间上幕墙与主体结构上保持几乎一个施
工区段的差 距,从而有效保证幕墙施工工期目标得以实现。
幕墙单元板块按照平均 6-7 天/ 层的施工进度逐层向上施工,每层设置两个施工班 组,可组织进行流水施工
施工一段幕墙施
工 施工二段幕墙施工
施工三段幕墙施
工 施工四段幕墙施工
施工五段幕墙施工 施工六段幕墙施工施工五段幕墙施施工六段幕墙施 施工七段幕墙施工施工七段幕墙施 施工八段幕墙施工施工八段幕墙施 工 工 工 工
施工九段幕墙施工 施工十段幕墙施工 施工十一段幕墙施工 施工十二段幕墙施工
1.1.9. 施工方法 玻璃幕墙单元系统采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在主体结构
上搭设移动机械吊车、移动 小吊车进行板块的吊装。
设备层和避难层、空中大堂系统在室内搭设双排脚手架进行安装。 塔冠幕墙采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 在室内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金属屋面等幕墙的安 装。
首层搭设满堂脚手架配汽车吊进行雨棚、门斗系统的安装。同时进行地下 -
7.1 0m处幕墙的安装。
具体的施工方法详见施工技术措施章节内容
1.1.10. 总体施工流程
首线首装 放 安首装首装 护 量件安安保测埋件架品棚棚接框成雨雨转钢棚及及棚棚雨层层雨雨及与及层层层 线金装金装 放 安 量安件 工测件接完面埋转面屋面面屋属屋屋属 金属属 收验品块成板墙 幕层顶 偏 纠装 件安0品埋件 接0成 墙 幕层8线 8护~放~保7
量7
品 成 测层墙幕3
层3
7线7偏 护~放~纠7保0量0件~品7测层7埋验层0成墙试 预6
层6
7幕 性 层五6
6
墙6偏 6线9收 护~放~纠 验6保1量1件块~品6测6埋预板 层转 层1成墙9
层层6幕9
9
层 9
6偏6装 6线0收6护~放~纠~安 验~保0量0件埋块5测层50件 预板0品5成0
层5接转层 墙 幕0
层0
层0
偏装 9线 9护4放纠安件4保 品 量件测埋接成层 墙幕层3线 ~放6量测~预层6层层7
277
3
偏装装5线 收5护 放 安保量堵验品测封块 成层墙幕层1线 1装1收1护~放~安~验~保2量2
堵 测~元 封2
块2
品板 成层2单火 墙2
层防层幕2层2
层1
2
2
收验墙幕
幕
本工程单元幕墙施工总体流程
1.1.11. 施工设备部署
施工设备部署表
序号 施工段楼层 主体施工楼层 硬防护搭设楼层 卸料平台搭设楼层 1 2 3 4 5 6 7 8 9 2-12 层 13-25 层 26-37 层 38-49 层 50-60 层 61-69 层 70-76 层 77-83 层 84-90 层 91-97 层 25 层 38 层 50 层 62 层 73 层 82 层 89 层 96 层 101 层 23 层 36 层 48 层 60 层 71 层 80 层 87 层 94 层 99 层 6、 12 层 17、21、 25 层 27、30、34、37层 39、43、46、49层 54、57、 60 层 63、66、 69 层 73、 76 层 80、 83 层 87、 90 层 94、 97 层 10 封顶
11 12 98-100 层 101 层- 屋顶 封顶 封顶 封顶 100 层 屋顶 13 首层,地下 -7.1 至 0m 1.1.12. 施工操台 首层及雨棚,搭设脚手架配合汽车吊、曲臂车作为施工操作平台。
2-101 层,搭设移动机械吊车、移动小吊车安装,施工人员在室内安装,以室内
结 构楼面作为施工操作平台。设备层、避难层和空中大堂室内搭设脚手架。
101-屋顶层,室内搭设满堂脚手架,室外采用移动机械吊车进行安装。屋顶金属
屋 面采用满铺脚手板进行施工。
1.2. 项目组织机构及设置说明
根据本工程的管理特点,以及工程实施管理需要,配置整个项目的管理机构。项目 班子管理机构配置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工程质量控制要求严格,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全过程,从开始的深化设
计,至 加工厂加工工艺,现场安装质量控制,成品保护等。因此项目管理机构质量控制环节需 要科学的管理程序以及严格的管理措施。
2)、安全、环境保证及职业健康控制措施,本工程为超高层,现场施工作业面
危险 系数较高,施工安全监控点多,因此组织架构管理中安全工程师配置需满足工程实际需 要。
3)、深化设计是本工程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工程的体量大,在深化设计过程
中涉 及土建预留预埋、室内装饰以及安装管线避位,涉及到室外景观照明在幕墙上预留及走 线,涉及到幕墙与整体消防措施的联调联试等,因此本工程深化设计是重点加强管控。
4)、为保证项目整体工期进度计划,配合项目生产部门组织生产。技术方案配
合部 门、合约商务部门辅助整体推进工程进度。
该项目我司将根据多年积累下来的工程经验并结合国际前沿的管理理念来运作组 织,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 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
同时,我司将发挥整体优势,从全国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力量,优 化社会生产要素,严格按照 GB/T19001-ISO9001组装模式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执行, 以此来出色的完成工程任务。为规范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执行公司颁布 的内部标准。
公 司 管 理 层 面
1.2.1. 项目组织架构
图
绿地东村 8号地块超高层项目 T1塔楼幕墙工程项目部 专家顾问 项目总指挥 设计顾问 安监部 项管部 科技部 物质部 财务部 商务部 人力资源部 设计院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材料经理 生产经理 商务经理 BIM 总负责 管 安全 质量主 驻厂组 技术组 内业组 采购组现场管理组 劳务组 法务计 造价 施工设结构计算
1.2.2. 组织机构岗位职责说明 1)、项目经理:
序号 职责 在授权范围内负责与企业管理层、劳务作业层、协作单位、发包人及监理工程师等的 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1 2 3 4 5 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正确处理项目经理部与国家、企业以及项目职工之间的 利益分配; 协助企业进行项目检查、评价和评奖申报; 组织、参与分部、单位工程的检查验收; 负责组织工程结算及工程款收取与上交; 2)、技术负责人:
序号 职责 负责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组织工程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作好会审记录,主持项目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施 1 2 3 4 5 6 7 8 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修订工作,参与施工图深化设计; 规划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的布局; 主持“施工方案 ”作“业指导书 ”的编制及修改工作; 主持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参加质量事故的处理和一般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的编 制; 负责项目承建工作的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技术文件的处理工作; 核定各项施工方案;督促其配合总体方案的实施; 负责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开展 QC活动,并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 作、撰写施工技术总结; 9 10 组织关键工序、材料的检验、验收工作主持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和评定工 作; 负责主持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组卷、保管及归档工作; 3)、生产经理:
序号
职责
1 2 3 参与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编制施工计划; 熟悉并掌握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并负责向班组工人进 行技术交底; 4 按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制订专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并负责指 导实施; 5 按施工图及现场实际提出材料、成品、半成品使用计划,开出限额领料单,有计划、 合理的使用材料、成品、半成品; 6 7 8 9 合理使用劳动力,提出劳动力使用计划,掌握工作中的质量动态情况,组织操作工人 进行质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 检查班组的施工质量,制止违反工程程序和规范的错误行为; 参与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评定工作,并办理签证手续; 对因施工质量造成的损失, 要迅速调查、 分析原因、 评估损失、 制订纠正措施和方法, 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及时处理; 4)、商务经理 / 造价员:
序号 职责 协助项目经理做好项目的营业收入; 编制或复核项目施工预算; 开工前对分部分项、分层分段进行工料分析,并将数据提供有关部门和人员,作为编 制资源需用计划的依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协助上级主管部门拟定工程承包合同及各项合同草案; 就设计变更、合同修订、补充协议等事项同业主进行磋商; 办理结算手续,处理结算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负责编制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结算及工料分析,编审分包工程的预、结算;并报上级 领导审批; 按分布分享工程计算、复合工程量; 负责审查本项目工程计量的造价管理工作; 审查工程进度款,提出审核意见;
11 审查工程进度用款和材料采购用款计划; 5)、设计总监:
序号 职责 全面负责本项目的设计工作,负责设计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督办; 负责本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质量审查和技术保证; 负责设计图纸的审定; 负责部门的任务的下达,制定设计任务,对项目的设计工作进行整体协调和指导; 和业主、监理、设计院进行对接,了解其设计意图并力图实现, 进行现场图纸深化设计; 参加施工图纸会审,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并解决或明确与设计图有关的问题; 进行施工图纸交底,并做好图纸交底记录; 根据现场实际、业主要求、装饰效果等情况调整设计; 协助编制竣工图纸; 选择满足装饰图纸要求的材料样板;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6)、安全总监 / 安全员 :
序号 职责 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在项目上督促执行安全责任制; 参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设计;编制安全紧急预案; 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工作,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在现场设置安全标志;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督促整改; 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各种安全事故; 1 2 3 4 5 6 7 7)、质量总监 / 质检员:
序号
职责
1 2 执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评标准和规范; 组织对管辖工程项目的分部、分项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建立所管辖工程质量档案,定 期向技术负责人和上级质量检验部门上报质量情况; 对不合格处要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和公司工程部,监督工长制订纠正措施,并协助上 级进行损失评估和质量处罚; 3 4 责专业检查,随时掌握各辖区内各分项工程质量情况; 8)、材料员:
序号 职责 及时跟踪市场信息,对材料进行询价、比价 负责工程的材料构件的汇总计划编制,根据资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货源,按时供 应现场; 1 2 3 4 5 6 7 负责对现场材料的清点、保管和发放;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对方面符合使用顺序; 负责材料的盘点,负责材料耗用对比分析; 负责材料的安全措施; 提出各种材料的补缺情况; 9)、资料员
序号 职责 收发、登记和保管设计图纸、质量体系文件及有关工程项目的往来文件; 收集、整理施工中所有文件、资料,及时提交项目工程中所需查阅的资料文件,并负 1 2 3 责收回借出的资料(借阅资料需经项目经理签字同意); 各种资料按类别分开保管,完工后交项目经理送公司工程部资料室归档。 1.3. 超高层幕墙测量放线技术方案 在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尽量减少对其他分
包单位的影响。同时,合理的测量放线方 案将对工程质量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且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1.3.1. 测量放线方案 施工测量是整个幕墙施工的基础工作,测量放线工作贯穿
于整个施工过程。测量放 线的精准直接影响加工厂生产的板块到现场是否能安装到位, 安装精度是否达到规范要 求。关系到施工质量甚至施工进度。特别是造型复杂处
幕墙的测量放线精度控制尤为重 要,现场测量精度高它能保证加工厂加工件与现场构件尺寸保持高度的一致,保证安装 一次到位,不出现返工,因此必须对测量放线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测量放线 的精度。
1.3.1.1. 测量参照标准
(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 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1.3.1.2. 编制依据
(1)、工程总平面图 (2)、工程设计与说明 (3)、工程轴线平面图 ( 4)、工程结构图 (5)、工程建筑图
(6)、场区控制点坐标、高程及点位分布图 (7)、幕墙工程图纸
1.3.1.3. 工程特点 本工程幕墙外形独特,造型遵循一定的设计模数,每一层的建
筑平面均不同,但大 致可以分为八边形,十六边形和三十二形。采用从下往上逐渐内收的方式,十六边形是 基础,八边形和三十二边形可从十六边形演化而成。整栋塔楼依靠斜折线的单元式幕墙 拼接方式来实现整体的曲面造型,从而在立面上形成建筑要求的凹凸交错的立面形状。
斜折线处幕墙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精度要求高, 对施工测量放线定位带来较大的控制难 度。
1.3.1.4. 准备工作
幕墙独特外形示意图
(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审核图纸。测量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 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现场测量 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 0.000 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 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 是整个工程测量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对比基础、 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他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误差 存在。
(2)、测量仪器的选用:根据有关规定,测量中所用的仪器,送国家计量检测院检 测中心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3.1.5. 全面落实测量放线、验线基本准则 1.3.1.6. 测量放线基本准则
( 1)、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
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
2)、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 (掌握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是确保施工测量全过
程顺利进行及后续施工的重要环节和基础)
(3)、熟练使用各种仪器,掌握其质量标准。 (4)、对各种仪器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定与校核。
(5)、熟悉总承包单位的基准点,控制点线的设置情况。并验证其准确性。 (6)、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结构特征确定轴线基准点布置和控制网形式。 (7)、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8)、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工作 方法。
(9)、测量要科学、简洁,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10)、定位、放线工作必须执行经自检、互检合格后,由有关主管部门验线的工 作制度,实测时要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测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或记号。
1.3.1.7. 测量验线基本准则
(1)、验线工作应主动预控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主要 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验线的依据应原始、正确、有效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洽商与定位依据点位
(如红线桩、水准点等)及其数据(如坐标、高程等)要原始、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确的 资料,因为这些是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若其中有误,在测量放线中多是难以发现的, 一旦使用后果是不堪设想。
(3)、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检校 (4)、验线的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a、仪器的精度要适应验线要求,有检定合格证并校正完好;
b、必须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
改正;
c、验线成果应先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d、验线工作必须独立、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观测人员、仪器、测法
及观测路线等;
e、验线部位应为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 (1)定位依据桩及定位条件; (2)场
区平 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点(桩) ;( 3)场区高程控制网及± 0.000 高程线;(4)控制 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f 、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
其 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 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的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1.3.1.8. 专业测量小组 1)、技术员一名。 2)、测量员三名。 3)、放线员四名。 1.3.1.9. 仪器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工程控制点定位校准,铅垂校核及放样,碎 部点放样,标高控制点放样,一站式完成 现场每层标高线抄测 内部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 现场放样及复验 通讯联络 水平尺、角尺、检测尺 1 2 3 4 5 6 7 8 进口索佳全站仪 水准仪 激光垂准仪 钢卷尺( 5m) 钢卷尺 (10m) 钢尺( 50m) 对讲机 辅助用具测量工具 2'2'mm+2ppm*D 2 台套 2mm 1/45000 1mm 1mm 1mm 5 公里 1mm 5台 2台 2把 2把 2把 8部 若干 1.3.1.10. 机具准备
(1)、焊机及用具四套。
( 2)、电锤六把、电钻六把、控制点记号标志材料。 (3)、30 公斤铅锤两把。 1公斤铅锤两把
(4)、墨斗五个、记号笔、记号模板、油漆、毛笔、铅笔若干 (5)、拉力器三个。
1.3.1.11. 材料准备
(1)、50 角钢若干。
(2)、M12*100膨胀螺栓若干。 ( 3)、Φ 1、Φ 2 钢丝线若干。 (4)、Φ 0.8 鱼线若干。
1.3.1.12. 测量流程 现场测量分四阶段: (1)、设计测量阶段;(2)、施工
测量放线阶段; (3)、施工质 量检测测量阶段;( 4)、竣工图绘制测量阶段。 本方案主要对前两阶段流程进行说明。 1、 4 阶段操作流程相同。 (1)、设计测量流程 熟悉施工图→业主、总承包提供原始测量数据及现场点位→了解现场情况(总承包 施工情况,项目施工组织)→编制测量放线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方案对设计测量 放线进行分析并编制出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控制点设置(平差计算及误差分析)→进行 现场结构返尺(现场测绘)→将返尺数据绘制现场结构图(平立面)→绘制结构图与理 论结构图进行比较分析→土建结构整改或进行施工图调整→确定施工图并按图下料→ 现场按图施工。
(2)、现场按图施工测量流程,过程质量检验测量流程 熟悉施工图→业主、总承包提供原始测量数据及现场点位→了解现场情况(总承包 施工情况,项目施工组织)→编制测量放线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方案对施工测量 放线进行分析并编制出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控制点设置(平差计算及误差分析)→仔细 分析图纸及现场情况分析, 将现场不能以传统方法确定部分进行全站仪定位 (三维定位) →将点位进行偏移, 延伸等辅助线后将点位落在已完成建筑结构上→过程中全站仪质量 跟踪测量(相对位置偏差的对边测量) 绝对位置偏差的坐标测量→幕墙面板安装完成 (全 站仪跟踪质量检测)
1.3.1.13. 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总控布线
(1)、测量与复核基准点 测量放线各阶段使用点位布控必须统一,依据是总承包提供测控制点图及点位。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仔细阅读并熟悉施工图,并请监理、总承包提供施工场地测量 放线控制点位图,并且现场指定其控制点位。项目拿到总承包控制点位图及现场指定点 位以后要对现场总承包点位进行复核,用进口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测量各点坐标值是 否正确,有标高值的控制点标高是否正确,其点位是否有松动变形现象。
A1(12590.835,27953.443) A2(12653.229,27835.576 ) B7(12687.59,27880.611 ) B6(12757.822,27926.234 ) G04( 12826.78,27996.269 ) G03( 12730.219,28066.005 ) B40( 12663.529,27982.715 ) 测量放线内部控制原点
我司布控会充分考虑点位的使用时间,通视情况及会不会受到破坏,过程中经常对 控制点进行复测。
我司将测量控制点布置好后,对测控点进行平差校核,并绘制幕墙测量控制点位图 (测量控制点位图在施工总图中绘制) ,将测控点
测量放线外控制原点
三维数据及测量控制点位图一道交与 总包及监理进行验线,验线无误后方能使用。过程做好签字手续。并将布控成果交与总 包为各单位共享,保证各单位施工的一致性。
1.3.1.14. 设计测量测绘。
(1)、在结构施工过程的同时,我司将对总承包结构进行测量,我司采用进口高精 度索佳全站仪,利用其免棱测量模式,将现场结构轮廓三维坐标值测出。一般部位一米 一个数据,关键部位半米一个数据。
(2)、测量外业采集完成后,内业将测量返尺三维数据施工图的特点绘制在施工图 的平立面图上,绘制成现场结构实际图。
(3)、项目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结构实际图进行分析对比,提前提出结构偏差情况, 过大偏差预先提请土建单位进行处理。 如有因设计变更或影响结构安全的偏差不能进行 处理,项目技术人员汇同设计人员对设计进行局部调整, 按程序报批后做为最终施工图。
(4)、根据调整报批后的施工图,项目技术、设计全面组织下料。现场将按图全面 组织施工。
1.3.1.15. 施工放线
( 1)、幕墙施工放线: 幕墙施工放线目的是利用已确定后的内控点及外控点将幕墙轮廓线在建筑体上绘 制出,幕墙在建筑体外测,其轮廓线根本无法绘在结构上。我司将幕墙轮廓线进行向内 偏移 500mm,将偏移线绘制在建筑结构上,项目般分两步对幕墙轮廓线进行三维控制, 一步进行平面的控制,是通过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得到,另一步是标高上的控制,是通 过全站仪进行高差定位得到。 平面轮廓偏移线在现场弹出, 标高线在立面结构上标出后, 现场施工人员利用传统的角尺,水平尺,钢圈尺、线锤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种测量方法 即保证了精度的总控,又使测量放线任务得分解,保证了精度也保证了进度。
2)、施工放线的具体方法:
(1)、平面偏移轮廓线的放线: 在施工平面图上将幕墙轮廓线向内偏移,偏移的实际距离可以自行确定,根据本工 程结构特点偏移 500mm。将施工图电子版图坐标原点建成与测量控制网的坐标原点一致。 获取幕墙轮廓线坐标值(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不同,要对获取的数值正负号进行
处理)为测量快捷,每能通视的直线段间只取两端点值。现场放出其端点, 过程中由 于土建结构的影响,可能对测量点要进行转点,过程中为保证精度,只能由控制点进行 一次传点。)
幕墙外轮廓偏移线(红线示意部分)
然后将全站仪移至一端对中调平,描准端点,锁定水平,进行直线放线可以得到直 线。如需要中间点的坐标,在端点进行坐标测量即可。将测量点位用墨斗弹在结构上。 用仪器测量放线点得到点线图也整个施工图对现场进行详细的交底。 保证现场弹出线使 现场能用传统工具在 500mm进行控制,保证精度。
特殊部位可以根据需要在施工图电子版图得到坐标值后,从外控制点测得。同时项 目技术将放线图与现场利用传统方法定位余下部分尺寸数据以图纸形式交底。
(2)、楼层标高线的放线:
本工程标准楼层层高为 4.4m,标高线的获得, 可以根据过程中因总承包单位便于施 工的内控网洞口向上进行绝对高度的放线获得:方法如图
幕墙竖向投测示意图
获得仪器架设点的标高点,测得仪器高,将所测楼板上放一平板,保证平板与所测 楼板间密缝并且水平,将全站仪打到铅锤,用全站仪免棱镜测得仪器到平板间距离。测 得所测楼层内控洞口处标高, (测点标高 +仪器高+测量值 =所测楼层标高)。依次测得各 楼层内测点洞口处标高,然后通过全站仪对边测量方法将标高值测放到外围柱子上。
平面记号点与标高点记号如下,都以十字点明确标高值及平面点位。如图
现场测量标记示意图
1.3.2. 现场外控点、线布置
(1)、依据放线平面图,把经纬仪架设在与幕墙定点对应的楼层主控线点上,依主 控线为起点旋转 90 度定点,定点完毕后用墨斗进行连线,再对照放线图用钢卷尺,从 主控线的点上顺 90 度墨线量取对应尺寸,把控制幕墙单元板块进出、左右的一个点进 行定位,也就是每个点 X、Y 坐标的定位。再用水平仪检查此点是否在理论的标高点上, 也就是每个点 Z 坐标的定位。
幕墙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2)、用 L50 角钢制成支座,在定点位置用胀栓固定在楼台上。每个支座必须保持 与对应点在同一高度。再用墨斗把分格线延长到支座上。沿墨线从新拉尺定点在钢支座 上,用Φ 2.8 麻花钻在标注的点上打孔。以此方法从首层开始每层在楼层的每个面上钢 支座定外控点。
(3)、外控点做完后,用钢丝进行上下楼层对应点的连接,这样外控线布置就完成 了。(外控钢丝线间距和倾斜长度太大,会导致中间部位控制线塌腰,对施工精度会造 成影响,规定两点间距大于 50m的外控线,在总长度二分之一处对应楼层也要投测主控 线,作为外控线中间部位是否偏差的检查依据线或在此部位增加控制支点。若遇到有风 天气就也能进行施工。 )
4)、放线完毕后必须对外控点进行双重检测,确保外控制线尺寸准确无误: a、用钢卷尺对每个单独立面的平面四边边长每个边得小分格进行尺寸闭合。再用
水平仪把 1m线引测在钢丝线上,在钢丝对应高度上粘上胶带做好 1m标高线标记。
b、为了及时准确的观测到施工过程中节后位移的准确数据,必须每天对现场的结
构进行复查,检查数据及时反馈设计作出对应解决方案。例如:为便于结构检查方便、 简捷、准确、及时,将外控点在首层重新放置一次,使首层外控点与上面各楼层外控线 点垂直投影重合。所以每天只要把激光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外控点上,打开激光竖开关, 检查激光点是否与各楼层外控点重合,就可以检查出结构是否产生的施工误差,确保工 程的顺利施工。
1.3.2.1. 过程质量检验测量
(1)、过程中质量检验常用简便方法,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幕墙钢结构安装及面板 安装定位后测量其缝中,可挂钩中心,测量结果值,高差为零时两值水平,平距为零时 两值垂直。
当精确知道点位偏差的详细值,采用坐标测量测量,我司用先进全站仪免棱镜能高 效的外控点上进行坐标测量。外业将测量结果测出后交内业进行数据处理。
(2)、内业对对边测量数据按规范限差进行筛选,得到需要整改的部位。 内业将质量测量三维坐标值数据绘制在平立面施工图上,与施工图进行对比,可以 精确得到现场所测点位与施工图的偏差, 按规范对数据进行筛选, 量化需要整改的内容, 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由于高效的测量工作也保证了施工进度。
1.3.2.2. 测量放线误差控制标准
( 1)、标高
a、± 0.000 至 1 米线≤ 1mm; b、层与层之间 1 米线≤ 1mm;
c、总标高± 0.000 至楼顶层≤± 1mm。
(2)、控制线
a、墙完成面控制线≤± 2mm; b、到外控线≤± 1mm; c、结构封闭线≤± 2mm。
( 3)、投点
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 1mm。
1.3.2.3. 资料汇总
技术交底记录; 基线复核记录;
结构检查记录; 施工队放线报验单; 项目部放线报验单。 监理及项目验线结果表
1.3.2.4. 测量放线质量保证措施
(1)、我司为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及整速,购买了两台高精度日本索佳全站仪,精 度有保证。
(2)、项目专门的测量放线人员,保证测量人员固定。
( 3)、对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利用全站仪把长度尺寸控制在 1mm内。每个步骤施 工中技术员及质检员, 严格验线制度,随时关注并检查、 复核。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1.3.2.5. 测量管理制度
(1)、完善的测量管理制度。严格的测量放线方案审核制度,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正 规的技术交底。并严格各项交底的落实。
(2)、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 定具体方案后审核可进行放样。
(3)、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及现场的实际位置,并经常巡视控制点 的保护情况,提醒附近施工人员注意对控制点进行保护。
( 4)、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的进度情况, 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5)、经常与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部位尺寸,并及时 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6)、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保持一起的清洁,灵敏,并定期进行自检。 (7)、所有测量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并进行良好的保存。 (8)、施工测量管理表
序号 工作内容 测量方案编制 测量方案批准 测量方案实施保证 测量设备的购置和检测 负责人 生产经理 技术员 班长 测工 1 2 3
• • • 4 •
序号 工作内容 测量设备的保养、保管 测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测量方法掌握 测量条件完善 测量记录签字 测量表格、图文归档 负责人 生产经理 技术员 ○ ○ 班长 • • • 测工 • • • 5 6 7 8 9 10 • • • • • • ○ • 11 纠偏方案, 测量终值分析 • ○ 1.3.3. 基准复核及放线 1.3.3.1. 说明
由于单元式幕墙所有构件均在加工产内预制成形, 所以对现场安装基准线及安装精 度有较高的要求,基准复核及放线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单元板块的安装精度及质量。
1.3.3.2. 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 标高基准线的复核→确定幕墙施工测量放线的基准层→复核基准层土建 基准点、线的闭合情况→做出转接件施工所需要的辅助测量线。
1.3.3.3. 基本操作说明
(1)、标高基准线的复核
以土建的± 0.00 标高为基准,利用水平仪, 50 米长卷尺及适当重量的重物,每隔 一个区为阶段复核土建标高的正确性。
如果发现土建标高不准确,应另作标记,并应由“幕墙专用”的标识,将复核情况 上报总包及监理。
我司“幕墙专用”标识示意图
2)、标高复核时应着重注意由于楼体沉降而产生的主、裙楼标高不一致的情况,
应确保标高的一致性。
(3)、确定幕墙施工测量及放线的基准层,基准层的合理选择可以减小测量工作的 难度,并能提高幕墙安装的精度。进行基准层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个基本准则: a、楼体平面变化层确定为一基准层;
b、两基准层间隔层数不易大于 7-8 层;
(4)、复核基准层土建基准点、线的闭合情况
a、用垂准仪复核不同基准层基准点的直线度,如发现偏差超过许用值,应在测量
孔处另作标记,并且上报总包及监理单位;
b、用经纬仪、 50 米长卷尺,复核基准层内基准点、线的角度、距离,如发现偏
差 应进行均差处理;
c、测量时应注意考虑温度、拉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修正。
(5)、做出转接件施工所需的辅助测量线,以复核无误的基准点或基准线为依据, 利用米尺、经纬仪做出施工转借鉴所需的测量线。
1.3.3.4. 所需工器具及人员
(1)、器具: 垂准仪、经纬仪、水平仪、 50 米长卷尺、墨斗、油性记号笔; ( 2)、人员:
共两组,每组配测量工人 2 人,幕墙安装工 1 人。
1.3.3.5. 作业时间: 埋件清理结束,转接件安装之前。
1.3.3.6. 管理要领 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土建提供的测量放线指标书; 确保所有
使用仪器,必须经过计量单位复核; 在复核过程中发现较大偏差时应及时与总包、监理沟通; 资料装订成册交资料室存档。
1.4. 预埋件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埋件安装涉及所有幕墙系统埋件的安装工作。为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配置相关人 员、设备,制订计划和技术方案,并应严格遵照执行。本工程投标图纸为平板埋件,槽 式埋件作为备选方案,进场后根据主体结构的实际施工进度及幕墙深化设计图纸,我司 合理选择埋件形式,本节就两种形式的埋板分别进行阐述说明。
槽式埋件示意图平板埋件示意图
1.4.1. 平板预埋件施工方案 1.4.1.1. 预埋件的现场关键控制
( 1)、放线定位的准确性
( 2)、与土建部门的协调 由于是交叉施工,所以与土建部门的沟通协调尤为重要。
施工中,不仅要根据土建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浇注计划安排我们的相应施工工序,而 其要密切注意现场的实际浇注情况,进而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3)、预埋件的固定方式 为了使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至于因震动产生移位增加新的误差, 故对预埋
件必须进行加固。可采用拉、撑、邦扎、钢钉固定等措施进行加固,以增强预埋件的抗 震力。采取点焊固定时,施焊时要注意只能焊在箍筋上,避免点焊主筋,破坏主筋承载 力。必要时可以加构造钢筋帮助焊接固定埋件。
1.4.1.2. 预埋件与结构的检查
(1)、埋件上下、左右的检查
在测量放线过程中, 预埋件的检查与结构的检查相继展开, 测量人员将埋件标高
线、 分格线均用墨线弹在结构上,依据十字中心线,施工人员用尺子进行测量,检查出埋件 左右、上下的偏差。 (如下图 )
(2)、埋件进出检查
埋件进出检查时,测量放线人员从首层与顶层用钢线检查,一般在 15 米左右布置 一根钢线,为减少垂直钢线的数量,横向使用鱼丝线进行结构检查,检查尺寸计算:理 论尺寸 - 实际尺寸 =偏差尺寸
侧视图俯视图 (3)、埋件检查记录 埋件进场检查过程中,依据埋件编号图进行填写上
下、左右进出位记录表。
1.4.1.3. 结构偏差的处理
预埋件检查完毕后, 将记录整理成册, 用尺寸计算的方法对每个埋件尺寸进行分析, 依据施工图给定的尺寸,检查结构尺寸是否超过设计尺寸偏差。
依据测量所得的结构偏差表,经计算超过设计尺寸,首先与设计进行沟通,将检查 表提交给设计进行分析,若偏差超出设计范围,则要报告业主、监理和总承包单位,共
同做出解决方案。推荐如下方案:
(1)、土建将偏差结构进行剔凿
(2)、将幕墙完成面向外推移 ( 3)、部分剔凿、部分推移
1.4.1.4. 预埋件偏移处理 当锚板预埋左右偏差大于 30mm时,角码一端已无法焊
接。 预埋件若超过偏差要求,应采用与预埋件等厚度、同材质的钢板进行补板。锚板埋 件补埋一端采用焊接方式,另一端采用化学螺栓固定。
1.4.1.5. 纠偏施工流程 根据工程特点和任务分配,埋件安装子系统的主要工作流
程如下:下达安装计划→ 埋件的检验→埋件安装→过程验收→方垫片等满焊→最终验收
(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向埋件安装组下达任务计划;
(2)、埋件安装组对相应的埋件进行检验,确保无质量、安全隐患后,运输至待安 装的对应位置;
(3)、依据每个埋件的水平、标高两个方向的控制线给相应的埋件进行定位; (4)、内部进行自检埋件的安装质量,合格后报项目部进行验收; (5)、合格后可进行埋件方垫片的满焊、涂刷防锈漆工作;
(6)、完成后分批自检、互检、报项目部验收,由项目质量部报监理验收; (7)、全部合格后内部与下道工序做交接检工作。
1.4.2. 槽式预埋件埋设方案 槽式埋件作为本工程的备选方案,本节针对槽式埋
件进行重点阐述说明,主要内容 如下:
( 1)、预埋件埋设之前,首先进行技术交底, 特别要说明转角位置埋件的埋设方案,
并填写《技术交底》表备案
(2)、当每一层楼土建梁柱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预埋件点位布置图及标高尺寸, 根据土建梁柱尺寸控制线,在钢筋上视具体情况用红笔划出预埋件埋设控制线。如图所 示:
(3)、在埋设预埋件之前,当土建支模时,就进行分格,将预埋件分格线弹在底模
外檐口处。如图所示:
( 4)、根据埋件施工图埋件分布的情况, 对埋件以轴线右边起第一个埋件进行编号, 从 1 至若干个进行埋设 (参见下图)并以我司的埋件检查表填写埋件埋设的情况。 上下、 左右、前后将埋设的情况记录下来,埋件埋设后填写《隐蔽验收单》并附《检查表》报 监理验收。
1.4.2.1. 预埋件施工工艺
测量定位线
绑扎固定
混凝土浇筑完模板拆除
清理埋件 安装螺栓
1.4.2.2. 预埋件埋设的要求
(1)、预埋件在埋设过程中,要以多轴线进行埋设,相对来说轴线之间的精确度足 以满足埋件的几何尺寸,若以单轴线定位,丈量过程中尺寸误差会积累,造成埋件的偏 位,相对轴线偏差小于 20mm,如图所示:
(2)、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
件位置偏差上下不应大于 10mm,上下测量依据底模用卷尺进行测量。如图所示:
(3)、当土建梁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将预埋件用铁丝临时固定在钢筋上,或点焊在 箍筋上。
(4)、若预埋件埋设中碰到埋件在箍筋的空档处,则可添加辅助钢筋,或用铁丝与 主筋扎牢。
( 5)、预埋件在埋设过程中, 一定要紧贴模板 (参见下图),上下、左右偏差到 20mm 影响不大,而前后倾斜将造成角码与埋件之间接触减少,施工难度加大。采取措施,加 垫铁块等均为点接触,受力将受影响。这时候只能采用楔型铁块辅助修正,这样势必造 成施工周期长、成本增加。
(6)、埋件埋设好以后,在浇捣砼时,要注意保护埋件。混凝土施工的振动棒在埋 件边应延长振捣时间,埋件周边的砼一定要浇捣密实,避免产生漏浆及空鼓现象,影响 埋件的质量。
7)、预埋件在墙面埋设时,在浇混凝土时,应跟踪进行检查,若埋件高出混凝土
应立即往下打,使埋件与混凝土面一样平。如图所示:
(8)、结构阴阳角的埋件处理
a、阴角部位埋件的埋设,依据幕墙安装的需要在角位处拉开 50mm,否则影响今后
施工安装。如图所示:
b、阳角部位埋件的埋设,阳角处的埋设应与阴角处埋设相反,角位两个埋件应
贴 边靠紧。如图所示:
9)、剪力墙处埋件施工
般情况下, 待剪力墙模板合模后埋件无法进行调整, 因而在合模前将埋件固定好,
采用吊线法进行,埋件与线锤退缩 5mm,以免影响合模。如图所示:
10)、当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应做好记录,并填写预埋件安装检查表。如后表:
施工部位: 测量放线 编号 出入 左右 测量放线 编号 出入 左右 上下 倾斜度 备注 上下 倾斜度 备注 1 n 2 n+1 3 n+2 4 n+3 5 n+4 6 n+5
7
n+6
8 n+7 9 n+8 10 11 n+n 施工员:日期:
(11)、预埋件安装时,每进场一批埋件都要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记录,并填写埋 件进场验收记录表。如下表:
预埋件进场验收记录表 项目名称:供应商:产品名称: 到货日期:批号:型号:数量:
序号 检验项目 产品保证文件 钢板尺寸偏差 钢板厚度偏差 锚筋长度偏差 焊接质量 镀锌质量 外观质量 拉拔试验质量 质量情况 备注 1 2 3 4 5 6 7 8 检验 结论 备注 检验人:检验日期:年月日
1.4.2.3. 槽式埋件偏位处理工艺
(1)、槽式埋件高度(垂直)方向偏位处理方案 槽式埋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偏位,分别为正偏差(埋件高出混凝土)与负偏差(埋件 低于混凝土)。
对于正偏差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为埋件与结构面同时增高,可通过板块挂件螺栓来调节标高 第二种为埋件突出结构, 可采用填充灌浆料和加垫钢板的方式将埋件镂空位置填充, 最后通过板块挂件螺栓来调节标高。
对于埋件的负偏差,则是通过填充灌浆料和加设钢板的方式将板块钢支座垫高。
加设垫块调整预埋件示意图
(2)、槽式埋件水平(平面)方向偏位处理方案
针对槽式埋件水平偏位的处理, 采用化学螺栓固定槽式埋件的方式对支座进行安装 固定,安装时,应选用与槽式埋件等强度的化学螺栓代替,同时需要按规范要求,进行 拉拔试验
化学螺栓固定槽式埋件示意图
1.4.3. 后置埋件施工方案
1.4.3.1. 后置埋件施工流程 根据工程特点和任务分配,后置埋件安装子系统的
主要工作流程如下:下达安装计 划→后置埋件的检验→埋件安装→过程验收→方垫片等满焊→最终验收
(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向后置埋件安装组下达任务计划; (2)、后置埋件安装组对相应的后置埋件进行检验,确保无质量、安全隐患后,运 输至待安装的对应位置;
(3)、依据每个埋件的水平、标高两个方向的控制线给相应的埋件进行定位; (4)、内部进行自检后置埋件的安装质量,合格后报项目部进行验收; (5)、合格后可进行后置埋件方垫片的满焊、涂刷防锈漆工作;
(6)、完成后分批自检、互检、报项目部验收,由项目质量部报监理验收; (7)、全部合格后内部与下道工序做交接检工作。
1.4.3.2. 后置埋件的安装
(1)、后置埋件的安装基准 依据测量放线组所定墙体上的竖向控制墨线,以及垂直方向处的轴线控制钢丝线, 对进出、左右进行控制,水平方向以结构上所弹的水平标高墨线作为安装基准。
(2)、后置埋件安装
a、采用硬纸板或塑料板制作一只和后补埋板相同大小、 中心孔位完全一样的模
板, 模板上刻划横向和纵向的中心线。
b、将模板上的十字中心线对准墙面上的后置埋件中心线,采用铅笔沿模板上的
孔 位在墙面上划出打孔位置。
c、采用冲击钻配套合适的钻头在相应的位置打孔,完毕后采用气筒、毛刷清洁
内 部灰尘。
d、将药剂放入孔内后安装螺杆,膨胀螺栓直接安装螺杆。
e、待药剂凝固后,安装埋板,在螺杆上套上设计指定的钢方垫片后安装螺帽,
并 将其拧紧。
f 、再次检查后补后置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确, 中心十字线和墙面的十字线是否
重合, 不符合要求的采用铁锤敲击钢板做相应的调整。
g、采用电焊将钢方垫片与后补钢板之间满焊处理 1.4.3.3. 后置埋件的检查与纠偏
(1)、后置埋件与结构的检查
a、后置埋件上下、左右的检查 在测量放样过程中,预后置埋件与结构的检查相
继展开,测量人员将后置埋件标高 线、分格线均用墨线弹在结构上,依据十字中心线,施工人员用尺子进行测量,检查出 后置埋件左右、上下的偏差。
b、后置埋件进出检查 后置埋件进出时,测量放线人员从首层与顶层用钢线检
查,一般 15 米左右布置一 根钢线,为减少垂直钢线的数量,横向使用鱼丝线进行结构检查,检查尺寸计算:理论 尺寸-实际尺寸 =偏差尺寸。
后置埋件进场检查过程中, 依据后置埋件编号图进行填写上下、 左右进出位记录表
(2)、结构偏差的处理 a、预后置埋件检查完毕后,将记录表整理成册,用尺寸计算的方法对每个后置埋 件尺寸进行分析,依据施工图给定的尺寸,检查结构尺寸是否超过设计尺寸偏差。
b、依据测量所得的结构偏差表,经计算超过设计尺寸,首先与设计进行沟通,
将
检查表提交给设计进行分析,若偏差超出设计范围,则要报告业主、监理和总包,共同 做出解决方案。推荐以下方案:
(a)、土建将偏差结构进行剔凿; (b)、将玻璃完成面向外推移; ( c)、部分剔凿、部分推移。
c、预后置埋件偏移处理
1.4.3.4. 后置埋件的施工 若后置埋件发生偏差,应将结构检查表提供给设计,
设计师依据偏差情况制订后置 埋件偏差施工方案,以及补埋的方式,并提供施工图及强度计算书,然后根据施工图进 行施工。后置埋件一般采用 Q235B锚板,锚板采用相应的防腐处理。锚板分别通过膨胀 螺栓和化学锚栓与结构连接。
(1)、施工准备 a、后置埋件补埋施工图及强度计算书应提交给业主、监理认可,待确认后方可施 工。
b、化学锚栓在施工之前应进行拉拔试验,按照各种规格每三件为一组,试验可
在 现场进行。
(2)、施工步骤和要求
a、测量放线人员将后置埋件位置用墨线弹在结构上,施工人员依据所弹十字定
位 线进行打孔。图示:
b、为确保打孔深度,应在冲击钻上设立标尺,控制打孔深度。冲击钻如下图
示:
c、打孔深度及打孔直径依据下表进行,混凝土配孔直径(适应 ASQ混凝土强度
为
C25~C60
螺杆直径( mm) 8 钻孔直径钻孔深度 ( mm) ) (mm) 10 80 安全剪力( KN) -- 安全拉力( KN) -- 10 12 16 12 14 18 90 110 125 12.6 18.3 28.9 13.8 19.8 34.6 20 25 170 54.0 52.4 a)、由于同一种直径的螺杆长度并不相同,故钻孔深度仅供参考;
(b)、安全剪力和安全拉力是根据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而测定的,不能作为设计施 工依据,实际承受能力应以现场的拉拔实验为准。
d、在混凝土上打孔后,应吹去孔内的灰尘,保持孔内清洁,项目质检员应跟踪
监 督检查。
e、打完孔后,分别将膨胀螺栓和化学锚栓穿入钢板与结构固定。安装膨胀螺栓
时 先将螺杆插入孔中,再慢慢用力将螺母拧紧,促使膨胀片膨胀,与孔壁混凝土产
生膨胀 挤压力,并通过剪切摩擦作用产生抗拔力与结构砼连接;膨胀螺栓锚入时必须保持垂直 混凝土面,不允许膨胀螺栓上倾或下斜,确保膨胀螺栓有充分的锚固深度,膨胀螺栓锚
入后拧紧时不允许连杆转动。膨胀螺栓锁紧时扭矩力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安装化 学锚栓时先将玻璃管药剂放入孔中,再将锚栓进行安装。放入螺杆后高速进行搅拌(手 枪钻转速为 750转/ 秒),待洞口有少量混合物外露后即可停止。
化学锚栓与混凝土面应尽量成 90 度角,即垂直于混凝土面。图示:
g、当化学螺栓施工完毕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步施工,而必须等到螺栓里的化学
药剂反应、凝固完成后方可开始下步施工。具体时间见下表示:
化学反应时间 温度(℃) 凝胶时间(分) 硬化时间(分) -5 ~ 0 0~10 10~20 2~40 h、后置埋件安装示意图如下:
60 30 20 8
300 60 30 20
1.5. 转接件施工技术方案
1.5.1. 概述
转接件的安装精度将影响到单元板块的安装精度, 其安装精度的保证是最终单元幕 墙的安装质量的保证, 即单元幕墙外表面的平整度是依靠转接件的安装精度和单元幕墙 组件构造厚度的精度来保证的,对于转接件的安装调整,其所用的工时可能是吊装固定 单元板块用的工时的 3-5 倍,由此可见,转接件的安装、调整是单元板块在吊装之前的 最为关键的工序。
转接件的安装精度的保证很大一部分是靠测量定位的准确度来决定的, 即转接件垂 直度、平面度等。
幕墙转接件示意
转接件可调节量为: 平面内水平调节± 50mm; 幕墙平整度调节± 25mm;
平面内竖向调节± 10mm;
转接件可调节方向示意图
1.5.2. 安装工艺
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转接件的运输及存放→楼层内转接件安装→模板复核→钢 结构吊装完成后调整→所有紧固螺栓的力矩检测→检查→记录。
1.5.3. 基本操作说明
1.5.3.1. 熟悉图纸:了解前段工序的变化、更改及设计变更。
1.5.3.2. 转接件的运输及存放:转接件及附件由人货两用梯运至存放层,分类
整 齐堆放,在靠近核心筒的指定区域。
1.5.3.3. 单元幕墙转接件的安装步骤:
幕墙转接件安装调整示意图
1)、转接件的安装定位:由于土建偏差的存在允许连接件定位时,在进出方向及
左右方向有一定偏差,但在标高方向应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连接件的安装标准为:
a、Z 进出方向 5mm b、X 左右方向 2mm c、Y 标高方向 0~-3mm d、顶面水平度≤ 1mm/100mm
(2)、转接件的精确定位:依据已拉设完成的定位钢线对转接件进行精确定位,转 接件相对钢线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标准如下:
a、进出方向 0.5mm b、左右方向 0.5mm c、标高方向 0~-3mm
d、顶面水平度≤ 1mm/100mm 注:由于单元幕墙板块吊装后在标高方向还具有一
定的微调能力,故此处不做过严 要求。
1.5.3.4. 基准转接件定位后,转接件与预埋件首先进行固定,待各层转接件全
部 安装完成,并经模板复核无误后全部转接件可进行固定。
严格控制转接件挂接定位与连接件的距离。这样就可控制转接件的角度偏差,又可 控制转接件的进出偏差,但得注意的是在定位时要考虑到转接件豁口距处沿的偏差,并 进行适当修正。
通过通长的米尺,实现转接件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定位过程中要将两基准转接件间 的间距偏差均布到每一分格当中,避免产生误差积累。
1.5.3.5. 对安装完成的转接件的进行必要模板复核, 对幕墙转角部位需进行必
要 的模板复核。此过程相当于单元幕墙板块的预安装,因为模板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已充分 考虑了单元幕墙板块挂件与转接件的配合精度。只要转接件能与模板吻合,就可实现板 块的顺利安装。对于与测量放线基准层相邻层间的转接件模板复核率应为
100%。
1.5.4. 转接件安装流程
安装 T 型连接件→安装托板连接件→安装调节螺杆及下部铝合金托→转接件分
解图 →安装挂接支座
1.5.5. 转接件安装检测
转接件紧固螺栓的力矩检测因转接件为板块式单元幕墙的承力部件, 各部位螺栓应 认真检验锁紧力矩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这对于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在转接件安装完成后,安装工人应 100%自检并填写《转接件安装位置检查表》 ,现 场质检员 30%抽检合格后,填写《工程报验单》报监理验收。
1.6. 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方案
1.6.1. 概述
所在位置:塔楼酒店及办公区域外立面 2-101 层标准层部位。分格尺寸:标准板块 1500mm宽× 4200mm高。
幕墙特性:该系统为具有横向装饰条单元式幕墙系统,该系统包括采光玻璃、层间 玻璃。单元板块由连接角码固定到楼板边缘。横向装饰条挑出玻璃面约 175mm。
1.6.2. 单元幕墙施工流程图
1.6.3. 单元幕墙安装
转接件安装
1.6.3.1.
1.6.3.2. 吊运准备
1.6.3.3. 吊具安装
1.6.3.4. 吊装
1.6.3.5. 防坠措施
1.6.3.6. 标高跟踪检查
1.6.3.7. 防水压盖安装
1.6.3.8. 排水槽闭水试验 1.6.3.9. 避雷安装 1.6.3.10. 安全防护
1.6.3.11. 安装完成
1.6.4. 主体结构柱处、施工电梯收口处单元幕墙安装
1.7. 塔冠幕墙施工技术方案
1.7.1. 概述
塔冠幕墙结构体系布置复杂,从屋面层至幕墙顶端的高度达到了 15.9m,同时屋顶
层凸点与凹点之间的距离差达到了 3.1m。塔冠主要为玻璃单元幕墙系统(塔冠) 、直立 锁边金属屋面以及检修步桥等。拟采用塔吊进行幕墙材料的垂直运输,并同一存放在第 101 层(天际会所)室内地面;采取在 101 层室内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方式给移动小吊车 及屋面提供作业平台,进行塔冠单元幕墙及金属屋面的安装。
塔冠幕墙效果图 1
塔冠幕墙效果图 2
塔冠幕墙平面
图
1.7.2. 具体的施工方法 1.7.2.1. 主体钢结构安装完
成
1.7.2.2. 搭设满堂脚手架
1.7.2.3. 安装单元板块
1.7.2.4. 安装金属屋面
1.7.2.5. 安装完成
1.8. 折线位置单元幕墙施工技术方案
1.8.1. 概述
本工程幕墙外形为多面棱柱,钻石切面造型。整栋塔楼依靠斜折线的单元式幕墙拼 接方式来实现整体的曲面造型,从而在立面上形成建筑要求的凹凸交错的立面形状。斜 折线位置单元幕墙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精度要求高,须突出本工程的建筑效果。
折线位置处单元幕墙效果图 1
折线位置处单元幕墙效果图 2
折线位置处大院幕墙效果图 3
1.8.2. 折线位置处单元幕墙板块安装顺序
为了便于单元板块的顺利插接及折线的精度控制, 折线位置处须始终遵循优先安装
折线以下的单元板块,最后安装折线以上的单元板块的安装顺序。
折线位置处单元板块安装顺序示意图
1.8.3. 具体的施工方案
1.8.3.1. 凹点折线位置单元幕墙安装方案 1)、先安装折线下方的单元板块
折线下方单元板块安装完毕示意图
2)、尖角顶部单元板块作为整体进行吊装。
三角单元板块吊装示意3)、完成尖角顶部区域单元幕墙的安
图 装。
移动小吊
车
三角单元板块
折线以下单
元 板块
凹形折线位置单元幕墙完成效果图
1.8.3.2. 凸点形折线位置单元幕墙安装方案
(1)、先将尖角朝下的单元板块作为整体进行吊装安装完毕。
移动小吊
车
三角单元板 块
2)、安装折线上方的单元板块。
折线上方单元板块吊装、插接示意图3)、按一定顺序安装剩余单元板块。
4)、安装完成
1.9. 空中大堂钢结构及单元幕墙施工技术方案
1.9.1. 概述
玻璃单元系统位于空中大堂 223.2-230m,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完成加工, 采用钢框架 单元幕墙的形式进行安装,基层钢框架作为单元玻璃幕墙系统的受力构件,采用室内搭 设脚手架进行安装,室外单元玻璃幕墙采用移动小吊车进行安装。保证各种构件、单元 板块在高空的施工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凸形折线位置单元幕墙完成效果
图
空中大堂单元幕墙系统示意
1.9.2. 具体的施工方案 1.9.2.1. 主体结构完成搭设脚手
1.9.2.2. 钢龙骨安装 待转接件安装并调整好后,将钢龙
骨吊至安装位置。 横梁两端的高低应控制在± 1mm范围内,同一面标高偏差不大于
1.9.2.3. 单元板吊装
在横向钢龙骨上安装转接钢件,单元板块进行吊装挂件
。
3mm
1.9.2.4.
安装完成
1.10. 塔楼底部雨棚施工技术方案
1.10.1. 概述 塔
楼底部雨棚属于大型钢结构雨棚,外部包玻璃,内部吊顶部分为不锈钢管
格栅。
总共包含三个雨棚,分别位于塔楼的北、南、西侧,最大的雨棚长度约 37.85 米,由框 架玻璃系统配不锈钢包铝圆管装饰线条、 铝板系统组成与塔楼主体单元幕墙系统相呼应, 雨棚二次钢结构由我司完成。底层吊顶由不锈钢格栅与钢结构包铝板组成。其中北、南 侧雨棚为落地式。
塔楼底部雨棚平面位置示意图(粉色部
塔楼底部南侧雨棚整体效果图
塔楼底部南侧雨棚底部效果图
塔楼底部雨棚整体安装可靠,造型独特,具有现代的美感,与塔楼整体的装饰效果 遥相呼应。雨棚向外倾斜,以便排水,并设有排水沟系统,对此我司采用满堂脚手架进 行该雨棚的安装,采用汽车吊进行二次钢件的垂直运输及定位。
雨棚施工措施示意图
下面详细介绍在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保证方面将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并就具体的 施工方案阐述如下:
1.10.2. 施工工艺流程
控制线测设→钢结构检查→现场人员和设施准备→雨棚钢骨架结构误差测量→玻 璃安装→不锈钢板、铝板安装→注胶→不锈钢管安装→验收
1.10.3. 具体的施工方法 1.10.3.1. 控制线测设
(1)、首先与总承包单位确定好基准线和水准点,再用经纬仪放出控制线以及拐角 控制线。
(2)、将土建单位提供的基准中心线、水平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放钢线,定出幕墙 安装基准线。为保证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放完线后,用全站仪检测,调准。
(3)、由于本工程雨棚安装时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施工,根据施工图投测出地面定 测点,再搭设脚手架,然后依据地面定测点,使用激光垂准仪和采用拉线法将地面定测 点投测到脚手架搭设平台,确定钢构件安装位置。
(4)、测设出的控制点,用红漆标示,并加以保护。测设出的水平控制点,应设置 在永久性的结构上,用红漆清楚注明标高。
1.10.3.2. 钢结构检查
( 1)、经过测量放样得到幕墙结构实际的确切位置后, 应该根据钢结构支撑布置图, 校准钢构件的位置。
(2)、如果结构尺寸有偏离,须进行重新处理的,通知有关方可进行结构调整,直 至达到幕墙要求的精度。
1.10.3.3. 搭设满堂脚手架
在雨棚底部搭设满堂脚手架。
1.10.3.4. 构件加工图设计 依据施工图纸资料,结合结构检查和测量放样的数
据,进行雨棚加工图构件加工图 设计。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雨棚钢结构件加工图》 、《雨棚玻璃加工图》 、《雨棚装饰铝 板加工图》、《雨棚角码加工图》 、《雨棚焊接工艺图》 、《雨棚辅材加工及提料单》等等。
1.10.3.5. 构件加工及组装 构件加工是生产部门严格按照生产加工操作程序进
行的。 操作程序是指生产部从接 受任务到成品至现场全过程的生产活动和控制手段。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任务和下达任务 项目管理中心将加工图分类送至工厂相应的车间,制定生产加工计划,将相关任务 计划下达到各加工车间。
(2)、工艺编制和工时定额 根据加工图纸,编制各种加工零件的工艺卡片,同时,定额员根据工艺卡制定工时
定额。
(3)、车间加工 车间技术工人按工艺卡、图纸技术要求、质量等级进行机械加工。
(4)、质量检验 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质量检验,包括自检、抽检的执行。
(5)、包装、运输至现场 完成现场所需要的合格半成品和成品后, 即可按照不同的包装要求对不同产品进行 包装,并按一定的方法装车运至现场。
1.10.3.6. 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设施准备
(1)、施工人员安排 我司将组织专业雨棚施工队进行施工, 人员配置,施工队长 1 人,汽车吊司机 1 人, 专业雨棚施工队员 15 人(含检测员、信号员、电焊工、机械工、电工和小工等雨棚安 装所需的各类工种),预计 30 个工作日即可完成 1 个雨棚施工。
( 2)、施工设施准备
采用汽车吊对较大钢结构构件的进行吊装, 用手动葫芦辅助吊装。 另应准备电焊机、 打磨机 3 台、手电钻、注胶枪、测量放线设备、油漆等各种雨棚施工队常用的小型施工 设备及辅助材料等,均应在施工前准备到位。
1.10.3.7. 雨棚钢骨架安装
( 1)待全部材料进场且检验合格,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设施准备妥当,即可进行 雨棚钢骨架构件安装, 雨棚安装的主要技术依据为 《依据测量放样数据》 、《施工图》、《雨 棚加工图》、《雨棚安装现场技术及安全交底》等。
( 2)用汽车吊吊起钢通, 将雨棚钢结构高度调整确定后, 即可进行钢结构的焊接。 根据定位线确定钢结构的标高,先焊接主龙骨钢通,再焊接横向次龙骨钢通,最后进行 边部造型处的钢结构。
1.10.3.8. 雨棚钢骨架结构误差测量和隐蔽验收 完成雨棚钢骨架安装后,填写
《隐蔽验收单》附《雨棚钢骨架结构检查表》报监理 单位验收。
1.10.3.9. 面板安装 待钢骨架安装验收完毕后,采用汽车吊及电动吸盘进行玻
璃面板的吊装,利用满堂 脚手架安装玻璃。
1)、在龙骨上重新弹设玻璃安装中心定位线,所弹墨线几何尺寸应符合要求,墨 线必须清晰。
(2)、依据《雨棚玻璃编号图》 ,确定每块玻璃在雨棚上的位置, 安装前位
控制线, 因雨棚钢结构总有一些不平整,玻璃支撑点处需进行调整垫平。
1.10.3.10. 雨棚吊顶安装 待注胶等防水密封措施施工完毕,最后采用满堂脚
手架进行不锈钢格栅的安装。
1.10.3.11. 安装完成 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清洁处理,并做好成品保护标识,
防止损坏。
1.11. 大堂幕墙体系门斗施工技术方案
1.11.1. 概述 此系统位于塔楼入口处,含有框玻璃平开门、旋转门。玻璃面
板为
8mm钢化超白
+1.52pvb+8mm钢化超白夹胶玻璃。
1.11.2. 钢框架安装
1.11.3. 周边玻璃安装
1.11.4. 旋转门安装
1.11.5. 安装完成
1.12. 其他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1.12.1. 幕墙试验技术方案 1.12.1.1.
拉拔试验 根据埋件布置图,测量放线精确画出每个埋件的中心位置
线及孔距线,检查埋件下 方的混凝土是否填充充实, 如有空洞现场应报总包单位及监理, 对埋件进行拉力、 剪力、 弯距的测试,对不符合测试标准的预埋件必须
按有关规定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进行 处理。
拉拔试验示意图
数据记录
因本工程预埋件工作量大,难免发生预埋件位置偏差。预埋件位置偏差造成幕墙工 程不能正确安装的,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预埋件。为保证幕墙工程的结构力学 性能,本工程的后补埋件修正均采用化学锚栓。为保证本工程后补埋板所用的化学锚栓 性能可靠,同时为确信化学锚栓本身的性能和施工过程都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施 工过程中,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规范要求按比例对部分化学锚栓埋置后的力学 性能状况进行抽检, 抽检时应选取分布最具有代表性且从力学角度分析最不稳定位置的 化学锚栓,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对已埋设的化学锚栓进
行抗拨试验,以期对后补埋件分项
质量能够有效地控制。
(1)、通过现场的拉拔试验检验预埋槽件性能 ( 2)、施加设计荷载的 150%进行测试
(3)、顾问公司按照预埋板设计的复杂程度决定测试数量,但不能少于每楼层 5 个
(4)、预埋件的测试位置由顾问公司选择。
1.12.1.2. 四性试验方案 幕墙的物理性能(气密、水密、抗风压和平面内变形性
能)是幕墙系统的关键性指 标, 体现了幕墙的设计水平 , 通过玻璃幕墙四性试验,验证了本工程中幕墙本身的性能 以及安装工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 根据业主所发招标图纸制定出本工程的幕 墙物理性能试验方案,包括测试检测标准及试验样板尺寸、测试时间、测试程序、测试 方法。
(1)、性能等级
本工程幕墙的性能等级及检测标准如下:
序号 检测项目 抗风压变形性能 雨水渗透性能 空气渗透性能 平面内变形性能 性能等级 检测标准 1 2 3 4 4级 4级 3级 3级 GB/T 15227-2007 GB/T 15227-2007 GB/T 15227-2007 GB/T 18250-2000 2)、测试样板选择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性能样板应包括: 塔楼:针对大面标准单元玻璃幕墙系统,取两层高,宽度方向包括三个玻璃分格, 系统应包含玻璃、开启扇装配的组合。 根据图纸要求,塔楼测试样板节点选择位于?层:
我司将在样板安装 7天前通知顾问 /业主,便于顾问 /业主安排行程,有选择见证试 验的安装过程。
(3)、测试机构选择 根据本工程性能样板的规格、幕墙形式、幕墙特点以及考虑地理位置因素,拟选择 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作为本工程四性试验的检测机构。
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于 1985年 11 月经湖北省建设厅批准成立, 隶属省住建厅领导, 2006 年 7 月在省工商局注册为独立企业法人。 1992 年首次取得省 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证书 (CMA)和授权证书 (CAL),并分别
于 2002年和 2009 年通过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实验室认可和检查机构认可。
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汉南基地现有 10m×16m大型幕墙检测设备、
可以做( 2+7+4)m×12m阴阳角幕墙测试,这些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用外喷淋方 式,实验室箱体可以满足塔楼和裙楼的测试样板同步安装要求,保证测试的连续性,缩 短测试周期,不仅可以完成国标的物理性能测试,还能满足美标及欧标的上下、左右、 前后移动、动态水密和热循环、结露试验的检测要求,是华中地区最大最齐全的幕墙检 测设备。
检测设备可以满足异形幕墙试样的安装
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汉南基地距工程所在地成都近?公里, 车程
大约?个小时,十分便于业主及设计单位到场见证四性试验过程。
检测试验室到工程项目路线图
1.12.1.3. 材料复检
本工程需做复检的材料及检测项目如下:
序号 材料名称 钢材 结构胶 玻璃 铝板 铝型材 保温岩棉 检测项目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冷弯结果 180° 邵氏硬度、标准条件下拉伸粘结强度(结构胶复试) 露点、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 外观质量、涂层厚度、附着力 外观质量、涂层厚度、韦氏硬度、抗拉强度(普通铝型材) ,韦氏硬度 导热系数、容重、耐火等级 1 2 3 4 5 6
7 石材 弯曲强度、吸水率、放射性 需复试材料应有监理在场进行见证取样,材料复试需在业主、幕墙顾问、监理认可 的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
1.12.1.4. 现场淋水试验
在幕墙安装工程完成率达到 5%、10%、25%、50%、75%、 100%等阶段均应进行 现场喷水试验,保证所安装部位防水满足使用要求。
每次淋水试验时,若出现有漏水现象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讨论,查出漏 水原因,杜绝类似情况重复发生。
(1)、测试前准备
a、测试设备和仪器 现场淋水测试的设备和仪器主要有:喷嘴、吹风机、空气压
力表、气压控制阀、水 压表、水压控制阀、水压加压泵等。
b、主要组件 测试箱体:测试箱有透明塑料膜、胶布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制,密封
保护测试样板。
需制作一个内部测试箱体使得内部表层和连接处可以在水密性测试的时候较为容易观 察到。试验箱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与可能出项渗水现场的部位相接触或阻挡。至少需要 提供一个静电气压阀以测量实验箱内气压同外部的比值, 并且要保证数据读取时不受外 部风冲击,或被试验箱本身内部气流所影响。往实验箱内送气或排气需要控制好以防气 流不会直接冲击样板,实验箱安装完成以后需要进行检查和校验:
气流系统:一个可控制的通风机,压缩空气供给和排除系统,这种可以专门提供可 通过样板的最大压差的设备, 该系统必须提供在测试期间可以在固定气压下通过稳 定气流;
c、气压计量仪器
可以测量容许误差为± 2%或± 2.5Pa 的气压差。
d、淋水系统
采用 PVC材质的管材制作一个 1800*4800mm单元网格尺寸为 600*600mm网格式的喷 水管网系统,控制喷水最低速率为 3.4L/ ㎡ .min 并使其均匀的喷洒在测试样板外部表层。 淋水系统的水雾喷头均匀的布置在格网上, 并按 2000*2000mm的间距设置柔性支腿使水 雾喷头与测试样板间的距离保持在 400mm,另外在喷淋过程中需要将淋水系统用玻璃吸 盘固定在样板上防止喷水时出现大幅度的摇摆和晃动, 同时能保证在网格范围内水能均 匀的喷洒到样板表面;
e、引入装有喷嘴的格网内的水管,需要配备一个水压表和一个水压调节阀,现
场
测试水压需要调节到与喷雾系统计算得出的压力值一样。
f 、吊篮和水源准备 提前在所测试部位将吊篮架设到位,并经过检查保证其运
行良好,使用安全; 预备好最近的消防水阀及相应的供水管线,保证供水畅通。
g、淋水试验流程 整个测试过程需幕墙业主、监理、总包及施工单位的相关代表
进行见证和评审,具 体淋水测试程序及过程如下:
有幕墙监理及业主指定淋水测试的具体位置。
在指定位置安装静压箱体(由有机玻璃和密封材料制作而成) ,在静压箱体上安装 抽风机及空气压力表等设备,并调试完成。
制作喷嘴间距为 600*600mm网格式喷淋系统,并安装于吊篮的正下方。且控制喷嘴 踞玻璃幕墙表面的距离为 700mm。
开启抽风机,抽出室内静压箱体内的空气,通过安装在箱体上的气压控制箱体内的 气压,使其静态压力差为 720Pa。
室外开启水压加压泵, 通过水压控制阀使其以不低于 3.4L/ ㎡.在幕墙的室外侧, 选 定长度为 1.5m 的接缝,在局里幕墙表面约 0.7m 处,沿与幕墙表面垂直的方向对准待测 接缝进行喷水,连续往复喷水 5 分钟。同时在室内侧检查任何可能的渗水。如果在 5 分 钟内未发现有任何漏水,则转入下一个待测的部位。
依次对选定的测试部位进行喷水,喷水顺序宜从下方横料的接缝开始,后是相邻的 横料与竖料间的接缝,再后是竖料的接缝,直至试玩待测区域内的所有部位。
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在室内观察渗水情况,并做好记录,如有渗漏应进行修补,重 新进行测试,直到所有接缝都能满足要求
对测试过程进行讨论评审,将测试情况及结论以书面形式记录与下表中:
幕墙喷淋试验评审表
幕实测情况论结辅材 ) 的粘结,经热及紫外线老化后的兼容性方法和剥离粘结性试验方法,用于确定结构胶与 各种材料粘结兼容性,适用于幕墙工程中玻璃结构系统的选材。本试验的材料需在加工 厂取样,送至经业主及幕墙顾问认可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
本试验方法是一项实验筛选过程, 试验后颜色和粘结性的改变是用来确定材料兼容 性的关键,实践基表明试验中那些粘结性丧失和褪色的材料和附件,在实际使用中也同 样会发生。
混 合不均匀会引起产品性能的极大变化,双组份结构胶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该项目检验。
试验方法:
评审部业代表签字期日 评审意见 主1.12.1.5. 相容性试验
结构胶相容性试验是结构胶同玻璃、铝型材及系统附件 ( 如:垫块、双面贴等
1.12.1.6. 结构胶试验
(1)、蝴蝶试验
这个试验程序是为了铝型材粘副框之前确定双组分密封剂是否已彻底混合均匀。
a、将纸折叠( A4 白色复印纸);
监理包总
b、将混合后的结构胶剂涂在纸上,将纸折合将胶压平;
c、打开纸,检查密封剂,如果密封剂上出现白色条纹表示混合不充分。如果没有
条纹出现则表明已充分混合,并在纸上记录年月日及结构胶基质与固化剂的批号。如果 检测为混胶不均匀,应检查并适当调整混胶注胶机,再重新进行该项目检测,直到混胶 均匀为止。
蝴蝶试验
蝴蝶试验的判定
2)、拉断试验
该测试项目用来检测双组份结构胶的固化速度,用以确定 A、 B 组份之间的用量比 例。双组份结构胶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该项目检测。
试验方法:
a、在烧杯或其他溶剂中放入适量的混合均匀的结构胶,将一条小圆棒或小刮刀
浸
入一部份到胶料中,并从胶料混合时开始计时,每隔 5 分钟将小圆棒(刮刀)从胶料中 抽出,并观察胶料扯起部分是否发生突然断裂。
b、如果未发生断裂,重新将小圆棒(刮刀)浸入胶料中,隔 5 分钟再从胶料中抽 出,重复这一操作直到胶料发生断裂,并记录从开始计时到拉断时的时间。
c、正常比例的双组份产品突然拉断时间在 20 到 90 分钟之间,否则应重新调整 A、
B组份的用量比例
d、我司双组份硅酮结构胶正常用量比例为体积比 A∶B=10∶1( 重量比 13∶1) ,B
组份用量比例越高,突然拉断时间越短。
(3)、剥离试验 此试验程序是确定与被粘合材料之粘合能力及其发展情况。试验方法:
a、按照“施工工艺程序”基材表面清洗工序清洗,按结构胶的打胶程序及成品
养 护注施结构胶。
b、注施结构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单组份 7 天,双组份 3 天。
c、按下图从胶条一端以垂直或大于 90℃方向用力剥离结构胶,检验结构胶发生
内 聚破坏( A)或粘结脱胶( B)现象,记录内聚破坏百分比。测定中,如果结构胶发生断 裂,表明粘结良好(粘结强度大于内聚强度) ;如果在胶内气孔或缺陷处发生断裂,表 面施工操作技术有问题。
以上结构胶试验均在加工成进行
1.12.1.7. 化学锚栓拉拔试验
因本工程预埋件工作量大,难免发生预埋件位置偏差。预埋件位置偏差造成幕墙工 程不能正确安装的,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预埋件。为保证幕墙工程的结构力学 性能,本工程的后补埋件修正均采用化学锚栓。为保证本工程后补埋板所用的化学锚栓 性能可靠,同时为确信化学锚栓本身的性能和施工过程都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施 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规范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 术规程》要求按比例对部分化学锚栓埋置后的力学性能状况进行抽检,抽检时应选取分 布最具有代表性且从力学角度分析最不稳定位置的化学锚栓, 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对已埋 设的化学锚栓进行抗拨试验,以期对后补埋件分项质量能够有效地控制。现场非破坏性 拉拔试验试验程序:
( 1)、试样选择
A.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
B.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锚
栓 总数的 1‰计算,且不少于 3 根。
( 2)、检验设备
A.现场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如拉拔仪、 x-y 记录仪、电子荷载位移测量仪
等, 应定期检定。
B.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
2%。
C.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栓的轴线一致。
D.位移测量记录仪宜能连续记录。当不能连续记录荷载位移曲线时,可分阶段
记
录,在到达荷载峰值前,记录点应在 10 点以上。位移测量误差不应超过 0.02mm。
E.位移仪应保证能够测量出锚栓相对于基材表面的垂直位移,直至锚固破坏。
(3)、检验方法
A.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 Do 应满足下述要求:化学植筋 Do≥max(12d,250mm。) B.锚栓拉拔检验可选用以下两种加荷制度: 连续加载,以匀速加载
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总加荷时间为
2min~ 3min。
分级加载,以预计极限荷载的 10%为一级,逐级加荷,每级荷载保持 1min~2min, 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
C.非破坏性检验,荷载检验值应取 0.9Asfyk 及 0.8 N Rk,c 计算之较小值。 N Rk,c 为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
1.12.1.8. 幕墙防雷测试
本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 幕墙采用φ 12 钢筋与主体建筑防雷系统 ( 均压环 )相连,连 接点水平距≤ 10 米。连接点处的铝合金立柱使用铜质编制导线连接贯通。 幕墙防雷检测 首先是检查幕墙系统与主体建筑防雷系统是否贯通, 先在每个测试点测试用欧姆表测试 电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如满足要求,将组织监理工程师对每个测试点进行检测。
1.12.1.9. 单元体十字缝蓄水试验 单元板块每安装完一层,应进行十字缝蓄水试
验。在插接横框接缝两侧排水孔之间 的位置放置两块隔水板,隔水板与型材接触缝隙需要用密封胶密封严实。待密封胶固化 后在插接横框的框槽内注入适量的已染色的液体。 染色剂应能用清水清洗干净并且无腐 蚀性,不会对型材及密封材料造成不良影
响的材料。然后进行观察,十五分钟之内水位 无变化,试验位置下方无任何液体流出即为此位置十字接缝密封合格。
每个十字接缝处必须 100%进行存水测试, 不合格处必须重新打胶密封, 再进行测试 直至合格为止。在做测试前,专业分包人应提交详细的测试方案供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 审批。
1.12.1.10. 声学测试
十字缝蓄水试验
制作单元幕墙系统类似框架的玻璃结构进行声学测试, 按照 GB/T 8485-2008 规定, 达到 3 级,在测试前,专业测试机构应提交测试步骤供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核。
1.12.1.11. 防撞击测试
根据业主及顾问要求,如需做防撞击测试,则按照 GN/T 21086-2007 附录执行
(1)、试验框架
试验框架应足够坚固,能承受试验载荷,且不影响试验结果,并应具有满足试验安
装的夹紧装置。试验设备如下图:
2)、撞击物体
撞击物体是总重量为( 50±0.1)kg 的软体重物,由两个轮胎、两个重块和其他连 接件组成,轮胎内压力宜为( 0.35 ±0.02 )MPa。符合下图的规定:
(3)、设备
a、悬挂装置的挂点应足够坚固,并能调整以满足不同撞击位置的需要。悬挂撞
击 物体的钢丝绳宜为直径为 5mm的不锈钢钢丝绳。在最大降落高度处,悬挂钢丝绳与挂点 水平面的水平夹角不宜小雨小于 14 度。
b、撞击物体和悬挂钢丝绳在自由状态时,轮胎外缘与试件表面的距离宜大于
5mm,
且小于 15mm,撞击物体的几何中心应位于被测撞击点以 50mm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
c、撞击物体释放装置应能准确定位撞击物体的提升高度,保持撞击物体中心线
和 悬挂钢丝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确保撞击物体被释放后能够自由下落。
(4)、试验环境
试验样品应在 15℃~30℃温度范围内,25%~75%相对湿度的非破坏性环境中存放和试 验。
( 5)、程序
试验过程中,试验样品应在正常使用状态,开启部分应在闭合状态。 (6)、撞击能量 撞击能量按下式计算:
E=9.8m?h
式中:
E—撞击能量( N?m) m—撞击物体的质量( kg);
h—撞击物体有效下落高度( m)
(7)、确定撞击点 可选择建筑师指定的任何部位进行撞击试验,一般可选择如下部位进行试验:
a、立柱相邻连接点的中点; b、横梁的中点;
c、立柱和横梁连接点上方 100mm;
d、楼面上部 800mm以下部位幕墙面板的中心。
(8)、试验过程
a、试验宜从较低降落高度进行,然后逐级增加高度,观察并记录试件的状况,
测 量试件的残余变形。降落高度的误差为± 20mm。应避免因弹性多次反复撞击。
b、对室内侧耐撞击有要求的试件,应进行室内侧耐撞击试验。
(9)、结果判定
违反下列情况之一应判定为不合格:
a、幕墙应能吸收撞击能量,保持原有性能;
b、撞击力消失后,幕墙应能恢复,不应发生永久变形; c、撞击力不应导致幕墙零部件脱落;
d、幕墙面板应能达到其产品标准规定的耐冲击性能。
耐冲击试验
1.12.2. 焊接工艺施工技术方案 1.12.2.1. 焊接设备
列焊接设备适用于本工程的焊接工作,见下表:
焊接方法 埋弧焊 手工焊电弧焊 焊接设备 电流和极性 直流反接 直流反接 直流反接 交流 单弧或多弧 单弧 单弧 单弧 单弧 手工或机械 自动 手工 半自动 自动 BX2-1000 BX1(2)-500 XKR-350 BX-800 CO2气体保护焊 电渣焊 1.12.2.2. 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的选择,见下表:
焊接方法 埋弧焊 手工焊 气保焊 焊丝或焊条牌号 焊剂或气体 适用的场所 对接、角接 定位焊、对接、角接 H10Mn2G HJ331 SH.J507 E-56 CO2(99.99%) 定位焊、对接、角接 2)、材料的烘焙和储存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材料说明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要求进行烘焙和储存; 如材料说 明要求不详,见下表执行。
焊条或焊剂名称 焊条: SH.J507 焊剂: HJ331 焊条药皮或焊剂类型 低氢型 烧结型 使用前烘焙条件 使用前存放条件 330-370 ℃;1 小时 300-350 ℃;2 小时 120℃ 120℃ 1.12.2.3. 焊接工艺参数
(1)、工厂制作焊接参数和安装焊接参数,见下表: 工厂制作焊接参数表
焊接条件 焊接方 法 焊材牌号 焊接位置 焊条(焊丝 ) 直径 (mm) 焊接电流 焊接 电压 焊接速度 (A) 90-130 130-180 180-230 80-110 120-150 260-320 570-660 550-660 550-660 (V) 22-24 23-25 24-26 22-26 24-26 28-34 (cm/min) 8-12 10-18 12-20 5-8 6-10 35-45 Φ3.2 平焊和横焊 手工焊 条电弧 焊 立焊 Φ4.0 Φ5.0 Φ3.2 Φ4.0 Φ1.2 单层单道焊、 多层单道焊 角焊缝 SH.J507 CO2气体 保护焊 埋弧自 动焊 TWE-711 平焊和横焊 H10Mn2G HJ331 平焊Φ 4.8 平焊角焊 30-35 35-50 30-35 35-50 (2)、预热和后热
a、板厚>30的 Q345钢板应进行后热处理,处理温度为 200~300℃,后热时间为 1
小时 /30mm板厚,加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 100mm区域内,按规定时间保温。
b、接头预热温度的选择以较厚板为基准,应注意保证厚板侧的预热温度,严格
控 制薄板侧的层间温度。
c、预热时,焊接部位的表面用火焰或电加热均匀加热,加热区域为被焊接头中
较 厚板的两倍板厚范围,但不得小于 100mm区域。
d、预热和层间温度的测量应采用测温表或测温笔进行测量。
e、当环境温度(或母材表面温度)低于 0℃(当板厚大于 30mm时为 5℃),
不需预 热的焊接接头应将接头的区域的母材预热至大于 21℃,焊接期间应保持上表规定的最低 预热温度以上。
1.12.2.4. 装焊工艺
(1)、接头的准备 采用自动或半自动方法切割的母材的边缘应是光滑和无影响焊接的割痕缺口; 切割 边缘的粗糙度应符合 GB50205-2001 规范规定的要求。被焊接头区域附近的母材应无油 脂、铁锈、氧化皮及其它外来物;
(2)、定位焊
a、定位焊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应与正式焊缝的要求相同。 b、定位焊焊缝的焊接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弧坑应填满,
严
禁在焊接区以外的母材上引弧和熄弧。
c、定位焊尺寸见下表要求执行。
母材厚度 定位焊焊缝长度( mm) 手工焊 自动、半自动 焊缝间隙 (mm) t ≤ 20 20 埋弧焊时,弧坑、气孔可不必清除。 (3)、引弧和熄弧板 重要的对接接头和 T 接头的两端应装焊引弧板和熄弧板, 其材料及接头原则上应与 母材相同,其尺寸为:手工焊、半自动 —50× 30×6mm;自动焊 — 100×50× 8mm;焊后 用气割割除,磨平割口。 (4)、焊缝清理及处理 a、多层和多道焊时,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清除焊道或焊层间的焊渣、夹渣、氧 化 物等,可采用砂轮、凿子及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 b、从接头的两侧进行焊接完全焊透的对接焊缝时,在反面开始焊接之前,应采 用 适当的方法(如碳刨、凿子等)清理根部至正面完整焊缝金属为止,清理部分的深度不 得大于该部分的宽度。 c、每一焊道熔敷金属的深度或熔敷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道表面的宽度。 d、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不能一次完成的焊缝应注意焊后的缓冷和 重 新焊接前的预热。 e、加筋板、连接板的端部焊接应采用不间断围角焊,引弧和熄弧点位置应距端部 大于 100mm,弧坑应填满。 f 、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或船形位置进行焊接。 ( 5)、工艺的选用 a、不同板厚的接头焊接时,应按较厚板的要求选择焊接工艺。 b、不同材质间的板接头焊接时,应按强度较高材料选用焊接工艺要求,焊材应 按 强度较低材料选配。 (6)、变形的控制 a、在大规模生产之前,必须强调首制分段制造、预拼装、工地拼装的重要性,因 为本工程屋面梁构造极为复杂,尺寸控制、焊接质量要求很高,在首制分段的施工过程 中,可以对事先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检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可得出一些 对今后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数据(如焊接收缩量等) ,以期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顺利进 行。 b、下料装配时,根据制作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预置反变形。反变形 量 和收缩余量通过首制件试制得出。 c、装配前,矫正每一构件的变形,保证装配符合装配公差表的要求; d、使用必要的装配和焊接胎架、工装夹具、工艺隔板及撑杆。 e、在同一构件上焊接时,应尽可能采用热量分散,对称分布的方式施焊。 f 、尽可能采用自动焊和半自动焊。 g、选择合理的施焊程序。对于对称截面,应进行对称施焊或对称同时施焊。对 于 长焊缝应采用分段退焊法,焊接方向为从中间向两端进行。对于长而厚的焊缝应采用分 段退焊和分层施焊法,尽量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以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h、为了防止焊接后产生变形,除了在焊接工艺上采取措施外,焊接后需待 12 小 时 以后经探伤合格方能拆除钢构件与胎架的连接。 i 、当构件焊后产生较大变形,应予以火工矫正。 j 、所有需镗孔及机加工的构件在结构焊接矫正完成后进行整体加工。 (7)、焊后处理 a、焊缝焊接完成后,清理焊缝表面的熔碴和金属飞溅物,焊工自行检查焊缝的外 观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焊补或打磨,修补后的焊缝应光滑圆顺,不影响原焊缝的外 观质量要求。 b、对于重要构件或重要节点焊缝,焊工自行检查焊缝外观合格后,在焊缝附近 打 上焊工的钢印。 c、外露钢构件对接接头,应磨平焊缝余高,达到被焊材料同样的光洁度。 1.12.2.5. 焊缝无损检测要求 (1)、焊缝质量等级分类。 一级 焊缝型式 部位 全熔透焊缝 主要节点对接焊缝受拉焊缝 二级 全熔透焊缝 其它焊缝受受压焊缝 三级 角焊缝 ( 2)、超声波探伤范围比例( UT)。 I 级焊缝 100%; II 级焊缝 20%; III 级焊缝外观检查; 板厚小于 8mm的焊透焊缝以焊接工艺,坡口形式,及焊缝根部处理技术保证焊缝质 量。 ( 3)、探伤标准,超声波探伤按 GB11345-89要求检验,焊缝评定等级为 BII 级。 低合金钢的无损探伤应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 ( 4)、局部探伤的焊缝,如发现有存在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缺陷的两端延伸探伤 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缝长度的 10%,且不小于 200mm如仍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 则应对该焊缝进行 100%的探伤。 1.12.2.6. 焊接缺陷的修复 ( 1)、裂缝:采用 MT或 PT以及其它合适的方法,确定裂纹的长度和走向后,碳刨 刨除裂纹及裂纹两端各 50mm长度,然后补焊。 (2)、焊缝尺寸不足、凹陷、咬边超标,应补焊。 (3)、夹渣、气孔、未焊透,用碳刨刨除后,补焊。 (4)、焊缝过溢或焊瘤,用砂轮打磨或碳刨刨除。 ( 5)、补焊应采用低氢焊条进行焊接,焊条直径不大于 4.0mm,并比焊缝的原预热 温度提高 50℃。 (6)、因焊接而产生变形的构件,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火焰加热法进行矫正,低 合金 钢加热区的温度不应大于 850℃,严禁用水进行急冷。 1.12.2.7. 焊接工艺评定 正式焊接之前,对首次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 接工艺规范按照《钢结构焊 接规范》(GB50661-2011)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过程由业主委派的监理工程 师进行见证,评定结果报设计部门和工程部门认可合格后,制定生产施工焊接用的正式 焊接工艺。 1.12.3. 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方案 1.12.3.1. 施工流程 ( 1)、设置均压环:,玻璃幕墙采用φ 12 镀锌钢筋沿楼板铺设,并与土建避雷均压 环甩出点焊接; 石材幕墙在设置均压环楼层处将同一标高横梁, 用φ12 镀锌钢筋焊接连 通,立柱与土建结构预埋避雷均压环甩出点焊接。 (2)、玻璃幕墙避雷连接方法:在每个轴线处采用编织铜导线将铝合金立柱与均压 环连接,铝合金立柱与立柱之间采用 25mm2编织铜导线跨接。形成有效的避雷网格 , 实 施了等电位连接。 (3)、屋顶最高部位的材料是铝板,可以将雷电引入钢梁,传到预埋件处,屋顶钢 结构预埋件与土建避雷线焊接,形成避雷整体,不需要单独设避雷系统。 1.12.3.3. 质量要求 1、避雷系统采用搭接焊时,其搭接焊缝长度不小于 100mm。 2、避雷连接板,避雷钢筋表面要整体热浸镀锌。 3、安装避雷连接板前,必须将连接处型材氧化膜去掉。 4、避雷连接板与避雷钢筋的焊接,避雷钢筋与建筑均压环的焊接,全部采用三 角 形满焊连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100mm,焊缝高不小于 6mm焊缝要饱满均匀,无气泡、夹 渣、咬边等缺陷。 5、所有焊接后的焊缝表面应修光并刷防锈漆。 6、防雷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0.5 欧姆。 1.12.4. 与其它专业的施工配合管理方案 1.12.4.1. 泛光照明施工配合管理方案 (1)、在幕墙施工图阶段即与设计院及幕墙顾问等进行沟通,在施工图纸及加工图 纸上,明确预留条件。 (2)、单元板块加工和吊装时,按设计图纸进行,做好预留配合工作。 (3)、配合灯光做好安装及系统测试、调试,派专人协助灯光专业。 1.12.4.2. 擦窗机施工配合管理方案 (1)、擦窗机配置方案 本项目擦窗机位于 58 层及屋面层,用以满足对大楼相对应外装饰幕墙面的清洗和 维护。由幕墙专业分包单位负责与擦窗机系统交界面的协调配合 AOR 电讯房 HS-4 HS-1 电 ELEC AOR 蛟 HSF2 / 句? HSF AOR 擦窗机平面布置图 2)、擦窗机施工配合管理方案 a、设备到达现场后,利用塔吊先将设备调运至屋面。 b、设备安装时先将擦窗机底盘吊装至轨道,在轨道底盘表面安装水平方向可进行 下一步的安装。 c、将卷扬机机箱安装到位,并检测水平度。 d、第一级立柱安装,待所有螺丝都禁锢后,测量立柱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方可 进 行下一步安装。 e、立柱装配完毕,安装擦窗机第一级吊臂,注意安装方向前高后低。 f 、安装擦窗机检修平台及卷扬机房,然后再安装二级及三级吊臂,每级吊臂装 配 和均检查伸缩导向轮与吊臂间隙,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安装。 g、设备主机安装完毕后, 不挂吊篮进行有关动作测试, 待测试合格后方可挂 吊篮, 并在屋面进行各动作测试,全部符合要求方可试运行。 1.12.4.3. 与机电各专业施工配合方案 ( 1)、在交口处施工顺序为先外装后内装,基本原则是互不妨碍,互不影响,确保 工程进度。 (2)、要求机电公司在施工时不能破坏外装构件,如需连接,必须经我司同意,可 靠连接后必须做防腐处理,届时我司会派人配合并监督指导。 (3)、与安装单位通过建立及总承包单位提供的现场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关 键问题,统一协调各单位的配合。 (4)、通过相互沟通及时准确地了解协作单位的施工计划及施工进程。在没有大的 变动情况下严格执行我司的施工计划(月、周计划) 。 (5)、尽可能的满足各协作单位的要求,不影响各自的施工,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 行。 1.12.4.4. 与土建各专业施工配合方案 (1)、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协调质量及进度要求。 (2)、尽早提出施工用水、用电方案,配合总承包布置用水管道、电源接线箱。 (3)、及时报送施工进度计划,参与总承包单位组织的协调会,积极响应总承包指 示。 (4)、各种材料进厂前提前通知总承包单位,以便总承包单位的协调和组织检验, 随时保持与总承包单位的联系,积极配合总承包单位的工作。 (5)、总承包单位提供幕墙施工测量基准点及门洞相关部位装饰面的相关基准线, 幕墙、门洞口间隙之间的有关数据。 (6)、工程全部完工后,先认真自检,报总承包单位检验,再向监理工程师提 交验 收申请,经监理复检认可后,转报业主,组织正式竣工验收。在幕墙工程验收合格,办 理移交手续后,向总承包单位提供成品保护方案,以便总承包方的成品保护。 1.12.4.5. 与幕墙支撑钢结构吊装单位的联动配合方案 (1)、施工前,首先要对现场管理和安装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及安 全规范教育,备齐防火和安全器材与设施。 (2)、在构件进场搬运、吊装时,需要加强保护,不得碰撞和损坏。构件应放在通 风、干燥的地方,直立摆放,在室外堆放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3)、构件应按品种、规格、种类和编号堆放在专用架子和垫木上。 (4)、构件安装前,均应进行检验与矫正。构件应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质量标准的 要求,不得有变形、损伤和污染,不合格构件不得上墙安装。 (5)、钢结构吊装完成后,测量校核与幕墙连接的钢构件及预埋件的尺寸,如有偏 差的,提交总包及钢结构单位,协调解决,确保幕墙与主体连接点位准确可靠。 1.13. BIM 技术专项技术方案 由于本幕墙工程项目建筑体型复杂、 材料种类多、 幕墙系统不单一, 在设计、施工、 成品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且与总承包、机电、精装修等单位存在交叉施工, 需要从设计开始就少走弯路,多走捷径,以达到生产与效率的提升。 1.13.1. 幕墙工程 BIM 系统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 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简历,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 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型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 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实现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 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模 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 BIM 可以模拟实际施工,在早期设计阶段就发现后期真正施工阶段会出现的各种 问 题,提前处理,为后期活动打下坚固的基础。在后期施工时能作为施工的实际指 导、可 行性指导,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人员、材料使用的合理配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 资源的合理运用。 BIM 应用简介 作为建设项目 BIM系统的子系统, 幕墙工程 BIM 系统的实施需要由幕墙专业分包单 位与总承包单位进行协调沟通, 相关工作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可以通过总承包单位建立的 BIM系统的信息管理协同平台进行。 1.13.2. 幕墙工程 BIM 系统应用功能 幕墙工程的 BIM 应用可以总结概括 为: 一个平台;两大功能;三个阶段;六个应用点 一个平台:结合 BIM 软件与数据库技术,建立“幕墙工程 BIM信息系统”,这套软 件系统,一方面作为幕墙工程 BIM 信息的核心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幕墙从设计、备 料、生产、运输、安装到维护的全过程提供应用功能。而最终这个系统的所有信息将提 交给业主,为业主所拥有。 两大功能: BIM 的可视化功能与全程信息管理功能,两者对幕墙工程来说,都极具 应用价值。其中,信息管理功能是最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其核心价值是:将 14374 个幕 墙板块,几种不同幕墙类型用最方便的办法去进行信息管理,同时能够 满足不同的管理 需求。 三个阶段: BIM 的所有应用贯穿了幕墙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三个主要阶段。参 照如下六个应用点:其中三位表现协同贯穿设计与施工阶段; BIM 信息管理贯穿全程三 个阶段:清单备料、生产运输、施工进度应用在建造阶段;幕墙维护应用在运营阶段。 六个应用点:将 BIM的两大功能(可视化与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再结合幕墙工程 的传统流程,产生六个直接的应用点 1.13.3. BIM 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为实现本工程的 BIM 运行,在项目运作中充分发挥我司的智能,密切与各单位 BIM 团队合作。在施工前期确立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与总承包单位及各专业分包单位 的深化 设计结合,协调现场不同阶段的施工过程,我司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 BIM目标 加强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减少施工现场碰撞冲突 提升工厂制造质量 物料管理 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及流程 可视化模型指导现场施工 为物业提供准确的工程信息 BIM 应用 基于 BIM 模型完成施工图综合会审和深化设计 各专业空间碰撞检测 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加工 基于 BIM 模型完成主要材料的下单工作 利用 Navisworks 等协同平台优化施工进度 通过 BIM 模型进行三维施工技术交底 交付 BIM 整体模型,提供建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1.13.3.1. BIM 软件系统 本工程 BIM系统采用 Rhino(GH)、Revit 、Navisworks 软件平台建立模型、进行数 据分析。首先采用 Rhino 确定定位点,建立幕墙外表皮,绘制幕墙分格;然后将模型导 入 Revit ,根据 Rhino 的定位点和分格,将幕墙板块实体化,建立完整的幕墙模型;最 后将幕墙模型导入 Navisworks ,进行分析,提取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幕墙施工模拟、 与其他专业的碰撞检查等。可根据工程需要,分阶段输出各软件绘制的模型。 本项目幕墙 BIM 建模的工作主要包括: ( 1)、对幕墙深化图纸进行 BIM 建模,模型反映图纸信息,包括几何信息、对象名 称、材料信息、系统信息等。 (2)、按时提交总承包单位要求提交的不同详细深度的模型。 ( 3)、利用 Rhino (GH)软件完成幕墙主要材料的下单。 ( 4)、最后提交幕墙完成的 3D模型。 1.13.3.2. BIM 细节设计 应用三维图制作软件对项目整体进行放样,结合建筑 图、结构图,确定幕墙单元板 块的准确位置并对其进行编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1.13.3.3. 三维表现协同 利用 BIM 的 3D特征,我司将重点表现一些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与业主、总承包单 位及各专业分包单位的沟通协调。 1.13.3.4. 冲突检测过程 幕墙设计施工之前,进行幕墙与建筑系统、室内装饰、钢结构系统等的碰撞检查, 模拟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交叉施工,提前发生碰撞的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在深化设计阶段 即解决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避免二次返工,造成工期延误及资金损失。 碰撞检测示意图 1.13.3.5. 材料下单 利用 GH系统对模型板块分割、 统计、归集、整理,提取每块单元板块的加工尺寸, 尤其是折线处的异形单元板块, 通过 BIM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单元板块构件的加工尺寸, 进行下单加工。 提取板块尺寸示意图 1.13.3.6. 板块的编号 在模型中切割出每一个单元板块,并依次进行编号,并对原先的模型进行复核,达 到设计最优化。同时,加工厂根据料单对生产的板块进行同步编号,板块运抵现场后, 根据编号直接进行安装,确保一次性安装成功,在规定的工期内高质量的完成幕墙施工 任务 每个板块拥有唯一编号 1.13.3.7. BIM 辅助定位 从 BIM 系统统提取所有板块的坐标定位数据,作为测量放线投测及校核的依据 1.13.3.8. 提交整体模型 幕墙完成之后,提交整体模型至总承包单位,最终整合发至业主,方便业主后期进 行幕墙信息的查询,进一步提高幕墙后期的维护管理。 1.14. 移动小吊车施工方案 1.14.1. 移动小吊车的基本要求 (1)移动小吊车由我司设计,选用的卷扬机符合设计准用荷载要求、 《起重机设计规 范》GB381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 (2)移动小吊车吊装物品为单元式幕墙板块, 且为是单件吊装, 单件重量为 0.4~0.7 吨。 (3)移动小吊车的使用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5 年。 (4)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 (5)设备安装后项目部组织劳务专业分包、总包、监理、业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 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机械设备保养维修记录。 (6)卷扬机与钢支架可靠连接,尾部需要配置配重块,配重块要有防倾覆装置,并 用钢索整体锁紧配重防挪动。 (7)支架上端靠近天轮下部设置超高限位装置,防止起重钢丝绳超高作业。 (8)钢支架后端要通过Φ 16 钢索与楼层结构柱拉接可靠,防止吊装作业时整体向前 滑移坠落。 ( 9 )卷扬机电器控制箱及施工用电要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规范要求。 (10)卷扬机吊装作业时应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 JGJ33- 2012)。吊装 下方要设置警戒区域,并设置警示牌。 (11)卷扬机使用中必须悬挂限载标牌。 (12)运行速度不超过 20m/min。 1.14.2. 移动小吊车构造 1.14.2.1. 卷扬机活动小吊车的组成 移动小吊由车身、吊装系统和配重组 成,下图为小吊车车身示意图。 车身采用 100*60*5 的方钢管焊接而成,焊接完毕后,下部安装尼龙万向轮,便于 移动。同时在前端设置固定支撑臂,在吊装作业时放下支撑臂,稳定吊车。 吊装系统由 3 吨的卷扬机、前吊臂,和拉杆组成。 卷扬机安装在车身后部。卷扬机内配Φ 12.5MM光面钢丝绳(结构 :6*19 )1 根,至 少 100 米;极限开关( JLXK1-111)1 个;防爆密封盒( BEX) 1 个;手控手柄( COBB)1 1 只;电缆( 4×4m2)1 根。 前吊臂采用方钢管焊接而成,并使用销钉固定在车身前部,可以转动,在吊车转移 到其它施工区域时能够收起前吊臂,便于转运。 吊车后部放置配重,共 20 个,每块配重中 25KG,增强小吊车稳定性。 1.14.2.2. 车身与卷扬机的固定 移动小吊车身骨架采用 100*60方钢管满焊拼接制作而成, 卷扬机上面有螺栓孔位, 通常采用 M20的螺栓将卷扬机与底座连接固定起来。 1.14.2.3. 车身与前吊臂的固定 下图为小吊车底座与吊臂支架固定,用 10mm厚的钢板焊接在底座上面,将 100*60 方钢管通过 M20的螺栓连接在钢板上面固定。 1.14.2.4. 卷扬机的手持盒 卷扬机的手持盒包括:①不能自动复位的断电按钮开关;②可自动复位的、分别控 制上升和下降的按钮。 1.14.3. 移动小吊车验收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首先,进行卷扬机、钢丝绳、滑轮、电气系统及小吊车结构的全面检查和保 养。 2、待安装完毕后进行空载试验、额定荷载试验和超载 10%的动载试验,超载 25% 的静载试验。 3、安装检验合格后,并经安装单位,施工单位、总包、监理、业主联合验收,各 方 签字认可后才能投入使用。 4、验收内容包括: (1)小吊车在楼面的定位安装应保证楼面有足够的承载力, 4 个撑腿均落实牢靠, 且有防移动措施的可靠措施。 (2)卷扬机运行应无振动现象, 且必须安装可靠的超高限位、 极限位及防止钢丝绳 脱出滚筒或滑轮的措施等安全装置。 (3)配重必须安装牢固,且有防移动措施的可靠措施。 (4)小吊车结构应无变形,严重锈蚀和焊缝裂纹等情况。 (5)钢丝绳及滑轮、吊钩达到报废标准必须更换。 5、卷扬机进场时必须提供该型号卷扬机的产品合格证。 6、应设置专职的卷扬机操作工、指挥工、司索工,明确各自安全操作职责,并实 施 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7、移动小吊车车必须用钢丝绳与主体结构柱捆绑连接,防止移动小吊车前移坠 落, 保证其安全施工。 钢丝绳将炮车与 主体结构连接 8、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必须安全,且能清晰的观察吊物的运行情况。 1.14.4. 移动小吊车验算 1、工况及吊车系统简介 本工程塔楼主要为单元式幕墙,单元板块最大重量 500kg,小吊车单元板块垂直吊 运每次最大重量不超过 1 吨(10KN以下),起重臂伸出建筑楼板边线可达到 1.6m。底架 下设 4个固定支座( 100*60*5 方管)和 4 个万向轮,卷扬机载重 1.5T。 2、钢丝绳选择 采用 6*19 直径为 12.5 的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 1470MPa。 钢丝绳拉力计算:(钢丝绳采用 6*19 直径为 12.5mm的钢丝绳)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安全载荷) :F=F0/K1 F0 为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F0=K'd2R0/1000 K'某一指定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系数,根据 GB/T8918-1996查表得: K'=0.332 d 为钢丝绳直径: d=12.5mm R0为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查得 R0=1420MPa F0=0.332× 12.5 × 12.5 ×1420/1000=73.66KN K1为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根据 GB/T1955-2002 得:K1=5 F=F0/K1=73.66/5=14.73KN>10KN 所以选用 6*19 直径为 12.5mm的钢丝绳能满足要求。 3、吊车整体稳定性分析 (1)当小吊车处于空荷载时,吊车整体受力简图如下: 抗倾覆力矩: M抗=0.7*((1.6+2.5)/2-1.6)+4.56*2=0.315+9.12=9.435KN ·M 稳定性系数: M抗/M 倾=9.435/0.38=24.83 满足要求 倾覆力矩: M倾=0.48*1.6/2+13.2*1.6=21.5KN ·M 抗倾覆力矩: M抗=1.2*((1.6+2.5)/2-1.6)+4.56*2+F* (3+0.5 ) 当 M倾=M抗时,计算 F为 3.4KN,每块吊篮配重的重量为 0.25KN,所以至少选用 14 块配重,重为 3.5KN>3.4KN,实际合理选用 20 块配重,满足要求 这时支座 A 的支反力为 FA=13.2+1.18+5.8+5=25.18KN 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分别列平衡方程 令 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B 在水平方向上: FAC*cos∠A+FBC*cos∠B=10*cos∠B ∠A+FBC*sin∠B=10 可求得 在竖直方向上 FAC*sin FAC=19.6KNFBC=3.2KN 吊臂采用 100*60*5 的方钢管。截面积 An=1500mm2 σ=N/An=9500/1500=7.8N/mm2<215N/mm满2足要求。 1.14.1. 单元板块的水平运输 1.14.1.1. 平板单元板块的运输 常规单元板块运输通过单元板块架体装车,每个单元板块架体放置 6 片单元板块 每车运输 18 片单元板块。单元板采用货车进行运输,本工程常规单元板块相关运输信 息如下表所示: 单元板块装架 单元板块装装车 单元板块运输计划 材料类型 材料总量 运输距离 现场安装工期 每趟时间(小时) 2850 余片 单元板块 平均每日安装量 53KM 每车运输量 214天 运输频率 1 小时 每次运输车辆 15 片 18 片 3天/次 3辆 1.14.1.2. 三角折线型单元板块运输 折线形以及弧形单元板块采用特制单元板块运输架,同样采用货车进行运输。本工 程三角折线单元板块相关运输信息如下表所示: 单元板块运输计划 材料类型 材料总量 运输距离 现场安装工期 每趟时间(小时) 5760 余片 单元板块 平均每日安装量 53KM 每车运输量 214天 运输频率 1 小时 每次运输车辆 30 片 6片 1天/次 5辆 当单元板块运输至施工现场时,在塔吊起吊半径范围内停车,直接通过塔吊将单元 板块货架由货车上运输至相应的施工楼层。如因塔吊临时出现故障等原因,在施工现场 设置临时材料转运场地,面积约 1200 平米。 由于单元板块运输车辆较大,且工地处于锦江区中心,因此单元板块每天晚上 9 点 以后运至施工现场,使得运输对公路运输影响降到最低。 1.14.2. 单元板块的垂直运输 首先,在塔楼外侧安装单元板块的卸料平台。当单元板块从加工厂发至现场 时,通 过塔吊将单元板块架体整体吊至安装就位的卸料平台上。卸料平4.5m*6.0m 台尺寸约: 长*宽)。由于单元板块系统设计方式独特,卸料平台为每个楼层设置一次。 卸料平台设置 单元板块转运平台 其次,由于塔楼施工的垂直运输均依赖与总承包的塔吊,因此各专业对塔吊的使用 需求比较频繁,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不影响总包单位为正常施工,本工程的幕墙单 元板块垂直运输安排计划提前申报,由总承包对塔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做到提前一天 申请塔吊使用计划, 这样便于总包单位进行统一管理。 为保证工期需要和节约工程成本, 我司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专项措施,以保证垂直运输顺利、有序进行。 最后,当单元板块运输至卸料平台上时,通过行走式桁架小车将单元板块货架转运 至楼层内侧。单元板块货架靠近核心筒摆放,货架与核心筒结构控制 1m 的距离, 便于 后期施工时将单元板块从架体上移出。 单元板块层间堆放位置示意 当屋顶层幕墙部分开始安装时,单元板块直接通过塔吊运输至屋面结构上,由于屋 面面积狭小无法进行大面积的单元板块堆放, 因此在堆放时需要考虑单元板块的安装操 作空间。 垂直运输备选方案: 当总承包塔吊因整体进度要求,无法满足本工程的幕墙垂直运输需求时,我司将采 用垂直运输备选方案。利用安装于楼层位置的层间吊,再配合卸料平台将单元板块吊至 相应的安装楼层。地面转运组将吊绳挂在吊钩上,扶住单元板块转运架,防止晃动,悬 臂起重机开始提升,升高 0.5m,确认正常后,人员应从起吊点撤离,悬臂起重机提速上 行,启动时应低速运行,然后逐步加快达到全速。如下 图所示。安装屋面吊前,编制专 项方案并附有计算书,报监理、业主审批完成后方可执行。 1.14.3. 标准板块吊装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幕墙结构特点, 普通的单元板块吊装措施满足不了幕墙的安装要 求,故我司采用在楼面上预留孔洞,移动式小吊车吊装、施工人员配合的楼层内单元板 块安装法。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预留孔洞 我司在总承包楼板浇筑混凝土前,根据图纸测量放线,在每一块 单元板块上方采用 PVC管,在楼板上预留Φ 12mm孔洞,用作后期吊装孔洞。 2、单元板块运输到楼层内,采用单元板块运输架暂时存放 4、将小吊车钢丝绳通过预留孔洞放下来,并挂钩连接。采用特 制双拼 将单元板块与钢丝绳连接起来。 L 形挂钩, 6、等单元板块竖直后,施工人员将板块就位。注意,由于本幕墙系统单元 板块构 造特殊,在吊装以及插接过程中要求精度非常高,所以全程测量放线跟踪,以及插接过 程中采用航空带移动单元板块,防止硬物将单元板块损伤。 7、待单元板块位置调整完成后,利用配合安装的吊篮,拧紧单元板块限 位装置, 并将双拼 L 吊钩松开,采用错位取出的方式将吊钩拿出 吊篮布置图示意图 8、单元板块安装时,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安装,由于本工程单元板块构造特 殊, 不存在板块之间的上下插接,所以要保证板块左右按照顺序安装,如无序安装将致使单 元板块无法安装。 根据 A、B塔楼 21 层以下施工电梯的位置,以塔吊位置为分,施工用两个班组进 行 吊装,分别从塔吊两侧开始起吊,最后在施工电梯部位收口,如下图所示,在起吊点安 装第一块单元板块,然后两个施工班组分别从相反的方向吊装单元板块,最后在施工电 梯位置留作收口,待施工电梯拆除后收口安装。 本工程预留洞口非常多,为保证孔洞的预留精度,采用铁丝与铁钉共同将 PVC管固 定在模板上。后期若存在预留孔洞精度不够的位置,采用水钻钻孔的方式进行补救。 吊装备选方案: 考虑到本工程单元板块构造特殊,我司提供备选单元板块安装方案。通过移动式单 元板块小吊车挂钩固定于单元板块的吊挂点部位, 通过控制开关缓缓的将单元板块提起, 并悬挂于建筑物外侧。并通过缆风绳拉结单元板块,避免瞬时起风引起单元板块与主体 结构碰撞,底部平板小车通过绳索与主体结构拉结,避免随单元板块滑落到楼层外侧; 将单元板块吊至相应楼层后,采用电动吸盘将单元板块吸住,然后平稳的将单元板块放 置在楼层内的单元板块转接件上,从而对单元板块进行安装。 1.14.4. 三角折线单元板块吊装方案 本工程 A、 B 两栋塔楼转角位置均存在三角折线单元板块。由于三角折线单元板块 造型特殊,尺寸较大,因此运输及安装过程均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是本工程施工的一个 难点。 三角折线单元板块分布示意图 1)、三角折线单元板块运输 水平运输:考虑到单元板块的尺寸达到 3.6*2.1m ,因此选择货车时必须满足一下尺 寸要求: 12*2.5m。由于单元板块的宽度过大,因此三角折线单元板块每天晚上 12 点以 后由加工厂发货至施工现场。使得运输对公路运输影响降到最低。 垂直运输:三角折线单元板块垂直运输与其他单元板块的垂直运输统筹考虑,在设 置卸料平台时需要考虑三角折线单元板块的尺寸要求。 首先,在塔楼外侧安装单元板块的卸料平台。当单元板块从加工厂发至现场时,通 过塔吊将单元板块架体整体吊至安装就位的卸料平台上。 卸料平台尺寸约: 6.0m*4.5m 卸料平台为每层设置一次。 后期施工时将单元板块从架体上移出。 (2)、三角折线单元板块吊装 三角折线单元板块,由于相邻两块合为一个版块,板块分格尺寸为 因 此该部位的单元板块, 在加工厂加工完成后, 应进行试吊对吊挂点的受力强度进行验证。 通过行走式桁架小车将单元板块从单元板块架体上移出,放在滑行小板车上,运输 至楼层边缘 , 三角折线单元板块的吊装与标准板块吊装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6*2.1mm。 1.14.5. 屋顶处单元板块安装 因屋顶部分单元板幕墙高出屋面 3.5 米,正常的吊篮以及移动小吊车无法正常施工, 故采取在屋面上搭设多排架的方式给吊篮以及移动吊车提供作业平台。 屋顶幕墙系统构造 屋顶幕墙搭设脚手架示意图 (1)、在屋顶搭设脚手架, 该架体需通过结构计算满足单元板块吊装时的受力要求, 以及单元板块安装尺寸要求。 (2)、通过塔吊将屋面单元板块,运输至屋面堆放。待安装时,将单元板块从屋面 内抽出后利用移动小吊车进行屋面单元板块的插接。 屋顶单元板块安装备选方案: 由于除屋面位置单元板块外,塔楼单元板块不存在板块之间的上下插接,所以 屋顶 处单元板块可以提前利用总承包塔吊进行吊装作业。 1.14.6. 施工电梯或塔吊预留区收口 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整体施工标高达到 176.6m,因此整个施工过程中, 材料的垂直 运输均依赖于施工电梯及塔吊。因施工电梯及塔吊与楼体之间有拉结,因此该部位的单 元板块在塔吊以及施工电梯拆除之前将无法安装。 解决措施:等到室外施工电梯及塔吊全部拆除完毕后再进行单元板块的安装。每层收口单元板块堆放对应的楼层内。收口单元板块将采用移动式吊车进行吊装 单元板块收口吊挂小车 型号 额定起重量( T) 吊钩最大起升高度( m) 旋转角度 上升下降速度 前移后缩速度 移动有伸缩范围( m) 电压电源 功率( Kw) 卷扬机功率( Kw) 自重( T) 行走方式 SD-3000 3 4 ±85° 可控 可控 0~0.7 380V50Hz 4 3 3.6 人力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