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8-10 来源:易榕旅网
    2019年2月              中国民康医学                                                               Feb,2019

  第 31 卷 半月刊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1 Semimonthly No.3

参考文献

[1] 

聂容荣,江伟,符文彬. 基于扶阳固本理念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2):163-166.[2] [3] 

刘嵘,郭小燕.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J]. 河南中医,2016,36(2):245-24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46-153.

[6] [5] [4] 

滑瑞熙.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疗效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0):26-27.秦思,朱天民. 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310-312.

毛光兰,贾奎.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1):62-64.

编辑:苏威

揖健康与康复铱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王 庆,刘 晔,孟松桥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肌肉群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康复治疗有利于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上肢骨关节损伤;系统性康复治疗;功能恢复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19. 03. 047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9)03-0101-03

上肢骨关节损伤是骨科中一种常见损伤,患者多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畸形、骨质疏松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命质量[1]。石膏外固定、常规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仅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治疗周期长,恢复慢[2]。已知采用系统康复疗法(包括电疗法、热疗法、运动疗法等)可以有效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提高关节活动度,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本文观察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50岁,经常规处理后X线片检查提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无松脱;单纯的上肢骨关节损伤,肘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均存在损伤,其他位置无关节损伤以及并发

作者简介:王庆(1978.10-),男,河南修武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骨伤科临床工作。

症;排除存在心、肾、肝功能不全及颅内肿瘤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5~50岁,平均(35.53±5.52)岁;病因分布:车祸25例,摔伤9例,砸伤1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6~48岁,平均(34.84±5.87)岁;病因分布:车祸24例,摔伤10例,砸伤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石膏外固定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康复治疗。①电疗法:如果患者患肢内无金属固定物,且有关节肿胀症状,则给予超短波电疗,对置电极后,选择无热量或微热量,1次/d,8~10 min/次。②热疗法:关节僵硬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前,先用浸蜡或敷蜡对患者患处进行热疗,2次/d,30 min/次。③运动疗法:对关节僵硬患者给予按摩治疗,由肢体外侧向内侧按摩,30 min/次,1~2次/d,按摩过程中抬高患者肢体,保证肢体远端略高于近端,而近端高于心脏,注意控制合适的力度,

101

    2019年2月              中国民康医学                                                               Feb,2019

  第 31 卷 半月刊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1 Semimonthly No.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x±s)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腕关节

掌屈23.45±3.39 35.69±4.98*23.36±4.26  45.36±2.36*#

背伸20.36±5.64 39.56±4.36*22.03±5.36  46.15±4.68*#

肘关节50.26±4.21 79.26±4.02*49.31±4.21  85.45±6.12*#

肩关节

屈曲 69.24±10.34   75.64±11.45*67.28±9.31     88.15±11.65*#

外展  45.21±10.36 52.03±9.48*44.02±7.58   58.21±8.79*#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n)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

u值P值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评定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0级0000

1级2030

肌力分级2级3级822616820010  2.950   0.003#

4级18211925

5级07015

u值2.4405.290

P值0.0150.000

避免因力度过大造成新的伤害。④作业疗法:患者关节活动情况得到改善后,对患者进行用餐、穿衣和系扣子等日常训练,提高患肢的使用能力。⑤肌肉收缩训练:将患肢调整为骨折制动体位,指导患者使用握力器进行辅助训练,收缩并保持5~10 s,重复10~15次,2次/d,锻炼过程中应保证患者患肢安全。

1.3 观察指标 治疗2个月后,由3名康复医生进行相关功能评定。(1)关节活动度评定:用量角器测量功能障碍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包括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及屈曲、腕关节背伸和掌屈关节活动度。(2)肌力评定:根据Lovett 6肌力评定标准对腕掌屈、肩屈曲和外展、背伸肌群及肘屈曲进行徒手肌力检查。(3)运动功能评定:采用日本的上肢功能评定箱(SHEF)进行评定,具体方式为让患者借助评定箱完成10套设定的动作,并根据其完成情况(准确性、速度)进行打分,得分可反应患者肢体运动恢复情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恢复效果越好。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

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肘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 两组治疗前受累关节相关肌群 (腕关节掌屈/背伸肌群、肩关节屈曲/外102

展、肘关节屈曲)的肌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肌肉群肌力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分,x±s)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

t值P值

腕关节

治疗前24.41±9.3124.29±8.920.0660.948

治疗后70.33±4.6659.52±5.3210.808  0.000

t值31.18823.986

P值0.0000.000

3 讨论

大部分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长,恢复慢,故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关节受损后患肢恢复手段是临床骨科的研究重点。

系统性康复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病情,加快患者康复,通过实施系统、合理的康复计划将患者上肢功能损伤程度降到最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4]。热、电疗法主要是通过扩张患肢外周血管以改善患肢局部血流动力学,进而消除水肿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大量炎性因子及组织渗出物被机体快速吸收,同时还能抑制局部炎性因子的释放,以减少对关节损伤部位的刺激,减轻患者患肢疼痛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而运动、作业疗法的功效主要是缓解患肢肌肉萎缩,改善静脉、淋巴回流,从而消除患肢水肿。同时可有效防止肌肉与关节黏连,以增加患肢关节活动范围,促进新陈代

    2019年2月              中国民康医学                                                               Feb,2019

  第 31 卷 半月刊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1 Semimonthly No.3

谢和营养物质吸收,一方面可以缓解损伤部位韧带痉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病变组织的恢复。肌肉收缩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患者肌肉等长收缩缓解肌肉萎缩,促进患者骨折处的紧密接触,从而避免骨折端的再次分离;另外,还能保持大脑支配患处肌肉,改善淋巴回流和静脉瘀滞等[5]。以上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只有将热疗法、电疗法、作业疗法等联合使用,才能使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和组织渗出物的吸收、促进骨折端紧密接触、缓解韧带组织痉挛等多方面协同作用,从根本上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6]。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肌肉群肌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肌肉群肌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系统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腕关节的掌屈和背伸、肘关节的屈曲以及肩关节的屈曲和外展,从而增加患者关节活动度,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掌屈/背伸肌群、肩关节屈曲/外展、肘关(上接第87页)

空,进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减轻酸性胃内容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进而缓解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但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无法达到根治效果,疾病易反复发作,需与中医联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5]。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吞酸”“胸痛”等范畴,其病机在于胃阴不足、素体脾虚、痰饮阻络、饮食积滞、情志不畅及外协侵袭,可分为脾阳不足、胃阴虚衰及血瘀气滞等辨证类型,治疗关键在于调理气机[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嗳气、胃痛、胸痛、反酸及烧心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辛开苦降和中汤的主要组成是枣、炙甘草、木香、砂仁、黄连、黄芩,陈皮、川厚朴、姜半夏、栀子、山药、麦冬及白术。其中,枣性温味甘,有缓和药性、补中益气的功效;炙甘草性平味甘,有益气复脉、补脾和胃的功效;木香性温味苦、辛,有健脾消食导滞、行气止痛的功效;砂仁性温味辛,有温脾止泻、化湿开胃的功效;黄连、黄芩性寒味苦,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川厚朴性温味辛、苦,有燥湿消痰的功效;姜半夏性温味辛,有降逆

节屈曲的肌力,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从多方面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康复治疗有利于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梅君,吕慧兰,李浅峰,等. 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

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5,26(18):2757-2759.

代文超,贾群利,王爱刚. 自拟独活寄生汤辅助系统康复疗法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3):1464-1466.

黄海云, 彭生辉, 周晶,等. 手工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5):526-530. 

闫晓东. 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7):11106-11107.

刘卫星. 对上肢骨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81-82.

苏逢发. 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6):153-154. 

[2] 

[3] 

[4] [5] [6] 

编辑:苏威

止呕的功效;栀子性寒味苦,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山药性平味甘,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麦冬性微寒味微苦、甘,有益胃生津的功效;白术性温味苦,有燥湿利水、补气健脾的功效[7]。多种药物共同作用,提高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及食管远端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降低酸反流。

综上所述,与单用西药相比,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 [2] [3] [4] [5] 

秦永菊,志广.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2):147-149.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5,20(3):155-168.

韩莉,陆为民.徐景藩.疏肝清热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6,22(3):20-22.孙志文,谢晶日.谢晶日教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浅析[J].中医药导报,2016,22(21):90-91.唐亮,刘祥,李小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痰湿内阻证胃食管反流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J].内科,2016,11(5):778-779.[6] 

侯秀玲,崔占杰,孙志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4):25-28.[7] 

詹甜,董筠,詹媛.董筠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95-197.

编辑:周金环

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