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转变策略研究方案

2024-02-20 来源:易榕旅网
 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转变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最头疼的莫过于“问题学生”,在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感到自己采取的教育手段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产生困惑、迷茫等情绪,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发出“转化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出10个优秀学生更难更艰辛”的感叹。同时,从某些角度来说,转变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个优秀学生更有意义。

目前,问题学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问题学生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不仅给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而且对于每一个家庭和学生自身来说,将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纵观已有对问题学生的研究,仅从家庭、学校或社会等孤立的方面进行探讨,虽然指出了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但是,这仅仅看到了问题学生产生的表面现象。同时,相关研究由于长期以来受本质主义思维范式的影响,因而缺乏对问题学生生成的复杂性、社会性、动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这一研究仍未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课题界定

问题学生的产生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包括社会因素(文化影响)、家庭因素(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学校因素(教育目标、职业道德)、内因包括自我因素(成熟度),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让学生成为有问题的学生,当他们得不到恰当有效的帮助时,这些学生常常在无助中逐渐变成了问题学生。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而从这些不良习惯折射出的是学生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转变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对他们的心理加以引导、各种能力进行培养,避免这些问题的恶化。

本课题研究重点是从问题学生在校表现和存在的缺陷,对小学低年级问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研究,探索其形成的原因,探寻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的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加以矫正和转变。

三、理论依据

1、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先天遗传条件是差不多的。人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不决定于遗传,而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特别是他所受到的教育。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

2、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感情,都有要求自己获得成功的愿望。

3、调查和有关测试证明,“问题学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智力差异小,而在动机、兴趣、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及基础知识方面差异大,他们具有一般学生同样发展的潜能,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经历了反复的挫折和长时间的失败以后形成了失败的心态;而成为“问题学生”。他们有很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开发这种潜能。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1、揭示小学阶段问题学生现状

包括我校问题学生的数量、年级分布、学生主要问题描述、教师现行教育教学措施等。

2、寻找成因及成因分析

从自身、家庭、学校、教师、教材等方面寻找成因并分类分析成因。 3、形成问题学生转变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寻找加强家校合作、利用学校教育转变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形成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转变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五、研究原则

1、方向性原则。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方针。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2、科学性原则。自始自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尊重、引导“问题学生”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加强师生沟通,建立互信机制,通过教育、引导和心灵的感化等,促使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最终使“问题学生”自求进步,达到自然转化的目的。 六、研究措施

1、对我校问题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和各自的特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2、实施关爱教育,问题学生需要教育者倾注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问题学生良好的情操、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4、开发家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寻找问题学生共性。

3、行动研究法:观察问题学生的在校表现,记录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心理与性格特点。

4、个案研究法:收集和整理问题学生的个案,分析对比寻找成因。 八、研究过程及步骤 研究年限:三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 4月)

确立课题组成员,明确职责,申报课题,在专家组指导下确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0年 5月至 2012年 6月)

主要工作是在观察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确立本校问题学生名单,建立问题学生名录(对外保密),设计个案表,教师学习有关理论。课题组成员深入问题学生,做好个案记录工作,撰写《问题学生行为观察记录》、《问题学生教育个

案分析》。在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参考相关文献,分析并掌握问题学生类型、缺点和倾向,进一步探究其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特征、撰写其异常发生发展的轨迹,从而寻找利用学校教育积极干预,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撰写《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初探》、《问题学生学习习惯转变策略》等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整理和规范近三年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转变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认真修改完善,并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结题,确保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如期结题。 九、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汇报、结题报告。 2、问题学生个案记录资料。 3、集结或发表相关研究的论文。

4、家长及学生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各种活动的过程资料。

5、《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转变策略的研究》案例论文集 十、研究经费及来源

研究过程中所需的资料费、研讨活动费用等,预计2000元左右。 十一、课题负责人

熊满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