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开放课件到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研究综述

2023-01-20 来源:易榕旅网


从开放课件到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研究综述

[摘 要] 网络视频公开课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成功推行和发展的产物,它的蓬勃发展不仅会扩大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影响面,而且对我国终身化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以实践发展和研究发展两条主线为出发点,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对国内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目标作了简单阐述,最后,对目前网络视频公开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希望对国内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后续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网络视频公开课; 发展现状; 研究综述

引 言

科学没有国界,知识属于全人类。[1]正是由于这种知识理念的存在,使得知识和资源共享逐渐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心声。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知识传播的速度、效度和广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促使教育资源跨时空全球共享的梦想成为可能。21世纪初,各种网络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骤然兴起且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ovement,简称OER),OER运动发端于西方的大学校园,影响力颇大,中国也紧随其后开始开放教育资源的努力。相对于西方而言,当时国内极少有教育资源开放的先例。随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建设网络开放教育资源的措施,其中包括2003年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和2011年启动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2]尤其是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CORE),凭借着国际教育资源共享运动的东风,CORE于2003年10月成立,其宗旨是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它的成立不仅促进了我国教育的信息化,而且加速了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可见,OER运动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国外的实践发展和国内的研究发展两条主线出发梳理包括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内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阶段,了解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影响及发展趋势,最后对目前网络视频公开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开放教育资源理念的萌芽及其发展

(一)开放教育理念的诞生

如果追溯开放教育发起的根源,那么中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开放教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春秋时期,老子的道法自然、追求自由的哲学思想就对开放自由地追求知识的理念有所体现,后来,儒家思想的始祖孔子就以不太正规的开放的“讲学”形式游说各国,“有教无类”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人人皆可受教育”和“教育公平化”的观念。从此,开放的教育理念已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同时,在国外开放教育的理念也相应地有所发展。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雅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先前国内一些开放教育思想的直接继承。然而,理论只有指导了实践才能最大化其价值。英国的尼尔才真正地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化为实践,他竭尽毕生精力的夏山学校是当代开放教育的发源地。

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开放大学的产生。英国开放大学首任校长克劳瑟爵士在其就职典礼上赋予了开放大学四项本质含义,即教育观念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这四个“开放”是开放教育理念的核心,被视为对开放教育理念的最早的官方诠释。[3]这一重要理念的形成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事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个国家在教育政策和方针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历程

1. 古登堡计划

追溯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和人类的进步与文明的传承息息相关。开放教育资源相关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几乎同步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据史料记载,个人计算机的萌芽时期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恰巧就在1971年麦克· 哈特(Michael Hart)发起了著名的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urg),[4]这个计划实质上是一个免费的图书协作计划。哈特率先通过网络给大家提供免费的电子书形式的大量文献资料,他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图书馆。其目标是尽可能大量地、以自由电子化的形式提供版权过期的文献著作资料,从而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多年以来,古登堡计划中采用的电子书形式一直与新兴的科学技术同步前行,从刚开始的纯文本到HTML格式再到EPUB格式,给使用者提供了不同方面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古登堡计划的内容来源和维基百科一样,是由志愿者自己编辑完成并审查的,同时将这些内容文本化。这是人们最早接触的开放且免费的网络教育方面的资源,它为本世纪初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奠定了一定的示范基础。

2. 开放源代码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有着巨大影响。要想使教育资源面向全世界开放,技术则是关键。从技术角度来看,开放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83年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的GNU(General Public License)计划,该计划提出:要创造一个完全兼容于Unix的软件系统,免费提供给能够使用的教育和非教育机构或个人。[5]在这之后的第二年便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FSF)。在1998年该组织将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修改为开放源代码软件(Open Source),从此它便流行了起来。开放源代码软件主要是指那些可以被用户自由复制、使用、研究、修改而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软件,比如后来比较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一伟大计划是开放软件资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促进了计算机网络事业的

发展,而且对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3. 学习对象

1994年韦恩·霍金斯(Wayne Hodgins)首次使用了“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一词,“学习对象”起初是针对基于计算机科学的面向对象的范例而提出的。后来,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到教育领域,这一概念便得到了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与之相似的名词有知识对象(Knowledge Object)、教学对象(Teaching Object)、信息对象(Information Object)及内容对象(Content Object),等等,对这些概念的不断研究和分析使得教育者们对教学要素的组成的认识更加明晰。戴维·威利(David Wiley)认为学习对象是一个教育技术概念,指的是任何具有重用特性并用来支持学习的数字资源(Any Digital Resource That Can be Re-Used to Support Learning)。[6]也有学者指出:学习对象是在结合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科学思想以及有关教学理论基础之上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教学构件。[7]由此可见,“学习对象”虽然是教育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交叉概念,但其有适合网络学习的一面,它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后续发展和资源形式的展现提供了一个理论前提。

4. 开放内容

1998年威利在进一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内容(Open Content)”这一新术语,他倡导将自由软件运动的原则用于内容,[8]特别是教育领域。顿时,这一概念迅速流行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网络使用者。起初大家对可以开放的内容以及对这些开放内容的使用权限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网络知识共享也应该遵循一些规则或者协议。2001年,拉里·勒斯格(Larry Lessig)等人创建了“创作共用”版权许可授权机制(Creative Commons),[9]用于网络上的数字作品如文学、美术、音乐等,作者保留版权,但允许人们在保留作者署名并遵守作者指定的条件复制和发行其作品。这种新型版权协议更为灵活,更有利于创造性作品更广泛的分享和再创造,也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创造和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同年,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式宣布开放课件(OpenCourseware,简称OCW)计划,用六年左右时间将所有核心课程内容(如讲座笔记、思考问题、课程大纲和阅读书目等)公布在网络上,供全世界的人们免费自由读取。“这一举措延续了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高等教育教育材料、哲学和思维方式的开放传统,并将引领大专院校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利用网络作为教育媒介的方式。”[10] MIT OCW成为大学参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范例,激励了其他大学开发类似项目,并进一步促进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随后,开放教育理念从最初的知识内容开放逐渐发展到知识协议开放、技术工具开放以及软件平台开放,虽然有些思想或观念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这些创新性的举措为世界开放教育资源的学习和共享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二、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实践发展

(一)从开放课件到开放教育资源

与国内相比,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势头更迅猛,实践研究更前沿。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OER开始到2006年世界上有些国家便组织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其目的就在于推进全球的教

育资源的共享。纵观各国开放的教育资源形式,它们都有个明显的发展特点:早期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形式多以静态的文本性资源为主,比如:教学讲义、电子课件、资源库、练习和阅读资料等能向学习者提供可用于阅读、参考和查阅的免费数字化内容;之后的开放教育资源逐渐转向以教学视频(课堂实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为主体的多方位、多形式的方向发展。主要原因在于2006年之后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带宽的不断扩展为基于网络的视频点播与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状况,笔者梳理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重点比较项目特色以及各个项目中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的设定,见表1。

自从2007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机构都开始重视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这方面的各种研究成果颇多,譬如:《开放教育资源模式及运行情况比较研究》一文从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趋势及运行现状,同时倡导中国大学积极参与到建设和利用开放教育资源中来;[12]《高校开放教育资源(OER)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一文讨论了OER相关项目的热点,分析了其成本结构,扩充了Stephen Downes和Paul M.Dholakai总结的13种投资与盈利模式并将高校纳入日常工作的OER建设项目。[13]这些研究有的侧重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的侧重研究OER创设的意义和潜力,还有的关注开放教育资源的未来前景,诸多的研究和关注不仅使得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持续快速发展,而且使得知识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从开放教育资源到视频公开课

如果从范围大小上来讲,视频公开课是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早期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受到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其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且多为静态化资源,影响范围有限,但是就当时来看还是较有创意且适合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视频公开课便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一种崭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且正在逐渐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视频公开课具有较强的学习体验的特性,这也是它在各种开放性教育资源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根据挪威学者StianHaklev的观点,开放教育资源根据其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转变性建设资源、直接使用资源、重新利用资源及公开/咨询资源。[14]这种分类对于资源建设者明晰各类资源的重要性、资源建设的类型和方式有一定的帮助。笔者参照“倒树状”结构的“开放教育资源路线图2012”(OER Roadmap 2012),[15]根据开放教育资源的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类:学习利用类资源、工具类资源及实施性资源。各类中具体所包含的内容如图1所示,其中学习利用性资源是开放教育资源的核心,工具类资源是为了用户更好地利用学习性资源而开发的工具平台,实施性资源主要是一些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和优化内容的策略方法。其实,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大体系中视频公开课的影子随处可见。视频公开课是近两年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术语,其本质犹如10年前MIT共享的课堂实录,真实地再现教师授课的全过程。或许,由于网络技术条件的不同,往日的视频资源在制作和播放质量上有别于现在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但是其目的和作

用如出一辙。如今,为了促进文化传播和优质资源的世界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国外各个高校风靡起来,“淘课”这种时尚且有效的新型学习形式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地的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习者们的高度赞赏和热捧,尤其是在中国,“淘课”一族日渐强大,网上学习风气日益浓烈。

三、 开放教育资源在中国的发展

(一)国内开放教育资源的早期发展

在OER运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国内也逐渐关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2003年9月23日,“MIT开放式课程国际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召开。此次论坛由美国IET基金会、MIT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办,并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参加论坛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6所IET教育基金会会员大学的代表,正在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代表,以及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代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名誉教授王逢旦博士、Hewlett 基金会教育项目主任Marshall Mike Smith和MIT开放课件项目发起人俞久平教授等专家参加了论坛。与会者对MIT OCW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讨论成立联合机构,来协调国内外高校在开放教育资源方面的合作。会后由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12所大学联名上报教育部。经教育部认可,成立了推广应用开放教育资源的高等学校联合机构 ——CORE。[16]这次国际论坛也极大地推动了2003年4月份国家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

2004年4月,麻省理工开放式课件技术总监Cecilia d’Oliveira女士和对外联络负责人Jon Paul Potts先生来到北京,参观了几所CORE会员学校,并与CORE方面的负责人、对OCW/CORE合作感兴趣的各方人士见面,就相关项目展开咨询和讨论,深入探讨合作细节问题。6月,CORE协助MIT学生赴青海大学支援中国西部教育。他们在当地利用OCW资源给学生讲课,并取得很好的效果。MIT OCW、MIT-China和CORE之间的合作将为弥补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作出积极贡献。9月,MITOCW&CORE第二次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这是继2003年9月MIT开放式课程国际论坛后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CORE希望通过吸收以MIT为代表的国外优秀大学的开放课件、先进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促进OCW在中国的应用。[17]

2005年1月,CORE与其10所项目试点大学在北京召开了“MIT OCW推广项目”的启动会议。会上,与会高校代表对“项目启动和课件翻译”等中心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并与CORE签订了“关于CORE MIT OCW项目谅解备忘录”。10所CORE 的项目试点大学承诺要共同承担100门MIT 开放式课件的翻译,并于2005年春季学期将168门MIT开放式课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CORE已向各试点大学提供了项目启动资金。同年3月,应CORE的邀请,MIT OCW 外联部主管Jon Paul Potts来到中国,并为CORE项目试点大学作了“CORE 和MIT OCW项目推广”的讲座。之后,在CORE代表的陪同下,他参观了几所CORE

试点高校,了解MIT OCW应用的实际情况。次月,Jon Paul Potts先生和CORE的代表刘美凤博士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这也是MIT OCW和CORE在香港的首次宣传。同年夏季,参加MIT-China交流项目的14名学生来到中国,他们分四组在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青海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介绍MIT OpenCourseWare和MIT iCampus。[18]

2006年9月,开放教育国际会议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开放教育资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开放教育相关技术的国际动态、国内外开放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共享探讨、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这次会议不仅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而且为我国开放教育与国际开放教育接轨架起了一座桥梁。

2007年4月,CORE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以“三年辉煌”为主题的三周年庆典活动。庆典内容主要包括:展示CORE三年所取得的成绩,表彰三年来一直关心与支持CORE的会员试点高校、优秀翻译教师及积极志愿者。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教高【2007】1号)。[19]在这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教育部门按照引进—翻译—应用的模式,广泛动员学校和其他组织引进并翻译MIT OCW所发布的课程资源,经过改编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之后,国家在精品课上的投入力度愈来愈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多是以课件、文本等静态形式呈现,缺乏交互性,这就影响精品课程的利用效果。

2008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简称OCWC)和CORE联合召开了“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Ope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8)。这次会议秉承了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的宗旨,为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和推动开放资源共享事业作出了贡献。总之,开放教育资源在国内的早期发展并非始于偶然,它是国际教育形式的大趋势所致。2008年之前,免费的视音频形式的公开课在国家的精品课程中有所体现,但是相比于西方一些高校,这种课程形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差甚远。当免费且开放的网络视音频教学在西方高校尤其是开放式大学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开放教育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国内却由于语言障碍,将这些丰富的网络视频教学资源闲置一方,几乎无人问津。

(二)国外视频公开课在国内的发展

早在2004年,国内有些草根学者便星星点点地引进国外视频公开课程资源。台湾游戏爱好者朱学恒就是其中之一,他从美国《连线》杂志得知MIT的开放课程计划,无比激动,并于2004年决定投入到开放课程资源的翻译工作中。由于优质资源数量较大,翻译工作难度大,于是他开始招募翻译义工,最终形成了具有2700多人的庞大的翻译团队,并得到了MIT的许可承担了相关教学资源的翻译工作。当时的开放课程的资源受到网络技术条件和带宽的限制,多数以文字

资料为主,后来随着西方视频公开课的流行,“朱氏翻译团队”则着重进行视频公开课的翻译,到2010年底,他们已经翻译了1000多门课程,300多个小时的视频课程内容。

同时,2010年之后,人人影视字幕组、Eureka字幕组、Ocourse字幕组以及TLF字幕组等国内知名美剧字幕翻译机构和大众自发组织的翻译小团队给国外许多名校的公开视频课配上了中文字幕,语言障碍问题解决了。再者,加上网易、新浪、搜狐等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的鼎力推出,使得这些优质的网络教学视频瞬间走红于网络,受到广大学习者的青睐。

2010年11月,网易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其中有200 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其中包括YYeTs课程翻译组等非盈利组织和爱好者翻译的国外开放式课程视频。网易公开课的启动,使得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目前除网易外,新浪、搜狐、腾讯也在使用世界名校的开放教育资源。有了中国开放教育资源组织、YYeTs课程翻译组、Subdot、译言网,以及许许多多的非营利网络组织和数不胜数的翻译爱好者,开放教育资源的语言障碍得以消除,给予中国公众走近国际大师的机会。

(三)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发展

国家教育部审时度势,凭借这个发展趋势于2011年6月13日颁布了题为“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目标、定位、要求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公布了遴选出的103个精品公开课程的选题。教育部于同年7月建立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官方网站——Icourse(爱课网),并将它作为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11月9日,国家首先在网上公布了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受到网上学习者的一度热捧。2012年1月和5月份又分别发布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共40门网络视频公开课,从网友点击、学习和评价的情况分析,这些课程普遍受到欢迎。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家在7-10月份相继在爱课程网站上发布了66门国内名校的视频公开课。目前为止,已经有126门各大高校的经典课程的视频公开课程上传到网络上供广大网络学习者学习。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文件内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计划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20]这一系列的关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重要文件和举措都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高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视频课程,形成一批可供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免费使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这些也为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公平性”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反思与总结

面对国内“逃课热”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尚,这不禁使我们对不久的将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美好远景的实现充满信心。然而,根据心理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我们普遍认为人们总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随着人们的新鲜感逐渐地消失,新事物也将沦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通过研究网易上的国外公开课,笔者发现,前期炙手可热的哈佛公开课“公正”从刚开始的16000多次的点击率最后逐渐减少到2000多次,这也给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方敲响了警钟:如何让网络视频公开课这个半新生事物在人们心中永葆青春?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增强互动环节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交流是体现学习者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从学习者的心理层面还是认知层面,互动交流都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21][22]国外的有些视频公开课之所以那么受学习者的喜爱,除了一些世界名校效应之外,课程本身很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学习者自己觉得自身并不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自己也是课堂的主角。

2. “互联学习”观念的植入。笔者非常赞同2007年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常设校长会议中提出的互联学习的观点(如图2所示),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信息一体化不得不使我们从一个更宽泛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教学。[23]教育事业也正在从“迥异”走向“大同”,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惯有的思维和认识,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待“资源”,改变教育。互联学习具有以前电子学习及泛在学习的一些特性,很好地将学习者现在的学习状态展现出来。因此,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过程也应该融合这些较前沿的理论,进而从技术、内容上突出公开课的活力。

3. “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兼顾。视频公开课的内容是广大学习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视频公开课的课程内容一定要有特色,教师在分析讲解过程中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强课堂本身的吸引力,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如此才能增强视频公开课的生命力,进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和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