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2023-10-16 来源:易榕旅网


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碳一分公司所有全凝式﹑背压式﹑带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维护和检修。主要型号有NG25/20一台,EHNKS 40/56/20两台,NG32/25/0一台,NK32/36两台。(H—表示高压进汽,N—表示常压进汽,K—表示凝汽式,G—表示背压式,E—表示抽汽)

1.2汽轮机结构简述

NG型汽轮机本体主要由前支座(前座架和前轴承座),后支座(后座架和后轴承座),危急保安装置,手动盘车装置,汽缸(外缸和导叶持环),转子(整锻轴﹑危急遮断器﹑棘轮﹑动叶环﹑联轴器和齿式联轴器),调节汽阀,速关阀等组成。

ENK型汽轮机本体主要由前支座(前座架和前轴承座),后支座(后座架和后轴承座),危急保安装置,手动盘车装置,汽缸(外缸﹑排汽缸﹑前汽封﹑后汽封﹑高压级导叶持环﹑低压级导叶持环和中间汽封),转子(整锻轴﹑危急遮断器﹑动叶环﹑低压动叶环﹑联轴器和齿式联轴器),调节汽阀,速关阀等组成。

1.3检修种类

按照检修所涉及检验、维修项目的范围和工作量的不同,我们将汽轮机检修划分为小修、中修、大修和部套检修四种类别,说明书中所指检修未包括事后维修(发生故障强迫停机后进行的检修)。

小修:

小修是检修工作量较小,占用时间较短的检修方式,小修时汽轮机不开缸,基本上是对局限于汽缸外部,事先确定的个别项目进行检验、维修,如轴承、联轴器的检查及对中检测,齿轮的目视检查,调节及保安系统的重新整定,运行仪表校验等,主要是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非强迫停机缺陷进行检查和相应处理,通过有目的的检修避免出现强迫停机。

一般小修是根据需要按计划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可利用由于装置其它设备原因而停止运行的时间进行汽轮机小修。

小修时得到的检验、试验数据和经验,可供中修、大修作参考。

中修:

中修在计划停机期间进行,其作用及措施大体上与小修相同,只是涉及项目比小修要多一些,如增加径向跳动,拆出推力轴承后转子的轴向移动,不开缸情况下转子与汽缸的对中等项目的测量和检查。

中修在停机期间按计划进行,通常中修时勿需打开汽缸。当中修配合部套检修一起进行时,有可能需要开缸。

中修时检修,试验取得的数据、经验可供下次检修借鉴。

大修:

为进行大修,应事先安排好必需的停机时间,停机时间的长短与机组大小、人员配备及检修

人员素质、现场及备件贮备情况、检修进度有关。

大修时,汽轮机的大部分部件要拆开,并对汽轮机各部件(如汽缸、转子、轴承、管路等)及辅助设备部件进行检验和修理,据此对设备状况作出评定。用备品更换失效或磨损的零件。

在大修期间进行更新改造的汽轮机,应在替换件到货后实施检修,以使检修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部套检修:

部套检修是以汽轮机部套为主进行的检查和维修,部套是指如主油泵、调速器、调节汽阀、速关阀、转子、蒸汽室、导叶持环、汽封等。部套检修可与中修一起进行。

部套检修也可看作是分阶段进行的大修,对哪些因生产原因、不允许长时间停机进行全面大修的机组,部套检修是十分有用的。

部套检修时,根据需要,可以打开汽缸,也可不开缸。

检修时的检验范围及注意事项

停机前,应得到机组在不同功率运行数据的记录。停机时测定惰走时间,冷却过程特性,之后,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测量汽轮机与被驱动机的对中,在拆卸设备之前,作下述检查:

1.联轴器部套及窜动量

2.半联轴器中的积垢

3.联轴套筒的轴向相对位置

4.转子与轴承座及外缸的对中

5.汽缸与支座的相对位置

6.转子相对于汽缸的轴向定位尺寸

7.拆出推力轴承后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一般情况下,调节和润滑油管路勿需分解拆卸,以免检修后重新起动时,产生节流阀重新调整,污染物进入系统或泄漏问题。

在起吊上缸时,要检查核实全部中分面螺栓已松开,且已配好导柱。拆卸时,对重要部件应通过作标记或备忘录(包括草图或照片)事先作好记录,为以后复原作好准备。

打开设备时,对任何磨损和积垢情况要特别注意,如在密封面表面发现泄漏痕迹,那就必须对配合面进行检查,用着色,压铅方法或塞尺检查平面度和张口。叶片上积垢的部位要作准确记录,并对积垢取样进行化验分析,以判定其成份,据此,确定在何种状态(运转或停机)用哪种方法(蒸汽冲洗或化学清洗)清除积垢。

对由外来硬质颗粒杂质造成的损伤,除检查蒸汽滤网等部件外,应指定蒸汽系统清洁度指标。目视查看轴承、轴颈及油封环的损伤情况。

对汽封体或围带上的沟槽作仔细检查,它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汽轮机起动和运行期间转子的运转状态,它提示转子和汽缸可能偏斜、变形,通过分析可得出需要的间隙和找中值。

汽封片磨损或受腐蚀表明汽轮机在停机或起动期间维护、操作不当,例如:短时间停机后,在转子弯曲的情况下起动汽轮机;停机期间漏入湿汽;以及管道力或力矩的作用,支座的移动。

从蒸汽滤网开始仔细察看进汽部分的损伤情况,对速关阀工作的可靠性及调节汽阀的操作性能也需进行检验。

动叶片和静叶片应作认真、仔细检验。如已结垢,必须予以清除,清除叶片表面积垢也是检验裂纹(磁粉或着色检验)必需的准备工作。

检查导叶持环调整组件,从支承面、汽缸中分面与导叶持环相对位置的测量,可得出间隙和调整量的数据;检查轴承座、汽缸、持环的导向件,通过间隙测量对它们的状况作出评定。

根据对零部件检查的结果,确定所需的修理、改进措施,以及哪些备件要订购。

在所有检查和必需的修复工作完成之后,开始重新装配。

在吊运转子,测量间隙,重装轴承时要特别小心。

接下来一项重要工作是测量机组各个设备间的相对位置,如:

汽轮机与汽轮机

或汽轮机与齿轮箱

或汽轮机与被驱动机

或齿轮箱与被驱动机。

计算找中值及进行校正时必须考虑机组中各设备间在运行时的相对位移,先检测联轴器的径向、端面跳动是正确调整的一项重要方法。

在重新装配过程中,对照参照值检测实际尺寸,测量结果要记录下来,参照值见产品合格证明书、通流图及初始安装记录。

接下来是装接好监视系统,所有测量仪表,保护和安全系统应认真进行校验和试验。

检查供油系统,如检修时润滑油、调节油管路拆卸后的重新装接,那么,油系统要进行清洗,检查所有阀门并重新调整。

调节系统重新整定。

检查全部蒸汽管路。

1.4检修前准备工作

对汽轮机进行检修是确保最佳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可用性系数﹑保证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汽轮机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必须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使其达到保质保量地完成检修工作的目的:

1.检修必要工具、设备的准备和检查。

2.带频谱分析的振动测试(轴振动、轴承座、基础)。

3.最后的运行数据记录,包括不同工况以及停机、惰走时间,盘车机构投入工作直至汽轮

机冷却的记录。

4.查核备件。

5.油动机等部套的功能试验。

6.通过目视或触摸检查泄漏。

7.检测轴系接地。

2、 汽轮机本体的拆卸

拆除罩壳。

拆除保温层。

拆开进汽及抽汽管,开口端用罩盖封闭。

拆卸调节、润滑油管。

脱开汽轮机与被驱动机及主油泵之间的联轴器。

打开轴承座,检查差胀指示器,拆出轴承上半。

测量转子相对于汽缸及轴承座的定位尺寸,检测找中值。

检验转子联轴器端的径向、端面跳动。

拆卸汽缸中分面螺栓,拆出猫爪螺栓。

装好导柱,用顶开螺钉顶起上缸后将外缸上半吊开。

拆卸内缸(两半内缸)、导叶持环、汽封的连接螺栓,将上半吊出。

在转子全长范围检测径向跳动,测量各级动、静间隙。

吊出转子。

拆出内缸、导叶持环、汽封下半。

拆卸速关阀、调节汽阀、主油泵

查看全部零部件,确定所需检修措施,要使用的备件、清洗方法及需进一步检验的项目。

整理好拆卸情况记录。

3、 检验和维修

下述各部件(外缸、转子等)检验和维修工作之前,仔细察看初始情况并作好记录。

外缸

3.1.1 清理中分面、测量面、配合面。按确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查。

3.1.2 检测上、下缸中分面间隙、张口,分别在松开螺栓和拧紧部分螺栓况态下检测,必要

时修刮中分面。

3.1.3 检测螺栓、螺母,尤其是高温区域(H 型汽轮机汽缸内第一个凸缘的前面部分)的螺栓要检测是否发生松驰,产生裂纹;检测汽缸中分面螺孔。

3.1.4 检查汽缸内部导向件,需要时修理。

3.1.5 检查内缸、导叶持环的支承面,必要时进行修整。

3.1.6 检查、整修汽缸支承面。

内缸

3.2.1 清理中分面、测量面、配合面。按确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查。

3.2.2 检测上、下缸中分面间隙、张口,分别在松开螺栓和拧紧部分螺栓况态下检测,必要时修刮中分面。

3.1.3 检测螺栓、螺母,尤其是高温区域(≥450℃)的螺栓要检测是否发生松驰,产生裂纹;检测汽缸中分面螺孔。

3.1.4 检查导叶、围带及汽封片。

3.1.5 检查喷咀是否有外来杂质造成的损伤。

3.1.6 检查角形环,测量间隙和尺寸,视情况修理或更换。

3.1.7 检查支撑面及导向面,必要时进行修理,使其平整光滑。

导叶持环

3.3.1 拆开调整组件进行清理并作检查,必要时更换球面垫圈。

3.3.2 修磨导叶持环及导柱的导向面(径向、轴向)。

3.3.3 清理、检查中分面、定位面,必要时整修。

3.3.4 检查导叶、围带及汽封片。

3.3.5 检查定位销及销孔,必要时重新配作。

3.3.6 检查螺栓和螺母。

平衡活塞汽封

3.4.1 清理、检查、修整中分面、配合面。

3.4.2 检查汽封片,视情况修理或更换。

3.4.3 测量内、外圆的圆度。

外汽封

3.5.1 清理配合面、中分面,检查连接件。

3.5.2 更换汽封片。

转子

3.6.1 拆出危急保安器并作检查。

3.6.2 检查轴颈及推力面,必要时进行修磨。

3.6.3 修光与油封环相应部位的轴段表面。

3.6.4 修磨与接地电刷接触处轴表面。

3.6.5 检查汽封片,视情况修理或更换。

3.6.6 检查动叶片(直叶片)和围带、扭叶片和拉筋;检查叶片的积垢、受腐蚀情况,探测叶片裂纹。

3.6.7 探测轴裂纹。

3.6.8 清理、修整半联轴器。

3.6.9 重装危急保安器,在重新试运行时作超速跳闸试验。

3.6.10 转子复校动平衡。

前支座

3.7.1 清洗轴承座,检查密封面,必要时整修。

3.7.2 折下危急遮断油门,拆开清洗检查,之后重新装好。

3.7.3 清理检查油封环,必要时更换油封齿,内圆按轴的尺寸配作加工。

3.7.4 清洗检查径向轴承,轴瓦表面局部轻微拉毛处修光,如损伤严重或轴承间隙过大则更换备件轴承。

3.7.5 清洗检查推力轴承,瓦块表面轻微拉毛处修光,若更换瓦块,则必须注意,备件瓦块的厚度留有余量,需一付瓦块同时进行补充加工。

3.7.6 松开轴承座定距螺钉,检查轴承座调整件、导向件,视需要修整光洁或更换。

3.7.7 重新调整好轴承座。

3.7.8 检查座架、基础、地脚螺栓。

3.7.9 检查汽缸猫爪球面垫圈(或垫板),视情况修整或更换。

3.7.10 检查汽缸导向件,必要时修整汽缸导向面。

后支座

3.8.1 清洗轴承座,修整中分面。

3.8.2 维修盘车机构。

3.8.3 清理检查油封环,必要时更换油封齿,内圆按轴的尺寸配作加工。

3.8.4 清洗检查径向轴承,轴瓦表面局部轻微拉毛处修光,如损伤严重或轴承间隙过大则更换备件轴承。

3.8.5 检查轴承座调整件、导向件、定位件,视需要修整光洁或更换。

3.8.6 重新调整好轴承座。

3.8.7 检查座架、基础底板、地脚螺栓。

3.8.8 检查汽缸定位件、导向件。

速关阀

3.9.1 拆卸阀盖与汽缸进汽室的连接螺栓,折出速关阀及蒸汽滤网、阀座。

3.9.2 分解油缸,拆开油缸时一定要注意:只能借助靠阀盖侧的专用螺栓,松开螺母,在弹簧完全放松后方可松开油缸盖端面的螺母。

3.9.3 脱开活塞盘与阀杆的连接。

3.9.4 清洗油缸,检查油缸、活塞、活塞盘,试验活塞,需要时进行修整。

3.9.5 检查阀杆、油缸密封件,必要时更换密封件,修理阀杆。

3.9.6 检查阀碟、阀座,如接触面有损伤,进行修刮研磨。

3.9.7 检查导向套筒、汽封套筒,清除积垢,如发现有机械损伤,进行修复或更换。

3.9.8 检查阀盖密封面。

3.9.9 重新装配速关阀(调节汽阀检修完毕再装速关阀),汽轮机检修结束后作功能试验。

调节汽阀(第一膨胀段)

3.10.1 测量油动机、杠杆、调节阀的连接尺寸及关闭弹簧、阻尼器碟形弹簧的装配尺寸。

3.10.2 放松关闭弹簧,吊住油动机,脱开油动机与杠杆、托架的连接,吊开油动机。

3.10.3 脱开杠杆与阀杆的连接,拆出杠杆。

3.10.4 拆出阀杆上部各零件,阀杆旋转90°,使阀杆与阀梁脱开,拆出阀盖和阀杆。

3.10.5 用阀梁安装工具将阀梁连同阀碟从汽缸进汽室中移出。

3.10.6 检查阀碟和阀座进行清理整修,如损伤严重则需更换;检测阀碟升程,如升程改变,一般是更换衬套。

3.10.7 检查阀杆,进行清理修整,必要时更换;检查阀杆导向套筒,视情况修整或更换;更换阀杆密封填料。

3.10.8 检查传动部分销轴、套筒、关节轴承。

3.10.9 拆开油动机油缸,清洗油缸,必要时更换活塞环及活塞杆密封件。

3.10.10 拆开错油门,清错油门壳体及拆出零件,检查滑阀、套筒,必要时更换。

3.10.11 装配好各部件,重新组装调节汽阀,试车前重新整定。

调节汽阀(第二膨胀段)

3.11.1 测量油动机、杠杆、调节阀的连接尺寸及关闭弹簧、阻尼器碟形弹簧的装配尺寸。

3.11.2 放松关闭弹簧,吊住油动机,脱开油动机与杠杆、托架的连接,吊开油动机。

3.11.3 脱开杠杆与阀杆的连接,拆出杠杆。

3.11.4 拆出阀杆上部各零件,拆开阀盖连同阀杆、阀碟一起吊出。

3.11.5 检查阀碟与阀座及阀盖套筒的接触部位,进行清理整修,如损伤严重则需更换,检查阀杆与阀碟的连接。

3.11.6 检查阀杆,进行清理修整,必要时更换;检查阀杆导向套筒,视情况修整或更换;更换阀杆密封填料。

3.11.7 检查传动部分销轴、套筒、关节轴承。

3.11.8 拆开油动机油缸,清洗油缸,必要时更换活塞环及活塞杆密封件。

3.11.9 拆开错油门,清错油门壳体及拆出零件,检查滑阀、套筒,必要时更换。

3.11.10 装配好各部件,重新组装调节汽阀,试车前重新整定。

主油泵

3.12.1 拆开泵壳(或蜗壳、端盖),检查叶轮和油封环,视情况修整或更换。

3.12.2 必要时重新找中定位,配作定位销。

4、 其它设备的检修

数字式及电液转换器的检查、维护按相应产品使用手册的说明进行。

运行监视仪表的检查和校验。

油系统(如油箱、辅助油泵、冷油器、滤油器、蓄能器等),凝汽系统(如凝汽器、凝结水泵、水位调节器、抽气器、汽封压力调节器、排汽安全阀等),蒸汽管路(管道、支吊架、抽汽速关阀及操纵机构、安全阀、排汽接管等),油管路(管道、膨胀节、软管、接头等)的检查和修理按检修计划及规程要求进行。

5、 汽轮机的重新装配

大修后汽轮机各部件的组装、调整程序和要求见安装部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6、 部件功能检验

必要时进行油系循环,清洗油系统。

顶轴系统功能检验。

盘车系统功能检验。

速关阀功能试验。

调节汽阀特性整定。

调速器功能试验。

抽气器性能检查。

7、 检修情况报告

对检修项目、人员、进度,发现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重新装配的检测记录,部套功能检验的结果等提交书面报告,必要时附上图示和照片

检修成效和结论

本节主要说明汽轮机大修最后阶段有关工作事项,其它种类检修可酌情参照进行。

重新试运行

汽轮机大修后,必须先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步骤和要求参见3-1400-。

重新试运行时,第一次起动要特别当心,必须进行严密监视,所有运行数据要作好记录,尤其是要注意对轴和轴承座振动、汽缸和转子的热膨胀、轴承温度、轮室压力等的监测,试运行的初期,要注意对油和蒸汽泄漏的检查。

汽轮机热态时,应重新压紧阀杆密封填料。

通过稳定运转时振动的分析,可得知汽轮机找中及机组对中的情况。

重新试运行时的轮室压力,排汽压力,径向和推力轴承温度,二次油压与初次试运行及检修前正常运行时对应工况的数据作比较,如存在偏差,应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倘若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经分析认为有必要时进行重新调整或再次修理。

待运行状态稳定后,进行汽轮机性能测试。

重新试运行一开始,就应对运行数据作记录,所记录的数据与初次试运行及检修前运行数据要有可比性,能足以对检修成效和汽轮机状况作出准确评定。

重新试运行结束后,有关各方应在试车报告上签字。

必须的文件

检修工作结束的最后阶段,应提交一份检修情况及结果的报告,该文件内容主要包括:

1、未检修机组停机前的运行数据,如进、排汽参数,调节汽阀阀位,轮室压力,汽缸和转子的热胀,油压和油温,轴承温度,振动等。

2、汽轮机解体前及拆卸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如找中值、定位尺寸、对中值、间隙等。

3、部件部分解体或完全拆开后得到的结果,尽可能借助图示、照片作详尽说明。对采取的整修措施和得到的结果作出书面说明。

4、部件试验及特定项目检验记录的汇编,包括转子径向跳动检测记录,转子动平衡试验报告,调节系统调试,监视、保安机构试验记录等。

5、已用备件清单及下次检修所需备件清单,尤其是决定是更换叶片时,必须尽早着手备件的订购,对需要修改的备件要特别加以说明。

6、重新装配记录。

7、重新试运行的数据,试运行得到的数据经评定后作为以后运行监视的基准值,原规定要么重新确认,要么修改。

8、对图纸、图表曲线、规程等适用性核查的结果及需进行修改的说明。

9、特定测试项目,如效率、热耗、蒸汽流量等的记录及数据分析。

10、检查过程所使用物料的品种、数量。

11、列出下次检修工作应包括的项目。

12、根据检修过程遇到的实际情况,占用时间和发生的费用对检修计划作出评定,以供下次检修参考。

结论及注意事项

通常汽轮机正确完成大修后,在下述情况下,对机组今后的运行不作限制:

1、 所有部件经检验允许不受限制的运行。

2、 有缺陷零部件已用备件替换或经修复不影响其继续使用。

3、 设备在允许的使用期限内运行。

4、 运行条件与订货要求一致。

在发现有缺陷但一时又不能修复(如汽缸出现影响寿命但不危急安全的裂纹,材料腐蚀、生锈等),而机组还得继续运行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 没有备件或得不到备件。

2、 已达到使用期限。

3、 在条件许可时实施修理。

4、 修理的成本(时间、费用)与更换相比,前都无必要。

5、 机组作为应急备用设备仅需短期运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