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精细化服务打造精品景区
文/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旅游景区建设直 接关系着旅游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强弱。随着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 越明显,很多省份也越来越重视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各地区都在大力 推进景区创 A 工作,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品质优良、效益较好、环境优美的品牌景区和精 品景区。如江苏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加大创建 4A 以上高等级精品景区的力度,力争在五年 内打造超过 50 家 4A 级以上景区,以此助推旅游强省建设。河南省为了进一步宣传河南形 象、改变河南形象、推动河南旅游发展,提出“不让一个游客在河南受委屈”的理念,助推 精品景区建设;重庆市也提出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带动战略……这说明现在全国已经充分认识 到建设旅游精品景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国范围也已经形成了建设精品景区的氛围。但 究竟什么是精品景区,如何建设精品景区又成为困扰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以焦作云台山为例对精品景区进行详细解读,从云台山的突破提升规划、精细化 管理、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对精品景区建设提出思考。 一、案例背景
1.云台山旅游发展现状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拥有十一大景点,2004年 2月 13日,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 区、国家首批 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 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它荣获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等多项荣誉,2010 年 3 月“云台山”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 7 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 予 2010年度(首届)河南省省长质量奖,2011年 9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管理总局评 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 11月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2012 年 12月被授予中原经济区 100名片之“河南游”荣誉称号……
云台山经过不懈的努力,早已是誉满天下,在全国 20 大最受关注国内景区中名列前茅 (2011 年排名第四,2012 年排名第三),创造了旅游行业令人瞩目的“云台山速度”和“云 台山效应”,也成为各地旅游单位和景区学习的榜样和范例。
2.云台山旅游建设思路
2000 年云台山景区年接待游客仅 20 万人次,门票收入不足 400 万元,2012 年接待量 达到 504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4.5 亿元,云台山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也为我国 精品景区建设探索出了新的方向。
云台山一直坚持“质量兴景”的战略,树立“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提升服 务质量,通过规范化管理,实施细节服务、人性化服务,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了游 客的认可,也催生了云台山的加速度发展。
二、云台山突破升级之路
云台山从“养在深闺”到名扬海内外;从没有一个金字招牌,到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从河南省首届省长质量奖,到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从普通 5A 景 区到全国最受关注的前三甲……云台山创造了我国旅游界一个又一个奇迹,是什么让云台山 发展成为全国旅游界的旗帜和标杆?破译其成功秘诀,解析云台山的突破升级之路,对于我 国建设精品景区、品牌景区具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1.景政合一,整体统筹
早在 90 年代初云台山虽然实施了“景政合一”的管理模式,但景区内的资源仍然隶属
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茱萸峰、子房湖、百家岩等景点分别隶属于林业、 水利、文化及七贤镇等单位管理,出现了政令不畅、发展不均等问题,阻碍了云台山的整体 发展,不利于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2002 年 8 月修武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增强云台山的 竞争优势,做出了将国家森林公园、子房湖、百家岩、青龙峡景区全部纳入云台山景区管理 局统一管理的重大决策。2006 年 11 月市委、市政府又将地处修武,且隶属市水利局管理的 云台天池——峰林峡景区划归云台山景区管理局管理,从而使云台山的旅游实现了人才、资 金、资源、建设、管理上的统一调配、合理利用,形成了强大的“云台山”号航空母舰。体 制改变后的云台山由原来的八大景点,扩大整合成为现在的十一大景点,总面积达到 240 平方公里。
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改革,云台山终于完全实现了景政合一,为云台山的发展扫清了管理 多头的难题,为景区的协调统一发展奠定了基础。
2、政府支持,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修武县政府为云台山景区先后投资 220 万元,邀请国家旅游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 高校的60多位专家,高起点的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深度开发规划。先后投入近10亿元, 对景区道路进行了绿化、美化;按照“设计标准化、造型景观化、设施宾馆化、品位高雅化、 服务星级化”的标准,修建了“星级厕所”;建设了高标准的地质博物馆,修建了水上太极 拳表演舞台,全面提升了云台山的文化内涵;仅用 3 个多月时间建成了占地面积 35 万平方 米、5000 个车位的大型生态停车场,购置了 260 辆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欧Ⅳ标准的豪华观 光巴士,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内部交通网络;规划投资 1.5 亿元在景区全面实施了数字化景 区建设工程,将数字、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云台山的保护、管理和开发之中;建成了全永 磁悬浮风光互补景区照明系统,实现了“零电费、零排放”;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无名火、 无高温、无热流、无污染技术,建设了“绿色厨房”,可同时容纳 3000 人就餐的云台山餐饮 服务中心。景区还大力推广新型能源,在停车场、景区道路沿线实现了风能、太阳能照明, 成为云台山一道别样的风景。通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的实施,云台山彻底解决了进去难、出 去难、停车难、就餐难、如厕难等问题。
3.狠抓服务质量,创建规范化服务体系
为了全面提升云台山的服务质量,云台山经过不断强化“不让一位游客在景区受委屈”、 “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突出人性化”、“ 注重精细化”的服务理念,用心去经营,用情去 服务,对全体职工进行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职业教 育,增强了职工的文明意识。在统一着装、佩戴工牌的基础上,从职工的言行举止等每一个 细节入手,以最美好的形象面对游客,以最细致最贴心的行动服务游客。
为规范旅游服务流程,云台山制定了包含服务基础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管理标准、 职业资质标准、服务提供能力标准、服务安全卫生标准、服务环境保护标准、服务流程标准、 岗位标准在内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标准化服务体系》,这是国内唯一的景区服务标准体系。 该体系全面规范了景区员工的服务操作流程,同时也使景区旅游服务从简单粗放逐步走向规 范有序。在上级领导的高标准要求下,云台山景区经过自身的努力,进一步规范服务体系, 才使云台山旅游一直保持了优质的服务,2001 年以来,修武县游客投诉率均低于 0.05‰, 2011 年仅为 0.002‰。
4.人性化管理,提升游客体验质量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云台山管理并不是机械化的,而是到处充满了人情味,考虑到游客 的多种需求。在各景点入口处设置了手机加油站和行李寄存处,为游客免费充电,在这游客 等待的这段时间呢,可以稍作休息;同时为了保证游客在整个游览过程全面禁烟,在游人集 中地还为吸烟的游客修建了 10个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吸烟点,满足抽烟游客的需求;所有 厕所里都 24小时免费为游客准备有软硬两种手纸。此外,还针对残疾人、老年人、有饮食 忌讳的游客等一些特殊群体,设置无障碍通道、修建吸烟点,推出民俗特色饮食等。
通过规范化的服务保障了游客的满意度,但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又让游客获得了惊喜,提
升了游客体验质量。
5.融入数字化景区理念,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景区对游客需求和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使景区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云台山 全面实施了数字化景区建设工程,先后建成电子门禁、智能监控、多媒体展示、GPS 车辆调 度、LED 信息发布、电子商务、智能全景导游图等多个系统,实时掌握各景点的客流及车辆、 人员工作和环境、安全异常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合理调控游客、避免经营损失发挥了巨 大的作用,全面提升了景区的管理水平。
6.景区发展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
目前,景区员工由 2000 年 69 名增加到 1600 名,全县导游员由 2000 年 10 名增加到 1500 余名,带动旅游从业人员 3 万余人,占全县从业人员总数的 40%以上,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 渠道。2011 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18 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税收达到 2.5 亿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44.6%,其中云台山 2011 年财税贡献 1.08 亿元。景区内的岸上村,十年 前还是河南省有名的穷困村,近几年通过云台山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家庭宾馆数量达到 200 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 4000 人,人均年收入达到了 6 万元,形成了集住宿、餐饮、购物、 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成为河南省有名的富裕村。
云台山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当地旅游产业的 发展也为景区旅游提供了便利,不仅缓解了景区餐饮住宿的紧张局面,而且还为游客营造了 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旅游质量的提高。
7.云台山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转型升级
云台山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是现代旅游服务型产业集群。以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为 主题,集网球、壁球、桌球、排球、羽毛球、健身中心、美食、SPA、儿童游乐场、度假物 业、休闲农庄、高档酒店、旅游度假小镇、风情一条街、演艺中心、大剧院等配套设施为一 体,构建多元化住宿体系、特色化餐饮体系、旅游商贸体系和文化娱乐体系,形成功能联动、 设施齐全、要素集约的现代旅游服务型产业集聚区。可以说通过云台山文化产业集聚区对红 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等景点进行精品包装,加快了云台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上 市步伐,加大了青龙峡、峰林峡品位建设力度和七贤山庄温泉、穆家寨二期、葡萄峪生态度 假区等项目建设进度。
云台山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对云台山旅游景区的精品包装,也是对云台山及其周边产业的 整合优化,通过优化区域环境,构建方便快捷的区域交通体系,依托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 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强化了旅游集聚区的内聚功能,有利于形成要素集约、客流集中、 效益聚集的良性发展模式,并且促进云台山进一步转型升级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旅游综合体。
8.制定系统营销策略,传播景区品牌
2000 年,云台山的客源市场仅限于河南省内及河北省邯郸市,其它市场无从谈起;现 在,云台山的主要客源市场已经扩展到半径 1500 公里区域,游客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 区,其中省外游客达到 90%。同时,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境外客源市场也全面拓展, 这都展示了云台山成功的营销体制。
围绕“云台山水,峡谷极品”的品牌形象,云台山每年拿出门票收入的 10%—15%用于 宣传营销。通过依托大媒体、举办大活动、构建大网络,成功策划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 营销活动。
国内营销策略主要包括:
➢ 在央视综合频道《朝闻天下》等栏目推出云台山全年形象宣传; ➢ 与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等栏目组合作,拍摄云台山专题片; ➢ 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地铁悬挂云台山风光图片展的灯箱广告;
➢ 成功举办了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豫韩文化交流年云台山启动仪式、摄影与旅
游·云台山国际高端论坛等活动。
➢ 连续三年开通了云台山号北京至焦作旅游专列,开创了服务始于客源地、止于客源
地的全新模式,北京市场得到全面打开。
➢ 2010 年,云台山驻京办事处、云台山驻上海旅游服务中心、云台山驻武汉旅游服
务中心相继成立,将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
➢ 2013 年 7 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民
族大学、河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郑州大学等均已在云台山建立 MTAMB 产业实习基地。
➢ 以《大秦帝国》、《争霸传奇》、《马鸣风萧萧》、《孙子大传》等多部影视剧拍摄为契
机,进行景区宣传推广。
➢ 便捷的网络营销服务。云台山的网络营销不仅能查阅到景区的详细信息,而且还有
详细的交通路线,如公交,自驾、专列等,方便游客出行;甚至周边的餐饮、住宿, 什么地方适合吃什么,适合几个人吃,到云台山旅游适合穿着服装等都为游客介绍 清清楚楚。
国外营销策略主要包括:
➢ 韩国:2006 年 4 月云台山首次在首尔举办了云台山旅游产品专场说明会;2009 年
12 月云台山在首尔举办了“云台山赴韩风光摄影展览宣传周”;2010 年 1 月,参加 了 2010“快乐春节·中韩缘文化节”和“2010 中国访问年暨世博旅游推广周”交 流活动;2010 年 4 月承办了“豫韩文化旅游交流年”河南启动仪式;2013 年 3 月 云台山景区在首尔麻浦区正式设立“中国河南焦作云台山驻韩国办事处”,这是我 国旅游景区设立的第一个境外办事处;
➢ 泰国:2006 年 2 月组织赴泰国推介,分别在泰国曼谷和清迈举办云台山专场旅游
产品说明会;
➢ 美国:2007 年 8 月云台山与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又名科多拉多大峡谷)国
家公园结为姐妹公园,成为我国第二家经过官方树立的中外姐妹公园,并被列入当 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协作备忘录;
➢ 港澳台:2007 年 1 月和 2009 年 2 月随河南省旅游局赴港澳参加“中原文化港澳行”
活动;2008 年 10 月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览会;2009 年 11 月随焦作市 政府赴台湾进行宣传促销,并和台湾中华航空就开行台北至郑州“云台山号”旅游 航班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参加“同根同源豫台旅游高峰论坛”、“中原文化宝岛行”; 2013 年 4 月承接香港教育局国民教育支援计划之一——“同行万里”香港高中学 生内地交流计划;
➢ 欧洲:2009 年 7 月,随河南省政府赴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开展中原文化欧洲
行系列活动;4 月 23 日在意大利米兰弗利哥利费里文化艺术馆举行中国河南焦作 云台山《真水》摄影展,云台山旅游资源在意大利推广活动也将同期举办。 云台山已成为一个品牌、一种标杆,它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无形的,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 效应、经济效应、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也为我国精品景区建设提供了样板。 三、云台山对我国创建精品景区的可鉴之处
精品景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精”,一方面是指景区具有惊艳的美景,让游客能够完 全放松享受景区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另一方面是指景区具备精致化的服务,让游客能够方便、 自由地享受景区的美景,这就要求精品景区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真正做到 “一切为了游客”。
1.理顺景区体制,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现在很多景区都存在隶属关系混乱的问题,从而造成多头管理,致使责权不明、政令不 通,导致实际上存在很多无效管理或者是低效管理。为了解决这一旅游难题,云台山不仅引 入了第三方管理机构——云台山景区管理局,而且还对景区内的资源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 保证了景区管理的一致性,形成高效管理。云台山景区的管理体制模式,有利于形成旅游发
展合力,为我国景区解决管理难题开辟了新路径,为精品景区建设做好制度保障。
2.高标准规划,指导精品景区建设
景区进行精品景区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有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规划,高水平的规划是景 区建设和发展的指导原则,有利于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景区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要有战略性、高度性,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景区的发展方向和合理性,切记盲目跟风策划, 避免急功近利盲目上项目。二是要有时尚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特点,主动寻找差异,寻求 自己的特色,做到雅俗共赏,把景区真正建设成为真品、精品和绝品,打造出真正具有市场 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三是能够发现景区本身价值,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较强,具有较好可操作 空间。
3.完善服务体制,保障服务质量
规范化服务是对景区服务质量的量化,是从简单粗放型服务向精致化、细节化服务转型 的标志。首先,在规范服务操作中,一定要从细节做起,从服务人员的言行做起;其次,还 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他们树立“一切都是为了游客”的服务理念,把景区当家一样经营, 把游客当亲人一样照顾;再次,做好市场调研,准确的市场调研是景区发现市场需求的最好 手段,也是景区与游客沟通的主要途径,通过市场调研,能够最方便快捷地掌握游客需求心 理,为规范化服务的制定提供依据;最后,在规范化服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 需求,如残疾、老人、儿童、孕妇、抽烟者、洁癖者、少数民族等,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特 殊服务,做到人性化、个性化。
4.构筑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景区的通达性
云台山另一个值得很多景区学习的地方就是构建了便捷的交通体系,从全国各地发出的 旅游包机、旅游专列,成为其开辟客源市场的利器。截止 2012 年底,泰国、韩国,我国台 湾省台北市、青岛、上海、杭州、天津、北京、武汉、大连、哈尔滨均已开通“云台山旅游 专列”、“云台山号”、“神农山号”旅游包机。其中,38 列北京至焦作的“云台山号”系列 旅游专列、11 列武汉至焦作的“云台山号”系列旅游专列、15 架上海至焦作的“神农山号” 系列旅游包机。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景区在进行 精品化建设的过程需要重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景区周边大的交通体系作为单一的景区很难改 善,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局部交通,如开发旅游专列、旅游公交、旅游大巴等, 也会很大程度提高景区的通达性,便于游客进入。
5.创建客源地服务模式,拓展主流客源市场
云台山目前 90%的客源都源于外地客源市场,这主要得益于云台山在北京、上海等地设 立了旅游服务中心,将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与便捷的交通实现无缝对接,这是当年云台山 打开北京、上海、韩国等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种客源地服务模式可以说为游客提供了全 程服务。精品景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方便、细致,就像精品酒店一样,它是一个具有鲜明 特征文化内涵的景区,景区就像是为游客订做的一样,而这种客源地式的服务模式,正是满 足了游客的这种心理需求,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游客的各种担忧和不安,保障游客的权益,因 此这一服务模式有利于景区拓展主流客源市场,甚至会成为精品景区的一个特征。
6.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促进精品景区建设
精品景区建设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更是一个产业集群。精品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 周边的社会环境,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景区、线路、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打造。通过 产业集群的概念,将精品景区融入到社会文化产业中,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 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旅游品牌形象。
同时,旅游本身就是一个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是旅游食、住、 行、游、购、娱产业链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精品景区建设完善产业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 径。通过文化产业集群,将景区与社会、与当地居民、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7.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
智慧景区建设有利于提升景区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通过景区智慧化建 设,有利于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景区更便捷地 了解和掌握游客的信息,根据市场变化设计出更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满意度。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电子门票、电子导游也逐渐被应用,使游客更加方便
地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因此,在进行精品景区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智慧化建设,有利于提 升游客的满意度。
8.创新营销模式,构建完善营销体制
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营销模式能够使景区脱颖而出,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云台山的营销案例,发现主流媒体是旅游宣传的第一推动力,各景区一定要通过主流媒 体,抓住自身的“引爆点”,宣传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巧妙的进行策划和炒作。同时制定切 实可行的针对旅行社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从而刺激景区客源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 云台山——一座创造奇迹的山.网络文章 [2] 云台山-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解密.河南日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