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题 目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研究
教 育 层 次
分 校
教 学 点
日 期
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中文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据统计,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00多个,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2000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数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中少年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而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网瘾 沉迷 环境 孤僻 矛盾
2
目录 一、网络兴起对青少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二)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三)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二、沉迷原因 三、防范措施与注意方式 (一)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二)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 (三)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 (四)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四、实践与管理沟通措施 (一) ………………………………………………………………………………………………… (二) ………………………………………………………………………………………………… (三) ………………………………………………………………………………………………… 四、…………………………………………………………………………………………………….. (一) ………………………………………………………………………………………………… (二) ………………………………………………………………………………………………… (三) ………………………………………………………………………………………………… 五、结束语….…………………………… ……… ………………………………………………….. (一) ………………………………………………………………………………………………… (二) ………………………………………………………………………………………………… (三) ………………………………………………………………………………………………… 参考文献………………………………………………………………………………………………..
3
题目: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研究 引子: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相对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青少年,其受到的影响更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各高校学生退学数量明显增加,而最主要的退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合格。引起它的头号原因是网络成瘾。 一、网络兴起对青少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中学生的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当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另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二)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
4
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而且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正是中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一个重点中学的技小能手,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费不菲还在其次,是竟像换了一个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狐独,感到不再适应——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家说:他是患了一种“自闭症”,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使他有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年小时的互联网用户中,有25%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三)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煅练和参与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倒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二、防范措施与注意方式 (一)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机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二)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 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
5
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三)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 首先,是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再次是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学生在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四)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数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 (五)社会监管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越来越普遍,中小学教育网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提供的明显缺乏对学生功能的开发,且趣味性、信息量等却远不及互联网。所以一方面,对尚未建立教育网络的地方,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有必要对已建的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爱的网络。 网络对中学生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下一代。
6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相对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青少年,其受到的影响更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各高校学生退学数量明显增加,而最主要的退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合格。引起它的头号原因是网络成瘾(包括计算机网络游戏)(约80%),第二是小说成瘾(约13%)。网络小说,作为二者的结合体,与传统小说迥异的创作过程、文学内容、思想主题、传播方式吸引了很大的读者群,其影响范围更广,影响人数更多。 1. 网络小说的概念及特征: 1.1网络小说成瘾及其鉴定 目前对于网络小说成瘾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与鉴别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借鉴网络成瘾给出一个相对可行的鉴定。 在一些文献中,上网成瘾被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语简称“IAD”,对“IAD”的描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上网成瘾者有什么样的行为,如“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患者多沉湎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可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二是这种行为对成瘾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在认知上,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越来越差,记忆力越来越差,注意力也越来越差,整个视野越来无意识的。(2)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者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性。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中,例如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转化等,而对于网络小说成瘾的大中学生来说,其沉迷行为,就是一种自我防御,通过把自己的内心焦虑转移到网络小说中,把自己沉入其中,以达到压抑内心焦虑,释放内在冲突力量的目的。 人有着许多不被现实所接受的原始欲望,例如性欲、攻击欲望等,高雅文学并不是不能表现这些,但是它必须对性欲和攻击欲加以道德化的处理,使其具有合法性,并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而网络小说的写手同样大部分是70、80甚至90后,在商品经济、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影响下,他们更注重个人需要的满足,更加以个人为中心,在大部分网络小说中,没有严肃、沉重的主题,很少见到社会性的责任意识,甚至没有认认真真的爱情,网络的匿名化和网络小说编审制度的缺失使得网络写手在创作时毫不掩饰自己对金钱、权力、美色等的物质的追求,借主人公的奇遇实现自己和大部分读者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梦想。所以网络小说以感观化的形式宣泄了原始欲望,直接表现人性的负面。 在阅读中,读者会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把自己当做是小说的主人公,同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把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当作自己现实的代替物,把小说主角的快意恩仇当作自己内心欲望的释放,然后在文字中获得了满足,从而释放心理能量,以缓解矛盾,读者在沉迷小说的过程中也就达到了心理防御的目的,保持了人格的完整和统一。当读者在网络小说中获益是,这种自我防御机制便保留了下来,成为其解决内心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 4.3 网络小说是对读者需要的满足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我实现的人,这是人本主义的观点。马斯洛认为认为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人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的需要,而终极目标就是基本需要。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按照层次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一般来说力量强的低层次需要已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层次需要就会出现,以中需要的满足,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继而主宰这个人。 大中学生处于成年初期的一个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渴望独立,渴望
7
摆脱父母、学校的关怀束缚,但是又由于其经济能力、生理心理能力的不成熟而不能完全的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那么这样的一种矛盾使得他们在有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充分满足之后,逐步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的道路上出现许多变数。 网络小说却让许多人在阅读中体验到了歪曲的自我实现的巅峰体验。网络小说的作者为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其文字中不遗余力的宣扬自己关于一个“强者”“英雄”的理解,然后,通过故事情节,塑造出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那么读者无论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如何,总能在如恒河之沙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理想的英雄人物。之后便随着作者的文笔,在小说主角的成功之时,把文字中虚拟的胜利转化为自己的巅峰体验,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读者幻想的自己的自我实现。 4.4 中小学生个体的特殊因素是其沉迷的重要原因 学生本来就是一个尚在发展成熟中的群体,那么这个群体就会有着与成熟群体不同的地方。大中学生由于正处于学校学习阶段,那么,在我国已有的教育制度下,不得不呆板的接受者老师的灌输,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乏味的学习使得他们会去寻找符合其本身年龄特点的娱乐,并且会热衷于其中,这样小说无疑是比较符合的,而网络小说又以更加符合学生性格的内容和更为舒适简单的阅读过程得到了很大部分同学的喜欢。学生阶段的人其自我本身就缺少正确而强烈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外界的诱惑难以正确的处理,所以就会有比成年人更大的沉迷于其中的可能性。 5、沉迷网络小说对大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文艺强烈地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观念”,“从文艺与道德的关系角度看, 作品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有道德目的者,不道德者和有道德影响者。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一类文艺作品是不涉及道德的。”网络小说作者并没有拿文艺来做工具,有意宣传一种主张,可是,“道德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管是政治生活,还是经济生活,都存在着道德问题。文艺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因而文艺就不能不涉及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网络小说对读者来说是有一定的道德影响的,“不少表面没有道德目的的作品往往可以发生很大的道德影响。”网络小说中个人享乐至上、爱情至上的价值观导致大中学生价值观念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剧烈,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选择上也更加困难。当然也并不是网络小说就完全没有可以吸收的东西,它积极健康的一面表现在:作者倾注了自己的真情 实感,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再者,轻松活泼新颖的语言颇能愉悦人的心情,凸现了当今读者的心理特征,网络小说在校园的流行,也是当今大学生文化审美取向的显现。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在其主要任务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年龄里花大量时间看网络小说,这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就使得小说成瘾导致成绩后退成为致使大学生退学的第二大原因。 对于学生沉迷网络小说这一现状的解决,需要多个方面进行:首先,网络 小说作者应赋予自己的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巨大的人格力量,降低网络小说对学生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加强学校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抵住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了,才会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最后就是学校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对学生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人格的健全,并在网络小说的传播途径等方面给与进行更多的限制。总之,防止大中学生沉迷网络小说同其他成瘾问题的解决一样,需要多角度多方面的措施,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8
参考文献: [1] [2] [3]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1.5.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1 [5]林绚辉.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 [11] 王素芳. 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图书与情报.2004.3 [12] 张春英. 浅谈大学生课外阅读心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指 导 教 师
9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可另附页) 评 语 初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主持人 答辩(评审) 小组成员 秘 书 学生回答情况 答辩(评 审)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1. 2. 3. 答 辩 记 录 10
4. 5. 6 7 8. 答辩评审小组
11
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评审)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省 电 大 复 审 意 见
省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教师指导记录表
分校 教学点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12
第 指导时间: 一 指导内容: 次 指 导 指导时间: 第 指导内容: 二 次 指 导 第 指导时间: 三 指导内容: 次 指 导 第 指导时间: 四 指导内容: 次 指 导 第 指导时间: 五 指导内容: 次 指 导 第 指导时间: 六 指导内容: 次 指 导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