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0-08-04 来源:易榕旅网
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睡眠障碍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从我市随机抽取25~55岁普通职业人群1956例进行调查,对各种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睡眠障碍的情况进行横断面分析。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睡眠存在影响的因素。结果:在教育程度、性别、单位性质、职业种类、生活压力、饮食、抽烟、喝酒、合同性质、锻炼与否中,睡眠障碍的分布均存在差异,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与无锻炼者、男性、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以及饮酒之间有联系(P<0.05)。结论:睡眠质量是反应职业人群健康状态最基础的指标,其受到社会、行为、心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行为;心理因素;职业人群;睡眠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其多种因素都影响着现代人的睡眠质量。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睡眠问题成为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症多种疾病的早期现象,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影响职业人群的心理和生理健康[1]。本研究对我市的1956例普通职业人群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睡眠障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市随机抽取25~55岁1956例职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要在本市生活超过5年及以上。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654分,收回有效的问卷1956分,其中男性1021例,女性935例,年龄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8.5±4.1)岁,平均工作时长为(20.5±6.2)年,从事当前职业的平均时间为(13.4±7.3)年。 1.2 方法 采用多阶段比例随机抽样,对我市中心城市的18个居委会进行随机抽取,然后按照每个居委会的用户比例,确定每个居委会所要调查的人群数量,对满足调查条件且有工作的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采用KSQ对调查对象进行睡眠情况的调查,采用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和生活压力问卷对调查对象的生活、工作压力进行调查[2]。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调查问卷进行收回,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观察在不同社会、行为、心理因素下职业人群的睡眠障碍程度以及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X2检验分析职业人群睡眠障碍在工作、生活压力、行为变量上的差异,然后对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单位性质、合同性质、锻炼、抽烟、喝酒进行校正,并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睡眠障碍的影响。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社会、行为、心理因素下的睡眠障碍程度 为了研究在不同工作环境中职业人员睡眠障碍的差异,将职业分类比较类似的进行合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睡眠障碍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单位性质、合同性质、职业类型、锻炼与否、抽烟喝酒、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的职业人中,其睡眠障碍的程度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不同社会、 行为、 心理因素下的睡眠障碍程度 2.2 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在控制了年龄、工作时长、周工作时间、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单位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后,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人群中的男性、无锻炼者、工作、生活压力以及饮酒都能影响其睡眠(P<0.05)。详见表2。 3、讨论 睡眠障碍能够导致职业人群发生假病以及职业倦怠综合征,由此发生一些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对我国经济、医疗等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值得中国职业卫生学界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研究运用中文版KSQ对职业人群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KSQ量表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为中

国公共卫生领域对睡眠障碍的研究做出了贡献[3]。 本研究通过对我市1956例普通职业人群的睡眠障碍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在不同社会、行为、心理因素上均存在差异(P<0.05)。这些因素分为三类,其一是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抽烟、喝酒、锻炼等;其二是工作因素,包括:职业类型、单位性质、合同性质等;其三是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工作、生活压力[4]。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男性职业人群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另

外,锻炼与否、抽烟喝酒的程度、工作、生活压力都能影响职业人群的睡眠障碍。 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其社会竞争力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导致职业人群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逐渐增大,从而发生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卫生人员要意识到睡眠质量的重要性,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改善工作环境,对职业人群进行减压方面的健康宣教,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提高职业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欢.生物钟基因基因多态性在职业紧张导致心理障碍中作用的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17. [2]张艳艳.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2):125-127. [3]李新楠. 野外油田作业工人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0(07):109-112. [4]李一峰, 张志华, 王文靖,等. 安徽省职业学院学生睡眠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5):696-6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