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芙社会呈义新农材 建设的几点思考 曾康霖王艳娇 中图分类号:F 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36(2007)01一o020一o4 建设新农村的国别差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006年3月1日的《经济日报》报道了“韩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之路”,介绍了韩国农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 设的情况,评价了韩国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韩国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做法能够借鉴。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现实条件与韩国存在很大的不同:一是韩国是个小国,我国是个大国。韩国国土面积 约10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我国的浙江省),人口4 800多万,其中城市人口占89%,农村人口仅占11%。在 一个农村人口仅占ll%的小国进行新农村建设,自然要比在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大国进行新农村建设要 “轻松”得多。二是韩国城乡差别比我国小,仅以收入差别而言,在韩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即1962年,农户 年均收入是城市居民收入的71%,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即1970年,农户年均收入是城市居民收入的61%。也 就是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一直维持在I.4:I~I.6:I之间,而近年我国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 距是3.2:1,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状况表明韩国农民比我国农民富。在一个农民富的国度里建设新农 村要“容易”得多。三是韩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力量强、力度大。在建设新农村中工业部门(通过政府)免费 向农村提供水泥、钢材,而我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四是韩国的农村建设主要靠政府财力的支撑和援助(特别 是在初期),且力度较大。1970年11月,韩国政府首先拨款20亿美元,启动“新村运动”,通过财政补贴保护 水稻高新产品的价格,让农民增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支撑。从2004年开始, 我国每年对农村的财政投入都达到300亿元至400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已达2 975亿元, 预计2006年将达到3 397亿元。近年来,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年增长在10%以上,增长的幅度不能说不高, 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10%以下,仍然偏低。再者,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包括若干项目,有的项目与农民 收稿日期:2006一l0一l4 作者简介:曾康霖王艳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市,610074;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学术秘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pecial Article I本刊特稿 直接相关,有的项目与农民间接相关。如2005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的2 975亿元中,有662亿元为农村 税费改革中央财政对县乡的转移支付,有812.78亿元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150亿元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 贴,这三项投入占总投入的54.61%。这种状况虽然能减轻农民负担(假设需要农民负担),但不能直接增加 农民收入。五是韩国政府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激发农民自身的潜能和聪明才智,让农民自主、创造性地 进行农村建设,而不包办代替。而在我国农村,新农村的建设完全靠政府推动,在政府有能力(包括人力、物 力、财力)并有资源可以利用的条件下,推动新农村建设就有积极性,相反,便缺乏积极性。 以上五点差异表明,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外成功的经验、做法有的能吸取、借鉴,有 的难以吸取、借鉴。就韩国来说,建设新农村成功的经验中,依靠政府财力支撑,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这两 点是肯定的、有效的,值得吸取、借鉴,但另外三点我国就难以吸取、借鉴。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发展不平 衡,城乡差距比韩国大,经济虽迅速发展,但T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弱,没有让更多的人富起来,相当一部分农 民还很穷。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差别性。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到2005年底, 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 365万人,他们的收入上限(683元)仅仅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 (3 255元)的20%;对这些地区而言,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新农村建设。再说,在那些贫瘠地 区、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地区,根本不能进行新农村建设,而这种状况在作为小国的 韩国基本上不存在。 二、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新农村的含义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 人说这一新的提法有新的内容、新的政策导向:一是不能只注重农业生产,还要注重农村文化、福利事业的建 设;二是不能简单地强调“加速城市化”,而是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于是有的领导就提出了“五进农村” 的口号,即“龙头企业进农村,连锁超市进农村,基础设施进农村,先进文化进农村,万名党员进农村”。热 情高涨固然是好的,但冷静地想一想,龙头企业进农村,是否具备“进”的条件?连锁超市进农村,农民是否 有能力到超市消费?基础设施进农村,谁出钱投资?先进文化进农村,如何“进”?万名党员进农村,能一呼 百应吗?愿望固然美好,但关键还在落实,否则就会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厢情愿。 建设新农村,应当把重点放在切实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上。结合现实来说,有几项工作是值 得做的:一是抓住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有组织地进行劳动力输出,创造机会让农民 在经济发达地区多挣钱;二是调整、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工农商联合,促进产、供、销一体化,特别是生 产、加工绿色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适应城市居民消费和超市发展的需要;三是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农村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才能让农民接受更多 的新生事物,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真正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建设新农村的切入点 为了建设新农村,农业部开展了“百村调研”活动,并把调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概括为“产业强村,科 教兴村,生态建村”,认为‘‘关键是把农产品加工发展起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我们认为这样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与管理研究l Research on Econo ̄cs aI1d M ̄ement 的调查是有意义的,愿望也是好的,但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需要研究。因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事业必须有制度安排 (由谁来加工)、技术安排(怎么加工)、需求安排(加工出来卖给谁)和风险保障安排(如果产生了损失怎样 弥补),也就是说是有条件的。在有条件的地区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可取的,是前进的方向。但条件欠缺 的地区怎么办呢?我们认为,现阶段具有普遍意义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 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切入点。从近期看,要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这是一项现实而很有意义的工作,是切 入点的具体化。 农村输出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农村输出的劳动力绝大部分 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是靠体力劳动挣钱,增收有限,因而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第一,必须改善我国的教 育结构。近年,我国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以很高的速度扩招本科生、研究生,培育高层次人才,这对于缓 解当前就业压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自然是有意义的。但中等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削弱了,这不 利于各企事业单位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农村(当然也包括城市)输出劳动力的素质,重视发展中等职 业教育是必要的。第二,应当举办各种类型的与输出劳动力有关的就业和技能培训。要在舆论上鼓励、表彰那 些为老百姓就业办学的企业家和教育者,同时为他们制定优惠政策。第三,要为已经外出打工的人创造条件, 为他们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第四,对农村劳动力要有组织地输出。组织单位不仅要负责他们的安全、合理 的工资待遇,而且要负责对他们的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文化、技术多方面的教育。为此,必须依托农村城 镇化,重点是县域经济和中心城镇,以中小城镇为基地,将分散的农村劳动力适当集中起来,以使他们获取信 息、接受教育、改变观念、提高素质,进而真正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 四、建设新农村的金融支持 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支持,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二是为新农村 建设中若干项目提供保险。前者是财力上的事先支撑,后者是解除农民的事后之忧。新农村建设要靠金融支 持,需要安排好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的安排,过去更多的是从“怎么管好”去设计的,现在提出新农 村建设后,这样改革的思路显然不够,因为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把金融资源“管好”,更要把金融资源用好。在 农村,金融资源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农村现实的基本情况是:商业性金融退出而供给 不足,合作性金融支撑但力量有限,政策性金融不到位且有些“变味”。这种状况的存在将难以在建设新农村 中有效地用好金融资源。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农村中主要靠商业性金融是不行的,必须主要靠政策性金融。这 是因为:(1)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生产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农业是一个风险 产业,而且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受空间、时间影响很大,对农产品的消费人们的选择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在 农业领域中资金和链条容易断裂,也就是说容易给信贷带来呆坏账。(2)基于农业的弱势,靠农业增收有很大 的局限性,多少年来我国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增产不增收就谈不上生活宽裕(一些农民生活宽裕,是因为他 们在城里打工挣钱)。(3)乡风文明要靠农民提高素质,要提高农民素质只靠钱的支持是不够的,必须有多种 因素的配合和促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农村由于农民素质不高,政府给了钱反而助长了他们的陋习, 为他们的非文明行动提供了条件。(4)村容整洁要靠农村的基本建设,而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量大、时间长、 回报率低,与商业性金融的经营原则相悖。(5)管理民主,既要提高广大农民对管理的关心,又要提高农村基 层干部的素质,关键在于发扬民主、信息透明、取信于民。而这一些可以说与商业性金融无关。总之,建设新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pecial Article I本刊特稿 农村需要的不仅是商业性金融,而主要是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不仅要按政府的意图投入,而且要由政府承 担风险。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建设新农村,需要关注的是农村基本建设(如水、电、路等),这样的基本 建设要靠政策性金融投入,要由政府承担风险。 据报道,有关人士的设想是:把农发行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为此要整合支农资金,扩大资金来 源,发展农发行业务,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支持体系。这一套设想从发展农业发展银行的 业务来说能够成立,无可非议,但怎样把农发行建成真正的政策性银行似乎还不够。政策性银行是政府的银 行,从农发行是政府的银行要履行政府的职能角度来说,要着力于农业开发,立足于扶助弱势群体。建设新农 村既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撑,也需要商业性金融的支撑,如果把农发行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则意味 着它既从事政策性业务又从事商业性业务,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定位不准,弄得其“说商业性不商业性,说政策 性不政策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策性金融,农村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需要政策 性银行的支持,中外概如此。所以,要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银行,让它在行业扶贫中有效地发挥 作用,必须增强而不是削弱它的政策性。增强它的政策性就是要按政策性银行的模式运作,该享受政策优惠的 必须享受,该由财政“报销”的必须“报销”,充分体现政策性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它扶贫 金融的性质。 五、建设新农村最终要让农民富起来 按照建设新农村含义的五项内容,衡量建设的成效应当有三条标准:一是是否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是否 改善了农村的环境;三是是否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总之,是否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三条中第一条是经 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农村的条件即使改善比如新修了住房,有了水、电等新的设施,农民仍然享用不起, 因为没有经济承受力。所以建设新农村最终要让农民富起来。历史经验证明,对于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 天”,且分散地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仅仅靠天吃饭是富不起来的。所以要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而 不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让农民留在“希望的田野上”,而应当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财 政加大支农资金的比例,国家给予金融支持。 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正因为如此,经济长期靠出口推动,前景不乐观,这不是最佳 选择。扩大内需主要靠农村市场,靠8亿农民人口。要让农民敢于消费、有能力消费,必须使农民富起来。农 民富起来必须有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还要有资产转移收入。我国现阶段,发达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 55.44%,家庭经营收入占33.49%,财产性收入占4.8%;而中等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29.08%,家庭经 营收入占63.38%,财产性收入占1.75%;落后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23.18%,家庭经营收入占65.98%, 财产性收入占3.95%。应当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降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 入。现在农民只有农产品作为商品,没有或很少有流动性资产。要使农民有流动性资产,必须使农民改变纯土 地劳动的生产方式,使土地成为农民的流动性资产。这涉及到了《土地法》,关系到重大方针政策的转变。现 在的问题是政府能够买卖农民的土地,私人能够买卖农民的土地,而与土地最为密切相关的农民却没有这种权 力,这有悖于市场经济机会均等的基本原则。可以不让土地“私有化”,但可以让土地“民营化”。 责任编辑:焦建国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