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再谈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2021-02-06 来源:易榕旅网


再谈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三水中学理地科组 528100

近几年,随着中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各地成为潮流。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几年来学校地理科组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科组各位教师的特长,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为此成功申报了佛山市十一五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可以说既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碰到了一些的困惑。过程中有几点的体会好值得和大家来探讨下。

一、关于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一般来说,“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的是:校本课程并不单纯是一本教材,不是说学校组织一批人员,编写一本教材,来教给学生就可以了。校本课程也不仅仅是一种课或一个学科,不能象我们称地理科或语文科那样来称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在“校本”两个字,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社区为背景。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要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校内、外的有利因素,尽其可能地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一种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比较适合本校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一种课程。它要着重体现出有计划性。例如:学生自己随意去观看电影就不叫课程,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观看电影就是课程。校本课程应该是非学术性的,应该是以学生兴趣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的综合课程,它着重于过程形态和活动形态;它应多给予学生自学、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可以说,

1

校本课程更着重的是操作的过程,而不是课程的结果。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在学校育人目标、办学思想的框架下进行横向联系,根据学校的特色、特点来构建的校本课程,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广义上说,只要是适合学生,有利于或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都可纳入校本课程中。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们地理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比如说传统的《气象观测》、《天文观测》、《旅游地理》《三水区域地理》等等。还有结合本地实际的各种探索活动,如《北江大堤的考察》、《云东海地区的发展规划》、《三角洲河流地貌的考察》、通过摄影镜头记录的《”三水风情”影像记录》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学生也得到了相当的锻炼。而这些内容通过积累和沉淀,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校本课程的题材。

此外,我们还必须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校本课程不仅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教师们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它需要教师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要改变原来靠教材、教教材的传统意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案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应当是不但要会“教”教材,还要会“编”教材。教师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地去开发课程资源、实施校本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中,所用的教材都是部编或省编的,至少也是市编的,我们一定要按部编或省编的教材来教学。而现在,把校本课程这一部分教材的“编排”权交给学校、交给了我们广大教师。我们有了自主权,想教什么就编什么,需要教什么就编什么,让我们自主地安排,自由地教学,打破了原来“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格局。因此,我们就必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主动地去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当然,以前我们一切按教材、教教材,虽然没有自主权,工作却比较轻松些,教材讲什么,我们教什么,头脑较单纯,不会很伤脑筋;现在,我们虽然有了自主权,想教什么,就编什么,我们能编什么,就教什么,很灵活,很自由,但是,头脑中必须有一种课程意识,要自己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去开发、去挖掘课程资源和组织教材,来实施教学活动。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学状况。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其

2

根本目的是为了是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创新,这是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

二、谈谈“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当前,中小学校开发或构建的学校课程,大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学校、教师对国家颁发的标准或大纲进行了重新诠释,是结合本校学生的需要对标准、大纲、通用教材进行调整、重组或拓展、延伸。一般来说,这种拓展或延伸是在各学科的分支上做文章,或者选用少数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来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这样开发出来的学校课程,与学科课程有密切联系而又不为学科课程标准所限,但这样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问题。搞得好的,可以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或在学科学习领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可以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而又喜欢某门学科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搞得不好,会成为应试训练的合法借口,会妨碍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 (二)是在改变学习方式上动脑筋,是力图通过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校课程带来新鲜感,带来活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学生的集体创作或集体制作等等,都是转变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校教学的有效尝试,都会对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多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可以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施过程,也会影响考核评价方式与考核标准。但是,由于受到学生年龄及知识、经验基础的限制,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社会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再加上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以主题展开形式的调查或探究活动可以在点上尝试,可以做为某种补充形式,但似乎还难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存在与发展,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充分关注、支持和鼓励。作为学校课程形式之一,它是富有发展潜力与生命活力的形式。

(三)结合研究性学习和学生的探索性实践活动开展校本教研。研究性学习和第二课堂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甚至是全部地位。课程的设置一向是由国家说了算、定了干,而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是在绝对的指令下进行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在以前,我们没有哪个学校和教师可以决定开哪一门课,并将其纳入与其它课程并驾齐驱的运行轨道中;我们也不能改变哪一门课应该怎么上,哪一个知识点是多上还是少上,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育人导向在国家课程中,始终只是“渗透”。因为有太多的诸如教参之类的“规章制度”给我们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界线。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带有学校办学特色与育人导向的教育,就在活动课与兴趣小组中表现了出来,并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

3

这些兴趣小组活动中,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这些兴趣小组活动课中,有着较大的“校本开发”的成份。首先,兴趣小组活动课是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与周边资源开设的课程。是学校主动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为,在这里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育人导向不再是“渗透”,而是淋漓尽致的“体现”,正因为需要这种体现,学校才有这种主动的行为。其次,在兴趣小组活动课中,学校是基地,是享有绝对主动权的,学校可以决定哪一个活动小组可以开设,哪一个不具备开设条件而不开设,哪些活动小组开设多长的时间(也就是课时),这些安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的管理。最后,在这些兴趣小组活动课中,教师也是同样享有充分的主动权的。他们可以决定哪一次活动上什么内容,哪一些内容上或是不上,一个阶段的学生学习采用怎样的方式来考核。这时候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拥有“课程”,他们义不容辞的担当起这一兴趣活动小组的管理职责。

历年来,我校地理科组在这些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指导学生参与了多项本地的考察活动,如北江大堤的考察,了解广东防洪形势;云东海湿地的恢复,了解本地生态;佛山二+五西南组团的发展规划,了解本地城市规划等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好些在全国中学生创新大赛荣获省市级别的实践活动大奖。并以此为基础,成功申报佛山市十一五教育教研课题。而所有的这一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体现。应该说,探索性实践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四)是在开发者与开发手段、开发途径上做文章。具体的做法,即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利用学习主体的学生,进行课程开发,从而使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区分淡化起来,把系统内与系统外的教育资源都利用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化。例如,可以发动学生制作课件、网页,可以发动学生办校园网的网站,也可以发动学生创办校内电子期刊、学科学习资源库等等。这类学校课程,其实是把学科作业课程化,是利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寻找学习资料,自主重组教材,进行自我监控地深入广泛学习。无需教师设计教学计划,甚至无需教师做太多的具体指导,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社会要求,提出恰当的任务要求,并给与必要的时间保证与技术支持,就可以让学生从各自条件出发,自己设计目标,自己提出要求,自己进行学习并相互启发借鉴激励促进。这类“校本课程”更能够激励每一位学习者,以至于尝试把学习活动与发现、创造活动较好地结合起来。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并不仅只是上述几种途径,上述几种途径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可以而且经常被综合运用于课程建设之中。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有的优势与弱点,如何恰当地将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如何更主动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发掘新的课程开发途径,都还有待于我们

4

在实践中探索。

三、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校本课程开发不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并非一定要编写教材不可。 校本课程应该是以校长为首的教师群体自主地为本校学生设计开发的、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和补充性等特征的课程。它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正常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特别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查评估,依托校内和社区课程资源而开发的,以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是新一轮课课程改革赋予学校的权利,同时也是学校对本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对于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总是把它与开发校本教材联系在一起,将开发的教材品种作为工作进展的指标,那就不能叫做校本课程,就不足以显示其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态度、实力和水平。应当说这是对校本课程的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另外,有的学校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追求品种和数量,而且在印刷和装帧上也颇费苦心,这不仅会造成资源无谓的消耗,也会加重学校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功利化”和“跟风”的现象。事实上,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质就是深入、适切地开发利用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以服务于课程的实施。而现实中,人们还是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程与教材等同起来,从而忽视了校本课程主要服务于使学生获取综合性的知识和直接经验而不是获取较为系统的书本知识这一功能特点。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通过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安排一些探究、实践活动等,只要设计安排得当,为学生所喜闻乐见,都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的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而不应成为学校的“招牌”或“装饰品”。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是从管理角度所作的一种划分,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各有侧重,从而形成学校完整的、有机的课程体系。对于校本课程来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也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育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必须作为最优先的考虑。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学校考虑当地的条件、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数量分布和业务专长等,这些考虑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应考虑坚持以学生的真实情况、实际需求和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5

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只是根据学校、教师的意愿和条件来开发课程,客观上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和教师一厢情愿的单边行动,那么将导致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被“边缘化”,也就意味着教育主体的缺席和校本课程开发生命力的丧失,这不仅违背了设置校本课程的初衷,也必然会使得这些原本应该充满旺盛活力、增强办学特色的课程变得苍白无力,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受到排斥,从而成为“无效的”课程。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要切忌急功近利,而应该扎扎实实地从学生状况调查和需求分析入手,而不应成为学校的“招牌”或“装饰品”。

(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该是教师的“独角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的创造性的专业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这一复杂的活动过程中需要孤军奋战,成为一出“独角戏”的扮演者。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课程执行者的地位,学校一级的课程开发缺乏积累,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加之教师缺少内部合作、负担繁重、工作条件有待改善等因素,都使得教师在承担校本课程开发职责时,感到力不从心,经常处于困难和矛盾之中。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一个民主、科学、合作的过程,学校的老师、学生的家长、社区的各界人士、教育的研究人员等都可以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总体来说,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学的确是很有潜力也面临许多困惑。当然这也为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只通过不懈的探索和积累,就会在这个课题方向取得相应的成绩。

2007年9月

参考文摘:

林智慧 《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6

佚名《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利用优秀电影资源 构筑校本课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一、课题背景

“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独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形式,对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培养人的思想道德,促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两年前,基教司王建国副司长也曾指出:“影视教育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如何把影视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是大有可为的。” 基于以上原因,2002年4月,我校启动了课题“利用优秀电影资源 构筑校本课程研究”,旨在研究利用优秀影视资源,陶冶与升华学生的情感、意志、道德、理想,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研究影视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电影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内容、管理和评价的方法。从撰写研究方案,到开展电影课题培训;从动员全校教师申报子课题,到相关制度的出台;从组织常规看片,到参与主题课例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现在。

二、课程构筑

利用优秀电影资源,构筑校本课程,实现在“在美的电影中陶冶情操,在新的课程里发展自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构筑就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选择、实践、管理等系列开发的过程。 1、课程选择

(1) 教师拥有选择权利

一开始,我们就有这样的观念:不求人人有课题,只要个个都参与。因此,我们分解出以下子课题供老师们参考、申报,结果,根据学科、年级和老师们自身的兴趣爱好,全校共产生了19个子课题、19位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涉及到电影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电影课程与德育工作的结合、电影课程构成要素、电影课程对特殊教育的影响等方面。 附:子课题参考:

l 影视教育与(语文、数学、思品与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l 优秀电影导看形式的研究(人与自然、成长、亲情、历史事件、人物„„) l 优秀电影促进智障学生发展的研究

l 优秀电影与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等的相关研究 l 建立良好的电影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 l 电影课程与社区、家庭的结合途径的研究 l 开展电影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l 建立电影观看手册研究 l 电影活动开展形式的研究

附:重庆市实验学校电影课题子课题一览表 代码课题名称负责人参研者课题 督导

01优秀电影促进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研究王小渝周晓兰郑 书

02利用优秀电影资源,优化《思品与社会》教学的研究金和绪张杜美、廖春琪、欧阳梅、 杨维德、刘开红

03利用动画片发展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秦科进方娜、何苏 04利用校园局域网构建电影课程平台的研究余 翔吴东岭、经晶任 善

7

05如何建立良好的影片管理制度钟应君赵维本、胡惠菊

06建立影片观看手册的研究晏 杰李颖虹、罗洋、刘涛、张晓艳、戴婷婷、李平、林华、秦玫 07美的旋律拨动心弦

——电影音乐对学生美的熏陶的研究朱 江文敏、曾昭郁、张庆兰郑 睿

08在《新动物世界》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研究黄世奎高世长、杨维德、王忠、 廖晓玲、漆晓东、刘益

09优秀电影促进学龄前儿童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向 科刘邦平、赵晓梅、成秋菊、雷婷婷田 禾

10优秀电影促进学生集体意识形成的研究曹 冰朱艳、陈晓、吴颖、龚玉兰、周雪、肖瑛、邓莉 11借助迪斯尼动画片鼓励学生美术创作的研究赵怡娟徐怡、柴俊杨 德 全

12优秀影片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研究赵小江尹谊、彭友佳、张宝莉、 冯立华

13我爱家人、我爱朋友

——少年亲情、友情系列片对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刘 坚李萍、姚红、张大菊、代秀芳、蒋明莉、任全敏梁 文 利

14“人与自然”系列影片导看形式的研究刘丽利杨仁荣、陈静、陈灯、莫晓玲、宗仁红、蒲开惠、黄俊侠 15优秀影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研究於曼莉吕华瑶、蒋凤鸣、陈涛、 肖远敏、尹洪兰、吕涛

16用优秀影片辅助作文教学的研究兰春燕邱丹、王凌、刘永琪张 莉

17利用优秀电影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小学部)龚 颖李仲莲、周鹏、卢红亚 18利用优秀电影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中学部)张蕴贤

蒋祖熙王耘、李静、毛雅玲、钱颖、赵丁、韦怡、周娜、王莹雪吕 平

19影片剪辑、筛选研究刘庆斌王卫平、康馨、徐步、谭兴惠、姚晓兰、冉黎、常致平、罗乐

(2) 学生拥有选择空间

我们的学生也拥有自己选择的空间。“亲情友情”课题组的选片情况调查中,从影片的选择到观后活动的表达形式,到研究主题的确定,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综合实践活动课《电影千千问》中,从选择课题、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到现在的深入研究,孩子们都积极参与。这一切表现让我们欣喜地发现,把影视资源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确实是大有可为的。

2、课程实施

(1)对电影课程构成要素的研究 ① 互动平台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研究了利用优秀电影资源构筑校本课程必须的构成要素。我们利用电影播发平台、校园局域网电影平台,选取部分优秀优秀电影片段,供师生们选择、交流。同时,也提供优秀的网络资源给

8

师生,帮助教师进行研究,指导学生开展制作海报等活动。 ②研究制度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我们拟定了相关制度,并把它作为学校评优评的参考因素。 ③引导流程

如果把我们的研究与学科教学相比,每学期初各子课题组制定实施计划就是在制定教学计划,遴选优秀影片就是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就是引导学生与超文本对话,而我们教学的主要形态就是开展多形式的观后活动。

在这一系列的引导中,我们注意帮助学生从满足影片的简单模仿,追求感官刺激到提高学生价值判断力;注意通过影片中最具感染力的片断,树立正面形象,培养良好的道德观;注意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电影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l 与学科课程整合

把电影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分享的快乐》一课就体现了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我们充分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让学生在与他人分享自己心爱的物品、分享快乐的基础上,学会了分享智慧。

l 渗透在德育课程

亲情友情课题组创作表演的儿童剧《萱萱的梦》,把寻找妈妈的故事,演绎得那样动人,体现了电影课程在德育课程中的自然渗透。

l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优秀电影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如第一阶段的《放飞我的飞机》,前面我们看到的《电影千千问》,以及我们正在实施的《秋天的发现》。 (3) 教材开发

《发明家系列电影》是我们开发的第一本校本教材。这本书体现了我们开发主题课例的思考与实践,它从“活动的设计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场所”到老师们普遍关心的学习形式、课时统计、课时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教材的推出得到了有关专家一致好评,也获得了总课题组电影教材评选一等奖。

3、课程管理

(1) 实施校内课题两级管理 ① 相对稳定的督导组织 ② 动态变化的课题组

在课程改革中,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因素。关于电影课题,我们实行了校内课题两级管理,相对稳定的督导组织由课题承担者、主研人员组成;动态变化的子课题组由子课题负责人和参研人员组成。由于学校人事变动的特殊性,每学年各子课题负责人可以重组研究人员,调整研究重点。 (2)坚持课题例会研讨

为了确保研究质量,我们坚持课题例会研讨。每两周我们会分别召开督导会议、子课题负责人会议,了解研究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如,影片播放安排公布后,相关子课题组就设计导看、观后活动等问题及时与督导商议,再进行录制,学生观看时,课题组成员和督导都要巡视了解,做好记录。 (3)激发内动力

课题从启动到人人参与,时间较短,因此,一开始我们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用制度进行约束。紧接着,通过主题课例《爱迪生》这个样本的开发,使教师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由此激发起内部的推动力,从而拓展到各课题组。每个研究阶段,我们还会评选优秀课题组,组织大型交流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激发教师内动力。

三、可喜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电影课题研究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提升了我们的文化品位;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初步构筑了我们的校本课程。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兄弟学校和专家的好评。

9

总之,电影课程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同学都得到了发展,享受了成长的喜悦。

把优秀电影组合成一道丰盛的文化教育套餐,奉献给孩子们是我们的追求,愿和更多的朋友携手,把世界上最好的电影献给孩子,把孩子美好的心灵还给世界!

2004年11月

上一个教育科研: 影片及VCD机借还制度

下一个教育科研: 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主要内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建设既是目的,更是手段;既是结果,更是过程;既是意识,更是能力。校本课程建设无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但校本课程建设决不是采用学校自我封闭、学校乃至地方间相互割据的手段,而应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应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应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校本教材建设基于本校,但不能拘于本校,可与其他学校协同合作开发、交流与共享。

中心词: 校本课程 建设 可持续 发展

新课程方案把小学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版块,三大版块中的必修课程属于国家课程范畴,而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则较多地属于校本课程的范畴。这意味着教师将要经历一次角色转换的过程,即由多年来一直扮演的国家课程的一贯实施者,转换成国家课程的实施者兼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而且有可能还要教师放弃长期形成的某些工作习惯和教学风格。我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时就有这样的体会。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具体实践是:

一、注重调查研究,努力使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学生的持续发展

2002年我校决定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加以开发与研究之前首先做了大量的调查:

一是对当前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做了了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各中小学纷纷研究开发出的校本教材,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两类:第一是属拓宽课程范围类的。现象之一,教师向学生讲授一些没有被编入国家课程的“乡土内容”。如当地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工艺美术、著名人物、重大事件、乡土文化、地方方言等。现象之二,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最新动态”,如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现象之三,把某些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构成新的课程内容,如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知识等。现象之四,补充国家课程中缺乏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奥数、战争史、人物传记、特色英语等。第二是属适应个别需要类的。如让喜欢写作的学生练习写小说、散文或诗歌,让喜欢文学的同学阅读世界名著,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布置展览或橱窗、制作工艺品,让擅长表演的学生参加舞蹈训练、声乐训练,让喜欢电脑的学生编排电脑小报、绘电脑画等等。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形式和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

二是对当前媒体发展的现状及对青少年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有关资料我们得知:继电视、广播、电影、戏剧、录象、录音、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之后,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已经诞生。据有关统计显示,因特网的发展速度将超过以往的所有其他媒体。无线电广播问世38年以后,才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诞生13年以后,才拥有5000万观众。而因特网从1993年对公众开放后,仅过了4年的时间,就已拥有了5000万用户。目前,全世界因特网的使用者高达几亿人。不言而喻,“第四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度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内将可能远远超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用网络,使网络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服务,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10

三是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行业调整影响的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计算机和通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程序设计员、系统分析员、电脑工程师等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加。电子商务已经起步,它必然成为未来商业交易的重要形式,并将带动就业市场的变化。网络同样增加了远距离工作的机会,在家里上班的群体将不断扩大,电子出版物与网上阅读将会部分地取代传统的印刷与发行方式。同样在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方式上也将会发生改变,即投影幕将会代替黑板,显示屏将会代替备课本,鼠标将会代替书写笔,网上阅读将多于阅览室阅读等等。正如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省教科院院长周稽裘同志所指出的:以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主题,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拉动了教育信息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条件下,研究这个课题越来越显得重要。课程整合的一大课题就是引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书本为主、校园为主走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介于以上因素,所以我校才决定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这项内容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与研究,并以此作为学校保持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

二、注重开发过程,努力使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 (一)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的校本培训进行有机结合

持续发展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我校始终将校本课程建设看成是一个民主开放、动态生成的过程,注意让每个教师都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充分体验,这个体验允许是成功的经验,也允许是失败的教训。例如,我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都十分肤浅,都只是停留于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的层面。后来我校通过送部分教师到高等学府进行专门培训,请专家来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开展系列信息技术操作层面的培训,如怎样建立个人“博客”、如何将个人资料上传到学校服务器上、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等。与此同时,我们还经常让教师从网上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优秀案例和优秀课例进行学习、分析与点评,并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论文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个人网页设计比赛等手段,提高老师的研究与开发水平,调动老师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如扬州市教育督学郑万钟在我校省“十五”课题结题鉴定会上所总结的:沙口小学的课题研究是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向纵深推进的,研究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留下的痕迹是深刻明显的。

(二) 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改革进行有机结合

学校搞现代化建设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讲排场,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有优势,让教师的教更有效,让学生的学更自主,信息技术唯有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学校来说搞信息技术才会有意义。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的目的也在于此。

我们与课程开发相配套的改革有:“资源+个性化”的备课设计改革、“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改革、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等。这些改革都做到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即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备、讲、改中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使教师的个人创造在学校的网络环境下能与其他教师进行共享。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五种模式。1、游戏式:即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人人都动起来。如我校刘昌瑜老师的综合实践课“生活中的一次性”。2、任务驱动式:其基本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展示作品。如我校王卫老师设计的“介绍扬州特产”的电脑小报编辑课。3、问题探究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或协作学习,通过交流逐步完善认知结构,进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如我校赵军老师设计的“火山爆发”自然课课例。4、资源利用与共享模式:如我校以前每周五的电影课素材都要从外地购买大量的碟片或录象带,现在只需从网上下载就可进行,既省时间又省经费。再如,同一个教师的精品教案可以通过校园网与全校老师共享等等。5、专题研究模式:即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和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我校邢永凤老师设计的数学课课例“平年与闰年”。 (三)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机结合

11

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根本目的。我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校本课程开发时,重点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的实验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二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三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四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五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观点,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六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七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起点和路径。 (四) 将校本教材与国家教材进行有效对接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但是它们之间呈现的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新课程纲要》指出:在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应该允许地方开发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而推行校本课程的学校,不应该贬低或排斥国家课程,应该与国家课程进行有效的对接。我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校本课程开发时,本着的就是以上认识。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但该纲要尚没有一套完备的考查要求与方法,并且教材有着严重的滞后性。我校信息技术中心的老师们通过比较发现,《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小学模块的要求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一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于是他们就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增加了电脑绘画、电脑小报的内容,并编写了《计算机实用初级教程》一书,该书作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我们扬州市广陵区也有许多学校使用了该教材,它是对五、六年级国家计算机教材的一个有益补充。

三、我们的几点思考

我们认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自发和随意的基础之上的,缺少某种章法和规则。具体表现为:其一,课程型专家指导严重“缺位”与学校、教师作为开发主体的专业能力相对“缺失”。其二,在校际间联合开发的实践模式中,不少学校的主动意识,合作能力以及联合研究开发机制的不够理想。其三,校外成熟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虽然相对稀缺,但素材性课程资源却十分丰富。如何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利用机制,这也是有机整合校本教材建设资源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四,在学校广泛自主地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之后,如何尽快地建立校本教材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评估机制,显得日益迫切。

我们还认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校本教材建设既是目的,更是手段;既是结果,更是过程;既是意识,更是能力。校本教材建设无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但校本教材建设决不是采取学校自我封闭、学校乃至地方间相互割据的手段,而应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过程。可与其他学校协同合作开发、交流与共享。基于本校,但不能拘于本校。

主要参考资料:1、《江苏教育技术》杂志 2、《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课程纲要》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