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高中音乐课中集体舞的教学

2020-10-14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高中音乐课中集体舞的教学

一、集体舞的含义

集体舞是指,音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创编的,动作简单、集体共同表演的舞蹈。以“圈舞”(单圈舞双圈舞)为主。她甚至是,在音乐中有节奏地“走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不同方向地走路,具有浓郁的“草根性”。是全体学生参与的、面向集体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

单圈舞

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圈,面向圈上逆时针方向站好。基本舞步设计成:左右左右,左点靠右点靠;全体学生和着音乐向着同一个方向走舞步,开始近似小步走路,走熟了加上膝关节的弹性就美多了;每个人右手搭在右肩上,左手去拉前面人的右手,这样全体学生就形成了一个手拉手的同心圆。这样以来只要是会走路的人、只要是四肢健全者都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二拍子、四拍子的中外音乐均可选用。整个集体舞实际上就是换方向的走路。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方向正确一样展示出美感,那是一种和谐的美、尽兴的美。

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高潮时,全体手松开,面向圆心,向着圆心往里走,双手做随意的响指动作,然后退到原位,退时双手齐腰打开,示邀请之意,再回到单圈的拉手状态,同前面一样,以此反复…

双圈舞

可安排在单圈舞之后。拉手的方式更多,舞步可以较单圈舞复杂一些:如跑跳步、跑跳步的变形等。选用的音乐最好是三拍子的抒情音乐。音乐强拍上的动作幅度相对弱拍的动作幅度要大一点,舞蹈的高潮部分与音乐的高潮部分要呼应、统一、和谐,这就是审美教育。

所用的伴奏音乐均是音乐课本上适合舞蹈的歌曲,各班也可选择当时流行的、健康的少儿歌曲为伴奏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是经常被选用的伴奏音乐,因为当时最流行。

在中学、高中和大学开展集体活动时,可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每个班选派两位学生先跟教师学习,然后再回到班级普及。再将他们的学习成果作为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的集体比赛项目。世界名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是经常被选用的伴奏音乐。多年来,集体舞已成为学校艺术节上最聚人气、最受学生重视的比赛项目。最为壮观的还是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圆,全校和着学校大广播里的音乐共舞的场景,同样的音乐、同样的步伐,夜空的烟花,全校在统一的音乐里快乐、有序地沸腾着!

“集体舞”兼生活性、实用性、知识性为一体。“集体舞”贵在“集体”,美在“参

与”,妙在“审美”。

二、集体舞与音乐教学

1、“集体舞”穿插在《音乐鉴赏》中——改变教学环境 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只有单一的音乐欣赏课,整整一个全一册,只有一种教学环境,那就是座在教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听赏音乐。大不了,善于创新的教师在教室里营造一些有限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但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产生厌倦之感,自然会影响音乐鉴赏的兴趣。

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对课堂的优秀品质曾有如下表述:“在教学中,如果你忘了学生是有身体的话,你一定会后悔莫及。”“最好的教育,是通过最简单的装备来获得最优化的信息。”

“集体舞”教学穿插在《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通过最简单的装备,使学生离开座位,或走出教室,改变了音乐教学的室内环境,改变了单凭聆听去想象、联想音乐的审美途径,给学生带来了新感觉,课堂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活跃了教学气氛、完善了教学形式、丰富了学习经历,提高了学习兴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都接近成人,开始理性地思考和规划人生,向往与追求美好的未来,懂得各种知识与能力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学会合作与共处是高中生的内心需求,符合学生心里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集体舞教学“穿插”在《音乐鉴赏》模块,时间不易过长,任何美好的东西,时间长了也会生厌。之所以是“穿插”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起调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之作用。

2、“集体舞”与《音乐与舞蹈》模块的重组——降低舞蹈难度引导全体参与

高中音乐课程《音乐与舞蹈》模块,对于面向全体高中生而言,有些偏难,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笔者本人自幼喜爱舞蹈,也做过中师的舞蹈教师,就《音乐与舞蹈》教材本身,笔者很是喜爱,但在高中音乐课实施其教材,却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有一半的内容,由于艺术性强,对少数有基础的学生不错,但不合适面向全体学生。《音乐与舞蹈》模块是实践性很强的模块,只有广泛参与了,才能帮助学生从“看”舞蹈变为“跳”舞蹈,通过“跳”舞蹈,直观地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体验蕴含在作品中的力度、速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只有降低舞蹈难度,从实际出发,学生才能广泛参与,否则,学生有望而生畏情绪,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

将教材中的欣赏内容,根据需要重新整合,采用集中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舞蹈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类型,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学生理解舞蹈语言,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以自编的集体舞与教材中的“社交舞”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绪情感。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作为《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载体,更贴近

学生生活。降低操作难度,提升学生参与度,实现审美愉悦。

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在教学中穿插集体舞的教学环节,以集体舞为载体,引导学生直观地、创造性地发现美、表现美。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集体舞,简单易学,对教学装备和教学成本的要求也不高,多年的实践证明,是调剂音乐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好操作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集体舞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实践性、参与性、实用性很强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集体舞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共处能力;在高中时代培养与异性交往能力,释放对异性的神秘感;对于进入大学、踏入社会,甚至到了老年的健身和审美都大有益处。集体舞中,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锻炼,是终身都能享用的、大众化的艺术活动方式。

学生除学习《音乐鉴赏》模块外,在集中欣赏“艺术舞蹈”和“生活舞蹈”后,再学习两个集体舞就可视为修完两个模块,获得3个学分;基础好的学生,除此之外,自由组织起来,学习表演性稍强的舞蹈、舞剧片段或创编舞蹈,并生动地进行表演,与同学分享。这样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到个体发展。

三、集体舞与课外音乐活动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然而,没有一种教材能够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尚需拓展有限的音乐课堂空间。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除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外,还需有效利用课外活动的机会,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音乐活动,完善音乐教学体系。

学校的课外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舞比赛早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比赛项目。所以集体舞成了《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与学校艺术活动的桥梁。在课外活动中复习、提高课堂知识,实现学科渗透;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课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协调发展。

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知识的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