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
A. 蛋白质
2.
B. 无机盐C. 脂肪D. 糖类
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A. 维生素A
3.
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
儿童缺钙会出现( )
A. 骨痛
C. 骨质疏松症
4.
B. 佝偻病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
A. 淀粉
5.
B. 脂肪C. 蛋白质D. 水
下列哪些物质排出人体的过程不属于排泄( )
A. 二氧化碳
6.
B. 水和无机盐C. 食物残渣D. 尿素
人们可以通过摸脉搏了解心脏的情况,其原因是( )
A. 脉搏的次数等于心率C. 脉搏的次数与血压有关
7.
B. 脉搏的次数等于呼吸频率D. 脉搏的次数等于心输出量
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8.
耳中能将机械震动转化成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 鼓膜
9.
B. 听觉中枢C. 耳蜗D. 位听神经
肺的下列哪项结构特点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 )
第1页,共19页
A. 肺位于胸腔内
B. 肺泡数目多,面积大
C. 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D. 肺泡外表面有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10.凡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
A. 病原体B. 病毒C. 抗原D. 免疫
11.一同学不慎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
A. 表皮角质层
12.肾单位包括( )
B. 表皮生发层C. 真皮D. 皮下组织
A. 肾小球和肾小管C. 肾小体和肾小管B. 肾小囊和肾小管D. 肾小球和肾小囊
13.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 )
A. 二氧化碳B. 能量C. 有机物D. 氧气
14.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是由于
( )
A. 膀胱的贮存作用C. 经过汗液排出而减少
15.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A. 膝跳反射B. 谈梅止渴C. 缩手反射D. 吃梅止渴
16.眼球中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大小是( )
A. 睫状体B. 玻璃体C. 瞳孔D. 眼肌
17.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视网膜C. 视网膜、大脑皮层B.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 大脑皮层、视网膜
18.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
要是为了( )
A.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C.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B.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D. 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19.下列哪种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 )
A. 侏儒症B. 巨人症C. 夜盲症
第2页,共19页
D. 糖尿病
20.下列关于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
B. 地球宽广辽阔,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C. 人类活动,对宏大的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D. 人类活动,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21.食物中的无机盐、水、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消化道吸收,而淀粉最终被分
解为 ______ 、蛋白质分解为 ______ 后,才能被吸收.
22.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 ______ 的地方和氧容易结合;在 ______ 的地方和氧容
易分离.
23.人类ABO血型系统包括四种血型:A型、B型、O型和______ 型.输血时应该以
输______ 为原则.
2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了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能调节体内的 ______ 和 ______ 的
平衡.
25.人的 ______ 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 ______
吸收的.
26.传染病是由 ______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 ______ 之间传播的疾病.27.反射有两类,如手偶然碰到了火,就会立刻缩回来,这属于______反射;吃过酸梅
的人,见到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______反射.
28.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分泌的消化液是 ______ ,有乳化 ______ 的作用.29.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输送尿液的是器官是 ______ .
30.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
理、 ______ 状态和良好的 ______ 能力.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试管12
加入物质
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淀粉糊2毫升+清水2毫升
37度水浴恒温10分钟10分钟
滴加碘液检验2滴,摇匀2滴,摇匀
(1)用试管1和2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2)37度水浴恒温模拟的是 ______ .
第3页,共19页
(3)实验现象:试管1 ______ ,试管2 ______ . (4)实验结论: ______ 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32.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1回答:
(1)心脏壁主要是由 ______ 组织构成. (2)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 ______ ]左心室. (3)肺循环的起点是[⑦] ______ .
(4)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和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 ______ .
(5)如图2A、B、C分别代表了3中血管.其中含有静脉瓣的是A、B、C中的 ______ 血管.
33.图甲表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乙示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神经元是构成 ______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1] ______ 和[2]突起构成.
(2)图乙所示结构称为 ______ ,结构[4]是感受器,感受器的功能是 ______ . (3)图乙中[5]结构是 ______ .
34.如图是两位女同学的血液化验单,请据表回答:
红细胞
小红
3.0×1012个/L
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6.1×109个/L
血小板2.5×1011个/L
第4页,共19页
小兰4.2×1012个/L(3.5~5.0)×1012个/L
130g/L16×109个/L2.8×1011个/L
参考值g/L(4~10)×109个/L(1~3)×1011个/L(110~150)
(1)红细胞具有运输______的功能.小红的红细胞数目过少和______含量过低,经常头晕、疲乏,患有______,在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______的食物.
(2)经医生诊断小兰患有急性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______数目过多.
第5页,共19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B、无机盐、水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D、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答案】B
【解析】
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故选:B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此题考查了维生素的缺乏症.3.【答案】B
【解析】
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会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得骨质疏松,因为老年人新陈代谢变缓,消化能力减弱,骨骼中的钙逐渐丢失,因此易患骨质疏松症.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易患相应的病症.
此题考查了含钙的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症,此知识是重要的考查点,注意掌握.
第6页,共19页
4.【答案】D
【解析】
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选项中只有D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被人体吸收。故选:D。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人体只能吸收小分子的能够溶于水的物质.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只有经过消化后人体才能吸收.5.【答案】C
【解析】
答:A:二氧化碳属于代谢终产物,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是排泄,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水和无机盐属于代谢终产物,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是排泄,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C: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不属于排泄,叫排遗,为正确项.
D:尿液属于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是排泄,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故选C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排泄的三条途径: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3)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关键知道排泄是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而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6.【答案】A
【解析】
频率即脉率。当人解: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
体心脏的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同时产生一种离心方向的搏动,这就是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因
第7页,共19页
“切脉”就是通过探查病人腕部桡动脉的搏动情况来分析心脏的病因和病此,中医情的。如图:故选:A。
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
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在表浅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7.【答案】A
【解析】
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选:A.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8.【答案】C
【解析】
解: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选:C。
第8页,共19页
耳的结构如下:
耳的结构和功能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9.【答案】A
【解析】
解:A、是肺的位置,与气体交换无关,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
B、肺泡数目多,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大,利于气体交换,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有关.
C、肺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有关.
D、肺泡外有大量的毛细血管,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有关. 故选:A.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1)肺泡数目多,面积大;(2)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3)肺泡外表面有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据此可以完成本题.熟知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答案】C
【解析】
解: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解答时可以从抗原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11.【答案】C
【解析】
第9页,共19页
解:由皮肤的结构图:
可知表皮层没有血管,真皮层有血管,划伤流血,说明至少伤到了真皮层.故选:C
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和真皮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血管.
查了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的理解认识.熟记皮肤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12.【答案】C
【解析】
解: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它包在肾小球的周围,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故选:C。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关键是知道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3.【答案】B
【解析】
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故选:B。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
此题考查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要理解掌握.14.【答案】B
【解析】
第10页,共19页
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B。
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该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本题考查学生对尿的形成过程知识点的理解,尿的形成是中考(学考)的重点内容.15.【答案】B
【解析】
解:ACD、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吃梅止渴,都是简单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CD不正确;
B、谈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B正确. 故选:B.
(1)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6.【答案】A
【解析】
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故选:A.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明确眼球的晶状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它的曲度可以调节,从而使人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第11页,共19页
17.【答案】C
【解析】
解: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选:C
眼球的结构:
图象的形成最终的落点在视网膜上,而形成视觉的部位在视觉中枢,视觉中枢处于大脑皮层上.18.【答案】B
【解析】
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19.【答案】C
【解析】
解:A、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不符合题意. B、巨人症是由于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故不符合题意. C、夜盲症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故符合题意.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症状,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比较的形式掌握.
第12页,共19页
20.【答案】D
【解析】
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人类活动,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对于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 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人类活动,对宏大的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等观念均是错误的,因此只有选项D的说法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了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
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但是有的资源探明储量相对不足,一定合理利用与开发.
21.【答案】葡萄糖;氨基酸
【解析】
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葡萄糖;氨基酸.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知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22.【答案】氧浓度高;氧浓度低
【解析】
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第13页,共19页
故答案为:氧浓度高;氧浓度低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与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有关.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红蛋白的特性.23.【答案】AB;同型血
【解析】
解: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故答案为:AB;同型血
解答本题可根据ABO血型系统和输血的原则进行分析回答.本题考查了血液的类型和输血的原则,考查较为全面,注重基础.24.【答案】水分;无机盐
【解析】
解: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故答案为:水分;无机盐
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 关于排尿的意义,多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25.【答案】口腔、咽;小肠
【解析】
解:口腔、咽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这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长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又有许多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 故答案为:口腔、咽;小肠;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
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口腔、咽、食道没有吸收能力.26.【答案】病原体;人与动物
【解析】
第14页,共19页
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故答案为:病原体 人与动物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必要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即可终止.
27.【答案】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解析】
解: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题目中吃到面包便会分泌唾液、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见到酸梅就会分泌唾液等. 故答案为: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根据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来判断反射的两种类型.28.【答案】胆汁;脂肪
【解析】
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贮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胆汁;脂肪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结合模式图记忆效果好.29.【答案】肾;输尿管
【解析】
第15页,共19页
答: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故答案为:肾;输尿管
做此类题可从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来回答.
对于像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此类的知识点,总结一下使其变得简单明了,这样能更快更好的记忆.30.【答案】心理;社会适应
【解析】
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故答案为:心理;社会适应
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概念,据此答题.
此题很简单,就是直接考查了健康的概念,只要基础扎实,即可答题.31.【答案】唾液;人体口腔温度;不变蓝;变蓝;唾液
【解析】
解:(1)用试管1和试管2进行对照,唯一的不同的量是有无唾液,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所以37度水浴恒温模拟的是人体口腔温度
(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试管1内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试管2内清水不能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实验现象:试管1不变蓝;试管2变蓝. (4)实验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唾液
(2)人体口腔温度(适宜酶消化的温度) (3)不变蓝;变蓝唾
(4)唾液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
第16页,共19页
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2.【答案】肌肉;⑤;右心室;房室瓣;B
【解析】
解:(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过的动力就越大;所以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观察剖开的心脏,可以看到心脏由四个腔构成,即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心脏肌肉最发达的是⑤左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⑤左心室的壁最厚.
(3)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在图中心脏结构中,⑥⑦之间,③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④房室瓣. (5)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特点如表: 动脉静脉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最快较慢
最厚,弹性大较小较厚,弹性小较大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非常细,只允许
层上皮细胞构红细胞呈单行通非常慢
过成.
因此B是静脉,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
倒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1)肌肉 (2)⑤ (3)右心室
第17页,共19页
(4)房室瓣 (5)B
(1)组成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间有动脉瓣;
(4)图1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左心房,④房室瓣,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 图2中A是动脉,B是静脉,C是毛细血管.据此解答. 掌握心脏生物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神经系统;细胞体;反射弧;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出神经
【解析】
解:(1)如图甲所示的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1细胞体和2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3神经末梢,3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2)人体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是由4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其过程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感受器的结构是由图甲中的3感觉神经末梢汇聚而成.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3)图乙中5是传出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故答案为:(1)神经系统;细胞体;
(2)反射弧; 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3)传出神经; (1)图甲中:1是细胞体,2是突起,3是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4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反射弧是考试的重点,经常考查,注意掌握.34.【答案】氧气;血红蛋白;贫血;铁质;白细胞
【解析】
第18页,共19页
解: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由于小红的红细胞数目小于参考值,而且血红蛋白的数目也小于参考值,她经常头晕疲乏,所以她患有贫血.红细胞富含
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要使
的含量增多,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 故答案为:(1)氧气,血红蛋白,贫血,铁质 (2)白细胞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学生应通过两位女同学的化验单,对比每一项的参考值并结合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和异常时的表现进行分析.
本题仍然考查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和异常时的表现,学生应列表进行熟练记忆,这也是中学生物考查的重点.
第19页,共1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