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作品名称,《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创作年代,北宋。作品出处,《全宋词》。文学体裁,词。作者,柳永。词牌,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⑶。是处红衰翠减⑷。苒苒物华休⑸。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⑹。归思难收⑺。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⑻。想佳人⑼妆楼颙望。误几回⑽。天际识归舟。争知我⑾。倚栏杆处。正恁凝愁⑿!。
注释译文。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潇潇。下雨声。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一作“萧萧”。义同。清秋。清冷的秋景。⑵ 霜风:指秋风。凄紧:凄凉紧迫。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⑶残照:落日余光。当。对。⑷是处:到处。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红。代指花。翠。代指绿叶。此句为借代用法。⑸苒苒: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的意思。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⑹渺邈:远貌。渺茫遥远。一作“渺渺”。义同。⑺归思: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⑻淹留:长期停留。⑼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颙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⑽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⑾争:怎。处:这里
表示时间。“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如此。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伫立江边面对着潇潇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满目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经歇休。只有长江水默默地向东流淌。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 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
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
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
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