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
1、 认识协调,智力正常
2、 情绪积极稳定,情感丰富深刻 3、 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4、 个性完整统一,积极和谐 5、 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
6、 善与人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7、 社会适应良好,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8、 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性别和角色特征 9、 无心因性生理异常现象 10、 发挥潜能,追求成功
出自《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把握》何光耀 二、
柯尔曼:人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恰当,他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态度是否符合社会标准
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注意集中度,统一的人格,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度,适度的反应能力,心理特点
与实际年龄相符,自我认知,创造性,成就感。 四、
1 、具有适度的安全感 2 、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曼
;
(Mittelman) 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1 条标准 :
;
3 、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 4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 、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 6 、有自知之明 ;
;
;
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8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
; ; ;
;
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五、
罗杰斯认为机能健全者有如下五个特征
11、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
:
对经验的开放性、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自我关注、与他人和睦相处六、
A ·艾森柏格和
H·艾森伯格 (ArleneEisenbe,Howar-dEisen,1979)
所描绘的成熟人的特
征( 即心理健康的标准 ):
自我感 ; 独立和自治 ; 相互依存 ; 适应性和灵活性 ; 接受和应付现实的能力 ; 现实检验 , 而非迷信权威或者随大流 ; 接受别人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 有目标 ; 适度的延迟满足 ; 果断执行 ; 积极回应他人 ; 对别
人的移情 ; 交流的能力 ; 给予他人的能力 ; 爱和被爱的能力 ; 控制情感的能力 七、
泰勒和布朗 (1988) 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
积极的自我评价 ; 适度的控制和主导感 力; 热心于建设性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八、
; 切合实际的乐观 ; 关心他人的能力 ; 幸福和满足的能
哈里斯 (1989) 认为心理健康者的通常特征是 化之可能 ; 追求适应自己天赋工作的能力 九、
张春兴和杨国枢 (1980) 的心理健康标准 :
:
通情达理和平衡 ; 自我成长感 ; 爱的能力 ; 获得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 ; 接受现实的限制和变
; 保持内心宁静、有效实现以能更好生活的能力
了解并接受自己 ; 认识并面对现实 ; 工作休闲并重 ; 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十、
王极盛 (1984,1999) 和李春荣 (1984) 的心理健康标准 :
智力正常 ; 情绪稳定而愉快 ; 行为协调 ; 反应适度 ; 人际关系适度 ; 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 十一、
江光荣 (1995) 归纳心理健康评价维度为
:
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 人际态度和社交能力、 生活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结构的内在协调性。 [13] 主观经验的总结 , 是一种个性化、主观的标准。 以上几个出自 : 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考 杨
槐 (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成都
610068
十二、
美国学者坎布斯 (A.W.Combs) 认为 , 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
4 种特质 :
(1) 积极的自我观念 ;(2) 恰当地认同他人 ;(3) 面对和接受现实 ;(4) 主观经验丰富 , 可供取用十三、
我国黄希庭教授等曾提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
5条标准:
(1) 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
发展的年龄特征 ;(2) 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社会协调一致 ;(5) 有没有完整的人格 十四、
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等曾提出
8条标准:
;(3) 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
;(4) 个人能否与
(1)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 正视现实 , 接受现实 ;(4) 热爱生活 , 乐于工
作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 心境良好 ;(6)
人格完整和谐 ;(7) 智力正常 , 智商在 80 以上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以上出自 : 心理健康标准探析 简
华 (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 张海钟:社会适应
, 贵州 毕节 551700)
十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