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rǔ):你。②矣(yǐ):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
1 / 16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头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析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戒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面的字词。
(1)尝:_______ (2)竞走:_______
(3)唯:_______ (4)信然: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2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你认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②?”徐曰:“不然,譬如③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戏:玩耍,嬉戏。②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③譬如:好比,就好像。④瞳子:眼睛的瞳孔。
[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3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认真阅读下面短文片段,完成后面习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__________着,毛毛细雨从天上___________下来。千万条柔柳_____________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___________________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哪篇课文?)
2、将文中空白处填充完整。
3、文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要认真思考哦。
4 / 16
(1)颜色非常鲜明而美丽。( )
(2)反映人们到集市上买卖东西,文中用来比喻春天一到,花草像约好了似的都热热闹闹地生长起来。( )
(3)文中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
5、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填序号)( )
①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② 写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
6、摘抄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言文阅读。
凿壁偷光①
匡(kuàng)街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āi)③ ,以书映光而读之。
5 / 16
衡乃穿壁④引其光,
注释:①本文选自《西京杂记》,②区街:西汉经学家。③速: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④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1]下列说法只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A.读“匡衡勤学而无烛”时可以这样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
B.匡衡偷邻居家的蜡烛来照着读书。
C.这是《西京杂记》中的一个故事。
D.匡衡穿过墙壁到邻居家看书。
[2]匡衡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跟他一样的古人是________。
6. 阅读与欣赏。
望梅止渴①
魏式②行役③,失汲道④,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⑤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⑥,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假诵》。②魏武:即曹操。③行役:带有任务而出外跋涉,这里指带部队行军。④汲道:取水的途径。⑤饶:多,丰富。⑥出水:流出唾液。
[1]解释加点的字。
6 / 16
①失汲道:_________
②军皆渴: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
7. 阅读天地。
凿壁偷光
7 / 16
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怪而问衡。 怪: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车胤传》
8 / 16
[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恭勤:_______ ②通: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1]将课文补充完整。
[2]下列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后身亡。
B.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C.女娃去东海游玩,再也没有回来。
9 / 16
,以堙于东海。
)
[3]这篇课文表现了女娃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精卫填海”属于神话故事,我还能写出来个神话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②,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棹④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⑥。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保叔塔:塔名。②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③昭庆:寺名。④棹:用桨划船。⑤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⑥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1]找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 ”画出来。
[2]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与理解。
10 / 16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这篇小古文出自( )
A.《列子.汤问》 B.《山海经北海经》
C.《世说新语》 D.《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尝与诸小儿游”中“尝”的意思是( )
A.经历,体验 B.吃一点试试
C.常常 D.曾经
[3]下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诸:许多) B.此必苦李 (必:必定)
C.诸儿竞走取之(竞:争着) D.取之,信然(信:相信)
[4]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解释最为恰当的选项是( )
A.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折断了。
11 / 16
B.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C.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小朋友争抢着跑过去折下树枝。
D.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王戎就去折下树枝。
[5]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
C.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D.树/在道边/而/多子
[6]“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把李子树折下来了?”
B.“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呢?”
C.“你为什么站在路边不动呢?’
D.“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呢?”
[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12 / 16
B.王戎不喜欢吃路边的李子,是因为李子苦。
C.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D.我们要讲文明,不能随便摘路边的果子。
12.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
郑人买履(lǚ)
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②。至之③市,而忘操④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⑤归取之。及⑥反,市罢,遂⑦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⑧信度,无⑨自信也。”
注释:
①履:鞋。②坐:同“座”,座位。③之:到……去。④操:拿,携带。⑤反:同“返”,返回。⑥及:到,等到。⑦遂:终于。⑧宁:宁可。⑨无:不。
[1]给下面的“度”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指量好的尺码。 B.量长短。
(1)“先自度其足”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
13 / 16
(2)“吾忘持度”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原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大胆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宋濂嗜学
宋濂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14 / 16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并答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面词语。
尝:________________ 竞走:______________ 信然: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16
[3]王戎为什么站着不动?(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课文理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中,“人问之”的“之”指的是______,“取之”的“之”指的是______。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王戎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