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与方法方法: 课件、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
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讲一个数学故事。 二、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即:每排有12只小蚂蚁,有4排,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三、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一些圈法和口算方法:
四、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 (1)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加法竖式;方法二:完整呈现计算过程的竖式;方法三:简写后的一般竖式。)
A交流方法一,对用加法竖式计算的,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尝试写出乘法竖式。
B交流方法二,在黑板上呈现出竖式的计算过程。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实际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电子图中的哪个部分。 回顾列表计算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步与竖式中的哪一步是对应的?
(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
第二步,4个10是40个点,写在第二层,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3)交流方法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合起来是什么? 五、练一练,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53页练一练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交流方法,巩固口算。
(2)用竖式算一算,并与同伴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每一步表示的含义,巩固竖式方法。 出示“213×3= ”,你会算吗?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计算方法)
口算方法:200×3=600 10×3=30 3×3=9 600+30+9=639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①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②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③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它们的算理相同。)
3.练一练,巩固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3页练一练2题 算一算,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乘法问题吧! 板书设计:
蚂 蚁 做 操
12×4=48(只) 答:一共有48只小蚂蚁。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理解,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采用了口算、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列表、用竖式计算等多种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些方法,说一说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这些方法看起来好像不同,但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这样就建立了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六单元 乘法
第2课时 去游乐园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自主探究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展示易错算法: 1 2 × 5 5 1 0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讨论这种算法是对的吗? 一起来算一算: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
1、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 3 1 6 4 8 1 9 × 2 × 5 × 2 × 2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 )。 七、布置作业:
计算 15×5 17×4 19×6 27×2 25×3 板书设计:
去游乐园
(1)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2)13座电动火车要多少元? 列式:15×5=60(元) 列式: 竖式 竖式
(3)8人玩电动火车,5人玩蹦蹦床,共需要多少元? (4)8人玩电动火车,5人玩太空船,50元够吗?
教学反思:
通过“去游乐园”这一活动,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同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创设了“去游乐园”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园”里面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六单元 乘法
第3课时 乘火车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计算。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小黑板。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时也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56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如果不会,可以在组内进行请教。 4.组织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写上答语。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1、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 × 5 =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70 × 5 = 350, (2) 7 2 2 × 5=10, × 5 350 + 10 = 360 3 6 0 五、当堂训练:
1、 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 1 8 3 4 8 4 3 2
× 5 × 4 × 3 × 6
六、课堂总结:
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七、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板书设计:
乘 火 车
(1)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 (2)7节硬座车厢可以乘坐多少人? 列式:72 ×5= 列式:118×5= 竖式: 竖式:
(3)这列火车一共可以乘坐多少人? (4)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人? 教学反思:
在熟悉的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索。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计算,体会了算法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倾听、借鉴、思考,为今后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奠定基础。同时,课堂中教师的及时、适当的评价,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第六单元 乘法
第4课时 去奶奶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 小黑板、小组合作 。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
1. 口算
400×2= 300×= 100×2= 5×300= 400×6= 300×9= 700×9= 53×3= 学生边回答边说出口算的方法。 2. 笔算
24×4= 48×3=
这是两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学生在做完后师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个位相乘时,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下一位进几。) 二.创设情境,构建新知。
谈话:刚才同学们可真细心,真会观察。其实不仅仅是数学课堂上有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的数学知识。不信,你瞧!(课件出示例题:淘气去奶奶家的场面)
咦,淘气在做什么呢? 学生:坐火车。
他可真是个好孩子!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淘气家离奶奶家有多少米? 生2:奶奶家离新站有多少米? 生3: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
生4:新站到奶奶家有多少米?
教师提示做答(板书竖式)你们能计算出这个竖式的结果吗?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尝试探索计算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115×4= 竖式:
(二)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老师巡察学生的探索情况) (三)全班汇报。
今天就我们要解决的这道乘法计算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一个乘数是三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那么,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百位上到底应该写几?(6)为什么应该写6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1 1 5 × 4 4 6 0
方法点拨:从个位起,用4分别乘115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4和个位上的5相乘得20,这里的20表示20个一,也就是2个十,在积的个位上写0,并向十位进2,,4和十位的1相乘得4,这里的4表示4个十,再加上十位的进位数2个十是6个十,所以在积的十位上写6 ,4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4,表示4个百,所以在百位上写4.(板书,强调要补充完整横式)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会计算115×4了,解决了淘气家到奶奶家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248×4=的结果吗?
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2 4 8 × 4
9 9 2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
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个位和十位都出现了进位的情况,这就是乘法笔算中的连续进位。 三.解释应用与拓展
1. 看一看聪明的你能拿到这份礼物吗?(黑板出示下题)
1 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质疑反思
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五、课后作业:
课本59页第1、2、3、4题。
板书设计: 去奶奶家
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4×115=460(千米)
1 1 5
× 4
4 6 0
答: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460千米. 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设计了一些生活场景,有骨有肉地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热情,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本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让学生尝试解答新问题,相互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六单元 乘法
第5课时 0×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 、挂图、小黑板。自主探究法、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 + 5 = 7 — 0 = 0 + 26 = 100— 0 = 2、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那么你们想知道“0”乘任何数得多少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60页上内容。 2、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3、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三、反馈交流:
1、谁能结合数学情境,说说你的算法? 2、汇报算法: (1)5个0相加得0。
(2) 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0” 如: 3 × 5 = 15, 2 × 5 = 10,
1 × 5 = 5, 0 × 5 = 0,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算一算
0 × 5 7 × 0 0 × 26 0 × 1000 2、让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3、你发现了什么? 4、试一试: (1)130 × 5 = ( 2)402 × 3 =
①、400 × 3 = 1200, ② 4 0 2 2 × 3 = 6, × 3 1200 + 6 = 1206。 5、练一练。
640 × 2 302 × 5 105 × 3 205 × 4 604 × 2 320 × 5 150 × 3 250 × 4 6、小狗送信。(完成课本35页第二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根据学习情况重点精讲。 7、比一比
105 × 6 ○ 600 190 × 5 ○ 1000 180 × 4 ○ 800 140 × 7 ○ 980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七、课后作业:
完成第61页的5题。 板书设计:
0×5=?
0×5 =0 130×5 =450 402×3 =1206 0×50 =0 130 402 0×100 =0 × 5 × 3
0×1000 =0 650 1206 0×0 =0 “0乘任何数都得0”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当调整教材,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合作
交流,这样才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增添浓厚的兴趣。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学重、难点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讨论、解决,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自己探讨过的问题,对其结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出发,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的意义”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探索,从而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第六单元 乘法
第6课时 买矿泉水
教学目标:
教材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挂图、小黑板。自主探究法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饮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老师在买饮料时遇到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认真自学课本62页上的内容。
2、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独立进行计算 3、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三、反馈交流:
1、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2、汇报算法:
(1)24 × 3 = 72(元) 72 × 2 = 144(元)
(2) 24 × 3 × 2 =72×2 =144(元) (3)还可以怎样算?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
1、15 × 4 × 7 125 × 8 × 6 102 × 4 × 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2)0 × 1 × 2 × 3 × 4 × 6 × 7 × 8 × 9 ( )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63页的1、4题。 板书设计:
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一箱矿泉水24瓶,每瓶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3、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小组交流各自算法。
方法一:24×3 = 72(元) 方法二: 24×3×2
72×2 = 144(元) = 72×2
= 144(元)
方法三:24×2 = 48(瓶) 方法四:24×2×3
48×3 = 144(元) = 48×3
= 144(元)
答:一共花了144元。
教学反思: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体参与。在展示与汇报中,学生学会了口算乘法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单元 乘法
第7课时 练习五
教学目标:
教材第64-67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具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第六单元“乘法”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笔算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看懂一些线段图,也能用线段图表示图意。
借助画图表示并分析题意更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这些知识你是真的掌握了吗?看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请看,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13题) 把这些信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画图结果:
只要正确表达题意即可,没必要强求统一。
小马8:00出发,5分后大约走到什么位置?说说你的想法并在图中标出来。 画图如下:
用你所学的知识算一算小马每天从家去磨坊要走多少米。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交流吧。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肯定和鼓励。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再写两个类似的算式算一算。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其中的道理。(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14题)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在小组里交流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
2×99=198 2×999=1998 3×99=297 3×999=2997 4×99=396 4×999=3996 5×99=495 5×999=4995
发现:积的位数比一个乘数中9的个数多1位,积的首位数字是另一个乘数减1,积的末尾数字与首位数字的和正好是9,积的中间数位上都是9。
举例:8×99=792 8×999=7992 三、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八、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练习五的8~13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五
1.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不进位、不连续进位和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 3.任何数与0相加仍得原来的数。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个别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是外热而内冷。今后的教学要注意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都活跃起来。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之前,让学生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并画一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将信息形象直观地用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清晰又为学生后面的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