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语言信息,语言交流也无从谈起。所以在交际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意尤为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越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越强,所以词汇教学效果影响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汉语词汇的音、形、义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汉语中词汇系统复杂、数量庞大,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而不是词,由于外国学生缺乏汉语语感,常常有理解不当、使用出错、记忆困难等问题,本文则尝试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有三种教学法:一、“结构一情景一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二、“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三、以句型训练为主的直接法。以上三种常见的教学法都侧重于语法教学,以建构学生系统的语法结构。从中也可以看出,语法教学长期处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位置,词汇教学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目前,已有大量的语言学者强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部分应该受到重视,提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心论”。暂且不论该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从另一侧面体现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所以学习一门语言,词语的学习应该贯穿其始终。现代汉语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各种语法关系,学习词汇也连带学了语音和语法,所以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但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环节。因为汉语词汇数量庞大,加之外国学生缺乏汉语语感,故词汇对外国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且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没有建构起一个系统的词汇教学体系,所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还缺乏一种高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汉语的词汇是集音、形、义于一体的字构成的。中国人学习母语都由字开始再到词汇的学习,通过字义的组合和类推去理解词义。但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以语法教学为中心,教材中也忽略了汉字和词的密切关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汉语词汇的规律,更不了解在不同语境下,词具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和搭配习惯,所以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困难很大。但近年来出现了“语素教学法”“字本位教学法”等,都试图抓住汉语的特质,抓住构词的最小单位——汉字(语素)来进行汉语教学。这些新的研究理论和教学法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掌握庞大复杂的汉语词汇。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缺乏系统高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目前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方式是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众所周知,汉语的词汇复杂繁多,各类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褒贬义词数量众多,这不仅是汉语词汇在归类上的特论文联盟点,同时也可以借鉴利用,有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汉语词语的意义,才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当理解和使用词语。要让学生了解词的本义、语境意义、词的搭配及其使用范围等。在课堂中,注重对各类词汇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的解释,并且善于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但由于汉语词汇量大也很复杂,教师要善于利用汉语词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以达到预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
(一)利用已学旧词,掌握新词含义
利用已学汉语词汇来解释新的汉语词汇,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已学的词语对新词自己理解,然后老师再纠正和归纳。这样就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了,并且使词义较难理解的词也浅显易懂了。例如,新学“死板”一词时,可以解释成“顽固”“固执”;解释“惬意”一词时可以讲成“舒适”“满意”。用所学过的汉语词汇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意思,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非常有效。
(二)近义词比较,分辨词义、用法
近义词教学也是词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对感情色彩不同但意义相近的词语无法区分,在使用中也常常发生混淆。区别近义词词义应着重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区分近义词的感情色彩,如“团结”和“勾结”:“团结”一般用于赞赏某个集体,或是群体,含有褒义;但是“勾结”常常是针对某个人与另一个他者的关系而言,含有贬义。二是区分近义词词义间的细微差别,如“美丽”“美好”:“美丽”是形容外表美丽,“美好”是形容感觉好。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 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
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
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
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
造语境。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
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 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
4对比教学法 ⑴ 汉外对比 ⑵ 汉语内部对比 ⑶ 新旧知识对比
5活动教学法
四,汉泰语言对比
汉、泰语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不少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泰国学生学汉语的有利原因,但是,汉语和泰语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一样之处,这种差别却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偏误。笔者试图经过汉语和泰语的词汇语法方面的相比来研究泰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偏误的原因。
一、汉、泰语词汇及语法的共同性
(一)汉、泰语都广泛运用复合法构词。在这两种语言中,词根组合构成新词是最经常
看的构词方式。比如汉语的“手”可以跟其他词根构成大量新词,手表/手册/手工/手巾/本领/本领等等。泰语的(手)也能跟其他词根组成许多词,如(手套)(抢手)(手铐)(手气)(手语)(能手)等等。最突出的是汉语合成词复合的几种类型泰语都有。(二)汉、泰语都缺少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现。汉、泰语句子的基本形式都是主——谓——宾(SVO)格式。汉、泰语中的虚词是表达意义的另一重要本领。汉语有动态助词“着、了、过”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现动作或状态,在某一整个过程中所处的情况,泰语则用“[l au]”表现动作的完成。汉语有语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汉、泰语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不少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泰车学生学汉语的有利原因。
但是,汉语和泰语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一样之处,这种差别却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偏误。
二、汉、泰语词汇、语法的差别性
汉语和泰语的差异,也同样广泛地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这种差异,有
的十分明显,有的却极其细微。
(一) 词汇方面
不一样的民族相比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往往不完全相同。这种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的不一样,使得汉、泰语在词汇方面存在不少差别。
(二)语法方面
1、修饰成分语序的差别
泰语由于都缺乏词的内部形态变化,
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现,其基本句型都是主—谓—宾(SVO)格式,但修饰成分与中心成分,不论是词,短语或是句子,汉语与泰语的语序正好相反。汉语是前偏后正,泰语是前正后偏。
2“把”字句的误用
“把”字句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型,泰语中没有“把”字句。泰国学生对
“把”字感到头痛,该用的时候不用,不应用的时候又用了。表现施动者对人(物)怎么样处理,处理的结果是受处置对象的情态,该用“把”字句表达。
五.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泰语作为学生的母语,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是一大障碍。为有在相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两种语言间的不一样处,区别开细小的差别,才气使学生真真正正地进入汉语学习的自由天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