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是当代当之无愧的文学巨擘,在世事沉浮中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本书精选季羡林1933-2006年创作的文章,时间跨度70多年,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经历的缩影。今天,我借本次“书香伴执法,喜迎*大”主题读书活动,与大师共语,品人生百味。
本书开篇便道: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非常明白易懂的话,却道出了几乎人人都有的感觉。所谓“当时”者,指人生过去的某一阶段。处在这个阶段时,觉得过日子也不过如此,是很寻常的。过了十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回头一看,当时实在有不寻常者在。
季老先生在书中讲述了十几年前,重访曾待过十年的德国哥廷根,老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夫妇都还健在,但已今非昔比,房子捐给研究所,汽车已卖掉,独生子在二战中阵亡,此时老夫妇二人住在一座十分豪华的养老院里,院里游泳池、网球场一应俱全,但是这些设施对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什么用处呢?让老人们触目惊心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某一个房间空了出来,主人去见了上帝,这对老人们的刺激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季老先生这样描述到:我的来临大出教授的意料,他简直有点喜不自胜的意味。夫人摆出了当年我在哥廷根时常吃的点心。教授仿佛返老还童,回到当年去了。他笑着说:“让我们好好地过一过当年过的日子,说一说当年常说的话!”我含着眼泪离开了教授夫妇,嘴里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过几年,我还会来看你们的。”
“我的德国老师不会懂‘当时只道是寻常’隐含的意蕴,但是古今中外人士
所共通的这种怀旧追忆的情绪却是有的。我们也能感觉到,越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是喜欢回忆‘当时’。”
时值六月,又是一年毕业季,是否唤起了你心中的“当时”。苦读数十年的学子们走出高考考场,完成了人生中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们的“现在”是激动的、兴奋的,刚卸下一身负重,浑身轻松,心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前方迎接他们的是最美好的年华。
而“现在”的我们回看“当时”,不免有许多喟叹。年少时日复一日埋头于书本,闷热的空气伴随着乏味的蝉鸣,永远做不完的习题、接踵而来的考试、夹在课本里的小说、课间嗑过的瓜子、还有出现在教室后门的班主任……“当时”的每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常,“现在”回想起来都散发着美好的柔光。然后,名为学生时代的宴席散去,你我挥手道别,约好每一年都要再见,而后轻轻地在十字路口转个弯,殊不知人生已风云巨变,相约的朋友再也不见,渴望的风景最终也没有去看。而“当时”的当下,我们并不知道,那只蝴蝶在什么时候扇动了翅膀,又会引起怎样的风暴。
跨过此道分水岭,路漫漫而无可回头。我们总是感怀“当时”,可能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当时”,当时的人、当时的景、当时的自己。
回想当年,你当时是否感到了不寻常呢?你对我们的现在,也就是眼前这个现在。朝九晚六每日通勤,日常与领导同事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完成每一件交办的工作,会因工作不顺而心情糟糕,又因工作体会付出和收获的美妙……这些为交通事业兢兢业业添砖加瓦的“现在”,感觉到是寻常呢还是不寻常呢?
这个追求公正廉洁为人民服好务的“现在”,若干年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际,也会成为“当时”的。到了那时候,我们会不会说“当时只道是寻
常”呢?
扪心自问,是寻常还是不寻常,真有点说不出,也许只有真的到了若干年后,时间才会给出答案。未来不足惧,过往不须泣。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