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骗了谁?
这段日子,有两句话好像特别鼓舞人心:一个人的一辈子,至少要有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爱情我不敢妄言,但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却认为这真是一句谎言。最起码的,从网络从各家媒体得知,说走就走的旅行中,倒是有不少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人才能从旅行中有所收获?如果旅行算一种治疗方法,他确实有一定的洗涤灵魂的作用,但他不会包治百病。
能从旅行中获益的人,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必然首先是善良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深情关注,同时努力捕捉世界的影响。这些能从旅行中收益的行者,是心灵领域的艺术家,敏感含蓄,也许衣服又脏又破,跟人打交道呆头呆脑,但他们却有着大艺术家般细致的灵魂。他们从旅行磨合里,提炼营养物质。就像有位朋友写的:关于旅行的意义也曾有过困惑,也曾有模有样儿学着别人从一个城市骑行到另一个城市,试图在旅行中体会人生的真谛。也许天资不够,收获的除了疲惫就是满身泥土,那种骑着骑突然顿悟的感觉从没出现过。旅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望着我的山地车想不出答案。
旅行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片止痛药,也许可以治好诸如失恋、恋人劈腿、工作压力大这类无关存亡的小毛病,清除我们被优越生活惯坏的寂寞病,但治愈不了癌症。所以,通过一次旅行就让人净化心灵,攘除偏见、狂妄、心灵畸形,这是最让我受不了的赤裸裸的胡扯。可是,数量可观的旅行达人依然大肆贩卖这些旅行意义,企图用旖旎的风光加上幻想的旅行意义,引诱饥寒交迫的人们辞职、放弃工作甚至学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上朝不保夕的旅费去探求旅行牛人倡导的引人入胜的奇迹之旅。
旅行是营养品,旅行也可以冲动,当我们不该盲从,尤其不要为赢得别人的尖叫盲目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你认为旅行是给你提供成长的机会的话,那么迈出第一步之前,你对自己的旅途进行细致的规划,正式你不在做个旁观者,从此亲生经历成长的有益铺垫。如果你连这第一步都做不到,哪里还有谈我要成长的资格呢?如果你连自我保护意识和手段都不具备,却一味要旅行区域经历悲喜交加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这样认定旅行的意义,听上去自由又美好,但他不健康,也未必有好收获。
思考人生,懂得关爱别人,领悟死亡意义吗,难道一定要去印度,要到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亲临其境才行吗?如果你对城市路边一只濒临死亡的流浪猫熟视无睹,如果你对自己父母也缺少关心的话,那么,即使在特蕾莎修女创办的“垂死之家”直面死亡,你也不会就此清醒,更深一步地领会爱与奉献的意义。即使震惊,一觉醒来,你依然是原来的你。
我反对的不是旅行本身,而是打着开阔眼界和让心灵成长的旗号所写的那些迎合消费者心态倡导旅行的书。现在,很多旅行牛人都有赞助,或靠卖字维持生活,他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长年累月四海为家,但这方式普及不了。
引用网络名言:有时候我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很多人骑车来一次西藏旅行心灵就被净化了,而我在藏区呆了20年还是这么龌龊··
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安迪·安德鲁斯 《上得天堂,下得地狱》
旅行也当量力而行
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也能闹得满城风雨。特别是这一句说走就走的旅行,竟掀起一股规模不小的旅行热。然而我却认为,这句称道旅行意义的话无非是不切实际的空谈,甚至称作谎言也不为过。
这两句看似高大上的话,引导的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投身于这无边无际的旅行中。然而就最近频频出现的新闻中,似乎有不少人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现在这股旅行的热潮,他们选择的是盲目跟从,而忘记了旅行的意义,须知,旅行也当量力而行才对。
旅行的益处自然无法抹杀,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就像一剂药方,对症制药才能药到病除。旅行能让人的心灵净化,与人本身的心灵状况密切相关,只有那些热爱生活,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人,才能真正感受的到旅行的光辉之所在。这些人即使在生活中有所不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通过旅行的洗礼自然能收益颇深。反观另一类人,像那些打着净化心灵的旗号寻求消遣的大老板,或是对生活彻底失去希望而妄求侥幸的自欺欺人者,他们的旅行无非是惹得一身泥土,在灰色调的天空下游荡罢了,这完全没有旅行的意义可言。
旅行对人有要求,旅行本身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也许它能解决在工作不顺或是一段时间的寂寞这样的小毛病,但对于自身性格的彻底改变,注入攘除偏见、狂妄或是心灵的畸形等,这旅行的效用可就微乎其微了。自己走向歧途都要花费这么久的时间,而单靠一场旅行就想力挽狂澜,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所以说,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旅行,不是旅行就能包治百病。
现如今,不少自以为是的旅行家,打着开阔眼界和让心灵成长等胡里花哨的口号,大
肆贩卖所谓旅行的意义,诱使不少人放弃手头的学业、事业,投身到这虚无缥缈的旅行之中,拿着朝不保夕的旅游费,在前路迷茫的旅行中探求那些牛人口中的盛景。也许从新闻上可以得知现有不少旅行者能获得赞助,或是靠写写旅行的日记获得不菲的投稿费。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新闻界的夸大其词,哪有这么大的馅饼让你捡?功成名就这只占少数,而无辜躺枪的人却遍地都是。这旅行,可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说到底,旅行就是这样,适合的,能通向天堂;不适合的,将通向地狱。
引用网络名言:有时候我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很多人骑车来一次西藏旅行心灵就被净化了,而我在藏区呆了20年还是这么龌龊··
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