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感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背诵和默写这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喜爱早春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板书诗题,齐读)说说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诗题有点长,但信息量也很丰富。诗题告诉了我们时间:早春;送呈对象:张十八,张十八即唐代诗人张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秋思》;对方官职:水部员外郎。)
2.韩愈和张籍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师生关系。韩愈爱护人才,是个真正的伯乐,也是世间所罕有的良师益友。李贺、贾岛都得到过他的教益,但最让后世传颂的是他与张籍的师生之情。韩愈引荐张籍进士及第,后来又推荐他出任水部郎中、国子司业。韩愈并不以张籍的老师和恩人自居,而是视张籍为信得过的朋友。“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就是出自韩愈写给张籍的诗《调张籍》。
3.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课件出示)如此一个大文豪想告诉他的学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文。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2.教师范读。
3.指读,指导朗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
/满/皇都。
4.全班齐读。
5.这首诗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6.全班交流,扫除难点,翻译全诗。
三、细品诗句
1.“天街小雨润如酥”——第一句写早春的雨景:蒙蒙春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细雨滋润着春草,一片朦胧。
2.“草色遥看近却无”——第二句写早春的草色:小草极淡极少,似有似无。这一句恰是全篇的绝妙佳句。
3.“最是一年春好处”——第三句似乎在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的“最好处”在于早春。
4.“绝胜烟柳满皇都”——本句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满城“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在各句诗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明确:第一句写早春的雨景:蒙蒙春雨飘洒在京城的街道上,雨滋润着春草,一片朦胧。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滋润细腻,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写早春的草色:小草极淡极少,似有似无。这一句恰是全篇最妙的佳句。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天的影子很难找到。但若下过一场春雨后,春就悄悄地来了,小草就是春的使者。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王维的诗句“青
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
第三句似乎在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的“最好处”在早春。很自然地引出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为什么早春的草色比皇城的处处烟柳好呢?只因为春草蕴涵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而杨柳堆烟的暮春又有什么稀罕的呢?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2.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以突出春色的特征。
3.拓展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春色的特征。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教学板书]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早春雨景——(小草)春的使者 —— 早春胜暮春——早春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赞美了当时京城长安早春微雨时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学此诗的关键,在于领悟“早春”二字。因此,我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在于,我的课堂语言不够简洁,拖慢了课堂的节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