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2023-04-14 来源:易榕旅网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特殊群体”的人数和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 政治 教育 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文章着重对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类型、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 问题 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 社会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 学习 、生活和就业压力,一部分适应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形成了“大学生特殊群体”,并成逐年上升趋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存在,不但 影响 学生成才和高校的发展稳定,还日益成为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因此,如何积极探索大学生特殊群体问题的有效途径和 方法 ,把握其特点与思想脉搏,使之健康成长,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 研究 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及特点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正常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性概念。本文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与其他学生相比,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心理、身体、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较差境地的群体。具体来说,这部分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经济困难型

主要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

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简称为高校贫困生。他们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一同生活,存在很大的自卑感。因此,部分这类学生由于巨大的生活压力,积极的学生主要精力就用在了勤工助学上挣取生活费,与同学问的巨大差距,使他们与普通同学交流少;消极的学生,性格会变得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或者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虑、冷漠、自我封闭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时容易走极端,如盗窃、辍学、自杀等。

2、心理薄弱型

这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薄弱,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打击,经受不起较大的挫折和失败,对周围事物很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同,一旦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往往表现得比较忧郁、失落、悲伤、精神压抑,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走极端。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江西医学院大四学生薛荣华杀人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畸形导致的极端行为。早在2005年1月, 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1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是我们关注的重要特殊群体。

3、生理缺陷型

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体弱多病的学生。这部分人在学生当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其特殊性不可忽视。他们当中有的对自己的长相、体重极不满意,有的身材比较矮小,身体局部畸形或残疾,有时受到同学的挖苦嘲讽,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大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表现得比较自卑、忧郁,总是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做起事来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4、学习障碍型

这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缺乏进取精神,很少考虑自己的将来和发展,放任自流,自我约束力差。有的经常逃课,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吧、录相室、电游室等娱乐场所,不学无术,经常有多门课程不及格,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违反校规校纪,屡教不改,老师与家长共同做工作都无济于事。

5、交际自闭型

这部分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胆小懦弱,缺乏基本的交际技能,在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有心事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家人进行沟通。有的缺乏集体意识,经常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交际范围狭窄,自我封闭,缺少人们的关心。有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有的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或打击就自我逃避,沉默寡言,诱发心理疾病。

6、 网络 痴迷型

科技 的进步,信息的高速发展,使一些没有很好自制能力的大学生迷恋上网,他们沉浸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上不分昼夜的投入到大型游戏中,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逃避责任,麻醉自我。这类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自控能力极差,责任心不强,对学习有厌倦心理。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当前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新老观念更迭的 时代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各方面,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许多学生不得不更直接的面临就业、竞争等巨大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2、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娇生惯养,造成了任性、自负的性格,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单独交往能力弱,当进入大学后单独处在陌生环境中,不能迅速适应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中国 科学 院院士杨叔子在一次讲座中曾说:“现在独生子女有几个特点,即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家庭教育情况令人堪忧。同时,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使学生的生活压力大小不同。条件困难的学生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他们或者积极勇敢面对,自食其力的同时,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或者消极生活,不顾家里的生活拮据,上网、逃课、以致退学。另外,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少受家长压制的学生,除学习外,没有一技之长,很自卑。有的家长强迫学生念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于上学后,对大学没感情,对学习没兴趣,甚至有的想退学。

3、高校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他们的心理 发展 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方。在大学阶段开放式 教育 环境中,学生一方面接受 社会 变革的洗礼,表现出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相对单一狭小的环境,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在 学习 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难以解决的 问题 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总之,大学生特殊群体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是大学自身造成的,很多问题是个体在所处的家庭环境、小学到高中所受的教育中积累潜伏下来的。例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溺爱保护过多,缺乏独立生活、自我调节能力;中学教育重成绩、轻

能力,缺乏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等。这些问题往往在大学这个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逐渐暴露出来。归根结底,这是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反映,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幼稚性与成熟性、理解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此,才有了我们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价值。

三、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 政治 教育的对策探索

1、加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要通过校刊、 网络 的宣传,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活泼的环境。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大学生身心的党团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以有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

2、实行动态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关怀

实践证明,大一新生对于新的环境更容易表现出失落感、自卑感以及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入学初期是大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萌芽阶段。因此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但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上,也不能仅仅依靠举办几场讲座和咨询来解决问题,要有重点,要有过程。比如,对大一新生要进行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重新确立正确观念,并把新生入学教

育延伸;对大四学生进行求职择业心理教育。同时还要把特殊教育和普遍教育结合起来,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全员化。

3、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因材施教,激发潜在上进心

自新生入学后,逐步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进行跟踪了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要注意掌握学生的特长,对他们委以重任,使之重新建立自信心,激发潜在上进心。心 理学 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重视、赢得老师肯定、获得老师赞扬的强烈愿望,而这其实就是上进心的一种。作为教师要适时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这种潜在的上进心,形成“给予信任——赋予机会——及时肯定”的良性教育程序。

4、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咨询网络

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以心理咨询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阵地,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依托,以班级中的学生干部为心理咨询信息员作为支撑点,构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三级网络组织。通过团体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掌握和反馈大学生思想动态。排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

5、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引导大学生特殊群体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省、自尊、自立、自强。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

己的心理和行为,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挫折承受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在真诚、友善、尊重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交际,增进彼此的信任感,消除误会。

6、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三者的相互 影响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主动做到关心特殊群体大学生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全面反馈学生状态,共同商讨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加大关注力度,及时与家长共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避免学生严重问题的发生。

2007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同样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拓创新,进一步关心、关注“特殊群体”中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使之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