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中法091 朱健 5501109064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使全球性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复杂。竞争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企业, 特别是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如何适应蓬勃发展的全球化浪潮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一、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Theodore levitt于1983年在其《Globalization of market》中提出的。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把经济全球化定义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竞争力也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资本、技术、劳务、信息等要素的超越国界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二、 中国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2.1中国企业现状
在现行国际分工之下,中国企业具备的竞争优势就是低价格成本优势。中国企业通过生产低价工业品并出口,实现了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将国际流动性差的劳动力转变为流
动性强的工业制成品,并通过贸易实现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近些年,中国对外贸易量不断提升,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地区的市场渗透率得到极大提升。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处于处于供应链的中间,导致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处于极低的地位,从而是中国企业无法分享产业中大额理论,也就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很少有发言权。
2.2中国企业的问题
2.2.1技术水平落后。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仍然比较落后,机械、电子、石化和汽车四大支柱工业的技术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0 多年,技术创新和消化吸收能力比较薄弱,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主要依靠引进。
2.2.2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的科技与经济体制两张皮的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研究院所,这种体制造成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同时,我国技术开发的投入也很少,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 1.4%,远低于美国5~6% 的水平。我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正视技术水平的差距,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2.2.3缺少品牌优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少品牌优势,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中国企业在营销的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使得中国自己的企业在销售途径上必须看外国企业的脸色,这极大地打压了中国的谈判权。
2.2.4管理制度不成熟。由于我国缺乏一个良好有效地企业制度。使得我们发现现在大部分企业要么是战略不明,要么是经营混乱……甚至有些企业不得不依靠国家力量来保护而不敢向世界市场冲击。
2.2.5缺乏人才开发培养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新的世纪里面资本不再是企业象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新世纪的竞争拼的是智慧,拼的是人才。谁掌握了人才谁才是世界的主角。这也是我们国家在最近几年国际竞争中屡屡失手的重要要原因—缺乏人才。作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为何我们缺乏世界性人才,究根归底就是缺乏人才开发培养的能力
三、 如何去应对经济全球化
3.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全球化经营,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我们不妨借鉴成功的“公司制”经验,加快“公司制”改组、改造和改制。
3.2注重品牌国际化经营。品牌竞争已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激烈市场竞争的法宝之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必然是品牌全球化的过程,当企业品牌发展成世界名牌时,就意味着会拥有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海尔曾经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即使在国内市场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3.3提炼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商业信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以理想、目标、思想、制度、机制或表率来管理企业,集中企业成员的智慧,创造一个统一和谐的团队和精神。要特别突出企业文化在信用和信誉方面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3.4实施本土经营。本土化经营包括人员本土化、生产原材料本土化、资金本土化、研发业务本土化、运营管理本土化、企业文化本土化。通过本土经营,有效规避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壁垒,克服远程战略管理弊端,降低成本,避开文化冲突,赢取当地政府的支
持、企业的合作和居民的认可。本土化经营已成为现代跨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基础性战略。
3.5加强跨国人才的培养,实现知识型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企业表现出了无限生机。象默克、微软、IBM 一样,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站稳,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需拥有强大的知识、技术、智力资源,增加人才资源投资,不断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知识技术水平。我国不仅要加强对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更要创造良好的微观工作环境,尊重信任员工,开发个体潜力,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培养团队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
3.6形成多元化市场布局。当前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市场取向是:确立亚太地区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继续保持对欧美这两个市场投资,积极开拓东、欧、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加入WTO 以后,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在技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广阔的世界市场、不同的产业需求,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因此,中国企业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积极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
3.7掌握独特的专项技术。坚实的竞争力来自执着的专业化。兢兢业业在一个领域做好,拥有专项技术,形成专利产品,做出品牌,占领一个稳定的市场,形成专业化优势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这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所说:“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为你所拥有的资源是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
3.8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首要的是观念创新,形成创新思维。这是一切其他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其次要注重体制创新,通过对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获得企业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要十分注重技
术创新,建立起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机制,获得企业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10形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因素更加复杂多变,经验越发的靠不住,智力资本将成为第一资本,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在这种市场状况下,一个企业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企业能否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能否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和解决新问题,都要靠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会学习就不会工作,也就无从创新和发展,从而培养、造就学习型组织也就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3.11拥有良好的营销网络和稳定的客户资源。它涉及企业营销网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网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要真正认识到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上帝”。要寻找客户、争取客户、发展客户,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互利关系,努力赢得客户的满意和忠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