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7 No.3May2018
文章编号:1006-2920(2018)03-0122-04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8.03.024
医学专业卫生法学教学改革刍议
周会蕾
摘要:为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ꎬ形成依法行医的观念ꎬ有效运用法律知识维护患者与自身的合法权益ꎬ形成素质、能力与知识的协调发展ꎬ医学专业大多设置了卫生法学课程ꎮ为谋求卫生法学的良好教学效果ꎬ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为根本出发点ꎬ厘定教学内容ꎬ进一步注重师资培养ꎬ积极采用立体教学法、CBL教学法、TBL教学法、“田野调查”教学方法ꎬ完善考核方式ꎬ以期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养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ꎮ
关键词:卫生法学ꎻ医学人文精神ꎻ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周会蕾ꎬ法学博士ꎬ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ꎮ
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ꎬ在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融合背景下ꎬ卫生法学应运而生ꎮ1987年ꎬ教育部、卫生部印发«关于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卫生法制教育的通知»ꎬ卫生法学的教学工作就此展开ꎮ2008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及2012年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ꎬ再次明确规定医学相关专业必须设置卫生法学课程ꎬ使医学生熟悉卫生法规ꎬ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ꎮ然而ꎬ医学专业教育以医学专业技能为追求目标ꎬ受制于专业性质及学时等诸多因素ꎬ卫生法学的教学处于尴尬地位ꎮ本文试图以创新性思路为出发点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ꎬ以期实现医学专业人文学科教学的良好发展ꎮ
一、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根本教学目标
家五戒十要»等对医者“仁爱为怀”的劝诫ꎬ以及“悬壶济世”医学形象的塑造ꎬ都表明了“以人为本”自古便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精神ꎮ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历来被医学界奉为圭臬ꎬ其中“为病家谋利益”信条对后世影响至深ꎮ由此可见ꎬ无论古代东方还是西方ꎬ朴素的医学人文精神自始便融进了医学的血液中ꎬ医学的价值也主要表现在医学的人文价值上ꎮ医学是一门科学ꎬ也是一门人学ꎮ既然医学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均为人ꎬ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ꎮ缺少了人文精神教育ꎬ医学教育便如同丧失了灵魂ꎮ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频发、恶性伤医事件屡有发生的当下ꎬ医学生医学人文情怀的培养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ꎮ
然而ꎬ令人扼腕的是ꎬ因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ꎬ“技术至上”成为部分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ꎬ“只见疾病ꎬ不见病人”ꎬ忽略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ꎮ卫生法学的教学也是如此ꎮ实践中ꎬ许多学校仅将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界定为“机械法条主义”和“技术主义”ꎬ过分强调其工具价值ꎬ即学生应了解我国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ꎬ熟悉相关卫生法规ꎬ增强卫生法治观念ꎮ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手段当作目的ꎬ尚未脱离生物医学模式的窠臼ꎮ必须明确ꎬ卫生法学的根本教学目标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ꎬ具体表现为对人类生命的尊重ꎬ对患者人格尊严的维护ꎬ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怀ꎮ
«黄帝内经»早已对“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进行了阐述ꎮ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医
第3期周会蕾:医学专业卫生法学教学改革刍议 123
精神建设和人文情怀培养的出发点ꎮ在实际教学中ꎬ卫生法学第一课ꎬ可结合大体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及医学动物实验ꎬ由感恩出发ꎬ培养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视患如亲”的品质ꎮ讲解«执业医师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内容时ꎬ结合医师执业规则及医疗侵权形式ꎬ强调对患者自主决定权、知情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尊重与维护ꎮ同时ꎬ强调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怀ꎮ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决定其力有不逮ꎬ但对患者的仁爱之心、适当的沟通和关怀尤为重要ꎮ实际上ꎬ沟通能力与内容正与患者的知情权息息相关ꎬ关怀则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理注意义务相挂钩ꎮ当然ꎬ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能仅仅通过教学便得以完成ꎬ还需要医学生长期的实践和临床感悟ꎮ但是ꎬ在医学教育中ꎬ首先应该奠定并强化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知ꎬ之后再通过实践逐渐达成目标ꎮ
在明确卫生法学的根本教学目标是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前提下ꎬ还须确定其技术目标ꎬ即要求医学专业学生熟悉卫生法规ꎬ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ꎬ培养依法行医的观念ꎬ能够运用法律维护患者与自身的合法权益ꎮ目前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正在进行“一年两试”和“分阶段考试”的试点工作ꎬ在校期间通过第一阶段考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ꎮ卫生法学的教学也必须满足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需要ꎮ
二、精简教学内容
卫生法学的教学存在“两多两少”的特点ꎬ即:内容多、学生多ꎬ课时少、参与少ꎮ教材的编写基本以卫生法律规范的罗列与汇编作为主要或者全部内容ꎬ大多缺乏理论深度及深层次探讨ꎮ一方面ꎬ由于内容多课时少的局限ꎬ任课教师常常无法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ꎬ更遑论理论深度ꎻ另一方面ꎬ在功利主义影响下ꎬ学生对待拥有庞杂内容的非专业课程ꎬ或者是不重视ꎬ或者是望而生畏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极低ꎬ参与较少ꎮ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ꎬ任课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ꎬ明确教学内容ꎬ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适时性的特点ꎬ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ꎮ
(一)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ꎬ即要根据医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ꎬ梳理课程重要知识点ꎬ讲解不同的课程内容ꎬ做到有的放矢ꎮ从讲课内容上看ꎬ可以根据医学生将参加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针对性地讲解ꎬ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及预防医学专业ꎬ可分别结合临床、中医、口腔及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ꎮ从讲课深度上看ꎬ考虑到医学生薄弱的法律知识基础ꎬ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ꎬ熟悉相关卫生法规ꎬ增强遵守和捍卫卫生法治的自觉性ꎬ即仅要求学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ꎬ强调对法律规范本身的掌握ꎬ理论深度上并未做进一步的要求ꎮ虽然任课教师也可就法律规范进行理论分析阐述ꎬ但应注意与法学专业教学的不同ꎮ具体操作上ꎬ“要给医学生们传授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ꎬ因此教材要减少理论所占的篇幅ꎬ加大应用法条的比重ꎬ突出可操作性”[1]ꎮ
(二)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ꎬ即要重视医学生利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ꎮ霍姆斯大法官曾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ꎬ而在于经验ꎮ”[2]1任何一门学科的价值取向都应该满足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性ꎮ在医患纠纷频发的当下ꎬ除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培养以外ꎬ如何培养医学生依法行医、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及患者的合法权益ꎬ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ꎮ讲课中ꎬ就医患权利义务内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执业注册、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医疗侵权、传染病防治等实践性问题ꎬ应结合国家政策及案例分析等多角度进行深入讲解ꎬ以期真正实现“授人以渔”ꎮ
(三)适时性
所谓适时性ꎬ即讲课的内容应该结合卫生法最新立法及卫生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ꎮ一方面ꎬ
“健康所系ꎬ性命相托ꎮ”卫生法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医学生将患者放在第一位的理念ꎬ这是人文
124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根据我国卫生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行政规章等的出台以及修订ꎬ及时调整教材内容ꎬ并在讲课中融入卫生法学最新的研究成果ꎮ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ꎬ一些卫生立法及修改并未能在教材中及时体现出来ꎮ例如ꎬ2013年对«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种类的调整ꎬ在2014年后出版的许多教材中仍然没有体现出来ꎻ2017年4月1日生效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2017年7月1日生效的«中医药法»ꎬ在2017年前出版的教材中也定然不会出现ꎻ列入立法计划中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等内容ꎬ目前的教材中也没有相关内容ꎮ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补充更新讲课内容ꎮ另一方面ꎬ可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ꎬ如“首例冷冻胚胎案”“代孕子女抚养权纠纷案”等ꎬ补充完善教学内容ꎮ
此外ꎬ足够的学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ꎮ学时的设置ꎬ必须立足于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ꎮ目前ꎬ医学院校对卫生法学设置的学时数量多少不一ꎬ有54学时的ꎬ有30学时的ꎬ有18学时的ꎮ学时数量严重束缚了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ꎮ统一学时ꎬ并进一步提高学时ꎬ是卫生法学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ꎮ
三、注重师资培养
首先ꎬ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ꎮ就目前师资队伍来看ꎬ具有卫生法学专业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比很少甚至没有ꎬ任课教师多具备其他法学专业背景ꎮ在加强高层次卫生法专业人才引进的同时ꎬ为现有任课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以及访学机会ꎬ通过拾遗补缺获取新知识ꎬ这对扩大教师知识面以及拓展视野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ꎮ卫生法学的医学与法学的双重属性ꎬ要求任课教师除具备法学专业知识ꎬ还要简单了解医学知识ꎮ任课教师如果对医疗实践领域以及具体的诊疗规范等内容不了解ꎬ讲课时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ꎮ医学院校可以借助自有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与医学基本知识培训ꎮ
其次ꎬ增强教师法律实践能力ꎮ若教师有社会兼职ꎬ如兼职律师ꎬ可将其参与的医疗纠纷案件通过课堂讲解或模拟法庭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ꎬ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ꎮ还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兼职调解员或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的遴选ꎬ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ꎬ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ꎮ另外ꎬ医学院校应该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沟通与合作ꎬ尤其是利用院校与自身附属医院之间的关联性ꎬ提供与医生、患者理性沟通交流的机会ꎬ使教师深入了解医学实践ꎮ
再次ꎬ倡导教学与科研并进ꎬ教研相长ꎮ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ꎬ开展相关研究ꎬ以科研提高师资素质ꎬ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ꎮ
四、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ꎬ传统教学依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ꎮ即便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ꎬ也大多是在文字之外又加上了一些图片资料ꎮ这种讲课方式的表现是:教师按照教科书的体系ꎬ对某法律概念、原则、内容进行阐释ꎬ学生则主要通过听讲解、记笔记、背内容等方式进行学习ꎮ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ꎬ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该课程内容太多、太难理解ꎬ课堂上学生不活跃ꎬ师生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ꎬ教学效果并不明显ꎮ因此ꎬ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ꎬ除了采取传统讲授法之外ꎬ积极采用立体教学法、CBL教学法、TBL教学法、“田野调查”教学法等ꎮ
(一)立体教学法
立体教学法即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法ꎮ用图片、漫画、历史故事视频、讲座视频、文字等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ꎬ可以最大效用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特有的音像效果ꎬ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ꎬ使课程变得生动活泼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ꎬ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ꎮ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ꎬ可以实现课程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教学模式的转变ꎮ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ꎮ首先ꎬ教师要正确处理视频内容与讲课之间的关系ꎬ视频播放的时间以及视频播放的目的ꎮ视频播放时间如果过长ꎬ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ꎬ并导致课程时间过长ꎮ其次ꎬ要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ꎮ再次ꎬ要配合适当的板书ꎮ
第3期周会蕾:医学专业卫生法学教学改革刍议 125
(二)CBL教学法
目标相吻合的ꎬ能体现法律内容与制度特点的典型案例ꎮ由于案例具有的生动性和故事性ꎬ能把枯燥的法律制度以另外一种鲜活的演讲方式展示ꎬ在活跃气氛的同时ꎬ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ꎬ加深相关对法律知识的掌握ꎮ例如ꎬ结合“榆林产妇跳楼事件”ꎬ讲解«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中对患者自主权以及知情权的规定ꎬ以及法律规定与实践的冲突ꎬ并由此出发ꎬ引导学生思考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等问题ꎮ
(三)TBL教学法
TBL(Team ̄BasedLearning)ꎬ以小组讨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ꎮ“通过‘临床情景再现’的方式ꎬ通过
CBL(Case ̄BasedLearning)ꎬ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ꎮ教师在选择案例时ꎬ应该选取那些与教学
分组代表不同的临床决策观点或角色ꎬ让学生置身于典型案例情景中ꎬ分组授课前做好讨论准备ꎬ课堂上申述各方观点和意见ꎬ继而再由授课教师进行逐一点评ꎬ最终让学生提升到思想层面的受益ꎮ”[3]该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ꎮ在教学过程中ꎬ一般由教师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ꎬ通过一个主题带动ꎬ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ꎮ具体而言ꎬ一是教师需要确定讨论的主题ꎬ讨论的主题必须是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部分或特色部分ꎮ除了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ꎬ还需要提供一些参考资料ꎬ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下准备工作ꎮ二是注意师生的角色定位ꎮ在讨论过程中ꎬ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ꎬ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ꎮ在讨论过程中ꎬ对发言同学进行适度的点评和引导ꎬ并把握好讨论的主题思想ꎬ避免学生跑题ꎮ三是对学生发言情况进行总体归纳总结ꎬ并在此基础上对讨论主题进行延伸讲解ꎬ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ꎮ
(四)“田野调查”教学法
所谓“田野调查法”ꎬ即走到户外ꎬ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来获取真实材料的方法ꎮ医学生在校期间有许多去医疗机构见习的机会ꎮ利用见习机会ꎬ医学生深入了解卫生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以及现实困境ꎬ锻炼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ꎬ培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ꎬ从而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ꎮ
五、完善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ꎬ有必要进行考核方案的改革ꎬ强调全过程评定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ꎮ传统的卫生法学的考核方式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ꎬ即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ꎮ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考核方式ꎬ较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ꎮ因此ꎬ应参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的要求ꎬ建立学生学业成绩的全过程评价体系ꎮ全过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ꎮ形成性评价可采取课程作业、论文、案例分析、学习过程的总结反思等方式ꎬ可占总成绩的30%~40%ꎻ终结性评价可采取课程结课考试形式ꎬ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目ꎬ可以占到总成绩的60%~70%ꎮ参考文献:
[1] 戴燕玲.医学院校卫生法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ꎬ2007(1):83-86.[2] 霍姆斯.普通法[M].冉昊ꎬ姚中秋ꎬ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ꎬ2006.
[3] 王岳.医学专业卫生法学教育的“异化”现象探析[J].医学与哲学ꎬ2017(6):69-73.
(责任编辑 毕凌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