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 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潍坊市充分利用农业特别是蔬菜、花卉以及苗木等产业发展的优势,初步形成了特色乡村生态观光旅游网络,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措施,推动潍坊市 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潍坊市;乡村旅游;现状;对策 1 乡村旅游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由于城郊农家乐的兴起,许多人又把乡村旅游与农家乐等同起来,认为乡村旅游就是指以当地农民为经营主体, 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 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这些定义普遍存在对乡村旅游概念理解过于简单的问题,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
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是一种凭借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参与性、娱乐性、享受性、科技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产品, 它的本质特性是乡土性。
2 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1 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农业特色旅游类型多样
潍坊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多样,交通便捷等条件,而且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高,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休闲生态特色凸显,主要有:以寿光市的三元朱村、昌乐县的尧沟镇和昌邑市的流青园三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观光游项目;以诸城市的万亩桃园、万亩茶园万亩板栗园,青州市的八喜谷和临朐县的神牛谷等为代表的乡村田园风光游项目;以奎文区南屯村的金宝乐园、安丘市的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和寿光市的林海生态博览园为代表的乡村休闲娱乐游项目;以寒亭区杨家埠的年画、风筝,高密市的剪纸、扑灰年画和泥塑等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乡村民俗风情游项目。
2.2 “节会经济”为乡村旅游发展搭建了旅游平台
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中国昌邑苗木博览会、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打响了以农业生态为特色的蔬菜、苗木和花卉交易品牌,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农业特色旅游基地。以这三个博览会为代表,潍坊市规划开发了农业节会文化观光游项目,乡村旅游具有了一定规模,且各具特色。 2.3 旅游产业投入加大,改善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
潍坊市把旅游产业战略定位为服务业的龙头,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为抓手,着力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社会参与”,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3 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主体“弱小”,发展层次低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集约化程度差,形成了乡村旅游成本小、规模小、市场小“三小”被动局面。 相当多的乡村旅游开发思路不够宽,层次不高,没有长远 规划,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3.2 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缺乏规范管理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但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尤其是项目规划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不能满足需要。一些在原有农业生产经营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主要是农户,由于专业知识欠缺,从事接待与服务的一线人员普遍存在着职业素养低、客户服务能力不强,经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3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资源人工化倾向严重
一些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缺乏对本地乡村文化的挖掘,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建设上大兴土木,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普遍存在文化内涵不足的问题,开发出的项目中,有些娱乐活动内容单一,不能体现当地独特
的乡村文化背景。景。另一种形式就是唯“农”而“农”,对本地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缺乏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深入地发掘,奉行“拿来主义”,不切实际地盲目效仿,生搬硬套,开发出的项目既无新意,又缺乏地方特色。
3.4 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缺乏区域共享机制
从资源空间结构和资源区域整合开发看,潍坊市的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山地、平原、海滨等各种形式都有,但也存在着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地方市场分割的现象。各县市区的资源开发零星分散,各自为政,旅游资源各推自身特色,区域间雷同现象普遍,各树自身品牌,资源利用率较低,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4 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4.1 统一策划,系统营销,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市场营销能否成功,是乡村旅游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开发以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设计项目市场定价,做好项目的促销宣传。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旅游品牌整体策划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策划、系统营销。
4.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乡村旅游与一般农业发展不同,它的经营者必须要具备
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职业技能,并且善于搞好经营和创新,且能跟游客沟通交流,相处融洽。因此,必须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学培训和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加强对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增强 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当地最佳形象。 4.3精选地方特色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就在于乡村旅游项目具备其他旅游项目所不同的特色,如果没有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特色,乡村旅游就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最终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各县市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首先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市场抓开发,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打造品位较高、市场开发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精品;同时各县市区之间要注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整体优势的旅游开发格局。
4.4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共享
各县市区政府应该树立创新的意识和整体的意识,进行旅游合作,搞好乡村旅游的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在体制层面上,各县、市、区政府要站在积极培育区域旅游的市场竞争力的高度上,加大积极合作力度,重点做好乡村旅游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消除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的壁垒,携手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计和开发旅游路线,把潍坊市区域内乡村旅游的主要旅游
资源串联起来,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形成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为游客提供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另外以全市强势旅游景区为依托,整合资源,开发了八大逍遥游产品,组建十大旅游企业集团组建带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市在建重点旅游项目82个,带动全市重点旅游项目投资160亿元以上。
结语
潍坊市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解决好环境承载力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乡村旅游良性发展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规模控制。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 进而推进社会变革的活跃因素。如果管理得当, 它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资源消耗低的可持续性产业。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乡村旅游, 政府以系统化的思想做指导, 因地制宜地把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地方的乡村旅游搞起来, 搞好它。从而为潍坊市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文献
1 杜江, 向萍.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旅游学刊, 1999 , ( 1 ) .
2唐代剑, 池静. 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 [ M ]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 12 .
3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D].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2001
4 马庆斌.观光农业及其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2 5李伟. 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