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唐诗《黄鹤楼》英译赏析
2023-10-14
来源:易榕旅网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 口聂艳敏 运城学院外语系 【摘要l唐代诗人崔颢所做的《黄鹤楼》集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于一体,被誉为唐诗七律之首。为了 能保留原诗中的美学意蕴,在《黄鹤楼》的英译过程中,许渊冲将“三美”论应用其中,使译作充分传达 了原诗的“意美” “音美” “形美”。这一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不谋而合,为古诗词翻译提供 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黄鹤楼;英译 I中图分类号】H059 I文献标识码】A I文章编号】1009.6167(2015)05—0099—03 Ⅱ引言 目许渊冲与“--m’’论 唐诗英译由来已久,18世纪英国汉学家及诗人詹尼 “译事难,译诗更难”,唐诗翻译几乎涉及翻译理论 斯(s.Jenyns)开创了汉诗英译的先河。自此之后,国内 中的所有课题,而传统翻译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理论 外学者都致力于此,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庞德、韦利、 都很难解决和解释高层次语言艺术转换过程。因而,许 杨宪益及许渊冲等卓越的翻译家,留下一批精美译作, 渊冲先生认为,诗歌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许渊冲, 也使唐诗成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最集中的领域。 1998:49)。 对于唐诗英译的理论原则,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流派 许渊冲先生熟谙中英诗律,“赠欧遗美干首诗”,被称 (王英,2012):韵律派、自由派和散文派。韵律派坚持在 为“诗译英法第一人”,总结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 翻译过程中关注和保留诗歌的音美与形美,其代表人物 赛”的翻译思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接受和推崇。 包括翟理斯(Herbert A.Giles)、弗莱彻(w J.B.Fletcher) 以文学翻译的实践为基础,许先生继承了中国传统翻译 及中国翻译家许渊冲;以艾米・洛威尔(Amy Lowel1)、亚 思想中的美学思想,追求译本的美学效果。这是对传统 瑟・威利(Arthur Waley)及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为 的以“信”为本、“美”为其次的翻译理念的一大突破。 代表的自由派认为原诗的节奏和韵律会破坏英译过程中 刘季春认为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严复以来、傅雷之后翻 意义的传达,因而,他们更关注原诗主旨和意义的传 译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飞跃(钱雅欣,2004:1)。 达;除此之外,中国翻译家翁显良则认为古诗词可以散 在许先生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广为称道的是“三 文的形式进行翻译,在格律问题上不必作茧自缚,实行 美”思想。受鲁迅先生“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 自度曲可也(杨自俭、刘学云,1999:137)。同时,他还 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中“三美”的启发,许 指出,单纯的形式上相似必然导致原诗精神的偏离,只 先生在1979年首次提出许氏翻译理论的本体论 ‘三 有原诗意义的正确表达才能保留原诗的精华。 美”论,即译作要从意、形、音三个方面尽量保持和传 越是优秀的诗歌,审美信息越是丰富。唐朝诗人崔 递原诗的神韵,力求“意美”“音美”“形美”,做到“三 颢的《黄鹤楼》便是一首吊古怀乡的名篇佳作,被誉为 美齐备”(许渊冲,1979)。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如意 唐代七律之首。该诗之所以能够千古传颂、经久不衰, 境、内容等,再现原文的思想、精神是诗歌翻译的首要 主要在于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为了能将原诗 目标;诗词的“音美”,也就是节调、押韵、顺口,听起 中特有的审美信息予以传达,许渊冲先生坚持在保留原 来好听(许渊冲,1984:55),因而,许先生主张诗词翻译 诗格律的基础上“以诗译诗”(许渊冲,1998:46),以“三 必定不能译成自由体,否则诗就不称其为诗了。诗歌翻 美”原则为理论,力求译诗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意美” 译中应尽可能传达原诗的音与韵律,使诗歌朗朗上口, “音美”和“形美”。 抑扬顿挫(即有音乐美),保证译文的可读性,体现原诗 作者简介:聂艳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2-6 99 (二)(二) 的“音美”;许渊冲认为诗词翻译的“形美”问题主要是 OnParrotIsletsweetgreengrassgrowsfastandthick. “长短”和“对称”问题。最好能够做到“形似”,至少 Whereisnativelandbeyondthesettingsun.9 也要做到“大体整齐”,要在字数、外观、结构等方面符 hTemist-veiledwaves ofRiverHanmakemehomesick. 合原文,保持原文结构的建筑美。 “意”“音”“形”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同中国古典诗 3.1英译本中意美的呈现 歌的特点相符相合,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树立了新标 该诗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所选意象美意十 准。许渊冲先生译作简洁明练、韵律丰富、节奏感强, 足:诗中地点黄鹤楼枕山临江、轩昂宏伟,而仙人乘驾 保持原诗忠实度的同时,更保留了原诗的“三美”。 黄鹤过此、憩此的浪漫传说,更为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 人的色彩。作者登上此楼,放眼望去,“白云”悠然飘于 目许渊冲《黄鹤楼》英译本中的‘‘三美’’赏析 天空之上,汉阳晴川阁的“碧树”清晰可见,鹦鹉洲的 “芳草”茂密如茵。眼见这幅美景,时值黄昏,面对烟波 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蕴含着独特的音美、 渺渺的大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美景如此,何处是我 字美、诗行美、诗人的情志美、作品的意象、意境美及 故乡?诗中的“楼”“云”“树”“草”“日暮”“烟波”等 象征美,具有形式的独特性、结构的跳跃性、表述的凝 词意象美丽、清新自然,色彩鲜明,富有层次,勾勒出 练性与语言的音乐性等特点(张保红,2011:89),是高度 一幅意境唯美的登高晚眺图。通过展示黄鹤楼气象万千 艺术化了的中国文化的缩影。因此,在中国古诗的翻译 的自然景色,流露出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意中有 过程中,译者应该透过美学的角度去发掘中诗之美,用 象,景寓情中,一情一景营造出一种优美动人的艺术意 美学的再现手段去再现中诗之美。这种理念与许渊冲的 境。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对此诗评 三美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意美要求表述凝练,形美需 日: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要形式独特、结构跳跃,音美即诗歌语言要有音乐性。 诗人登高远望,晴天白云、芳草绿树,眼前一片美 唐朝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 景大好,日暮徐徐落下,作者乡愁油然而生。在许渊冲 展成熟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诗人迭出,诗作极丰。 的妙笔下,诗歌中的这些美意都得到了传神的再现。首 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吊古怀乡的一例名篇佳作, 联中的“昔人”被译作“the sage”,即“圣人”,又增加 该诗的语言与形式都表现出律诗的“意美”“音美”“形 了“amid the clouds white”,在悠悠白云之间,“圣贤”“黄 美”。许渊冲先生以“三美”论为指导,从意、形、音三 鹤”“白云”三个意象相融相合,充分传达出了古代圣人 方面尽力保留原诗的意境、韵律和结构美。 驾鹤仙游而去的美丽传说。下半句将原句的陈述句转化 黄鹤楼 为反问句,“Towhat availisYellowCraneTowerlefthere?”将 唐・崔颢 “昔人已去,此地空悠”的惋惜、失落、惆怅之感表达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 入木三分。第三句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许渊冲将 此地空余黄鹤楼。 “返”字译为“alight on earth”,仅一个“alight”,仿佛使 黄鹤一去不复返, 读者看到了黄鹤优美灵巧的身姿翩翩落于黄鹤楼的神奇 白云千载空悠悠。 画面,下旬意思陡然变化,可惜黄鹤“once gone”,此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 再不可出现,只留自云朵朵年复一年的空飘着。两句之 芳草萋萋鹦鹉洲。 间,惋惜之情自生。在颔联中,许渊冲除了将“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译作“parrot island”之外,又在句首加上了“by sunlit 烟波江上使人愁。 river”,“river”同“洲”字的三点水相符相和,传神地再 现了“茫茫水中一小岛”的画面。此句译者采用意译法, !tlowCraneTower 将“历历”译作“be counted one by one”,“萋萋”译为动 f ,2012:54) 词短语“grow fast and thick”,这样,原诗中的静景在译 Thesage011yellowcrBlle wasgone amidclouds white. 者的笔下动了起来,变成了生机盎然、动静结合的“动 To whatavailis Y noWCrane Towetlefthere? 景”,似比原诗更胜一筹。尾联译者直传作者感情:夕阳 Oncegone,theyellowcrane willne el"on earth Might; 西下,“我”的故乡在何方?汉江如烟如纱的波涛使“我” Onlywhitecloudsstillfloatin vainfromyeartoyea£ ,不禁乡愁满怀。字词句之问,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原诗 BysunlitHvertreescBn becount d onebyone; 的“意美”在许渊冲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成其的诗节诗篇,最为直观而独特的外在造型美与建筑 3.2英译本中音美的传达 美是有诗行构建而之成的。(张保红,2011)在许渊冲先生 原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之美感。前四句由 的译文中,诗歌的形式美也被给予了充分的考虑。译诗 传说开头,写明黄鹤一去,仅留空楼一座,音调自然, 保持了原诗“四联八句”的大体征,每句字数基本控制 气势之连贯完全可以省略律诗所要求的对仗、韵律。双 在十个单词左右,长度几乎相当;纵向排列下来,句式 声词“黄鹤”“复返”及叠音“悠悠”的使用,使诗歌节 相当整齐,颇具建筑美。除此之外,第一、二、八句均 奏感十足。五六句为景物描写,晴川对芳草、历历对萋 以字母T开头,三、四、六句以O开头,T的工整方正同 萋、汉阳树对应鹦鹉洲,对仗工整,音律整齐。其中, O的圆润丰满巧妙结合于译文之中,诗歌的建筑美展得 “历历”“萋萋”两个叠音的使用更增加了诗句的韵感和 淋漓尽致。 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尾句一问一答,问答之间,抑扬之 感流露的自然而然。加上诗歌原本尾韵整齐,使得本诗 口结语 整体读来亦诗亦歌、自然流转,音美之感汩汩而出。 要译出诗词中的音美要考虑许多问题。首先是诗词 “译事难”,翻译作为一种预计转换活动,本身即是 一的平仄,许先生主张汉语诗词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抑扬 个复杂困难的过程,而唐诗形式讲究,内容含蓄,意 格和扬抑格,也可以用抑抑扬格和扬扬抑格。其次,中 境曼妙的特点使得“译诗更难”。英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能 国的诗歌主要是七律和五律,“七律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 准确传达出原作的艺术意境,使读者能通过译文感受到 亚历山大体,五律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英雄体”(许渊冲, 原作中同等的美的享受。中国唐诗语言含蓄隽永,高度 1984:55)。节奏表现突出外显是诗歌的一大特点,至于 凝练,意境丰富精深,这就使得古诗英译不能仅仅满足 押韵,许先生认为最好能音似,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音 于忠实对等,更要在目的语中再现美感。诗歌翻译大家 似不容易做到,但无论如何不能丢掉韵脚。在许的译文 许渊冲在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三美论” 中,音美亦得到完美再现。原诗韵脚为“OU”,一韵到 较为全面地总结出诗歌翻译的标准和方法。他认为“音 底,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而许的英文译本为了达 美”“形美”“意美”三者相辅相成,翻译时需通过三者 到同样的音效果,在首句增加了“white clouds”两个词, 的有机结合来体现诗词的整体美。唐诗《黄鹤楼》英译 并将带韵脚的词语有意移至句末,如“white clouds”“on 本便是许先生三美论的实践成果,成功再现了原诗中所 earth alight”。译文通过改变词语顺序的方法,使得诗歌 蕴含的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这一翻译思想也为中国古 整体韵律为“ababcdcd”,同汉语的韵脚几乎保持一致, 典诗词英译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标准。 使译诗保留了韵律感和节奏感。除韵脚妙用之外,译诗 3、4句均以字母0开头,整齐有序;四句中间的“float” 参考文献 “from”压头韵清辅音/f/,读起来似乎能感受到白云飘飘 [1]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的轻盈之感。此外,“year to year”“one by one”短语中一 【2] 钱雅欣.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个词语的重复使用不仅使句子读来简明快捷、朗朗上口, 2004:1 更体现了对称的音乐美;green grass grows一句中,三个 [3】 王英.论许渊冲“三美论”在《毛泽东诗词选》英译本中的体 单词均以浊音,g/开头,活泼欢快,生动地展现出了小草 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2 旺盛生长的汹汹势头和勃勃生机。总体看来,许渊冲对 [4J 许渊冲.《毛泽东诗词》译文研究 外国语,1979(1):30. 本诗的翻译比较完美地再现了诗歌的“音美”。 【5] 许渊冲.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z】北京: 3.3英译本中形美的保留 三联书店,1996. 作为七言律诗中的典范佳作,该诗在形式上具备七 f6]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_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言律诗的特征:由八句组成,每句字数为七,两句组成 [7】 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唐诗(上)[M】北 一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排列整齐,各联之间 京:海豚出版社,2012:54. 又有逗号分隔,联尾以句号收结。全诗外形整齐划一,方 【8] 张保红.文学翻译l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方正正,气势磅礴,犹如摩天大楼一般直线历历,棱角分 【9] 张后尘外语名家论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明,毫无细琐多余之感,颇具现代建筑的绝对整齐美。 1999 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是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