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桂林城市新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2-05-17 来源:易榕旅网
2010年第O3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NO.03,2010 (总第118期)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TECHNOLOGY (Cumulatively NO.1 1 8) 桂林城市新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徐秋玉 [摘要]桂林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使得其悠久的城市文化融合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城市空 间模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探讨桂林城市新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新区建设;桂林 [作者简介]徐秋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7723(201O)o3—0069-0002 桂林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使得其悠久的城市 续的快速发展。当前对桂林造成直接影响的区域 文化融合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了自身 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环北部湾经济圈、泛珠江三角 独特的城市空间模式,表现为山水和城镇(建成 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区)相互穿插、相互融合,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 桂林与周边这些省区的合作与发展需要构建新的 织为一体。由于桂林山体玲珑秀丽,水面透彻,建 发展格局。拓展空间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区域经 筑自然而然依山就势,体量较小,具有较强的观赏 济的联系、组织、分工、竞争以及合作的多重关系。 性和亲水性。在风格上,不与湖光山色争风,而是 (二)政策引导 起到点缀和衬托的作用,使得建筑与山水一体化。 《国务院关于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正是由于人工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高度融合, (2001—2010)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城市规划区 使得桂林城市模式有了自身的特点,山、水、城构 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主城区要按照‘多中心、 筑了整体模式,而千百年的地域文化形成了模式 分散组团式’进行布局,严格控制旧城的开发强 的背景,正是这种独特的模式诠释了山、水、城在 度。城市建设主要是向西发展,适度发展东部组 历史现实中的关系。 团,控制向北扩大。”2006年9月26日,自治区党 经现状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桂林城市现状 委书记刘奇葆在全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会议 存在的问题可以用“满、混、损、杂”四个字概括: 上明确指出桂林市作为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 满,古城区人口容量过大,建设量过多,占用 城,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按照“保护漓江,发展临桂, 和破坏了许多风景资源,阻碍了游览与旅游服务 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思路,积极向西发展,建设新 功能的发展。 城区,疏解中心城区,保护古城风貌,建设成为经 混,指交通组织问题。城内主要道路功能不明 济繁荣、社会文明、风光秀美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 确,路网不成系统,停车位不足,车行与人行、游览 市。 与城市生活交叉混杂。 (三)历史机遇 损,规划建设中对建筑密度、体量、高度控制 桂林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中心城市,桂北 不够,使许多原有的视廊和空间轴线与景观环境 地区的中心城市,其行政辖区与湘黔两省接壤,是 受到了损坏。 我国西南乃至腹地通往广西人海的门户。随着我 杂,总体上来看,古城区中的漓江饭店等高层 国加入WTO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 或新建商业性建筑体量大,不同时期与不同设计 及湄公河跨境经济区域合作,对桂林经济与社会 手法的建筑风格杂,墙面与屋顶色彩乱。 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桂林城市新区建设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此外,信息和高新技术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 一、外部环境拉动 主脉,桂林市在科研和高校领域都能有效发挥自 (一)国际国内环境 身优势,把握先机,占领市场。“十一五”期间,也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的进一步 桂林市加快城镇化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 加快,桂林必须通过新区建设来谋求经济长远持 强市、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时期。 69 二、内部需求推动 (一l桂林城市新区建设是桂林市经济发展的 求拓展桂林城市空间 《桂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zoo6~2Ol0)》将 桂林市定位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 必然结果 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城 上选之市、居住创业向往之城。而桂林城市目前空 建筑建设量过多,规 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为结果的关系。 间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与目标相距甚远。实现“向往之城”, 综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发 划力度不够, 展的结果,只要城市的经济在发展,体现城市规模 城市新区建设是必由之路。的人口和城区面积扩大就是必然的。回顾我国特 三、承接产业转移需要 大城市的发展过程,经济的飞速发展都需要有足 (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 够的城市用地空间作准备。因此,桂林要想实现经 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必须突破原有规模向外扩展, 并产生城乡间巨大的“推拉”作用而使之相互融 合,这是必然趋势。没有大的经济规模,没有足够 的经济总量,就不会有自动力和自能力,城市也就 不会发展。 (二)桂林城市新区建设是桂林市产业结构调 整的现实需要 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粤港经济的辐 射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带动,桂林的第二、 三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产业结构的优化会提 高城市的经济总量,从而促进城市的更快发展,并 有效拉动产业投资。许多产业项目纷纷落户桂林, 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如七星区高 新技术园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信息产 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机电一体化和环保产业 的园区构成,苏桥工业区已启动建设,秧塘工业区 也已列入建设计划中。其次,新建城区内部功能布 局的调整优化,使有影响的工业逐步搬迁集中到 城市外围工业区。此外,各高等院校为拓展规模和 改善环境也逐步向外围新区落户。外环高速公路 和快速道路的启动建设拉开了城市框架,从而带 动了城市空间的拓展。 (三)桂林城市新区建设是提高桂林城市化水 平的客观需要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 农”问题、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发展非农产业 的必由之路。总的来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逐 步减少农村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必须创造更多的 非农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必须加快发展服务 业;发展服务业,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因此,城市 化实际上是广大农民和农村人口追求更高的比较 劳动收益的过程,也是农业通过减少农村人口提 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的过程,是最终提高 桂林城市化水平的过程。 (四)桂林的城市定位和城市环境容量现状要 7O 地、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主要是抓项目促发展,壮 大桂林f临桂新城的经济总量。项目是经济社会发 展和新城建设的载体和基础,也是拓展城市空间 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而要全力引进。对于 已引进的项目,要进一步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并采 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各项后续服务工作,通过制 定科学的项目建设进程表、对在建项目进行分类 排队等动态管理,着力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 成功率,从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二)实行园区管理体制,把园区打造成为承接 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 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 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 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 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 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 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 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 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 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 引它们到桂林来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实现优 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全面平衡城市布局,确保承接产业转移工 作顺利进行 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充分利用桂林是国际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桂湘黔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大湄公河 次区域旅游门户城市、广西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以 交通场站调整、高等院校迁移、产业园区建设等为 载体,分组团发展,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以建设生 态城市为核心,主城区、临桂新城、雁山新区协调 发展的新格局。按照生态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 善、商务环境优越、城市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平 衡城市布局,以确保承接转移工作顺利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