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1.1工程概况................................................................................................................. 3 1.2编制依据................................................................................................................. 4 1.3工程特点................................................................................................................. 4 第二章 施工安排.......................................................................................................... 4 2。1工程测量步骤及管理架构................................................................................... 4 第三章 施工准备和资源配置计划.............................................................................. 5 3。1 测量技术准备...................................................................................................... 5 3.2 组织机构及人员准备............................................................................................ 6 3.3人员配置及仪器设备选用..................................................................................... 6 第四章 测量施工方法.................................................................................................. 8 4.1 测量重难点分析.................................................................................................... 8 4。2控制网的建立....................................................................................................... 9 4。2。1控制网的建立................................................................................................. 9
1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4。2。2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 9 4。2.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9 4。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2 4。4标高控制点引测................................................................................................. 12 4.5内控点的投测....................................................................................................... 14 4。5。1 内控点的埋设方法...................................................................................... 14 4.5.2.内控点的竖向投测.......................................................................................... 15 4。5.3.轴线投测的允许偏差.................................................................................... 16 4。5.4 高程的竖向传递............................................................................................ 17 第五章 钢结构安装测量............................................................................................ 18 5.1钢结构安装测量施工........................................................................................... 18 5。1。1柱脚预埋件测量定位................................................................................... 20 5。1.2核心墙立面预埋件的测量定位..................................................................... 21 5。1.3核心筒钢柱测量控制..................................................................................... 21 5.1。4核心筒剪力墙预埋件的测量定位................................................................. 22 5.1.5外框钢柱的测量控制....................................................................................... 22 5。1.6钢梁的测量控制............................................................................................. 24 5。2钢结构安装测量控制措施................................................................................. 24 5.3 钢结构测量成果的交接...................................................................................... 24 5.4 测量复核.............................................................................................................. 26
2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5。5 测量资料管理和基准点保护制度.................................................................... 27 第六章 质量标准及要求............................................................................................ 27 6.1 钢结构质量标准.................................................................................................. 27 6.2 钢结构安装测量保证措施.................................................................................. 27 6.3 测量校正定位技术.............................................................................................. 28 6。3。1安装偏差范围控制....................................................................................... 28 6.3.2安装校正固定................................................................................................... 29 6。4 日照和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 29 6.4.1日照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 29 6.4.2焊前焊后轴线偏差测控................................................................................... 30 第七章 测量注意事项................................................................................................ 31 7.1测量仪器注意事项............................................................................................... 31 7。2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 第八章 安全注意事项................................................................................................ 3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项目地块位于景观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2#楼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楼盖采用型钢梁和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板.地下结构三层,地上结构共62层加一层屋顶层,主体结构标高范围—18.200米~ 244.690米,加顶层构造层结构最高位置标高250。650米。框架巨型钢柱均为箱型截面,剪力墙内部设劲性钢柱和抗剪钢板,钢柱截面最大尺寸为口2500X2500X80,钢梁主要为热轧H型钢和焊接H型钢,其最大规格尺寸为H2000x1500x40x80.
3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2#楼整体三维示意图
1。2编制依据
为加强项目钢结构工程的现场测量质量管理、保证钢结构工程质量,根据工程合同文件、施工图纸、相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特制订“一期工程2#楼钢结构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作为钢结构工程现场测量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标准和依据 《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 8—97)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合同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条文 测量相关规范及规程 1。3工程特点
项目由国家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容柏生设计:建筑布局采用“V”字型摆法,形成南北明确分区,南部形成完整宽阔的景观绿化区域,北部沿湖形成两个商业建筑单体。规划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万平,其中计容总建筑面积为28万㎡.建筑底部外墙以石材为主,上部为金属幕墙,标准层高3.6米,住宅底层架空挑高15.20米,打通湖滨南路到筼筜湖的视线通廊.同时利用大堂7.20米以上的结构刚性加强层布置空中绿化,形成空中生态层.对主体工程的测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工程的垂直度按要求层间不得大于±5mm。全高整体垂直度偏差为H/2500,且不得大于±40mm.
第二章 施工安排
2.1工程测量步骤及管理架构 工程测量步骤
现场踏勘 → 控制点交接和复测 → 测量控制网布设 → 场区测量控制网
4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及投影点布设 → 构件安装测量 → 焊接时的变形监测 → 结构复测 →过程监测→ 竣工测量
项目总工程师 监理 测量专职小组 设计 测量 管理 架构 钢结构测量工程师 土建测量工程师 验收项目质量部门 第三章 施工准备和资源配置计划
3。1 测量技术准备
(1) 认真审阅各专业设计图纸,检查平面坐标、高程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
有冲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熟悉测量规范对施工测量要求,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规范相关规定要求。 (3) 对所有进场测量器具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查检定合格证书。 (4) 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 与业主或总包单位办理测量成果交接手续。 (6) 检查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及水准点。 (7) 编制测量工程平面控制网布置图。
(8) 控制点测量成果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测量数据库。
5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3。2 组织机构及人员准备
项目经理 执行经理 项目总工 生产经理 商务经理 项目书记 技术部 质量部 工程部 安全部 商务部 物资部 综合办 钢结构施工班组 3。3人员配置及仪器设备选用
1、测量人员配置
人员职位 测量负责人 测量工程师 测量技工 2、测量仪器、设备选用
为保证本工程的测量精度,在建立测量控制网阶段主要使用高精度自动导向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和激光准直仪,辅以GPS及其他测量设备校核和辅助引线。在钢结构
6
数量(人) 1 1 2 测量工作总负责 职责 负责测量方案编制编制和现场实施 测量辅助工作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阶段,主要使用全站仪、垂准仪、经纬仪及水准仪等精密仪器进行.在施工测量、校核及施工监测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辅助仪器及设备,按适当精度采用,以保证本工程的质量。所有用于施工的仪器和设备均为按规定年检有效期内。为保证工程质量,主要电子仪器在到达现场后,应按仪器内置程序进行自检,并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按阶段进行自检。仪器安排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以保证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序号 莱卡全1 站仪 单位 仪器名称 型号 精度 数量 产地 TCA2003 0。5″±1mm±1ppm 台 2 瑞士 2 经纬仪 J2 2″ 台 1 国产 3 水准仪 激光垂DSZ2 0。3mm/km 台 2 国产 4 直仪 / ±1mm/5m 台 2 国产 频率范围: MOTO 5 对讲机 ROLA UHF:403-425MHz,450—470MhzMHz 钢卷尺 50米 ±1mm 把 4 国产 VHF:136-150MHz,150—174MHz; 只 12 美国 6 7 水平尺 神奥 ±0.02mm 把 16 国产 7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产地 8 角 尺 ±1mm 把 20 国产 微棱镜9 及反射 贴片 温度计 水银温度 0。1℃ 只 6 国产 个 若干 瑞士 10 其他辅11 助设备 若干 国产 (1)所有的测量仪器必须按适当精度采用,以保证该工程的质量.
(2)所有用于施工的仪器均按规定在年检有效期内。为保证工程质量,主要电子仪器在到达现场后,应按仪器内置程序进行自检,并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按阶段进行自检,以保证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在施工测量及施工监测过程中,使用各类辅助设备,以保证观测精度,包括各类自行研制的辅助测点转换装置、强制归心支架等。
第四章 测量施工方法
4。1 测量重难点分析
(1)该工程整体精度要求较高,尤其在钢结构施工部分要求十分严格,不但要重视其空间绝对位置,更需精确控制各施工环节的相对精度。
(2)本工程随着高度的变化施工前需充分掌握设计要求,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作为高层钢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结构变形、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日照对安装精度的影响,并妥善合理处理。
8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4)核心筒同钢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和施工时差,必须考虑土建控制点同钢结构控制时的控制网的衔接问题。
(5)作为高层钢结构,高空架设仪器及棱镜困难,且稳定性差,需设计和制作适用于该工程的测量辅助置和设施,以满足测量操作及精度控制需要。 4。2控制网的建立 4.2.1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2。0m。
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主体结构建筑高度高,钢结构安装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场地狭小。平面控制网在布置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顺序、施工分段和定位放线的精度及放线方便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控制网的作用,保证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首先应建立三级控制网,见下表:
序号 控制网 控制网设置要点 由业主委托或勘测院测设在施工地块及附近的红线桩点或城市平面控制点、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 依据首级网点转换数据,在±0。000m楼面布设控制点或基坑边提供外2 二级控制网 控依据的各主要轴线点。主要由加密至基坑周边的地下室二级平高网控制点及和首层楼面以上部分二级平高控制点组成。 建筑轴线网,主要为施工时方便加密至轴线交点、门洞、钢柱牛腿、剪力墙和楼层梁位置的平、高控制点,用于局部结构测控及加密测控。 1 首级控制网 3 三级控制网 4.2。2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
(1)业主移交的道路中心线交点或建筑红线的坐标点,作为首级控制网。 (2)在业主、监理的主持下,对首级测量控制网办理移交手续,并对移交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核.
(3)复测首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测量点位之间的边长和夹角,计算点位误差.如点位误差较大,需进一步和业主、监理核对并确认。 4.2.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9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测量控制网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建立.测量控制网的基准点要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相应等级基准点的埋设要不能低于《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测量控制网建立后要做好测量控制网协同维护工作。
2).平面控制基准点的传递
本工程均为钢结构框架体系,建筑高度250。65米,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风振、日照的影响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需考虑平面测量控制基准点的竖向传递转换,保证控制测量的精度。平面控制基准点的竖向传递仪器拟采用高精度激光准直仪。在传递时,利用制作的激光捕捉辅助工具,可以提高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误差积累。
平面控制点接收流程表 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激光接收靶上。 第一次接收激光点. 分别旋转激光准直仪在90°、180°、270°,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捕捉到另外三个激光点。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 取四次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真正点位位置。 3).地下部分平面控制网的引测
地下室施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基准点的坐标及设计图纸提供的建筑物坐标,经换算后运用高精度全站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所规定的四等导线控制网的要求,采用外控网,在基坑外围稳定位置布设地下部分钢结构安装平面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点J2、J3在不易受沉降影响的位置引入控制点GK1形成外部二级平面控制网,每周要定期检查三点坐标,发现变动,及时修正。下图所示:
10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室轴线控制网平
11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4).地上部分平面控制网的引测
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运用高精度全站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中所规定的四等导线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在首层楼面(地上一层楼面)布设地上部分平面控制基准网,即内控网。另外,由于首层楼面人员走动较频繁,必须对布设的平面控制点加以保护。
鉴于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现场施工测量,采用加密方式将首级控制网的控制点引测至核心筒部位,而后往上投测。地上结构二级控制网布设在塔楼范围内,主要为内控法测控结构施工。通过原控制点,在核心筒外围的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四个控制点,且四点两两通视。楼层控制网构成如图 4.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首级高程控制点应设在不受施工情况影响的场外,并加以保护.以精密电子水准仪检测首级高程控制网,用闭合水准的方式将高程控制点引入场内,并设定固定点作为高程点。场内地面高程点经复核无误后,在塔楼施工时分别引测到各个层面上,每个楼层面引测4个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宜引测到核心筒墙壁上,在每一层上对引测点校核,误差应在精度规范要求范围内。
高程引测时可使用水准仪以水准路线引测,高程基准网的传递以悬挂钢尺或全站仪测天顶距法进行,并相互校核。 4.4标高控制点引测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点位要求尽量布置在基础沉降区及大型施工机械行走影响的区域之外。确保点位之间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联测.主要方法如下:
(1)布设高程基点:根据总包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将其高程引测至塔吊的下方,作好标记,即为地下室高程控制点。此点每月与总包提供的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闭合.
(2)标高控制网的垂直引测:在高程传递的过程中,有两种常规的方法可供选择,比较如下: 方法 项目 钢 尺 竖 向 量 距 全 站 仪 垂 直 引 测 12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综合改正 引测原理 数据处理 温度、拉力、尺长改正 钢尺精密量距 人工计算 系统误差(客观因素) 仪器自动改正 三角高程测量 程式化自动处理 误差分析 偶然误差(人为因素) 累积误差(人为因素) 系统误差(客观因素) 示意图 计算式 比较结论 详细步骤为:
H=H0+ΔH 过程繁琐、累积误差大 Z = H0+ΔH+LSinα 简便、快捷、精度高 1)地下室基准标高点引测
选择3~4个标高点组成闭合回路,用水准仪配合塔尺和钢卷尺顺着基坑围护桩往下量测至地下室基础。到基坑复测水准环路闭合差,当闭合差较大时重新引测标高基准点。
2)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测量引测
用水准仪引测首层+1.000m标高线至剪力墙外墙面,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标示.
3)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测量引测
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首次由全站仪从首层楼面竖向引测,每升高10层引测中转一次,10层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心筒外墙面往上量测。全站仪引测标高基准点的方法如下:
a、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输入当时的气温、气压数据,对全站仪进行气象修正设置。
b、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示意如下:
13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全站仪照准+1。000m标高线确定Z坐标值
c、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土建提模架或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位置,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如下: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标高垂直引测的配套设备 d、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用水准仪后视全站仪测得的标高点,计算水准仪仪高值,将该处标高转移到剪力墙侧面距离本楼层高度+1.000m处,并弹墨线标示。 4.5内控点的投测 4.5。1 内控点的埋设方法
在内控点位置预先焊接150mm×150mm的钢板,钢板上控制点应用样冲标记。已浇混凝土的在内控点位置凿开同样大小的洞,将钢板焊接在底板钢筋上,并保证钢板面与混凝土面相一致.以上各楼层在相应位置预留200mm×200mm的激光孔,要求内控点及激光孔周围1000mm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并加以保护,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控制点的埋设及保护示意 14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维护栏杆 控制点 控制点 4。5。2。内控点的竖向投测
将激光铅垂仪架设在内控点上,仪器调整到准直状态,发射激光束,并在待测楼层用激光接收靶接收,将光斑调到最侍状态,慢慢旋转铅直仪(0º 。90º。180º。270º.360º)便在接收靶上得到一个激光圆,该圆心即为内控点的接收点(精度要求激光点的直径小于1mm,激光圆的直径小于10mm)按以上步骤依次投测其它内控点。对接收靶所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的闭合测量,经平差满足表一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及细部放线依据.
测边相对 测角中 平面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方位角 中误差 三级导线 1/7000 误差 12” 闭合差 24√n 相对 闭合差 1/5000 等级 15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穿过楼层做法示意 测量平台进行激光点位接收示意 激光接收投测点 激光 激光准直仪 平面控制点 4.5.3。轴线投测的允许偏差
平面控制网投递示意 由于受仪器精度的限制,为了保证钢结构竖向吊装的精度,待施工到10、层时,将已建立的内控点引投到浇好的楼层面,且每隔10层为一个阶段对竖向轴网进行投测。精度要求如表:
轴线投测的允许偏差
16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高 度 每层 H≤30m 30m 高程控制网的传递是在底层平面控制点预留孔正下方架设好全站仪,先精确测定仪器高,再转动全站仪进行竖向垂直测距,最后通过计算整理求得反射片的高程,然后按《工程测量规范》所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把反射片的高程传递到核心筒外壁上.高程控制网的传递点不得少于3个。分别在10层、20层、30层作为阶段传递层,传递的控制点组成闭合水准网,并进行二等水准测量,且平差改正。高程的传递不得从下层楼层丈量上来,以防误差积累. 标高垂直向上传递全站仪测距示意图 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测量高度 17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反射片 钢梁 激光 核心筒 钢柱 标尺 全站仪 高程控制网传递示意 高程控制点 第五章 钢结构安装测量 5。1钢结构安装测量施工 (1)地下室底板处施工测量控制点布设 利用平面控制网,在地下室底板处设置结构安装基准线,作为内筒周边的垂准仪垂直投点的基准点。放样完成后,检测相互关系,做到步步校核.引测高程点至施工区域内,复核无误后备用.对钢结构安装所有放样数据及校核的计算资料,均应提前在内业工作中完成,经两人对算和人机复算无误后,方可现场使用。 18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室底板处施工测量控制点布置形式详见下表: 强制归心形式 (2).投影控制点的选择依据及测量平台的形式 施工投影控制点的选择依据 1 2 应尽量保证能够直接看到钢结构标高的最高处,即尽量保证垂直传递的视线通视,防止因转点而引起误差,同时应保证靠近内筒外壁,以方便在各层安装测量平台。 选取施工控制点时,还必须保证每根立柱测量时能和至少2个控制点通视,以保证控制精度。 应保证施工超出地面后,内筒外的4个投影控制点同场外首级控制网能够通视,以方便控制点布置示意图 实物照片 3 传递后的校核及观测时将场外控制点作为后视。建立与土建统一的二级控制网,在内筒外围四角设置测量操作平台,用于钢结构的测量定位。 投影控制点 3)。各分段层面施工控制点传递 施工控制点传递 在施工至某一层面时,由平面控制点垂直传递到该层,如右图中A、C点,获得各层上的控制点Ai、Ci、等控制点,依此为基准,放样该层内各结构特征点,测量操作平台 控制点垂直传递示意 19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以进行施工控制。高程控制依此类推。 控制点传递误差分析:按垂准仪仪器标称精度,单次观测,传递到128.2m最高处的仪器精度引起的误差为128。2×1000/200000=0。64mm。考虑到长距离垂准仪传递时的激光发散及观测困难问题,考虑在100米左右进行一次原地转点。设观测距离为100米,其传递精度为:100000/200000=0.5mm,按接收靶处的误差为0。5mm,强制归间隙差为0.1mm,则分段传递时误差为(0.52+0.52+0.12)1/2=0.7mm。此为单次传点精度,所有传递点应经复核和平差计算后使用。 原点转点后投设的点,应每次从底层地面基准点进行校核。检查投影至施工层面上的各点相对尺寸,作为投点精度的检验。 层内构件高程控制时,应将高程控制点传递到核心筒外壁上,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对个别无法观测点或超出尺长的位置,使用钢尺进行传递。详见下图: 高程传递 高程传递示意图 使用悬挂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临时支架上,钢尺下端坠标准重物,以保持尺身铅垂。使用两台水准仪上下同时读数.观测值需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拉力改正等.见右图: 5。1.1柱脚预埋件测量定位 在埋件施工过程中预埋锚栓的定位尤为重要,否则将影响整个后期钢柱,钢梁及其他构件的安装,在埋件预埋前测量技术人员应认真分析图纸,掌握轴线与各构件之间的尺寸,将图纸上尺寸按比例大小反映到平面上.由于螺杆不易固定,钢筋安 20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装易松动,不便施工放线。通过布置锚栓定位环板(在环板上刻画出定位轴线),固定锚栓之间的相对位置,降低锚栓预埋偏差。在预埋过程中将全站仪架设到空旷便于观测的位置,测设埋件螺杆中心坐标,用油笔作好标记作为控制点。用丝线对准两头控制点拉直,将埋件定位轴线对准丝线进行预埋,同时用水准仪对螺栓顶部进行标高监测,待标高到位后,再由全站仪直接对预埋件进行精测,待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后,再用钢筋或角钢对埋件四周进行加固。然后在螺栓顶部及丝扣处涂上黄油,用布条进行包扎,以防止生锈和混凝土浇灌时碰坏丝扣。 在基础大底板浇筑混凝土前,与土建方做好施工交接手续,方能浇筑混凝土。且在土建浇筑混凝土时要对螺栓三维坐标进行监测,以免由于浇筑过程中碰撞到螺栓及环板以致整体移位,随时对螺栓进行校正,注意对成品的保护. 埋件定位控制点示意图 5。1。2核心墙立面预埋件的测量定位 钢筋绑扎前,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设到下一楼层。根据下一楼层上的埋件轴线和标高控制线,在土建核心墙水平钢筋绑扎前,把埋件初步就位,等土建钢筋基本绑扎完,利用土建钢管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对预埋件进行精确定位,如遇竖向或水平钢筋阻挡,应及时调整钢筋绑扎位置。精确校正埋件标高,并排焊接两根φ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埋件与核心墙钢筋之间焊接固定,如下图所示: 钢梁预埋件定位安装 焊接钢梁连接板及定位板 钢梁吊装就位 埋件上定位放线 埋件安装就位固定后,由总承包及监理单位测量工程师测量复核,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浇筑完混凝土后,待土建拆模之后埋件应重新复核测量。 5。1。3核心筒钢柱测量控制 内业计算柱顶中心坐标,并在柱顶作好点位标示。在土建提模平台上的二次控 21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制网竖向投点处架设全站仪,测量柱顶中心轴线偏差,检查单节柱垂直度。每根柱测量2~4个点,检查钢柱扭曲. 5。1.4核心筒剪力墙预埋件的测量定位 钢筋绑扎前,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设到下一楼层。 根据下一楼层上的埋件轴线和标高控制线,在土建核心墙水平钢筋绑扎前,把埋件初步就位,等土建钢筋基本绑扎完,利用土建钢管脚手架,对预埋件进行精确校正,如遇竖向或水平钢筋阻挡,应及时调整钢筋绑扎位置。 精确校正埋件标高,并排焊接两根φ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埋件与核心墙钢筋之间焊接固定,如下图所示: 埋件就位安装剖面示意图 埋件安装立面示意图 利用定位线及全站仪使预埋件准确就位后,将其与混凝土绑扎钢筋等进行固定。埋件安装就位固定后,由总包、监理测量复核,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土建拆模之后,埋件应重新复核测量. 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注施工时,应随时检查,必须保证埋件的定位轴线不产生偏移。 5.1。5外框钢柱的测量控制 (1)立柱的测量 钢柱、钢管混凝土柱和方形钢柱等立柱的测量是外框架钢结构测量的重点,基础上的立柱根部在做施工控制网时同时控制.控制时平面坐标由垂准仪垂直向上传递。传递后,在层内以全站仪校核相对关系并在间隔一定高度的层面,与内筒内的土建控制传递点进行相互校核。高程由全站仪天顶方向直接测距,并由周边其他控制点,以钢尺垂直传递及三角高程的方式进行校核。使用垂准仪垂直投点的方式进行测量控制,能有效地避免结构变形影响,减少累积误差的存在。测量时间一般定在早上太阳出来前后时间段内完成,可以减少温度变形的误差。 22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1)立柱根部测量控制 由于钢结构施工时基础大底板已施工完毕,故直接可利用底板上的测量控制点进行测设,以全站仪放样各立柱根部坐标.根据仪器标称精度,TOPCON7002L测角精度为±2″\\±(2mm+2ppm×D),测距精度±1mm±1ppm,在120米内测距精度为±0。5mm±1ppm。根据施工图纸,地下室底板处立柱根部点距离定位轴线均在100米范围内,设观测距离为100米(短距内可忽略乘常数影响),则仪器精度引起的测量误差为((0.5/206265×100000)2+0.52)1/2=0.56mm 首节柱测校方法与上部柱相同。其根部以基础轴线为准,其顶部中心设测点,用垂准仪测定,保证其垂直度符合要求。 2)立柱顶部的测量控制 由于立柱底端控制已在前期完成,因此主要是控制立柱顶端的位置,以激光垂准仪控制为主。在钢立柱制作预拼装时或立柱安装前,需在各节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做好对应刻画线,以控制立柱的扭转。安装时,首先将立柱根部上的刻画线对准以安装的立柱的顶部刻画线,并保证正确衔接,即完成根部定位及解决空间扭转,然后进行该立柱顶部的精确控制。顶部控制时,主要由垂准仪从控制点上观测立柱上的基准点位置。当立柱顶调整到位后,以另一控制点及后视检查复核,复合无误后,固定立柱,即完成立柱的定位。 核心筒钢柱主要控制点 钢柱主要控制点 3)柱垂直度的的测量测控 用两台激光经纬仪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上,视线投射到预先固定在钢柱的靶标上,光束中心同靶标中心垂直,且通过旋转最少3次经纬仪水平度盘,若投测点都重合,表明钢柱垂直度无偏差;或一台全站仪通过柱底、柱顶的坐标控制,确保柱底与柱顶各定位点坐标在相同轴线上的数据在验收规范允许误差之内。单节 23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钢柱垂直度经校正后偏差值δH/1000且绝对偏差≤±5mm.当视线不通时,可将仪器偏离其所在的轴线,但偏离的角度应不大于15度。 5。1。6钢梁的测量控制 本工程钢梁安装测控为一般楼层钢梁 一般楼层钢梁安装过程主要通过钢柱牛腿、砼结构上预埋件、钢梁腹板连接板等进行定位。 一般钢梁的定位测量包括水平位置测量和梁顶水平度的测量两部分,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在钢梁测量定位前要先在梁顶中心位置划上中心线。根据内业计算出梁端头中心点的定位坐标通过全站仪进行打点定位,梁顶面的水平度通过水准仪和钢尺配合测量,若有偏差可通过千斤顶和手拉葫芦进行调整。使用水准仪对钢梁的标高进行复核。 本工程主梁的一端与钢柱牛腿相连,在钢柱安装测量时,同时对钢柱牛腿进行测量,做好相关测量记录;这就要求钢柱牛腿在加工厂制作时确保较高的精度要求。在安装钢梁时,使钢梁的对中线对齐钢柱牛腿的对中线,使钢梁与钢柱牛退的标高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将首层的测量控制点引测到悬挑楼层悬挑钢梁安装先安装主梁,然后补充次梁。主梁一端通过核心筒墙埋件、架平台上,对该层被引测的四个平台上钢柱牛腿、梁腹板连接件定位。安装过程主控自由端标高及平面坐标。钢梁初步就的测量控制点闭合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或用全站仪直接照准棱镜测量三维坐标。平差,符合规范后,平面位置在支撑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架操作区用千斤顶进行校正,设卡板使端部平面位置受控. 好平台上的测量控制点。每次测量,利5.2钢结构安装测量控制措施 用平台上的控制点对钢柱进行测量校选择合适时间观测,防止温差影响。保证测量仪器状态良好,按规范操作,全正。 站仪观测应加温度气压改正.悬挂钢尺传递高程,应加按鉴定公式对钢尺改正。为提高垂准仪投点精度,投点时气泡严格居中且每转90°投点一次,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投影点。 5。3 钢结构测量成果的交接 施工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成果,测量技术交底,测量桩 24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位,点之记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要做好交接工作。 序号 步骤 项目内容 收到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后,测量工程师在开工前须办理基准点的移交手续,并会同土建施工方、监理方一起到现场点交接1 基准点的交接 基准点,办理相应的手续。测量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测量人员立即进行的复测,复测时要收集测量规范、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发包方以及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复测应遵循《工程测量规范》等标准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师接到测量员的控制测量成果后,应该核实资料内2 项目测量容、平差计算情况以及现场基准点的实际情况,确认无误后把控内部交接 制测量成果交给各测量员并签认,测量员负责交底由各劳务班组负责保护好所管辖的测量标志等,测量工程师定期组织测量人员检查控制桩位是否发生错位移动。 工程竣工验收时,由测量工程师组织项目测量人员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点验工作,并复核控制测量桩位,在监理单位的参与下办理工程控制桩位的验收手续.对于竣工测量资料,测量工程师应移交资料员归档。 每交接一个桩应把基准点的桩位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交接的基准点应延伸至少一个护桩.交接手续要齐全,签署完善,各种交接 要求 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字迹清晰,文字简练。基准点的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测量基准点资料必须有相关单位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视有效。 交接完成后办理交接纪要,加盖双方单位公章。测量工程师留有原件一份归档,测量员保留复印件一份现场使用。 成果 保存 工程竣工后,按 “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备齐有关测量资料。测量资料交付项目资料员。 竣工测量3 成果的移交 4 5 25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5。4 测量复核 (1)基准点复测 测量工程师接到定测资料后,应组织项目测量人员复测基准点,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 复测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基准点有无大的变动各移位,复测的任务就是进行距离复测、角度复测、成果检算和对比。 基准点复测工作应尽快完成,只有当复测成果批准后,方可以定位放线,在复测时,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复测成果的比较、衡量、评定,对每个复测值与反算值进行比较,严格控制较差,要特别注意各施工流水段结合部的贯通测量。 当复测工作完成后,应由测量工程师完成复测成果的整理、上报.经过复测没有发现问题,同相关单位办理基准点测绘资料的交接手续,如果发现复测的个别基准点坐标不对,或精度不够时,应由精测量工程师提出,报总工程师及时请发包人处理,已被处理妥善后,方能同相关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并在批准复测成果后进行加密工作。未经基准点复测,测量人员不得使用。 (2)测量资料的复核 复测控制测量成果和控制测量成果由测量工程师计算,并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核。 检查主要内容有: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图表是否齐全。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必须返工重做。 复核的主要内容: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实用平差成果进行换算、验算和反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 (3)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 测量员对建筑物的放样测量,测设前要对所用的控制桩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基准点,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利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还应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 26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4)对已完工程的检查 在验工计价前,测量工程师及时组织对已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标高等控制项目进行实地测量,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定,核定结果报项目部总工程师。 5.5 测量资料管理和基准点保护制度 序号 步骤 项目内容 外业测量资料必须填写《测量日志》,《测量日志》必须记注清晰、无涂改,各种草图、示意图清楚准确、项目齐全、签署完善。测量原始资料字体要清楚工整,不得涂改。 测量资料的保管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归类整理,未经项目经理同意,严禁测量资料外借。 基准点确定后,立即给各部门和各分包单位进行基准点保护交底,严禁相关人员破坏测量基准点。 1 原始测量资料的管理 2 测量资料的 保管 3 基准点的保护 第六章 质量标准及要求 6。1 钢结构质量标准 为保证工程质量,将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目标精心组织施工,达到或超过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符合国家、福建省、市现行的相关规范要求及验收标准,验收需一次性通过,为一期工程建设作贡献。 6.2 钢结构安装测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方式进行,保证一定的多余观测条件,对观测结果进行严密平差,以保证观测精度; 2 3 4 5 采用的方法与仪器应能控制规定的精度; 加强勤复核(可利用场外控制点直接复核),防止累计误差的出现; 严格按公式进行观测值的各项改正; 所有仪器进入项目,应进行检测标定. 27 1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6 7 8 所有仪器进入项目,经检测标定后由专人保管使用。 测量时间设定在早上日出前后时间段。 建立现场测量管理机构,层层把关. 允许偏差(mm) L/20000 1。0 2.0 3。0 3.0 ±2。0 h/1000 图 例 6。3 测量校正定位技术 6。3.1安装偏差范围控制 项目 钢结构定位轴线 柱定位轴线 -地脚螺栓位移 柱底座位移 上柱和下柱扭转 柱底标高 单节柱的垂直度 同一层的柱顶标高 ±5.0 同一根梁两端的水平度 建筑物的平面弯曲 l/1000±3 L/2500 建筑物的整体垂直度 H/2500且不大于40 28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 允许偏差(mm) 图 例 建 筑 按相对标高物 总 安装 高 度 6.3.2安装校正固定 测量精度仅是结构安装精度的一个基础条件,结构构件的安装精度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校正手段和固定措施来实现。构件的校正采用千斤顶、手拉葫芦等装置. 一旦校正结束,各连接节点处用临时连接板进行固定. 6。4 日照和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 6。4。1日照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 (1)由于日光照射在钢柱的一侧,钢柱将会向背光的一侧发生附加的倾斜位移。尤其是夏季上午9:00~10:00和下午2:00~3:00时,柱两侧温差在3C ~10C,这时可考虑对钢柱按如下理论公式⊿=a*⊿t*L²/2h(其中⊿:柱顶因温差影响产生的位移值、a:钢材的线膨胀系数、⊿t:柱两面的温差、L:钢柱的长度、h:温差方向柱截面的厚度)进行预偏,预偏方向与太阳光照方向相反。示意如下: 温度荷载对钢柱的影响示意图 钢柱校正完后,钢柱在垂直度和轴线位置都校正正确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焊接收缩影响时往往会发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施工经验证明,钢板厚度30mm以上时,梁---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1mm,柱-——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2mm左右,每节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顶垂直度位移值约为2mm,故在测量校正时除中心柱外,尤其是对边缘柱均应考虑焊接变形对钢柱的影响加以进行预控,包括焊接收缩对钢柱标高、轴线的影响也一样要进行预控。 (2)焊接变形控制注意事项 序号 1 注意事项 为保证工程测量精度,减少大风、日照等天气影响,采取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工29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序号 作。 2 注意事项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在垂直竖向传递过程中,每次点位迁移,必须对点位进行的复测闭合,自检合格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平面控制网测放时应对整个控制网进行角度和距离闭合。当测角中误差达到±9”,测距中误差在1/24000,直线度在±5”以内,则整个测量控制网满足规范及施工精度要求。已完成的测量控制点分别用记号笔标出,并用防护栏进行围挡防护,避免控制点在施工中的损坏。 建立的标高控制网闭合差应小于±4N1/2毫米(N为测站数)。 为了保证激光控制点的准确性,在每次施测之前必须检查全站仪,使激光点和仪器望远镜内十字丝中心点重合。另外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及水平轴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0º、90º、180º、270º 四个位置上,观察接收靶上光斑变动情况,并作点的移动轨迹标注,一般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铅垂中心点,重复此方法投出其余的激光点.检查无误后可弹墨线,作为放线依据。 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直接用红铅笔标出视线标点,这样能提高精度1—2mm。 测设标高或水平线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等长。 由±0。00米水平线向上量距时,所用钢尺应经过计量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为防止标高偏差积累数使建筑物总高度偏差超限,要严格控制各层标高偏差,不得超限.均应以原始起点传距,尺身保持垂直,整尺传递,绝不能逐层传递,避免积累误差。 3 4 5 6 7 8 9 6。4。2焊前焊后轴线偏差测控 计算整理资料:根据记录的焊前焊后各点坐标与内业计算的设计坐标相比较,得X、Y二个方向的差值,即偏差值。根据偏差值大小及方向,对于焊前偏差决定是否还需进行局部尺寸调整和确定焊接顺序及方向。焊后偏差作为资料和上一节钢柱吊装校正的依据。 测量坐标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纠偏 30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由于外框柱、核心筒劲性柱、斜柱构件节点,每个构件的坐标值都有变化,测控过程必须根据设计坐标值来控制实际坐标值。下表为测量坐标理论值。现场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再进行校正纠偏,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构件中心坐标值记录表 P1(坐标中心) 构件编号 X 坐标理论值 Y Z ⊿X 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 ⊿Y ⊿Z 各钢柱中心坐标以钢结构深化图中数据为准,深化图分期分批出图,由总包、监理、业主、设计院审核确认后才能使用。 第七章 测量注意事项 7.1测量仪器注意事项 (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专门机构检测认定为合格仪器。 (2)正确使用和精心爱护仪器,每次测量完毕,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具备装箱条件方可装进仪器箱,并检查仪器的电池和备用电池的电量,保证仪器随时有足够的电量可以使用。 (3)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架设地点坚硬,不致因架设仪器后,发生下沉现象。 (4)仪器操作人员不允许擅自离开岗位,以免仪器由于外力而引起倾倒、摔坏。 7.2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每个安装过程必须固定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不得随便更换施测人员和测量器具,以保证测量数据相对准确。 (2)施测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精心操作,对中要准确,测角应采用复测法,后视应选长边,切忌以短边定长边。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基本原则. 31 一期1#~3#楼、6#楼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3)无论是全站仪的平面测量,还是水准仪的高程测量,每次测量操作都要进行闭合检查,确保测量无误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4)测量数据要有专人记录,数据处理要保证至少经过两人计算、复核,坚持测量、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5)测控时要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太阳照射、风力等因素,在结构安装尽可能选用早晨时间进行测量。如若不然,次日早晨必须对前一天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6) 测量人员要注意做好测量桩位点的保护。 第八章 安全注意事项 (1)测量前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 (2)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 (3)新到的测量员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测量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领导,并做好记录,并报告总承包单位及时处理; (5)办公场所作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6)施工作业之前要求测量班长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讲话,每周向本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7)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做到“三不伤害\".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