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
1. 什么是遥感图像解译,分几种类型?
遥感图像解译 (Interpretation of RS Image) ”解译”指从遥感图像上获取地物目标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
1.目视解译(visual interpretation):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解译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2.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Computer Classification of RS Image) :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 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目的:
1.目视判读是信息社会中地学研究和遥感应用的一项基本技能。 通过目视判读遥感图像。
2.目视判读是遥感图像计算机判读发展的基础和起始点。 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制图的重要环节。 3. 目标物识别特征的含义?
一、 目标地物的特征
1.色: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包括色调、颜色
和阴影。
2.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包括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
3.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包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二、 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
颜色:是彩色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 阴影: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据此可解译物体性或高度。
形状:目标地物在 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纹理: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大小: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面积与体积的度量。 位置:指目标地物分布的地点。
图形: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 相关布局: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 4.遥感图像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
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客观条件:遥感图像存在颜色差异或色调的差异。遥感图像颜色差异或色调的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目标地物就容易与背景产生对比,形成纹理和形状
自下向上的过程 :图像信息获取——特征提取——识别证据选取。 自上向下的过程:特征匹配——提出假设——图像辨识
5. 解译标志的定义?具体的解译标志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解译标志又称解译标志,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解译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分类:
1直接解译标志 : 是目标的物理特征和几何特征在影像上的直接表现,主要包括影像的形状、大小、色调或色彩、阴影、影像的纹理、相关布局等。
2 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推断与某地物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 6. 如何判读不同类型的遥感摄影像片? 1、遥感摄影像片的种类 :
(1)可见光黑白全色像片(2)黑白红外像片(3)彩色像片(4)彩红外像片(5)多波段摄影像片 判断依据:
1 色调:地面温度的构像;
2 形状:被探测地物与背景温度差异形成”热分布”形状; 3大小:地物的形状和热辐射特性影响影象的尺寸;
4 阴影: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造成阴影。
7.常见的遥感扫描影像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范围(MSS,TM,SPOT,CBERS等)。
TM3 0.62-0.69UM ,红波段: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反映不同植物叶绿素吸收,植物健康状况,用于区分植物种类与植物覆盖率,其信息量大多为可见光最佳波段,广泛用于地貌,岩性,土壤,植被,水中泥沙等方面。 TM4 0.76-0.96UM近红外波段:对无病害植物近红外反射敏感,对绿色植物类别差异最敏感,为植物通用波段,用于牧师调查,作物长势测量,水域测量,生物量测定及水域判别。
1)绿谱段(500~590urn):该谱段位于植被叶绿素光谱反射曲线最大值的波长附近,同时位于水体最小衰减值的长波一边,这样就能探测水的混浊度和10~20m的水深。
2)红谱段(610—680urn):这一谱段与陆地卫星的MSS的第5通道相同(专题制图仪TM仍然保留了这一谱段),它可用来提供作物识别、裸露土壤和岩石表面的情况。
3)近红外谱段(790—890um):能够很好的穿透大气层。在该谱段,植被表现的特别明亮,水体表现的非常黑。尽管硅的光谱灵敏度可以延伸到1100urn,但设计时为了避免大气中水汽的影响,并没有把近红外谱段延伸到990nm。同时,红和近红外谱段的综合应用对植被和生物的研究是相当有利的。
4)1.5-1.75um 短波红外 用于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温度,区别云和雪。
5)0.51-0.73um 全色波段 10米分辨率,可用于调查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区分城市主要干道、识别大型建筑物。据统计,城市总体规划中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购买SPOT的费用仅是航空摄影费用的1/10,可节约投入成本。
8. 目视解译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解译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
方法: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方法是指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标志和判读经验,识别目标地物的办法与技巧。常用的目视判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判读法:是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与范围的一种方法。
2. 对比分析法:①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②空间对比分析法③时相动态对比法
3. 信息复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 像复合,根据专题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
4. 综合推理:综合考虑遥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
5. 地理相关分析法:根据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法。
步骤:
1. 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 2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
3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
2. 初步解译与解译区的野外考察(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 室内详细判度 (统筹规划、分区判度,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去伪存真、静心解译。)
4. 野外验证与补判(1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2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解译中遗留的疑难问题的再次解译。)
5. 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一种是手工转绘成图;一种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采用转绘仪进行转绘成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